Workflow
茶颜悦色
icon
搜索文档
中部大省,拼命“抢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30 22:32
长沙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 - 长沙市发布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 提供从落地到上市的全周期支持 被视为系统性培养创业者的超级攻略 [2] - 湖南将大学生创业提升至"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 省委书记沈晓明多次公开邀请全球大学生来湘创业 [2] - 湖南启动"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系列行动 5月12日专题研究促进高校毕业生留湘政策 [2] 全国"抢人大战"升级趋势 - 2025年各地抢人政策从落户补贴升级至无息贷款 天使母基金等 杭州六小龙现象刺激竞争白热化 [3] - 一线城市首次加入抢人行列 广东全省推出60万个岗位 多省份主政者两会期间公开邀约人才 [5] - 抢人策略从拼数量转向求质量 更注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按需精准引才 [5] 湖南人才战略差异化路径 - 湖南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若干措施》等政策 目标将毕业生创业比例从1-2%提升至国际水平的30% [6] - "湘才留湘"招聘会提供3万余岗位 "优才来湘"面向全国提供1万个计划 系统性构建产业人才生态 [8] - 利用文旅产业优势 2024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 旅游收入破万亿 通过"文旅+"人才大会提供超万个岗位 [10] 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策略 - 湖南实施"湘商回归"工程 通过吸引投资带动产业升级和人才集聚 [10] - 湘潭留潭就业率突破20% 地市基于产业结构推出针对性政策 形成全省抢人网络 [11] - 长沙新消费品牌如文和友 茶颜悦色等均由年轻人创业兴起 现有2000余家加盟店的黑色经典为典型案例 [14] 人才留存核心竞争力 - 长沙推出求职免费住宿 低门槛融资等15项支持措施 打造"低成本创业 高品质生活"差异化优势 [16] - 北京 上海 深圳等地延长免费住宿期至15天 长沙凭借低消费高生活质量形成比较优势 [13] - 湖南定位为哺育"金种子"的土壤 通过产业揽人 政策抢人 生活留人构建完整生态链 [16]
‌演唱会带火一座城:揭秘文旅消费的情绪经济学‌
搜狐财经· 2025-05-14 16:12
演唱会经济与城市文旅融合 - 95后占演唱会观众的65%,并创造"仪式感消费链",将演出与城市深度体验结合[2] - 成都凭演唱会门票可免费游玩都江堰、熊猫基地等10多个景点,杭州三场演出带动周边酒店预订率飙升25%[2] - 音乐旅游市场年规模达300亿,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成为城市消费的重要引擎[4] 城市文旅策略创新 - 杭州奥体中心增设行李寄存处,成都文旅局将免费景区时段精确匹配演出前后各两天[4] - 杭州将亚运场馆转型为演唱会场地,成都为音乐节配套地铁延时运营,旨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6] - 河南安阳通过声光电技术重现红旗渠场景,国家大剧院在《女武神》中场安排演员走廊表演,强化文化IP沉浸感[4] 衍生消费生态 - 成都春熙路海底捞深夜接待戴荧光手环的年轻人,北京工体便利店关东煮演唱会当晚销量增加200份[5] - 国家大剧院《女武神》主题项链在二手平台溢价三倍,文创周边成为消费热点[5] - 成都一季度演出带动12亿消费,部分来自"看完演唱会顺便住两晚"的衍生需求[5] 消费者行为变迁 - 年轻人将演唱会作为旅行规划核心,形成"3小时演出导火索引爆72小时旅游"模式[2] - 上海观众专程飞西安看林俊杰并连续三天打卡回民街,体现"为情绪买单"的消费逻辑[6] - 95后以"追乐队跑五城市+打卡当地美食"的九宫格照片作为社交货币,点赞量比纯旅游照高30%[8] 行业未来趋势 - 三四线城市开始争夺演唱会档期,文旅局将"演出带动消费比"纳入KPI考核[9] - 中央财经大学专家指出,未来竞争核心在于"将情绪价值转化为持续吸引力"[9] - 厦门鼓浪屿钢琴声与草莓音乐节混搭,长沙芒果TV与岳麓山同线,城市通过"卖情绪"重塑气质[7]
2025年五一城市热度大洗牌:北京、上海和重庆位居前三
搜狐财经· 2025-05-04 18:24
2025年五一假期城市热度榜出炉,北京、上海以"断层式"优势领跑各大平台榜单,成都、重庆等"新一线"紧随其后,而网红城市长沙排名波动引发关注。这 场旅游市场的"流量争夺战",正悄然折射出中国文旅消费的新逻辑。 京沪双城记:文旅资源"硬通货"价值凸显 携程、同程、去哪儿三大平台中,北京、上海始终占据前二,故宫、环球影城、迪士尼、外滩等"顶流IP"构成强大引力场。两座城市凭借顶级文旅资源矩 阵、国际化服务配套及交通枢纽优势,成为全国游客的"终极目的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京沪跨省游客占比超60%,印证了"文旅资源即生产力"的黄金法 则。 成都、重庆、三亚等城市表现抢眼。成都以"熊猫经济+烟火气"吸引年轻客群,重庆"8D魔幻城市"IP持续发酵,三亚则凭借反季海岛游突围。这些城市通过 场景创新(如成都"夜游锦江")、情绪价值供给(重庆"轻轨穿楼"社交货币)和错峰竞争策略,成功分流一线城市客流,展现出文旅消费的"降维竞争力"。 新一线城市突围:松弛感与性价比成新密码 长沙在部分平台跌出前三,折射出"网红经济"的脆弱性。尽管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等IP仍具吸引力,但过度依赖单一业态、同质化竞争加剧、旅游承载力 逼近阈值等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