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学习机

搜索文档
超53%教育股营收下滑,头部公司回暖,考证的少了,教辅不赚钱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4:12
行业整体表现 - A股28家教育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56.1亿元 同比增长4.8% [2] - 行业分化严重 营收同比增长公司13家 同比下降公司15家 占比53.6% [9] - 头部公司表现回暖 前10名公司总营收129亿元 同比增长7.1% [4][7] 头部公司业绩 -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业务营收35.3亿元 同比增长23.47% 位列行业第一 [2][5] - 学大教育营收19.16亿元 同比增长18.27% 净利润2.3亿元 同比增长42.18% [5] - 视源股份教育业务营收17.27亿元 同比增长13.79% 实现负增长转正 [5][6] - 华图山鼎营收17.1亿元 同比增长14.96% 净利润2.22亿元 同比增长82.31% [5][6] - 中公教育营收11.55亿元 同比下降20.21% 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下降46.69% [5][6] 业务类型表现 - 教育信息化赛道包含13家公司 其中6家增长 7家负增长 [13] - 公考培训行业分散化严重 华图山鼎成为行业第一 中公教育连续负增长 [6] - K12领域需求强劲 学大教育连续十个季度增长 昂立教育营收增长11.84% [6] 增长梯队分析 - 领跑行业(增幅>20%):*ST国化营收1.15亿元增69.77% *ST传智营收1.63亿元增46.39% 豆神教育营收4.49亿元增36.13% [10][12] - 较快增长(增幅10%-20%):学大教育增18.27% 华图山鼎增14.96% 视源股份增13.79% [10] - 显著回调:全通教育营收1.25亿元降36.58% 新华文轩营收1.43亿元降40.88% [11] 新兴趋势 - 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线 科大讯飞学习机收入增长104% 视源股份教育AI产品提供订阅增值收入 [5][6][16] - 公考培训参培人数上升 财经/IT资格考证培训参培人数下降 [17] - 学龄人口达峰影响教辅市场 世纪天鸿等教辅公司出现负增长 [18][19] - 民办高校处于红利期 传智教育旗下职业学院可容纳5000人 国脉科技因旗下学院收入增长20.59% [12] 公司战略动向 - 头部公司竞争优势明显 营收超2亿元的13家公司中9家增长 占比69% [12] - 教育公司推进业务多元化 一站式服务目标人群多样化需求 [17] - 行业季节性明显 收入确认存在波动性 全年业绩表现更具参考性 [13]
超53%教育股营收下滑,头部公司回暖,考证的少了,教辅不赚钱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4:0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28家教育公司总营收156.1亿元,同比增长4.8% [1] - 行业呈现分化态势,过半公司(15家)营收负增长,占比53.6% [9] - 头部公司带动作用显著,前10名公司总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7]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科大讯飞以35.31亿元营收稳居第一,智慧教育业务同比增长23.47%,其中学习机收入增长104% [1][5] - 学大教育营收19.16亿元(+18.27%),专职教师数量超5200人,较2024年底增加30% [5][6] - 视源股份国内教育业务营收17.27亿元,增速由负转正达13.79%,受益于AI产品与硬件协同效应 [5][6] - 华图山鼎营收17.1亿元(+14.96%),净利润2.22亿元(+82.31%),跃居公考培训行业首位 [5][6] - 中公教育营收11.55亿元(-20.21%),鸿合科技营收11.47亿元(-16.71%),两家行业"老二"持续承压 [5][6] 细分赛道表现 - 教育信息化赛道13家公司中6家增长、7家下滑,受项目周期影响存在季节性波动 [12] - 公考培训需求旺盛,但行业分散化导致价格战加剧 [6] - 教辅行业普遍负增长,主因学龄人口达峰及"一教一辅"政策深化 [18] - 职业教育分化明显:IT培训式微,而全日制高校业务仍处红利期(如传智教育新校区可容纳5000人) [11][12] 核心增长驱动因素 - AI技术深度嵌入产品线,成为科大讯飞、视源股份、豆神教育等公司新增长引擎 [5][16] - 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K12领域持续增长,学大教育连续十个季度正增长 [6] - 业务多元化与协同效应凸显,如视源股份通过AI订阅服务提升硬件溢价 [6] 结构性分化特征 - 营收超2亿元的13家公司中9家实现增长(占比69%),而营收不足2亿元的15家公司中11家负增长(占比73%) [12] - 领跑行业(增速>20%)的公司多通过困境反转或新业务拓展实现,如*ST国化营收增长69.77% [10][11] - 宏观预期转弱促使消费者优先选择公考等见效快的培训品类,财经、IT资格考证需求下降 [17]
拆解A股教育半年报:头部公司回暖 尾部公司过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0:4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28家教育公司总营收156.1亿元 同比增长4.8% [2] - 行业分化严重 15家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13家公司同比增长 [6] - 头部10家公司总营收129亿元 同比增长7.1% 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头部企业业绩排名 - 营收前10名公司为:科大讯飞(35.31亿)、学大教育(19.16亿)、视源股份(17.27亿)、华图山鼎(17.10亿)、中公教育(11.55亿)、鸿合科技(11.47亿)、昂立教育(6.32亿)、豆神教育(4.49亿)、行动教育(3.44亿)、正元智慧(2.91亿) [3][4] - 排名变动:豆神教育超过行动教育升至第8位 其他公司位次不变 [2] 细分业务领域表现 - 教育信息化领域13家公司中6家增长7家负增长 [10] - 职业教育领域公考培训参培人数上涨 财经教育和IT教育资格考证参培人数下降 [11] - 民办学校领域兴办全日制高校仍处红利期 传智教育旗下职业学院可容纳5000人 [9] 领先企业具体表现 -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业务营收35.3亿元 同比增长23.47% 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4] - 学大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心超300个 专职教师超5200人 环比增长30% 连续十个季度增长 [5] - 视源股份国内教育业务营收从-13.7%转为增长13.8% 教育AI产品提供订阅增值收入 [5] - 华图山鼎营收17.1亿元 增长14.96% 净利润2.22亿元 增长82.31% 跃居公考行业第一 [4][5] - 豆神教育营收4.49亿元 增长36.13% 净利润1.04亿元 增长50.33% 走出破产重整 [4][5] 业绩下滑企业情况 - 中公教育营收11.55亿元 下降20.21% 净利润0.62亿元 下降46.69% [4][6] - 鸿合科技营收11.50亿元 下降16.71% [4][8] - 行动教育营收3.44亿元 下降11.68% 净利润1.31亿元 下降3.51% [4][8] 行业发展趋势 - AI技术全面重塑教育行业基础设施、教研产品和商业模型 [11] - 学龄人口2023年达峰 教辅市场受政策规范影响出现负增长 [13] - 教育公司向业务多元化发展 发挥协同效应应对市场变化 [12] - 宏观形势影响消费者选择 公考培训因见效直接更受青睐 [11]
拆解A股教育半年报:头部公司回暖,尾部公司过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20:4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28家教育公司总营收156.1亿元,同比增长4.8% [1] - 行业分化严重,过半公司负增长,营收同比增长公司13家,同比下降公司15家 [1][4] - 头部公司带动作用明显,营收前10名公司总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2][3] 头部公司表现 - 科大讯飞智慧教育业务营收35.3亿元位列第一,同比增长23.47%,其中讯飞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1][2] - 学大教育连续十个季度增长,个性化学习中心超300个,专职教师数量超5200人,较2024年底增加约30% [2] - 视源股份国内教育业务营收从去年同期-13.7%转为增长13.8%,受益于产品矩阵协同效应和教育AI产品发力 [2] - 豆神教育营收增长36%走出破产重整,昂立教育连续两个上半年增长超10% [2] 细分赛道表现 - 教育信息化赛道13家公司中6家增长、7家负增长,业绩分化明显 [8] - 公考培训行业分散化严重,华图山鼎保持增长成为行业老大,中公教育连续负增长且降幅加大 [3] - 教辅行业多家公司负增长,主因新增入学人数减少和教辅市场治理规范 [10] 业绩分化特征 - 营收超过2亿元的13家公司中9家增长,占比69%;营收不足2亿元的15家公司中11家负增长,占比73% [6] - 头部公司竞争优势明显回暖较好,尾部公司仍在寻找回暖动能 [7] - 领跑行业公司(增幅超20%)多为困境反转企业,如传智教育开拓新业务兴办全日制高校 [6] 行业趋势洞察 - AI技术全面重塑教育行业,科大讯飞、视源股份、豆神教育等公司将AI深度嵌入产品线找到新增长引擎 [9] - 教育行业具有逆周期性,但预期转弱时消费者会重新分配预算,公考培训因见效直接更受青睐 [9] - 学龄人口达峰和政策变化影响持续,小学在校生人数2023年达峰,教辅市场面临重构 [10]
科大讯飞(002230) - 2025年8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业绩说明会)PPT
2025-08-22 22: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9.11亿元,同比增长17.01% [4] - 毛利43.89亿元,同比增长17.12%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39亿元,同比收窄40.37%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2亿元,同比改善49.73% [4] - 销售回款103.61亿元,同比增长14.99%,半年度回款首次破百亿 [9] - 回款率连续三年持续提升(2022年93.75%→2024年97.20%) [9] 业务结构 - C端业务营收占比32%,B端42%,G端26% [6] - C端硬件收入同比增长38% [7] - 学习机收入同比增长104% [96] - 海外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12% [118]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23.92亿元,同比增长9.2%,占营收21.92% [13][14] - 资源集中投入三大方向:星火大模型核心技术(增加8200万)、行业应用研发推广(增加1.8亿)、C端硬件营销(增加3.4亿) [16] 技术突破 - 星火X1大模型以70B参数实现对标671B模型效果,国内首发基于快慢思考的统一训练推理方法 [18] - 国产算力训练效率从25%提升至73%(对标英伟达A800) [18] - 高考测评表现:语文作文53分(满分60)排名第一 [22]、英语作文19.5分(满分20)排名第一 [26]、数学141分(满分150)排名第二 [27] - 医疗大模型专科诊疗能力达三甲主治医师水平,覆盖697个区县 [71][72] - 多语言能力覆盖130+语种,中英翻译质量显著提升 [32][36] 行业落地 - 教育领域:覆盖全国270余区域,20万教师活跃率88.4% [62] - 医疗领域:基层辅诊营收同比增长52% [70],累计辅助诊断10.1亿次 [71] - 央国企合作:市场份额第一,覆盖金融、能源等10大类场景 [75][78] - 智能体平台:支撑中石油AI大赛2197个智能体创建 [86] - 开发者生态:开发者总数870万(年增23.2%),大模型开发者152万(年增162%) [92] 产品进展 - C端硬件:翻译机2.0支持离线翻译,录音笔S6提升离线识别能力 [109] - 软件产品:输入法日活1.5亿,讯飞听见月活同比增长61% [112][116] - 出海布局:海外开发者团队52万(年增30%),AI孙悟空亮相大阪世博会 [39][118] 政策与环境 - 美国对华AI芯片限制加剧,H20芯片存在安全风险 [42][46] - 国家政策推动教育数字化,明确支持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建设 [49][51] - 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投入88亿元推进智慧医疗 [68]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成都,我们一定能更愉快、更有想象力地拥抱人工智能
搜狐财经· 2025-06-18 17:55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人工智能正在千行百业解放生产力 为人类腾出精力去做更有灵感 创意的事 [1] - 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大模型在四川持续进行源头技术创新 与华西医院联合发布医学大模型 与西南财经大学携手共建应用经济学学科大模型 [3] - 公司将"人工智能+音乐"基地落户天府新区 在成华区建立智能办公基地并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基地 将代码大模型基地落户高新区 与高新区携手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集群 [3] 商业化成果 - 讯飞学习机深度结合热门电影《哪吒》IP后市场反响热烈 "一机难求" [3] - 在虚拟人领域 为央视晚会打造虚拟主持人 为成都大运会提供虚拟志愿者形象与语音支持 [3] - 公司在成都的收入规模去年实现翻番增长 今年将继续保持60%以上的高速增长 [3] 产业生态建设 - 作为链主企业 正积极引导全球开发者团队向成都聚集 [3] - 联合投促部门 吸引众多优秀创业精英来蓉共同创业 [3]
年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Q4单季盈利创历史新高!科大讯飞抢抓AGI“根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4-24 15: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43亿元,同比增长18.79%,归母净利润5.6亿元 [1] - 第四季度单季实现收入84.94亿元,占全年营收36.4%,归母净利润9.0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3.16亿元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6.58亿元,同比增长27.74%,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68%和48.29%,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8.54% [1] 业务板块表现 - 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实现收入78.86亿元,同比增长27.58%,其中开放平台收入51.72亿元(+31.33%),智能硬件收入20.23亿元(+25.07%)[3][4] - 智慧教育业务收入72.29亿元,同比增长29.94%,学习机产品2024年收入翻番,2025年一季度接近翻番 [5][6] - 智慧汽车业务同比增长42.16%,智慧医疗业务同比增长28.18% [7] - 办公本产品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长50%,毛利接近翻倍 [4] 技术研发与战略 - 2024年研发投入45.8亿元,占营收19.62%,较2023年增加7.41亿元,重点投入大模型研发与自主可控技术 [9] - 推出升级版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在参数较小情况下性能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 R1 [9] - 坚持在国产华为昇腾算力平台训练大模型,训练效率从55%提升至85% [10] - 多语言大模型覆盖80余语种,2024年首发8语种模型,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良好 [4] 医疗业务发展 - 分拆子公司讯飞医疗2024年12月港股上市,其GBC三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103%/57% [8] - 医疗大模型已在全国近700个县区部署,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服务基层医疗、医院在线和C端产品 [8] 行业机遇与定位 - 教育领域政府投资增加,人工智能在教育信息化投入占比显著提升,公司承接教育部超25所人工智能示范校项目 [6] - 坚持通用人工智能(AGI)根红利战略,目标成为自主可控平台上的第一梯队大模型厂商 [2] - 国际业务受关税战影响较小,多语言技术出海迎来发展机遇 [11][12]
科大讯飞(002230) - 2025年4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业绩说明会)记录表
2025-04-23 11:07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采用现场、进门财经会议及网络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举办 [1] - 2025 年 4 月 22 日举办,地点为科大讯飞合肥总部等 [1] - 董事长刘庆峰等多位公司人员接待,通过进门财经会议接入投资者 217 名,视频直播观看投资者中全景网 28.17 万人次、雪球 2.8 万人次、同花顺 6.0 万人次、微信视频号 2.4 万人次 [1] 开源模型对业务的影响 - 利于长期投入 AI 的企业,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长近 30%,毛利增长 35%,商机增长近 50% [4] - 国产自主可控的闭源系统符合真正刚需,很多客户年初试点开源模型后转寻公司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4] - 公司在闭源系统做关键领域,也积极拥抱开源和第三方模型提供应用落地方案 [5] 持续投入星火基座大模型的原因 - 有能力做业界第一梯队基座大模型,星火 X1 升级后效果显著提升,训练效率从 55%提升到 85%,未来飞星二号算力到位更有能力;基于自主可控底座开展行业定制优势显著,行业大模型效果平均提升 10%,场景定制调优再提升 10 - 20% [5][6][7] - 星火 X1 具备行业效果和应用落地成本优势,硬件资源需求低,推理硬件投入少,单台服务器并发路数高三倍,且国家支持使算力投入不会大幅增加 [7][8] - 国产自主可控市场需求迫切,公司坚持国产算力训练的付出未来将成优势 [8] 教育业务增长潜力 - 政策保障教育资金投入,相关顶层文件要求探索“人工智能 + 教育”,教育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经费比例加大,教育或成专项债重点支持方向 [9] - 公司 AI + 教育积累深厚,应用落地规模扩大,众多教育示范区和百强校人工智能应用示范由公司打造,如北京 29 所标杆校中 25 所是公司做的 [10] - 教育 C 端业务持续增长,去年学习机等硬件翻番增长,今年一季度接近翻番 [10] 讯飞学习机竞争优势 - 学业能力提升领先,作业批改精准,学情分析精准推荐内容,个性化辅学可动态调整学习路径并引导辅导 [11] - 五育并举与心理健康维护有核心技术支撑,融合多方面发展,对接大纲和课程体系,与多地教育部门和教科院合作构建教研生态 [11][12] - 构建了 C 端教育品牌和全渠道营销能力,去年新建门店 1100 家,2025 年深化线下渠道布局 [12] 智能硬件优势与规划 - 独立个性化产品终端有优势,如讯飞双屏翻译机 2.0 解决离线、专业翻译和抗噪问题;讯飞办公本提升办公效率,一季度收入增长 50%,毛利翻番,海外受欢迎 [12][13][14] - 未来重点探索穿戴式设备与智能医疗设备方向 [14] 讯飞医疗大模型情况 - 保持技术优势,依托星火大模型迭代升级,有医疗数据飞轮优势(应用于 670 余区县,累计辅助诊断超 9 亿次,与多家顶级医院合作),整合顶尖医疗资源(与专家组建联合课题组) [14][15] - 商业化重点领域,面向政府 G 端,智医助理获近 670 个县区政府采购;面向医院 B 端,今年重点在 15 - 20 个省级区域拓展 200 家医院,升级相关产品;面向 C 端,晓医 APP 累计提供 1.2 亿人次咨询服务,满意度 98%以上,通过多种手段拓展用户 [16] 大阪世博会参展及多语言大模型 - 代表中国展示领先 AI 大模型技术,“AI 孙悟空”展项获认可,基于全栈自主可控训练出国产化大模型,在多行业做到业界最好 [17] - 星火多语言模型是国际化业务支撑和优势,已支持多种国际语言,公司推进业务国际化,提供第二种选择 [18] “飞星二号”相关情况 - 一期项目 2025 年初投产,未来算力提升,国产算力成比较优势 [18][19] - 提升 70B 模型性能,研发适配多场景轻量化模型,实现云端协同与软硬一体化 [19] - 训练效率高,成本有优势,优化路径明确,未来训练成本有下降空间 [20] - 在国产算力领域有两大核心支撑,与华为等国产算力企业深度合作 [20][21] 现金流与毛利率情况 - 现金流方面,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24.95 亿元创新高,原因是优化回款机制、业务结构形成 GBC 架构、优选业务提升回款及时性;近年累计坏账 2000 多万,应收账款违约风险低 [21] - 毛利率方面,总体盈利稳定,产品有定价权且成本控制好,低毛利率业务占比下降,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收入占比上升,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约 27%,毛利增长约 35% [22] 中美关税战影响 - 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公司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平台已自主可控,收入以内需为主,供应链自主可控 [23] - 人工智能自主可控市场需求更迫切,公司在国产自主可控的付出将成优势,迎来更多市场机遇 [23] - 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新质生产力有市场增量空间,公司有能力提供多语种大模型和解决方案 [24] - 政府拉动内需,教育、医疗业务资金保障增加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