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耀Magic 8
icon
搜索文档
一加只想把游戏用户“哄”好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09:31
产品发布与市场定位 - 一加15于10月28日发布,加入中国主流手机厂商秋季旗舰机型集中发布期,以赶苹果新品发布和“双11”节点 [1] - 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全程聚焦产品介绍,重点围绕165Hz高刷、触显同步、与索尼PS5游戏主机手柄同规格的陀螺仪、续航与闪充等性能参数,旨在打动重视性能和游戏体验的年轻核心客群 [1] - 公司明确产品重心是聚焦性能和游戏体验,不会盲目堆料、跟风推出Pro版或偏离原点人群寻求“第二曲线” [2] 产品技术与设计策略 - 一加15为保障165Hz高刷新率采用1.5K分辨率屏幕,而非2K屏,因当前技术无法实现“2K+165Hz”组合,公司认为高刷新率对游戏体验的提升比分辨率提升更重要 [4] - 在配备2K屏的一加12、13等机型上,仅约20%用户手动开启2K分辨率,大部分用户为续航默认使用1080P模式,因此公司选择“165Hz+1.5K屏幕”方案 [4] - 一加15搭载VC均热板散热技术,采用超薄手撕钢、航天级气凝胶等材料控制重量和厚度,手机内部堆叠注重头尾重量平衡以优化握持感,整机重量控制在220克以内 [3] - 摄像头取消哈苏合作标识,转而搭载OPPO Lomo影像,公司创始人于2025年9月宣布与哈苏三年合作结束,将推出自研影像系统OnePlus Detail MaxEngine [5] 市场竞争与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为存量市场,2023年、2024年全年出货量分别约为2.71亿台、2.862亿台 [6] - 头部厂商(小米、OPPO、vivo、荣耀)主品牌市场份额稳定在11%-13%,市场份额变动主要来自子品牌(如Redmi、iQOO)对线上用户的争夺 [6] - 智能手机市场细分日益明显,主打影像的机型市场萎缩,而主打性能的机型市场份额仍在增长,3000元价位段用户更倾向选择性能强劲的手机 [6] - 一加与iQOO同档竞争,均精准瞄准年轻、懂技术、热爱游戏的“男大(学生)”群体,该群体品牌忠诚度不高,购机核心诉求是低价、性能好、能打游戏 [7] - 手游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手机性能提升使大量端游移植到移动端,刺激了高性能手机需求 [7]
智能体上场,手机厂商猛攻AI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4:53
行业核心趋势 - 2025年智能手机产业从“拼硬件”进入“智能进化”阶段 [1] - AI与形态创新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两大核心方向 [2] - AI手机迭代加速,从单点功能演进为系统级智能协同 [7] 主要厂商AI战略 - 荣耀推出“自进化AI原生手机”Magic 8,升级操作系统MagicOS 10并搭载AI智能体 [4][6] - 荣耀发布“1×3×N”AI生态战略及HONOR AI Connect平台,连接超过3000万台生态设备 [6] - 华为发布鸿蒙6操作系统,其鸿蒙智能体框架已支持80多个智能体应用 [7] - OPPO推出端侧智能计算等三大技术基座,vivo将3B端侧多模态推理模型集成到手机中 [7] AI技术演进与落地 - AI能力正从云端转向端侧,本地即可完成理解、生成和决策 [7] - 消费者最常使用的AI功能包括AI工具、语音助手、照片编辑、搜索引擎和实时翻译 [8] - 行业愿景是从“AI即功能”到“AI即服务”,再到“AI即接口”的演进 [8] - 厂商展示的前沿AI能力与消费者常用功能存在“错位”,但功能嵌入深度和使用体验已显著提升 [8] 未来形态创新 - 形态创新与AI并行演化,包括折叠、超薄、三折形态及机器人手机 [9] - 荣耀将AI Phone视为继功能机与智能机之后的下一阶段,并探索荣耀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 [9] - 未来三到五年内,传统手机和PC仍是AI的核心载体,但硬件形态探索将持续进行 [10]
荣耀李健:AI终端的未来形态或许是手机机器人
经济网· 2025-10-21 09:55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宣布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12] - 公司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计划在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建设AI终端生态 [12] - 公司年度AI投入将超过百亿元人民币,投入规模在手机厂商中领先 [14] 新产品发布:荣耀Magic8系列 - 公司发布年度旗舰新品荣耀Magic8系列及自进化AI智能体操作系统MagicOS 10 [1] - 新产品定位为“自进化原生AI手机”,其AI智能体YOYO具备“感知-记忆-执行”的自主闭环能力 [5][6] - 新产品搭载的YOYO智能体可实现3000个场景的自动执行,较7月份200个场景的能力在三个月内增长15倍 [5] AI技术突破与功能体验 - 新产品具备“YOYO看见”功能,可通过多模态感知进行视觉交互,如识别物品进行比价购物或识别Wi-Fi信息自动连接网络 [3] - AI智能体YOYO被设计为可伴随用户共同进化的“全能搭子”,覆盖购物、旅游、工作、健康等场景 [5] - 公司自研的MagicGUI多模态感知大模型是YOYO智能体实现闭环能力的技术基础 [5] 行业展望与未来布局 - 公司认为行业正从智能手机时代进入AI Phone时代,手机未来形态可能演变为“手机机器人” [10] - 公司正在研发具备AI大脑和机器人行动力的荣耀ROBOT PHONE [10] - AI重塑手机被认为将激发换机热情并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模式,类似智能手机曾推动移动支付、外卖等行业发展 [11]
首款国产eSIM手机来了
量子位· 2025-10-17 09:04
产品发布与核心创新 - OPPO发布Find X9系列旗舰新机,其中Pro卫星通信版为首款支持eSIM的国产手机[1] - 系列全球首发8K全焦段超高清拍照及全4K Live图功能,并主打2亿像素拍照能力[3][27] - Pro版首发哈苏2亿超清长焦镜头,成为首个获得哈苏光学认证的移动影像镜头[5][37] AI功能升级 - 系列配备双实体AI按键,实现“左记右问”功能,分别直达AI记忆和实景对话[6][10] - “一键AI闪记”功能可一键分析、提取、记录小红书笔记、长视频等信息,并支持取餐码识别与推送、支付页面一键记账[12][14][16][18] - AI记忆实现“记忆共生”,例如记住用户体检报告后可根据健康状况推荐餐厅[20][21] - “实景AI对话”支持用户用手指在镜头前指点,AI即可指哪答哪,无需屏幕点击[23] 影像系统技术突破 - 搭载LUMO超像素引擎技术,通过芯链、NPU校准等方式打破传感器算力限制,实现传感器像素等于照片像素,8K拍摄不卡顿[29] - 全系搭载Ultra级丹霞色彩还原镜头,提升照片细节与色彩[32] - 4K实况照片支持慢动作、一拍多出、实况拼图等玩法,并可原图直发小红书[31][33][35] - Pro版通过0.1微米精度AOA主动光学校准技术及超晶态蓝玻璃,提升画面纯净度与细节[37] - 全新LUMO智慧视频系统优化曝光、变焦稳定性,支持4K 120帧杜比视界/10-bit Log专业格式,实现三镜头丝滑过渡及人景皆美的拍摄效果[40][41] 价格与市场竞争定位 - Find X9标准版起售价4399元,Pro版起售价5299元,除eSIM版外将于22日10点开售[6][8] - 在主流品牌旗舰机中,OPPO价格定位与vivo相同,低于苹果iPhone 17系列,与小米17、荣耀Magic 8处于相近区间[42][43] - 国产厂商在AI功能上各具特色,如小米17 Pro独创直板背屏,荣耀支持自进化AI,OPPO则搭载双实体按键AI体系,整体不输苹果[42][43]
荣耀两项技术登《时代周刊》2025最佳发明主榜
央广网· 2025-10-13 15:20
公司技术成就 - 公司凭借“青海湖刀片电池”与“端侧AI换脸检测技术”两项技术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最佳发明”主榜,成为唯一斩获主榜两项大奖的中国品牌 [1] - 公司的“青海湖刀片电池”设计实现了材料压缩与电池寿命延长的兼顾,其硅含量达25%,厚度仅2.3毫米,电量为6100毫安时,续航时间超过35小时 [1] - 公司的“端侧AI换脸检测技术”被评价为AI时代安全防护的重要创新,可在设备端侧检测视频中的深度伪造迹象,如画面不连贯和面部动作不自然 [1] 技术应用与影响 - “青海湖刀片电池”已率先应用于7月发布的荣耀Magic V5手机,未来还将集成到公司的手表和电脑产品中 [1] - “端侧AI换脸检测技术”已配备于公司最新旗舰手机(如Magic7 Pro),该功能可减少延迟并避免数据外发 [1] - 此次双项入选体现了公司在电池与AI安全领域的技术成果,将为后续相关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注入动能 [2] 行业背景与地位 - 《时代周刊》“最佳发明”榜单被视为全球科创领域的风向标,2025年苹果、英伟达、Meta等企业的顶尖产品亦榜上有名 [2] - 该榜单往年曾收录华为三折叠、谷歌大模型等行业突破性发明 [2]
小米17之外,四大国产厂商官宣10月首批发布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新机
凤凰网· 2025-09-25 13:33
芯片发布 - 第五代高通骁龙8至尊版芯片于9月25日正式发布 [1] - 小米17系列将在今晚全球首发搭载该芯片 [1] 新品发布计划 - 荣耀 Magic 8、一加15、iQOO15三款新品将于10月发布并已在现场展示真机 [1][2] - 红魔11 Pro系列确认10月发布但未现场展示新机 [2] 厂商参与 - 荣耀产品总裁方飞、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iQOO产品线总经理简重分别代表各自品牌出席峰会 [2] - 努比亚常务副总裁余航代表红魔品牌参与发布会预告 [2]
存储行业更新报告:需求致行业价格普涨,AI端侧存储解决方案加速迭代
中银国际· 2025-09-23 16:02
行业投资评级 - 存储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行业在需求推动下有望迎来价量齐升 [1] 核心观点 -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发展推动半导体存储行业稳步上行 需求致行业价格普涨 [1] - AI端侧存储解决方案加速迭代 定制化存储逐步发力 [1][27] - 企业级存储和手机嵌入式存储价格预计上涨 25Q4企业级存储价格或实现个位数涨幅 手机嵌入式存储价格小幅上扬 [5][14] - DRAM市场迎来全面涨价 25Q4行业有望实现20%-50%季度环比涨幅 [5][18] - 利基存储市场供需格局变化 海外大厂淡出导致供不应求 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24] 需求与价格趋势 - 国内互联网企业加大AI投入 阿里25Q2"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 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 百度25Q2资本开支38亿元同比增近80% 腾讯25Q2资本开支191.07亿元同比增长翻倍 [5][10] - 25Q4存储市场或迎价格普涨 企业级存储价格个位数涨幅 手机嵌入式存储小幅上扬 [5][14] - DRAM价格指数上涨约72% NAND价格指数处于低位 两大指数差拉大 [15] - 服务器eSSD需求显著增长 25Q2前五大品牌厂营收合计51亿美元季增12.7% [10] - 手机存储容量提升 iPhone 17全系列以256GB起步 Pro Max新增2TB版本 [13] 细分市场动态 - NOR Flash价格25Q4有望调涨双位数百分比 或延续至2026年 25Q3中国市场已调涨5%-10% [23][24] - 利基DRAM价格持续上涨 兆易创新预计紧缺持续全年 [24] - 台股利基存储厂商旺宏、华邦电、南亚科合计营收逐月攀升 2025年8月合计163.32亿新台币同比增30.70% 南亚科8月营收67.63亿新台币同比增141.32% [20] - 存储厂商报价上涨 南亚科25Q3合约价环比涨70% 25Q4环比涨50% 华邦电25Q3环比涨60% 25Q4再涨20% 25Q4合约价较25Q2低谷涨幅达80%-90% [5][18] 技术发展与投资机会 - 定制化存储在端侧应用逐步规模化 堆叠方案有望深度受益AI浪潮 [27] - 美光退出移动NAND市场 停止UFS 5.0开发 为国产厂商带来机遇 [13] - HBM和3D DRAM成为下一代内存技术方向 突破带宽瓶颈 [26] - 投资建议关注利基存储(兆易创新、普冉股份、聚辰股份、东芯股份)、模组厂(开普云、江波龙、德明利、佰维存储、香农芯创)、存储配套芯片(澜起科技、联芸科技)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