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零食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管理层交接,助力量贩零食业务迈向业绩新高
全景网· 2025-07-25 20:32
管理层变动 - 原董事长王健坤因个人精力分配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由董事会成员王丽卿接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王泽宁出任公司总经理(CEO)[1] - 王泽宁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此前已带领公司创下多个业绩新高,并通过供应链革新与业态创新驱动零售业务高质量增长[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达108 21亿元,归母净利润2 1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44 13%[1] - 量贩零食业务营业收入106 88亿元,同比增长127 65%[1] 业务规模与布局 -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旗下好想来品牌零食(包括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陆小馋)、老婆大人等品牌门店数量超过1 5万家[1] - 门店覆盖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河南、河北、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1] - 好想来品牌零食已发展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1] 供应链优化 - 新团队主导的数字化改造持续深化,压缩6个传统经销环节[1] - 物流成本占比控制在3%以内,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12天[1] - 全国设立超50个仓储中心,超90万平方米现代化物流仓和数字化供应链系统[2] - 支持"T+1"配送原则,极大提高整体运输效率[2] 产品与营销创新 - 好想来品牌零食围绕"家门口的零食乐园"定位,依托"万店"零售网络拓宽产品边界[2] - 引进日用品、IP衍生品等新品类,增强品牌与消费者链接[2] - 春节期间与《哪吒2》合作推出8 8元/个的印章款盲盒,成为该产品独家线下销售渠道[2] - 门店引入三丽鸥、汪汪队立大功、奥特曼、柯南等热门IP衍生品,引发下沉市场IP消费热潮[2] 行业环境 - 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大循环活力增强,市场潜力加速释放[2] - 继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后,各地正积极部署进一步提振内需[2] 市场评价 - 公司凭借稳健业绩表现与清晰发展战略,已获得资本市场广泛认可[2] - 业内普遍认为新管理层有望持续释放零售业务潜力,以更强劲增长动能领跑行业[3]
来伊份与养馋记 “联姻” 落地上海:社区零售 4.0 模式能否重构行业生态
经济观察网· 2025-07-21 14:10
战略合作落地 - 来伊份与养馋记首个"社区零售4.0"门店在上海松江泗泾镇开业,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进入深度运营阶段 [1] - 合作基于资源整合与能力互补,来伊份提供供应链与数字化支持,养馋记贡献社区渗透经验 [2] - 双方通过供应链整合、信息技术共享、人才流通释放协同效应 [4] 合作双方优势 - 来伊份拥有25年行业经验,覆盖全国的3000余家门店网络及全链路供应链体系 [2] - 养馋记创立于2018年,已在江浙沪布局300余家门店,辐射千家社区、百万户家庭 [2] - 养馋记在社区定位、全品类选品和私域运营上积累实践经验,填补传统零食店社区功能空白 [2] 社区零售4.0模式 - 泗泾店以"好产品+好工具+好服务"重构社区消费场景,实现从"卖商品"到"造生活"的跨越 [5] - "好产品"打破品类边界,涵盖冻品冷饮、生鲜水果、日用品等,满足家庭一站式采购需求 [5] - "好工具"通过数字化赋能全链路,包括线上下单、智能收银、精准营销等功能 [7] - "好服务"使门店成为社区交流互动的"邻里中心",集成团购提货点等功能 [7] 行业背景与机遇 - 社区零售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万亿元,"日常快消+生活服务"混合业态年增长率达18% [10] - 电商流量成本上升、大型商超辐射能力受限,社区店凭借"最后一公里"优势成为新增长点 [8] - 消费者对"即需即得"的即时性需求持续增长 [8] 未来发展规划 - 来伊份推进"万家灯火"计划,养馋记聚焦长三角,计划在上海开设10多家新店 [10] - 长期目标为来伊份实现华东地区市场渗透率第一,养馋记2030年成为"长三角社区零售第一品牌" [10] - 成功关键取决于单店盈利模型验证,包括盈亏平衡、坪效提升和数字化投入回报 [10] 模式创新价值 - 探索"小而美"社区店通过数字化与服务升级在电商与商超夹击中寻找生存空间 [11] - 将社区店从"卖货点"转变为"生活中枢",挖掘"最后一公里"价值 [11]
“好想来”一店员向顾客下跪道歉?上市公司回应:是误会,已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其为“量贩零食第一股”,今年股价已翻倍
新浪财经· 2025-07-08 08:35
事件概述 - 7月5日江苏连云港好想来零食店发生店员下跪道歉事件 涉事收银员因优先为拿啤酒顾客结账引发冲突 顾客事后道歉并达成和解 [1] - 公司回应称事件系沟通误解所致 已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并优化服务流程 [2] 公司业务发展 - 万辰集团2024年净增9470家量贩零食门店 年末总门店数达1.4万家 量贩零食业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4] - 2022年转型量贩零食领域 整合陆小馋、好想来等4大品牌统一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2] 股价与股东动态 - 2024年以来股价实现翻倍 7月7日收盘价165元/股 总市值309.6亿元 [6] - 6月高管减持4.5万股 7月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80万股(占总股本0.9594%) [5] 管理层变动 - 3月董事长王健坤被立案调查 5月解除留置并恢复履职 [6]
店员给顾客下跪的好想来:曾因员工辱骂学生“读死书”致歉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3:59
事件概述 - 零食品牌"好想来"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新海云谷店发生店员在顾客面前下跪事件 [1][3] - 事件起因于收银台插队纠纷 被插队顾客指责店员导致其情绪崩溃 [3] - 公司回应称已对涉事店员批评教育 并正在跟进处理 [1][3] 涉事门店历史争议 - 4月7日广东"好想来"广财荣创店曾发生店员辱骂学生顾客事件 涉及"读死书"等不当言论 [3] - 公司当时对涉事店员采取扣除当月绩效 通报批评处罚 并实施全员再培训机制 [3] 公司应对措施 - 针对下跪事件 公司核查监控视频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 [3] - 此前辱骂顾客事件后 公司声明将加强服务培训及顾客反馈机制建设 [3]
公司热点|万辰集团大跌9%!3名高管逢高减持,董事长姐姐套现772万余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6:55
股价表现与减持情况 - 7月2日公司股价下跌9.73%至168.67元/股,总市值303.6亿元 [1] - 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111.34%,6月5日盘中创历史新高199.9元/股 [1] - 三名高管完成减持计划:王丽卿减持4.5万股(均价171.67元/股,套现772.52万元),李博减持7500股(均价170.49元/股,套现127.87万元),王松减持7500股(均价171.29元/股,套现128.47万元)[1][2][3] - 合计减持6万股,占总股本0.0333%,减持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 [3] 公司背景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万辰生物由王健坤2011年创立,2021年上市成为"食用菌第一股" [4] - 上市后业绩下滑: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75.61% [4] - 转型量贩零食领域,整合陆小馋、好想来等4大品牌并收购"老婆大人",统一为"好想来"品牌 [4] 财务表现 - 转型后营收大幅增长:2023年同比暴涨1592.03%,2024年增长247.86%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08.21亿元(同比+124.02%),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3344.13%)[5] 股东结构 - 王丽卿为公司实控人之一,系董事长王健坤的姐姐 [4]
量贩模式重构零食销售新版图 四万余家门店撑起千亿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7-01 02:21
行业概况 - 零食量贩渠道2024年在中国零食消费中占比37%,远超超市(22%)和电商(20%)且后两者比例逐年下降 [2] - 2024年中国零食量贩市场规模达1040亿元同比增长28.6%,预计2027年突破1500亿元 [11] - 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从2022年8000家飙涨至2023年10月22000家增长175%,预计2025年达45000家 [8] 商业模式优势 - 供应链精简使终端加价率仅36%,显著低于传统流通(60%)和KA卖场(80%+) [5] - 头部品牌SKU超2000个,万辰集团存货周转天数从2022年60.64天降至2023年17.8天 [7] - 加盟模式快速扩张,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门店数分别超16000家和15000家形成双寡头格局 [11] 头部企业表现 - 万辰集团2024年营收323.29亿元同比增247.86%,量贩业务营收317.9亿元占比98.3% [12] - 鸣鸣很忙2024年营收393.44亿元同比增282.15%,GMV达555亿元为行业最大连锁零售商 [12] - 盐津铺子量贩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7.31%跃升至2024年23.69%成为第一大客户 [3] 产业链影响 - 推动上游企业变革:扩大市占率空间、加速产品创新、优化供应链协同 [9] - 行业竞争核心从品牌营销转向供应链效率,倒逼生产企业流程优化 [9] - 参考蜜雪冰城"薄利多销"模式,但零食量贩暂未涉足生产端 [10] 发展趋势 - 同质化竞争引发价格战,部分品牌尝试拓展烘焙/冻品等新品类探索差异化 [13] - 零食有鸣转型硬折扣批发超市,零食很忙3.0店型新增多品类专区 [13] - 中长期可借鉴日本711模式,在品类延展和供应链掌控上挖掘机会 [14]
帝卡姆环球严选,全球采购+量贩折扣,打造新型零食零售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6-29 10:43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通过全球直采体系直接对接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地的优质食品厂商,砍掉多级流通环节,采购成本降低30%-40%,终端售价留出20%以上的折扣空间 [3] - 采用"集装箱级采购"策略,如一次性订购50吨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冻干,进一步压低单位成本 [3] - 产品结构形成"3:5:2"黄金比例:30%独家代理海外网红零食,50%国内头部代工厂定制产品(价格低40%),20%季节性限定商品,每月SKU更新率保持在15% [3] 消费心理学实践 - 门店设计采用"仓储式场景+精品店体验"混合模式,货架高度2.8米,客单价达68元,远超传统便利店35元水平 [5] - 价格策略采用"三价对比法",如250g装印尼小鸡面标注市场参考价19.8元、电商平台价15.9元和会员价9.9元,刺激购买欲 [5] - 通过"每周二会员日折上折""拼单满减"等机制,门店复购率达63%,远超行业平均38% [5] 数字化运营体系 - ERP系统实时监控2000多个SKU动销数据,自动生成补货订单,将补货周期从45天压缩至18天 [7] - 会员系统为不同门店定制选品方案,高校周边店增加小包装低单价商品,社区店提升家庭分享装配置 [7] - "前店后仓"模式将30%店面面积改造为立体仓储区,坪效达8000元/㎡/年,是普通便利店两倍 [7] - "社群预售+到店自提"模式为单店新增15%-20%线上营收渠道 [7] 加盟商赋能机制 - 提供"五维支持体系":选址算法模型、90小时沉浸式培训、智能订货系统、营销素材库(200+套模板)、督导巡查制度(每月2次) [8] - 加盟店平均3个月回本,年利润率18%-25%,2024年新开200家门店中47%为老加盟商推荐 [10] - 统一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库存周转率、损耗率等18项核心指标,避免传统加盟模式松散弊端 [10] 行业变革启示 - 公司模式分流传统商超客流,某区域性连锁超市引入专柜后自有零食销售额下降22%,但整体客流量增15% [10] - 未来趋势:供应链向上游延伸、场景融合(如"零食+咖啡茶饮")、可持续消费理念(环保包装、清洁标签产品占比提升) [12] - 公司计划2025年推出"碳中和零食系列",提前卡位消费升级需求 [12]
三只松鼠为何布局线下零售
经济日报· 2025-06-28 05:5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零食品牌向全域消费服务商升级,推动多品类战略建设,从核心坚果品类向咖啡、水饮、烘焙零食等延伸,并跨界拓展至生活日用品领域,实现"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布局 [1] - 公司开设线下门店"三只松鼠生活馆",面积约500平方米,上架1000多款产品,覆盖近20个生活核心品类,包括现制烘焙、生鲜蔬果、米面粮油、婴童宠物等,满足社区需求 [1][6] - 公司计划今年开设20家生活馆,并推出自有便利店业态,计划年底签约门店超500家,覆盖水饮、鲜食、休闲零食等品类,其中40%为自有品牌 [2]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通过基地直采、气调锁鲜包装与自有物流体系,将300克冷鲜黄牛肉售价从40多元降至约29元,严格控制毛利率,让消费者以平价享受高品质商品 [2] - 公司持续投入自有生产基地建设,缩短产品到交付全链条,在门店体验端设置烘焙、果蔬、预制菜、日化等主题专区,融入品牌IP互动装置与场景化陈列设计,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 [2] - 公司便利店业态中,40%为自有品牌,30%为行业大品牌,辅以网红单品及区域特色产品 [2] 市场表现与目标 - 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达37.23亿元,同比增长2.13% [3] - 公司规划的总体目标是"重回百亿,在全中做强",计划与量贩、折扣平台合作,为全域线下零售提供解决方案,深度拓展线下分销,打造适配线下场景的"日销"零食产品 [3] - 公司接轨全球供应链资源,推动具有高端性价比的零食产品"引进来""走出去" [3] 行业背景与竞争 - 量贩零食店业态面临挑战,行业深陷同质化竞争困境 [1] - 国际零售标杆企业门店的米面粮油、日化用品等品类自有品牌占比高达70%,公司借鉴这一模式,将自有品牌优势拓展到家庭生活消费场景 [1] - 公司积极探索重构社区消费生态,布局线下零售,努力蹚出增长新路径 [4]
长沙四家企业上榜2025全球“独角兽”
长沙晚报· 2025-06-27 10:21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2025全球独角兽榜列出1523家成立于2000年后、估值超10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总价值达5.6万亿美元 [1] - 独角兽企业分布在52个国家(地区)的307个城市,359家估值上升(含203家新独角兽),1073家估值稳定 [1] - 全球独角兽数量同比增长5%(新增70家),达创纪录的1523家,中美两国占比最高 [1] 中美独角兽企业表现 - 美国以758家独角兽领先(新增55家),占全球总数49.8%,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新增3家) [1] - 203家新独角兽中,美国占108家,中国占36家,其他地区合计59家 [1] 中国独角兽区域分布 - 北京以75家独角兽居中国首位,深圳增长最快,合肥和重庆紧随其后 [2] - 广州有24家独角兽(全球第11位),新增2家,2家"毕业"企业(小马智行340亿元、文远知行160亿元) [2] - 粤港澳大湾区独角兽达72家(新增2家),占全国21% [2] 行业数据统计 - 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价值同比增长22%至5.6万亿美元,平均年龄10.6岁,创始人平均年龄46岁 [3] - 长沙4家企业上榜:三一重卡、中伟新能源、零食很忙、希迪智驾 [1]
三天卖了100万,三只松鼠自有品牌全品类生活馆首店凭何火爆
中国经济网· 2025-06-26 16:20
零售行业趋势 - 零售行业面临即时零售和零食折扣店等新业态的竞争加剧 [1] - 消费者对商品品质与服务体验要求提高 [1] - 零售市场从消费升级模式逐步过渡到性价比导向新时代 [1] 三只松鼠生活馆新业态 - 公司推出全品类生活馆和一分利便利店 [2] - 生活馆以"好品质、好体验、好实惠"为原则 [2] - 生活馆覆盖现制烘焙、生鲜蔬果、日化洗护等高频品类 [2] - 自有品牌占比达90% [2] 生活馆运营数据 - 开业三天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1] - 接待约25000人次 [3] - 现烤面包累计出炉超8000个 [3] - 无抗鲜鸡蛋热销近1.5万枚 [3] - 原香大米热卖超1000斤 [3] - 冷鲜猪/牛肉当日全部售罄 [3] 线上线下融合 - 生活馆同步延伸至线上平台 [3] - 线上极速达辐射5公里范围 [3] - 线上全国购和同城配即将上线 [3] 公司未来规划 - 2024年计划开设20家生活馆新店 [3] - 布局便利店和折扣店 [3] - 目标成为制造、品牌、零售一体化的超级供应链公司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