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鸣省钱超市
搜索文档
鸣鸣很忙二次递表:半年卖出411亿,零食大王用“蜜雪冰城”模式,走山姆的路?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11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按2024年GMV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且是行业首家突破2万家门店的企业[3][3] - 2024年公司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期末门店总数14394家[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零售额411亿元,收入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门店总数增长至16783家[3]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1万家增长至2025年9月的超2万家,15个月内完成第二个万店目标[10] 财务业绩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2.86亿元暴增至393.44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03%[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1.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7%[20] - 商品交易总额(GMV)从2022年的64.4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5.31亿元,订单量从1.75亿单增至16.15亿单[13] - 2024年毛利率为7.6%,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9.3%[20] 业务模式与运营特点 - 公司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向加盟商销售商品赚取差价,报告期内加盟商贡献销售额分别为42.43亿元、102.00亿元、388.88亿元和278.05亿元[15] - 公司已与超过2300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企业中约50%为公司供应商[12] - 公司门店几乎全为加盟店,2022年-2024年自营店仅有4家、16家和15家[16] - 采用"低价大品牌引流品+腰肩部品牌+白牌"的引流模式,通过1.5元的可乐等商品吸引顾客[18]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门店总规模从2021年底的2500家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万家,目前已有超4万家[3]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前十大品牌中CR2从2023年3月的59%提升至2024年11月的70%[21] - 万辰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门店共计14196家,与公司形成贴身竞争[13][21] - 公司通过2023年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门店总数达6500家,随后快速扩张[9] 加盟体系与单店表现 - 加盟门店投资成本在50万至65万元之间,包括保证金、装修费、设备费和首次进货费用[17][18] - 2022年至2024年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898个、6569个和14379个,单店收入分别为225.82万元、156.72万元、273.62万元[16] - 2024年有273家加盟店关停,2025年上半年关停128家,高于2023年的44家[19] - 公司2024年推出优惠加盟政策,出现0加盟费、免除管理费的情况[17] 战略发展与未来方向 - 公司尝试拓展业务模式,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等多元化产品,SKU数从1000多增至3605种[25][27] - 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产品,展示1.9元的乌龙茶、9.9元的白酒等自营产品,试图复制山姆会员店路径[30] - 技术开支从2022年的96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330万元,但2024年占营收比例仅0.16%[30] - 行业面临商品同质化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强、品牌忠诚度低等挑战[24]
品牌运营:赵一鸣品牌多维度深度解析-数说故事
搜狐财经· 2025-10-08 22:25
品牌概况与发展历程 - 赵一鸣零食品牌由赵定于2019年在江西宜春创立,品牌名称取自创始人儿子的名字[5][6] - 2023年11月与零食很忙战略合并,2024年6月集团更名为鸣鸣很忙集团,成为行业首个万店企业[9] - 截至2025年9月集团门店数量突破2万家,呈现快速扩张态势[9][10] 商业模式与市场定位 - 主打量贩零食模式,SKU超过2000种,每月上新100余种,价格低至市面三分之一[11] - 市场定位精准聚焦三四五线城市下沉市场,满足高性价比需求[11] - 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店型,将品类拓展至百货日化、烘焙等,向社区折扣超市模式演进[11] 资本运作与融资背景 - 2023年2月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黑蚁资本领投,良品铺子跟投[12] - 融资后门店数量从2022年初的84家迅速增长至2500多家[12] - 良品铺子于2023年10月出售股份,但融资成功验证了资本市场对量贩零食赛道的认可[12] 品牌调性与价值主张 - 品牌调性年轻潮流,以"不玩套路真便宜"为Slogan,愿景是"让中国老百姓实现零食自由"[14][15] - 通过直供供应链降本让利消费者与加盟商,终端价格比传统商超便宜约30%[16] - 门店体验注重营造轻松购物氛围,控制货架高度提升安全感,不设分类指示牌营造"寻宝游戏"乐趣[17] 营销活动与社媒表现 - 5月"6.1愿望成真节"邀请林一代言,抖音互动量突破1124万,微博/抖音NSR分别达97%/94%[23][26][29]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舆情骤降,B站NSR跌至-66%[29] - 7月"零食音乐节"邀请李宇春等明星,抖音互动量962.5万,NSR显著回升[26][29] 内容策略与平台分布 - 生活记录类内容占40.4%声量,追星文占27.5%声量,自发内容创作虽仅2.1%声量但互动量占比达6.1%[34] - 抖音与种草平台主打视觉化短视频内容,微博定位事件营销和粉丝互动,微信公众号与知乎发布深度内容[35] - 核心内容主题围绕省钱与性价比、实现愿望与快乐、亲子与家庭等能引发用户共鸣的话题[36] 达人营销效果 - 与林一、范丞丞等流量明星合作,林一相关活动帖微博互动量达13.6万[39] - 周杰伦相关UGC内容获113万互动量,实现比常规广告更深层次的品牌渗透[42] - 垂类KOL如邢哇塞"一日店长"活动在种草平台获1026次互动,有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客流[43] 负面舆情与危机事件 - 6月"怀集水灾哄抢事件"导致微博NSR骤降至1%,B站NSR跌至-66%[49] - 9月"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价格诚信质疑,消费者反映"6样称重错5样"[51] - 社交平台存在产品质量吐槽,如"酸奶巴坦木难吃",以及员工待遇问题的负面反馈[17][51]
多品牌加速转型谋差异化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2 19:25
行业竞争模式转变 - 单纯依靠开店数量堆砌规模的模式存在脆弱性,当开店密度超过合理范围时会放大系统性风险 [1] - 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供应链深度与产品差异化的较量 [1] - 任何行业的竞争不是比谁店多,而是比谁能长久,消费者心态日渐理性 [2] 企业扩张的核心约束 - 企业扩张面临三大核心约束:人才匹配、供应链跨区域布局、资金与财务风险 [1] - 管理与运营人员难以快速匹配开店速度构成人才约束 [1] - 跨区域布局带来物流成本上升与供应稳定性的挑战 [1] - 高额的前期投入与负债率上升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加剧 [1] 品牌化与差异化战略 - 品牌化可以构建用于未来差异化竞争的品牌壁垒,在产品设计、定价和品控方面拥有更强话语权 [1] - 零食行业核心竞争力已从低价转向高质价比 [1] - 面对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各零食品牌都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 [1] 公司具体举措 - 鸣鸣很忙集团于2025年2月推出行业首个自有品牌金标/红标系列 [1] - 鸣鸣很忙集团为赵一鸣零食品牌铺开双品牌3.0店型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鲜食及低温冻品专区 [1] - 万辰集团在2025年1月布局多元化业态,旗下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和好想来全食优选店分别开业 [1] - 来优品省钱超市推出6款自有品牌日化产品,好想来全食优选店引入生鲜水果 [1] - 来优品省钱超市新增1200余个新产品,零食有鸣批发超市新增3000余个新产品 [1]
赵一鸣“省钱超市”跟风战:复制粘贴易,突围内卷难
36氪· 2025-05-26 17:28
行业趋势 - 量贩零食赛道迅速崛起后快速饱和 头部品牌割据市场 同店销售增长停滞甚至下滑 [1] - 折扣零售成为零售行业重要增长力量 赵一鸣零食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进军该领域 店铺面积180-240㎡ 新增400+SKU 设置短保面包区等专区 [1] - 万辰集团"来优品省钱超市"已布局 门店面积300+㎡ SKU从1900增至3000+ 新增速冻品、粮油等品类 [1] 公司战略转型 - 赵一鸣零食2019年创立 6年开设8500+门店 覆盖25省230+城市 年服务6亿人次 [5] - 2023年与零食很忙合并组建"鸣鸣很忙"集团 2024年集团营收超555亿 门店突破15000家 [5] - 转型折扣超市面临三大挑战:跨品类供应链能力不足 尚未涉足生鲜领域 [2] 竞争对手林立需保持价格优势与差异化 [3] 租金人力营销成本大幅增加依赖高周转 [3]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普遍采用"低价+大单品+加盟模式" 产品组合高度重合 价格带集中在5-20元区间 [7] - 好想来等品牌通过区域直采、自建仓储优化供应链 如好想来依托万辰集团建立50+仓储配送中心 [8] - 下沉市场成为主战场 本土便利店和夫妻店对赵一鸣形成竞争压力 [8] 公司现存问题 - 产品同质化严重 缺乏独特爆款单品 顾客黏度依赖价格优势 [5] - 加盟模式导致经营水平参差不齐 终端控制力较弱 [5] - 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检测存在漏洞 [6] 发展路径建议 - 突围核心在于精准定位下沉市场性价比需求 构建供应链效率壁垒 [9] - 短期需通过爆款单品和区域密度战建立优势 中期推进数字化运营降本增效 长期探索自有品牌与场景延伸 [9]
鸣鸣很忙冲港股:在万店、低价、品牌间寻找新的护城河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6:29
行业格局 - 量贩零食行业两大寡头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有望全部登陆资本市场,分别成为港股和A股零食巨头[1][2] - 2024年两大头部品牌市占率已达70%以上,形成"南北相望"格局,万辰在东北和华东领先,鸣鸣很忙在华中、华南和西南占优[28][29] - 行业整合加速,2023年鸣鸣很忙通过合并"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形成新巨头,万辰集团则收购整合多个品牌[7][8] 公司表现 - 鸣鸣很忙2022-2024年营收从42.8亿元增至393.4亿元,复合增长率203%,2024年GMV达555亿元[2] - 2024年鸣鸣很忙门店达1.44万家,会员1.2亿,单店日销超1.5万元,单店日均单量从388提升至452[2][12] - 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317.9亿元,门店14196家,日均新开26家,经调整净利润8.58亿元[29][30] 商业模式 - 量贩零食店通过工厂直采和大规模采购实现低价优势,终端售价比传统超市便宜约25%[21] - 主要盈利来自毛利率30%以上的散装称重白牌产品,占比40%,而引流的大牌产品利润微薄[22] - 加盟模式投入约60万元/店,综合毛利率18%,二线城市回本周期3年,乡镇市场可缩短至2年内[13][15] 运营效率 - 鸣鸣很忙2024年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仅11.6天,保持高效周转[27] - 经营杠杆效应显著,单店收入增加10%可促使净利润增40%[16] - 仓储物流成本占比1.7%,低于万辰集团的0.77%,显示供应链效率仍有提升空间[32][33] 战略动向 - 鸣鸣很忙推出3.0店型"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等品类,尝试提升客单价[39] - 开发自有品牌产品,包括1.9元乌龙茶等低价单品,强化性价比定位[40][41] - 加大营销投入,签约周杰伦代言,推动创新型概念店落地[45] - 2024年投入10亿元开拓北方市场,直接进入万辰核心的华北市场[28] 行业趋势 - 量贩零食是近年最快实现万店的连锁赛道,门店数从2021年底2500家三年增长15倍[4][5] - 约80%零食销售额仍在线下,鸣鸣很忙58%门店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66%中国县城[19][20] - 行业可能进入变革期,单纯依靠低价和规模扩张的边际效益正在减弱[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