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计量检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广电计量(002967):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加速聚焦国家战略产业
国信证券· 2025-10-27 10: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广电计量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1][4][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第三方计量检测龙头,单三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加快,费用率下降,业务结构优化,显示下游需求高景气度和结构性调整成效明显,经营趋势持续向好[4] - 公司加速聚焦国家战略产业,业绩加速兑现,中长期受益于新质生产力产业需求驱动,成长确定性强[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4.16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母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26.51%[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收入9.38亿元,同比增长14.91%,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9.73%[1] - 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5.06%和9.84%,同比提升0.52和1.30个百分点[2] - 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77%/7.29%/11.69%/1.24%,整体费用率下降显著[2] 战略布局与资本开支 - 公司2025年7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3亿元,投资总额14.81亿元,加速布局新兴领域[3] - 定增资金主要投向:航空装备(含低空)测试平台项目3亿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项目2.5亿元,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平台项目3亿元,数据智能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平台项目5千万元[3] - 同时强化区域实验室和技术平台,投入西安计量检测实验室升级建设项目1.5亿元,并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3] - 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82亿元,占收入比重11.69%,新建人工智能测评、备案等能力[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0亿元、4.59亿元、5.35亿元[4]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9元、0.79元、0.92元[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30.3倍、26.4倍、22.6倍[5]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1.1%、11.8%、12.6%[5]
梓潼:质量为钥打开丘区全域高质量发展之门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15:58
质量基础设施与服务 - 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多款特色农产品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1] - 计量检测服务入驻产业园区,设备检定周期从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效率提升超85% [3] - 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中心,2024年累计服务企业超300家次,攻克技术难题46项 [3] 产业升级与金融支持 - 作为绵阳市首批制造业智改数转揭榜挂帅单位,已发布40个转型榜单 [3] - 规划2025年底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3] - 拓展质量+金融模式,落地质量融资增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 [3] 全链条质量与监管体系 - 推行监管+服务+技术模式,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年内快速响应并解决企业诉求127件,保持全县质量安全零事故 [3] - 从水稻制种的质量管控入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 [2][4] - 融合七曲山翠云廊历史文化与两弹城红色基地,以质量+文化+旅游模式提升产业吸引力 [5] 战略目标与路径 - 以质量强县战略为核心引擎,推动全域质量系统性提升,探索丘区特色高质量发展路径 [1] - 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文旅、从基础制造到高端服务的全产业质量升级 [5] - 力争成为丘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标杆,让梓潼经验在更多地区落地见效 [5]
天溯计量IPO:全国性计量检测领军企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财富在线· 2025-10-15 18:12
在当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计量检测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溯计量")作为一家全国性、综合型的独立第三 方计量检测服务机构,通过十多年的深耕细作,已成长为国内计量校准行业服务区域最广、项目能力数 量最多的大型第三方计量校准机构之一。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天溯计量始终将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截至2025年8月31日,天溯 计量拥有专利技术133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拥有主要软件著作权97项。同时,公司主导和参编制定 78项标准和9项计量技术规范,其中包括16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项地方标准、9项计量技术规 范。 在技术创新方面,天溯计量借助数字化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的智慧计量实验室技术体系,打造了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系统及配套的自动化装置和作业模板,实现了对测量技术、测量方法、测量过程、测量结果 进行管理和控制,保障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解决了部分"测不准"的问题 同时,天溯计量凭借其专业服务能力,赢得了各行业优质客户的认可。公司客户资源多元,服务覆盖生 物医药、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轻工日化、装备制造等 ...
天溯计量10月16日深交所首发上会 拟募资4.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1 09:09
上市审核进程 - 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5年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 [1] 募资计划详情 - 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为42,389.91万元人民币 [1]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四个具体项目 [1] - 保荐机构及保荐代表人为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罗政、徐国振 [3] 募投项目资金分配 - 深圳总部计量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投资总额与拟使用募集资金均为12,765.61万元 [3] - 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与拟使用募集资金均为17,457.40万元 [3] - 数字化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与拟使用募集资金均为3,166.90万元 [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为9,000.00万元 [3]
13亿元募投项目受深交所问询 广电计量回应:系对现有业务扩产和升级,不涉及开展新业务
搜狐财经· 2025-09-25 23:30
核心观点 - 公司回应深交所审核问询函 解释应收账款高企原因及募投项目合理性 强调募资用于扩产升级而非重复投资 并披露各项目已有订单支撑产能消化 [1][2][6][7][8] 应收账款分析 - 报告期内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2022年12.02亿元升至2025年6月末13.75亿元 占流动资产比例达45.32% [2] - 应收账款周转率呈波动下降趋势 2025年上半年仅0.46次 显著低于往年2.4次左右水平 [2] - 超50%应收账款来自特殊行业客户及政府事业单位 因其内部付款审批流程较长导致回款周期延后 [4][5] - 客户采用ABC分类管理 A类客户账期30-90天 B类30-60天 C类要求预付款 战略性产业头部企业资信良好 [3][5] 募投项目详情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6713.18万股 募资不超过13亿元 用于航空装备测试、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卫星互联网质量保障等五大平台建设 [1][7] - 项目属于现有业务扩产升级 新增高制程AI芯片、eVTOL、卫星等新技术检测能力 非新业务拓展 [2][6] - 2025年上半年已签单金额总计4.15亿元 其中人工智能芯片测试平台获1.66亿元订单 数据智能平台获2.06亿元意向订单 [7][8] - 航空装备与卫星互联网项目订单规模较小 但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公司称正逐步导入相关领域客户 [8] 历史募投项目调整 - 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资14.86亿元 原用于区域实验室建设 后延期至2025年底投入使用 [9] - 部分项目因进口设备采购困难、场地特殊要求等原因未达计划投资额50% 节余资金转用于华中武汉检测基地项目 [9]
广电计量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5: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825.07万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86,021.63万元,同比增长13.79%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31.58万元,同比增长22.11%,主要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和精细化管理 [8] - 拟实施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预计现金分红总额84,058,155.30元 [22][88][89] 业务板块表现 - 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收入37,364.73万元,同比增长17.68%,中标航空、汽车、新能源行业多个大额项目 [9] - 集成电路测试与分析业务收入13,000.21万元,同比增长17.64%,拓展第三代半导体及芯片可靠性测试新业务 [9] - 电磁兼容检测业务收入16,590.45万元,同比增长11.73%,新获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等领域资质认证 [10] - 数据科学分析与评价业务收入6,523.21万元,同比增长47.07%,软件测评服务签单大幅增长 [11] - 生命科学业务收入21,049.80万元,同比下降8.53%,其中生态环境检测板块因"三普"业务订单下滑影响较大 [11] - EHS评价服务业务收入4,058.40万元,同比下降13.75%,下游行业景气度尚在恢复中 [12]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加入飞行汽车技术标准工作组,拓展中型无人机适航咨询业务 [13] -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增强ADAS场测技术实力,共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实验室 [13] - 布局人工智能测评认证能力,成功入选CS评估机构,中标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支撑项目 [13] - 完成曼哈格51%股权收购,加强标准物质领域布局,投后管理效果显著 [15][16] 运营管理优化 - 升级业务组织架构,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制定《一级经营责任主体主要责任人年度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办法》 [14] - 强化客户资源体系建设,提升跨区域客户管理效率,实现订单数量与产值同步增长 [14]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5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82] 募集资金使用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4.86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12.33亿元 [62][64] - 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83亿元,投资进度达80%-99% [72][73] - 华东检测基地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00亿元,投资进度58.11% [74] - 华中(武汉)检测基地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84亿元,投资进度91.89% [75] 公司治理 - 董事会审议通过半年度报告、利润分配预案及多项制度修订议案 [19][22][29][31][34][37][40][43][46] - 注销13位离职激励对象股票期权11万份,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1万股 [24][94][95]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 [5][6]
广电计量: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22 19:14
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非公开发行46,153,846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发行价32.50元,募集资金总额14.9999999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1448.29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4.8551711738亿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1.791798亿元,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余额为1.6083118994亿元[5] - 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余额为1.8亿元[4] 募集资金使用进度 - 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6264833771亿元,进度81.31%[6] - 广州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累计使用2.1527380884亿元,进度98.30%,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178.47万元后投资进度达99.11%[6] - 深圳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累计使用8790.65万元,进度83.72%,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417.58万元后投资进度达87.70%[6] - 集成电路及智能驾驶检测平台累计使用1.0437285808亿元,进度63.26%,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412.77万元后投资进度达65.76%[6] - 5G产品及新一代装备检测平台累计使用2113.24万元,进度70.44%,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259.41万元后投资进度达79.07%[6] - 天津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累计使用3396.28万元,进度67.93%,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407.09万元后投资进度达76.07%[6] - 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项目累计使用1.662443213亿元,进度47.50%,加上未到期承兑汇票1170.54万元后投资进度达50.84%[6] - 广电计量华中(武汉)检测基地项目累计使用1.83770004亿元,进度91.89%[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3.6651711738亿元已于2021年全部完成使用[6]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多次修订完善,最近一次修订经2022年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募集资金存放于招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及中国银行等专项账户,并签订了三方/四方监管协议[5] - 公司于2021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300.59万元[6] 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 2024年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新增"广电计量华中(武汉)检测基地项目",变更金额2亿元[6] - 变更决策经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及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6] - 变更原因包括部分设备采购困难、场地要求特殊等,变更后有利于优化全国战略布局[12] 项目效益实现情况 - 区域计量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广电计量华东检测基地项目均单独核算效益[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收益不低于承诺收益[1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10]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2024年发现7.51764876万元募集资金被误用于非募投项目,已全部退回专户并优化付款流程[13] - 除上述情况外,募集资金存放、使用及披露符合相关规定[13]
广电计量: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09
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9,500万元—1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0%—25.4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8,000万元—8,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3%—28.70%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16元/股—0.18元/股,上年同期为0.14元/股 [1] - 营业收入预计为134,369.4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1%—11.63% [1]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 公司聚焦特殊行业、汽车、集成电路、数据科学等战略性行业,强化服务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能力 [1] - 受益于特殊行业、新能源汽车、航空、集成电路等科技创新需求,科技创新类业务订单实现较快增长 [1] - 订单增长逐步转化为收入增长,同时深化精细化管理,净利润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1] 其他相关说明 - 本次业绩预告是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的结果,具体财务数据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