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胶

搜索文档
回天新材(300041.SZ):现有负极胶、导热胶等产品可用于半固态电池
格隆汇· 2025-08-22 15:41
公司产品布局 - 现有负极胶、导热胶等产品可用于半固态电池 [1] - 产品覆盖电芯制造、模组封装及热管理全环节 [1] - 正在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和布局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研发 [1] 技术发展阶段 - 全固态电池尚未进入批量商业化阶段 [1] - 半固态电池已具备产品应用基础 [1]
回天新材(300041):25H1点评报告:光伏胶触底,负极胶未来可期
浙商证券· 2025-08-21 20:2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收21.68亿元(同比+7.72%),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4.18%) [1] - 25Q2单季度营收10.97亿元(同比+5.15%,环比+2.4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6.18%,环比-25.21%) [1] - 2025E-2027E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5亿元(+101.02%)、2.75亿元(+34.51%)、3.57亿元(+29.50%),对应PE 30.1/22.4/17.3倍 [4] 分业务表现 - **可再生能源(光伏胶)**:25H1营收7.7亿元(同比-17.9%),毛利率13.16%(同比+1.17pct),子公司上海回天亏损同比扩大3500万元 [2][3] - **大交通(汽车胶)**:25H1营收6.5亿元(同比+34%),毛利率27.44%(同比+4.65pct),锂电业务收入翻番,乘用车业务收入增超30% [2] - **电子胶**:25H1营收3.8亿元(同比+23.5%),毛利率32.71%(同比-1.47pct),受益于广州3.93万吨新项目放量 [2][3] 产品销量与产能 - 25H1胶粘剂总销量16万吨(同比+25.6%),其中光伏胶+9.3%、电子胶+29% [2] - 负极胶PAA实现满产满销(现有产能1.5万吨),SBR稳定交付,在建3.6万吨PAA产能预计26年底投产 [3] 盈利能力与现金流 - 25H1综合毛利率22.46%(同比+3.38pct),净利率6.66%(同比-0.12pct) [2] - 经营现金流净额0.29亿元,同比增加6900万元 [2] 行业与公司展望 - 光伏胶龙头地位稳固,市占率领先,行业反内卷推进或带动盈利修复 [3] - 电子胶和汽车胶(尤其负极胶)为未来增长核心驱动力 [3][4]
SNEC现场直击|“小胶水”撬动大市场:“全球每两块光伏电池就有一块使用回天产品”
新华财经· 2025-06-13 17:15
光伏胶粘剂行业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 - 光伏胶粘剂作为关键辅材正面临技术迭代需求,需满足大尺寸、轻量化、高功率组件对耐候性和粘接强度的更高要求[1][2] - 公司通过每年5%营收的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开发出绝缘胶、UV焊带粘接胶和国内首创高阻水密封胶三大新品,解决衰减和湿热老化等可靠性问题[1][2][3] - 光伏技术路线向TOPCon/HJT/钙钛矿演进,公司通过联合头部组件企业开发定制化方案应对BC电池绝缘、0BB组件偏移等新需求[2] 市场份额与供应链布局 - 公司产品覆盖全球50%光伏电池(每两块电池有一块使用其产品),20年深耕打破高端原材料进口依赖[1][3] - 2012年欧美"双反"期间进口材料价格单月暴涨50%,促使公司坚定技术自主路线[3] - 布局上海/广州/襄阳/宜城/常州五大基地,2025年产能达38万吨/年,配备自动化产线提升供应链效率[4] 研发体系与行业地位 - 研发投入占比稳定保持营收5%,与中科院、华中科大等机构合作攻克关键技术[3] - 公司发展路径被视为中国光伏逆袭的缩影,体现"创新+效率"双轮驱动的制造业升级模式[5] 多元化业务拓展 - 新能源领域用胶市场规模2023年同比增长超30%,但高端电子胶/动力电池胶仍依赖进口[6] - 采取"深扎根、长枝叶"策略:光伏/电子/汽车/包装四大赛道为主,拓展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芯片封装等高增长领域[6][7] - 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推出结构胶/负极胶系列,半导体封装用胶进入标杆客户测试或供货阶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