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增水针剂
搜索文档
昔日超级大牛股,拟赴港上市!
中国基金报· 2025-10-15 18:33
赴港上市申请与股价表现 - 公司近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境外上市(H股)申请 [2] - 自2021年至今,公司股价持续下滑,至今跌幅超过70% [2] - 截至10月15日,公司股价以127.16元/股收盘,最新市值为519亿元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净利润为25.83亿元,同比下降43.01%,为近20年来营收与净利润首次同时下滑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降0.54%;净利润为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业绩下滑态势延续 [4] - 公司销售药品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91.6%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88.6% [6] - 公司总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88.0%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83.4% [8]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9.18%,2025年上半年继续下降38.25% [9]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2024年实现收入106.71亿元,同比下降3.73%;净利润为26.78亿元,同比下降40.67% [10] - 金赛药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4.69亿元,同比增长6.17%;净利润为11.08亿元,同比下降37.35% [10] - 金赛药业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93.5%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90.9% [8] - 另一核心子公司百克生物2024年实现收入12.29亿元,同比下降32.64%;净利润为2.32亿元,同比下降53.67% [11] - 百克生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85亿元,同比下降53.93%,亏损0.74亿元 [11] - 百克生物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87.2%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78.4% [8]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从2022年开始,公司核心产品生长激素被多个省份陆续纳入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10] - 特宝生物等公司的同类产品获批上市,打破了该产品的市场垄断格局 [10] - 公司赛增粉针剂受海南、河南、广东等至少10个省份带量采购的影响,赛增水针剂的一款特定规格受浙江及云南带量采购的影响 [10] 新业务与国际化进展 - 公司创新药仍处早期研发阶段,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12] - 公司国际化处于起步阶段,2024年海外收入仅1.3亿元,占比仅为0.97% [12]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也仅为1.13% [12]
长春高新递表港交所,拟"A+H"上市
经济观察报· 2025-09-29 17:4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布局 - 公司于1993年成立 早期专注于长春基础设施及房地产项目开发 1996年在深交所A股上市[1] - 1996年战略转向制药行业 通过投资成立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及华康药业等子公司构建研发、制造及商业化全面能力[1] - 现已成为中国领先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 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 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1] 产品组合与商业化能力 - 在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女性健康、免疫及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疫苗及中成药领域建立多元化创新产品组合[1]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 上市销售商业化药品超过45种 包括20多种全球及/或中国同类首创产品[1] - 是国内少数在生物制剂、化学药、疫苗及中成药均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1] 财务表现与收入结构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26.3亿元、145.7亿元、134.7亿元 2024年同比下降7.5%[2] - 同期利润分别为42.1亿元、47.8亿元、27.1亿元 利润下滑明显[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66.0亿元 期内利润9.3亿元[2] - 超90%药品销售收入来自6款主要产品(包括赛增、金赛增、水痘疫苗等)[2] 近期经营压力 - 2024年营收下降部分因带状疱疹疫苗销售正常化及赛增水针剂销量下滑[2] - 主要产品面临销量下滑、价格下降或竞争冲击风险 将直接影响整体收入[2] 资本市场动态 - 9月29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
长春高新已经赚不到家长身高焦虑的钱了
36氪· 2025-04-25 18:46
行业背景 - 中国家长对身高的追求催生了大量生长激素需求,科技手段使身高管理成为可能 [2] - 过去35年中国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幅全球领先,男孩增长8.1厘米至175.7厘米,女孩增长6.1厘米至163.5厘米,加剧了身高不达标家庭的焦虑 [4] - 生长激素行业面临集采政策扩围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价格下降趋势明显 [1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9.97亿元同比下降5.66%,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滑44.95% [7] - 2024年全年营收134.66亿元同比下降7.55%,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下降43.01%,为近二十年来首次双降 [7] - 股价从2021年高点1500多元跌至87元,市值缩水至355亿元不足巅峰时期三分之一 [5][7]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2024年收入106.71亿元同比降低3.73%,净利润26.78亿元同比骤降40.67% [7] 业绩下滑原因 - 销售费用增长30.60%至12.12亿元,管理费用增长40.68%至3.32亿元,研发费用增长21.80%至5.14亿元,但投入产出比降低 [8] - 金赛药业销售人员从3155人增至4995人仍未能阻止业绩下滑,反映市场竞争进入红海阶段 [8][9] - 集采政策导致水针剂价格从每支1000元骤降至300元,利润空间被压缩70% [10] - 长效水针未能实现预期替代效应,且公司终止了美国申报项目导致1.33亿元投入损失 [11] 转型措施 - 拓展生长激素适应症范围,新增性腺发育不全和特发性身材矮小两项适应症 [12] - 业务布局调整为儿科综合、女性健康、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肿瘤5大业务单元 [15] - 在上海张江建设研发中心预计容纳2000名研发人员,加快IL-1β药物金纳单抗等创新药研发 [15] - 面临人口结构变化挑战,2017-2019年出生人口从1723万降至1465万影响潜在用户规模 [12] 转型挑战 - 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2024年业绩回落,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98.24% [15] -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且风险高,需平衡投入与收益的关系 [15][16] - 需尽快找到替代生长激素的新爆品以摆脱单品依赖,重塑增长曲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