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来优品省钱超市
icon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300972):复盘来时路,展望启新章
国盛证券· 2025-11-24 16:0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5] 核心观点 - 万辰集团自2011年成立后深耕食用菌领域,2020年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4年食用菌业务实现营收5.4亿元 [1][12] - 2022年切入量贩零食赛道,前期通过收购模式快速形成门店网络,2023年后集中资源自行扩店,至2025年6月末门店数量达15365家 [1][13] - 2025年前三季度量贩零食业务营收361.6亿元,同比增长78.8%,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98.9% [1][13] - 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量贩业务单季度净利率提升至5.3%,同比大幅提升2.6个百分点 [1][13] - 公司股价自2024年7月进入上行通道,涨幅超8倍,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净利率提升、少数股东权益收回以及新店型打造 [3][60]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04.3亿元、579.6亿元、633.8亿元,同比增长56.0%、14.9%、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9.8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339.5%、53.4%、28.5% [3][4][70] 复盘发展历程 - 食用菌业务稳定发展,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5.0%,占比1.1% [12] - 量贩零食业务高速成长,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361.6亿元,同比增长78.8% [13] - 规模效应牵引净利率持续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量贩业务净利率达5.3%,高于永辉超市、高鑫零售等零售企业 [19][23] - 门店布局深耕华东并拓展全国,2025年6月末华东区域门店8727家,华东以外门店6638家,占比提升至43.2% [24] - 门店面积普遍增加,2025年上半年单店平均面积提升,反映对门店体验及多品类店型的探索 [25] - 仓储物流体系支撑终端扩店,2022年大幅增加在建工程投入至2.9亿元,2023年转固后形成50余个区域配送中心及超90万平米智能仓储体系 [28] - 规模效应显现,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呈下降趋势,牵引净利率快速增长 [28] - 门店加密导致单店营收承压,2025年上半年单店营收同比下降19.5% [33] - 多品类业态拓展,万辰迭代多种店型,包括“来优品省钱超市”和“好想来全食优选”,定位社区综合食品超市 [38] 复盘股权结构 - 实控人王泽宁先生合计持股34.4%,主导量贩零食业务的收购及拓展 [2][41] - 公司并购路径沿“设立控股子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财务支持-推动股权激励-收回少数股东权益”演进 [2][44] - 2022-2023年陆续收购零食工坊、陆小馋,与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老婆大人创始团队共同设立子公司 [2][46] - 2024-2025年陆续收回核心子公司南京万好及南京万优少数股东权益,增厚母公司净利润 [2][47] - 2024年8月收回南京万好49%少数股东权益,交易定价12.1亿元;2025年8月收回南京万优49%少数股东权益,交易定价34.9亿元 [47]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占净利润比例53.2%,少数股东权益收回后预计进一步提升 [48] - 股权激励锚定收入端快速成长,2022-2024年均达成激励目标,2025年转向利润端考核 [57] 复盘股价走势 - 股价自2024年7月进入上行通道,涨幅超8倍,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净利率提升、少数股东权益收回、新店型打造 [3][60] - 当前净利率逐季提升,印证盈利模式稳定性;少数股东权益收回逐步进行 [61] - 后续核心催化因素在于新店型打造,多品类折扣业态有望打开估值空间 [62] - 线下零售变革沿“更省-折扣零售”、“更好-品质零售”、“更快-即时零售”三个方向展开,量贩零食基于前端零食品类连带消费及后端供应链成熟运营,有望打开折扣市场空间 [6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504.3亿元、579.6亿元、633.8亿元,同比增长56.0%、14.9%、9.4% [3][7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2.9亿元、19.8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339.5%、53.4%、28.5% [3][4] - 预计2025年末门店数量达1.8万家,2026-2027年分别达2.1万家、2.3万家 [70]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4.5%、5.3%、5.5%,规模效应驱动稳步提升 [71] - 预计2025-2027年少数股东权益占比分别为42.8%、35.0%、27.0% [71]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万辰2025年、2026年PE分别为24倍、16倍,结合成长溢价及多品类店型期权,给予“买入”评级 [74][75]
来优品省钱超市,“硬折扣”模式重构社区零售
搜狐网· 2025-11-15 13:32
公司规模与市场地位 - 来优品品牌门店数已突破1300家,获得“安徽省零食连锁品牌门店数第一”的权威认证 [1] - 母公司万辰集团在全国29个省份拥有超过15000家门店,是中国量贩零食行业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企业之一 [4] - 公司从2015年淮南市一家12平米的小店起步,十年间发展为区域头部玩家 [6] 业务发展与业态创新 - 公司业态从垂直零食店逐步向综合折扣超市拓展,首创“省钱超市”深度布局社区市场 [6][8] - 2025年1月10日,全国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超级店于合肥开业,面积约300平方米,SKU数量达3000余个 [10] - 首家试点门店数据显示,门店日商提升超30%,坪效提升15% [10] - 公司遵循“优质、低价、极简”的经营理念,通过“品类扩容、场景重构、体验升级”实现品类协同与场景联动 [7][10] 市场营销与消费者回馈 - 为庆祝门店规模突破,公司推出“百万消费补贴”活动,于11月15日至30日到店消费可获得满减券 [3] - 公司紧密围绕“建设连锁生态体系”和“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核心策略,提升全流程效率与体验 [10] 企业社会责任 - 公司长期关注社会责任建设,2020年捐赠价值30万元抗疫物资,2023年累计向河北洪涝灾区和积石山地震捐款400万元 [11] - 2024年与安徽希望工程共同成立公益基金,并在安徽区域提供近千个直接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超万个就业机会 [1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中国量贩零食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消费者愈发关注消费的“质价比” [4][13] - 公司未来将坚守初心,以更精细的运营、更高效的供应链和更贴心的服务体验回馈消费者 [13]
鸣鸣很忙二次递表:半年卖出411亿,零食大王用“蜜雪冰城”模式,走山姆的路?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11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按2024年GMV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且是行业首家突破2万家门店的企业[3][3] - 2024年公司门店零售额(GMV)达555亿元人民币,营收393.44亿元,净利润8.29亿元,期末门店总数14394家[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零售额411亿元,收入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门店总数增长至16783家[3] - 公司门店数量从2024年6月的1万家增长至2025年9月的超2万家,15个月内完成第二个万店目标[10] 财务业绩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2.86亿元暴增至393.44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203%[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净利润率从2022年的1.7%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7%[20] - 商品交易总额(GMV)从2022年的64.4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55.31亿元,订单量从1.75亿单增至16.15亿单[13] - 2024年毛利率为7.6%,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9.3%[20] 业务模式与运营特点 - 公司商业模式主要通过向加盟商销售商品赚取差价,报告期内加盟商贡献销售额分别为42.43亿元、102.00亿元、388.88亿元和278.05亿元[15] - 公司已与超过2300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胡润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企业中约50%为公司供应商[12] - 公司门店几乎全为加盟店,2022年-2024年自营店仅有4家、16家和15家[16] - 采用"低价大品牌引流品+腰肩部品牌+白牌"的引流模式,通过1.5元的可乐等商品吸引顾客[18]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门店总规模从2021年底的2500家左右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万家,目前已有超4万家[3]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前十大品牌中CR2从2023年3月的59%提升至2024年11月的70%[21] - 万辰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门店共计14196家,与公司形成贴身竞争[13][21] - 公司通过2023年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门店总数达6500家,随后快速扩张[9] 加盟体系与单店表现 - 加盟门店投资成本在50万至65万元之间,包括保证金、装修费、设备费和首次进货费用[17][18] - 2022年至2024年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898个、6569个和14379个,单店收入分别为225.82万元、156.72万元、273.62万元[16] - 2024年有273家加盟店关停,2025年上半年关停128家,高于2023年的44家[19] - 公司2024年推出优惠加盟政策,出现0加盟费、免除管理费的情况[17] 战略发展与未来方向 - 公司尝试拓展业务模式,推出"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文具潮玩等多元化产品,SKU数从1000多增至3605种[25][27] - 大力发展自有品牌产品,展示1.9元的乌龙茶、9.9元的白酒等自营产品,试图复制山姆会员店路径[30] - 技术开支从2022年的960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330万元,但2024年占营收比例仅0.16%[30] - 行业面临商品同质化高、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强、品牌忠诚度低等挑战[24]
万店开遍后 他们卖腻零食了
36氪· 2025-10-11 13:17
公司上市与资本动作 - 万辰集团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另一头部品牌“鸣鸣很忙”也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 - 两大巨头几乎同时谋求IPO,资本力量或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1] 公司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自2022年跨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从主营食用菌的企业转型 [1][3] - 通过资本整合与门店扩张,零食零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6656.9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317.9亿元,增幅接近478倍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9% [3] - 除2023年因大规模投入供应链与门店建设而亏损外,2024年迅速扭亏为盈,总营收实现323.29亿元,归母净利润2.94亿元 [3] 商业模式与运营效率 - 商业模式本质是砍掉中间商,95%的产品直接采购自品牌厂商,零售价格平均比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低20%至30% [4] - 依靠“多开店、卖得快”的薄利多销模式,尤其在县城和乡镇等价格敏感市场具备爆发力 [4] - 随着门店密度提升,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9.30%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1.41%,而竞争对手“鸣鸣很忙”的毛利率维持在7.5%-7.6%区间 [4] 门店扩张与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是公司拓店最激进的一年,全年新开门店9776家,相当于每天新开超过27家门店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4196家门店,竞争对手“鸣鸣很忙”拥有14394家门店 [5] - 在门店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公司与“鸣鸣很忙”在量贩零食赛道上的营收分别为317.9亿元和393.44亿元 [5] - 行业已形成万辰与“鸣鸣很忙”双强争霸的格局 [1] 财务状况与杠杆水平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为74.6亿元,总负债为5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表明公司主要依靠债务驱动资产扩张 [6] - 公司流动负债为44.2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高达86%,债务结构偏向短期 [6] - 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强劲,经营活动产生了12.98亿元的现金流,为高负债模式提供了基础 [6] 扩张策略调整与新业态布局 - 公司扩张速度显著放缓,2025年上半年仅新开1468家门店,相比2024年的9776家大幅下降 [7] - 公司加速向“硬折扣”新业态转型,于2024年底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2025年1月上线“好想来全食优选”,将品类扩展至日化洗护、生鲜、冻品等 [8] - 公司计划通过发展自有品牌构建竞争壁垒,已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自有品牌系列 [9] 品牌建设与未来战略 - 公司积极布局IP合作,包括与国漫电影《哪吒2》、《王者荣耀》、三丽鸥等知名IP推出联名产品,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10] - 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谋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硬折扣零售商 [11] - 行业竞争加剧,转型至硬折扣超市赛道面临重构供应链、建立自有品牌等挑战,且前有奥乐齐等成熟玩家,后有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布局 [11]
万店开遍后,他们卖腻零食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10 16:33
公司上市与业务转型 - 万辰集团已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上市,其品牌“好想来”母公司原主营食用菌业务,于2022年跨界进入量贩零食赛道 [2][3] - 公司通过资本整合与门店扩张,零食零售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6656.9万元激增至2024年的317.9亿元,增幅接近478倍 [3] - 2024年是公司拓店最激进的一年,全年新开门店9776家,相当于日均超过27家,推动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25.83亿元,同比增长106.9%,归母净利润4.72亿元,同比暴涨50359% [7] 行业竞争格局 - 量贩零食赛道过去三年迅速升温,形成“低价+量贩”模式,在下沉市场疯狂复制,头部玩家万辰与鸣鸣很忙已形成双强争霸格局 [3] - 另一头部品牌鸣鸣很忙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突破1.4万家,营收规模达393.44亿元,另有消息称其2025年9月门店数已达2万家 [3][4] - 随着两大巨头几乎同时谋求IPO,资本力量或将成为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5] 商业模式与财务表现 - 量贩零食商业模式本质是砍掉中间商,95%的产品直接采购自品牌厂商,零售价格平均比大卖场、超市及便利店同类产品低20%至30% [8]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9.30%提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1.41%,而鸣鸣很忙毛利率维持在7.5%-7.6%区间,显示万辰在供应链议价权方面相对占优 [8] - 尽管万辰利润空间更高,但2024年底营收317.9亿元低于鸣鸣很忙的393.44亿元,在门店数相近(万辰14196家,鸣鸣很忙14394家)情况下,万辰单商品赚得更多但卖得更少 [10] 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 - 公司依赖高杠杆资本投入,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74.6亿元,总负债5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68.9%,主要依靠债务驱动资产扩张 [10] - 流动负债44.2亿元,占总负债比例高达86%,债务结构偏向短期,对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极高 [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12.98亿元现金流,为主营业务提供强劲“造血”能力,支撑高负债模式 [11] 战略转型与新业态布局 - 公司扩张速度放缓,2025年上半年仅新开1468家门店,相比2024年9776家的惊人速度,显示高速扩张风口已过 [11] - 公司向“硬折扣”新业态转型,2024年底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2025年1月上线“好想来全食优选”,3月推出全食优选5.0门店,以390平方米空间强化“全食”概念,增加现制烘焙、生鲜水果等品类 [14] - 公司通过调整现有量贩零食门店,如增加货架或利用仓库面积改造为省钱超市,实现业态转型 [14] 自有品牌与IP建设 - 公司重点开发自有品牌,推出“好想来超值”与“好想来甄选”两大系列,前者主打质价比如单价0.6元的天然饮用水,2025年5月上市后月均增速超250%,8月单月销量突破2500万瓶 [15] - 后者致力于差异化产品如青提茉莉风味啤酒,展现产品创新力 [15] - 公司积极布局IP赛道,2024年底与国漫电影《哪吒2》合作,2025年春节携手《王者荣耀》,年初与三丽鸥达成合作推出Hello Kitty等主题零食,触达年轻女性消费群体 [15] 未来挑战与增长曲线 - 量贩零食模式天花板已现,公司需向更广阔的“硬折扣超市”赛道突围,但扩品类需重构供应链,自有品牌需长期投入 [18] - IP联名带来短期热度但无法解决行业根本问题,且面临奥乐齐、赵一鸣省钱超市及美团、阿里等互联网巨头激烈竞争 [18] - 公司计划以东南亚为起点,借力上市谋求成为全球领先的硬折扣零售商,但能否从“零食界拼多多”成功进化仍存巨大问号 [17][18]
多品牌加速转型谋差异化发展
齐鲁晚报· 2025-09-22 19:25
行业竞争模式转变 - 单纯依靠开店数量堆砌规模的模式存在脆弱性,当开店密度超过合理范围时会放大系统性风险 [1] - 行业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比拼转向供应链深度与产品差异化的较量 [1] - 任何行业的竞争不是比谁店多,而是比谁能长久,消费者心态日渐理性 [2] 企业扩张的核心约束 - 企业扩张面临三大核心约束:人才匹配、供应链跨区域布局、资金与财务风险 [1] - 管理与运营人员难以快速匹配开店速度构成人才约束 [1] - 跨区域布局带来物流成本上升与供应稳定性的挑战 [1] - 高额的前期投入与负债率上升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加剧 [1] 品牌化与差异化战略 - 品牌化可以构建用于未来差异化竞争的品牌壁垒,在产品设计、定价和品控方面拥有更强话语权 [1] - 零食行业核心竞争力已从低价转向高质价比 [1] - 面对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各零食品牌都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 [1] 公司具体举措 - 鸣鸣很忙集团于2025年2月推出行业首个自有品牌金标/红标系列 [1] - 鸣鸣很忙集团为赵一鸣零食品牌铺开双品牌3.0店型赵一鸣省钱超市,新增百货日化、鲜食及低温冻品专区 [1] - 万辰集团在2025年1月布局多元化业态,旗下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和好想来全食优选店分别开业 [1] - 来优品省钱超市推出6款自有品牌日化产品,好想来全食优选店引入生鲜水果 [1] - 来优品省钱超市新增1200余个新产品,零食有鸣批发超市新增3000余个新产品 [1]
万辰集团跨界逆袭后遇挫,董事长被查引市值震荡
搜狐财经· 2025-08-29 07:27
核心观点 - 公司从食用菌业务跨界转型至量贩零食赛道 通过并购区域品牌实现营收爆发式增长 但面临家族治理危机 盈利质量低下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 [1][3][12] 业务转型与增长 - 公司2021年上市后受食用菌行业产能过剩影响 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滑74.74% 2022年陷入亏损 [1] - 通过并购"好想来""来优品"等品牌切入量贩零食赛道 2024年营收达323.29亿元 较2022年5.49亿元增长超57倍 门店数量突破万家 [1] - 2023年营收92.94亿元 2024年同比增247.86%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08.21亿元 同比增124.02% [6][15] 家族治理结构 - 家族通过一致行动人架构掌控制权 王泽宁持股28.12% 王丽卿持股15.36% 陈文柱持股8.78% 合计持股52.26% [3] - 董事会7名成员中家族占3席 独立董事仅2名且缺乏零售行业背景 [5] - 2025年3月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调查 股价单日市值蒸发超13亿元 王丽卿接任董事长但市场对其能力存疑 [1][5]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2023年亏损8293万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8.67亿元 净利率仅2.68% 同期行业龙头净利率达15% [9] - 低价策略导致核心品牌客单价约35元 较行业龙头低27% 部分产品毛利率不足5% [7] - 2024年销售费用14.31亿元 同比增229.8% 管理费用9.81亿元 同比增120.33% 期间费用率7.64% 较行业龙头高4.44个百分点 [9]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2.13亿元 同比增189% 主因并购商誉减值 [7] 供应链与运营效率 - 采购成本占营收82.3% 较行业龙头高7.3个百分点 白牌商品占比65% 毛利率仅3%-5% [10] - 未整合供应链 各品牌独立采购 2024年因白牌坚果质量问题导致区域销售额下降15% [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8.48亿元 同比减17.08% 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降至2.1亿元 同比减28% [11] 行业竞争与战略转型 - 量贩零食行业从蓝海进入红海 同质化竞争加剧 [12] - 公司推出"来优品省钱超市"向全品类转型 但2024年末仅开业52家 远低于计划200家 缺乏日用品及生鲜供应链经验 [13] - 行业龙头自建供应链体系 自有品牌占比30% 毛利率25%-30% [11] 资本市场表现 - 董事长被查后市盈率(TTM)18倍 低于行业龙头25倍及同行22倍 估值折价明显 [15]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15亿元 同比增3344.13% 但净利率仅1.98% [15]
再砸13.79亿元“收权”!万辰集团二代接棒大动作:薄利困境下加速内部整合
华夏时报· 2025-08-15 22:34
公司股权变动 - 万辰集团拟以13.79亿元收购万优公司49%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将从26.01%增至75.01% [1][2] - 交易对手方为淮南盛裕和淮南会想 周鹏和杨俊通过这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万优公司45.08%和3.92%股权 [2] - 类似操作在2024年8月曾以2.94亿元收购万好公司49%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75.52% [4] 管理层变动与股权结构 - 王泽宁接任总经理并成为实际控制人 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26% [2] - 周鹏将用12.69亿元交易对价购买万辰集团5.27%股份 并将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 [3] - 杨俊承诺在交易后12个月内用交易对价增持公司股份 [3] 业务整合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起通过收购陆小馋、来优品等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2023年将四大品牌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4][5]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592%至93亿元 2024年再增247.86%至323亿元 但净利率仅0.9% [5] - 万优公司2024年营收77.12亿元(同比+147.3%) 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2%) 2025年1-5月净利率提升至3.5% [6] 行业竞争格局 - 硬折扣超市崛起对量贩零食形成冲击 来优品已转型硬折扣全品类 截至2025年5月门店达3212家 [6][7] - 量贩零食门店增速放缓 从2023年4726家增至2024年14196家 2025年3月达15000+家 [7]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竞争焦点转向供应链效率和自有品牌占比 [8] 战略发展方向 - 交易旨在优化股权结构 提升净利润 并绑定管理层长期利益 [5] - 未来重点在于模式创新(品类拓宽、自有品牌、即时零售)和区域深耕(低线城市、社区门店) [8]
「新消费观察」再砸13.79亿元“收权”!万辰集团二代接棒大动作:薄利困境下加速内部整合
华夏时报· 2025-08-14 21:43
公司股权交易 - 万辰集团以13.79亿元收购万优公司49%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从26.01%增至75.01% [2][3] - 交易对方为淮南盛裕和淮南会想 核心高管周鹏和杨俊通过这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万优公司45.08%和3.92%股权 [3] - 类似操作曾在2024年8月进行 当时以2.94亿元收购万好公司49%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75.52% [5] 控制权与治理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泽宁 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26% [2][3] - 交易对方周鹏将用约12.69亿元对价购买万辰集团5.27%股份 并将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 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4] - 杨俊也承诺在交易后12个月内用对价购买公司股份 实现长期绑定 [4] 业务整合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多个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包括陆小馋、来优品、吖滴吖滴和好想来 2023年10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5] - 旗下品牌管理分散:好想来属万好公司 来优品属万优公司 吖滴吖滴属万昌公司(间接持股51%) 陆小馋属万兴公司(直接持股52%) [5] - 此次收购旨在优化股权结构 提升治理稳定性 增强管理层长期经营动力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不到6亿元增至2023年93亿元(同比增1592%) 2024年再增至323亿元(同比增247.86%) [6] - 净利润2023年为-8292.65万元 2024年转为盈利2.94亿元 净利率仅0.9% [6] - 万优公司2024年营收77.12亿元(同比增147.3%) 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2%) 2025年1-5月营收41亿元 净利润1.42亿元(净利率3.5%) [6] 业务发展现状 - 万优公司旗下品牌来优品率先布局硬折扣超市 从零食扩展至全品类 截至2025年5月31日拥有3212家直营和加盟门店 [7] - 公司量贩零食门店数从2023年末4726家增至2024年末14196家(净增9470家) 相当于月增789家 截至2025年3月超15000家但增速明显放缓 [8]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放缓 竞争关键转向供应链效率和自有品牌占比 [9] 行业竞争环境 - 硬折扣超市成为新风口 参与者包括湖南鸣鸣很忙、三只松鼠、物美超市以及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平台 [8] - 硬折扣超市品类更齐全 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正蚕食量贩零食市场空间 [8] - 量贩零食赛道趋于饱和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品类拓宽、自有品牌发展、加入即时零售+团购场景 以及向低线城市下沉 [8][9]
京东折扣超市亮相涿州,高性价比商品引领消费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06 05:56
京东折扣超市开业 - 京东将于8月16日在河北涿州开设全国首家大型折扣超市 门店面积达5000平方米 提供超过5000种高性价比民生商品 价格普遍低于市场水平 [1] - 此前公司已在北京房山区试点开设两家折扣超市 支持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 [1]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包括产地直采和自有品牌 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1] 折扣超市行业趋势 - 中国硬折扣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突破2000亿元 渗透率仅为8% 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2] - 零售巨头物美集团已在北京核心区域布局多家硬折扣超市 量贩零食品牌如万辰集团也跨界进入该领域 [2] 传统超市转型动态 - 盒马X会员店正进行调整 盒马NB折扣业态已成为核心业务 截至7月15日门店数量达263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