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物流

搜索文档
厦门港务收盘下跌2.62%,滚动市盈率32.69倍,总市值60.61亿元
金融界· 2025-08-14 16:45
公司财务与估值 - 8月14日收盘价8.17元,单日下跌2.62%,滚动市盈率PE达32.69倍,总市值60.61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31.65%),净利润6309.31万元(同比-18.46%),销售毛利率4.73% [1] - 机构持仓方面,仅1家基金持有4.27万股,持股市值0.00亿元 [1] 行业对比 - 航运港口行业平均PE为14.56倍,中值15.87倍,公司PE为32.69倍,显著高于行业水平,排名第30位 [1] - 行业总市值平均298.14亿元,中值149.93亿元,公司总市值60.61亿元,低于行业中值 [1][2] - 可比公司PE对比:中远海控4.46倍、上港集团8.77倍、招商南油8.95倍,公司估值明显偏高 [2] 主营业务 - 核心业务包括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临港综合物流服务、港口贸易三大板块 [1] - 具体产品涵盖拖轮业务、海铁联运、理货检疫、跨境电商物流等多元化港口服务 [1]
厦门港务收盘上涨1.46%,滚动市盈率33.33倍,总市值61.79亿元
金融界· 2025-07-24 16:35
公司表现 - 7月24日收盘价8.33元,上涨1.46%,总市值61.79亿元,滚动市盈率33.33倍创28天新低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43.28亿元同比-31.65%,净利润6309.31万元同比-18.46%,销售毛利率4.73% [1] - 股东户数48279户较上期增加7224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行业对比 - 航运港口行业平均市盈率15.23倍,中值16.68倍,公司33.33倍PE排名第30位 [1] - 公司市净率1.23倍,略低于行业平均1.25倍和中值1.26倍 [2] - 行业头部企业中远海控PE仅4.68倍,上港集团8.89倍,招商南油9.23倍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临港综合物流服务、港口贸易三大板块 [1] - 具体产品包括拖轮业务、海铁联运、理货检疫、跨境电商物流等10项细分服务 [1]
华贸物流收盘上涨2.86%,滚动市盈率17.32倍,总市值84.8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3 19:4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23日收盘价为6.48元,上涨2.86%,总市值84.83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7.32倍,创32天以来新低 [1] - 静态市盈率PE为15.74倍,市净率1.39倍 [2] 行业比较 - 物流行业平均市盈率25.83倍,中值28.01倍 [1] - 公司PE在行业中排名第25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1.95倍,中值1.91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56447户,较上次增加191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第三方国际综合物流和国际物流方案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综合物流服务、国际空运/海运、跨境电商物流等 [1] - 全球海运货代排名第16位,跻身国际竞争力物流企业行列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92亿元,同比增长2.82% [1] - 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29.42% [1] - 销售毛利率11.39% [1] 同业比较 - 东航物流PE最低为8.44倍,市净率1.24倍 [2] - 中国外运PE10.34倍,总市值388.78亿元 [2] - 圆通速递PE12.51倍,总市值491.14亿元 [2]
华贸物流收盘上涨1.14%,滚动市盈率16.54倍,总市值81.0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44
股价与估值 - 7月16日收盘价6.19元 上涨1 14% 滚动市盈率16 54倍 总市值81 03亿元 [1] - 行业市盈率平均25 08倍 中值28 43倍 公司排名第25位 [1] - 市净率1 33倍 低于行业平均1 93倍和中值1 86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56447户 较上次增加191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 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 76万股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第三方国际综合物流和国际物流方案提供 [1] - 主要产品包括综合物流服务 国际空运 国际海运 跨境电商物流等9类 [1] - 入选全球海运货代50强第16位 空运货代50强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9 92亿元 同比增2 82% [1] - 净利润1 18亿元 同比降29 42% [1] - 销售毛利率11 39% [1] 同业比较 - 市盈率低于东航物流8 11倍 物产中大9 31倍等主要同行 [2] - 总市值81 03亿元 低于中国外运389 51亿元 圆通速递457 28亿元等 [2] - 市净率1 33倍 低于中谷物流1 81倍 嘉友国际2 49倍等 [2]
华贸物流: 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文件
证券之星· 2025-06-23 16:09
股东大会安排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30日14点在上海市南京西路338号天安中心20楼召开,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4] - 网络投票可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9:15-9:25,9:30-11:30,13:00-15:00)或互联网投票平台(vote.sseinfo.com)进行 [1][2] - 同一表决权重复表决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股东需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 [2] 公司治理情况 - 董事会由5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董事),下设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专门委员会,审计/提名/薪酬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均达2/3以上 [6][9][10] - 2024年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审议议案质量聚焦合法合规性、战略契合性及风险收益平衡性 [6][7] - 监事会2024年召开3次会议,对公司依法运作、财务报告及股东大会决议执行情况发表独立意见 [11][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175.56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39亿元(同比下降12.6%),扣非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降12.99%) [14] - 国际空运业务收入69.11亿元(占比39.36%),毛利6.91亿元(毛利率10.02%);国际海运业务量84.27万标箱,毛利5.79亿元(毛利率11.88%) [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4亿元(去年同期3.09亿元),主要因海外市场拓展增加预付仓位押金及延长客户账期 [17] 业务发展情况 - 跨境电商物流收入24.29亿元(+7.88%),特种物流收入7.41亿元(+15.38%),铁路货运代理量7.39万标箱(+75.53%) [15] - 2025年经营目标:国际空运货量75万吨,国际海运100万标箱,中欧班列13万标箱 [18] - 2025年预算营收200亿元,净利润6.2亿元,计划资本开支3.1亿元及股权投资1.8亿元 [18][19] 关联交易与制度修订 - 拟与关联方中国物流集团财务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约定存款余额不超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不超20亿元 [21][23] - 2024年与中国物流集团下属企业关联交易实际发生9577.83万元,2025年预计关联交易金额11.2亿元 [27][28][30] - 修订《投资管理制度》,调整投资决策权限划分,境内主业股权投资审批上限提高至5000万元 [32][33][34]
厦门港务收盘下跌4.00%,滚动市盈率31.69倍,总市值58.75亿元
金融界· 2025-06-19 16:33
公司表现 - 6月19日收盘价7.92元,单日下跌4.00%,总市值58.75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31.69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3.63倍和中值14.94倍 [1][2] - 主力资金净流出4405.87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768.43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28亿元(同比-31.65%),净利润6309.31万元(同比-18.46%),销售毛利率4.73%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包括散杂货码头装卸与堆存、临港综合物流服务、港口贸易三大板块 [1] - 具体产品涵盖拖轮业务、海铁联运、理货检疫、跨境电商物流等11项细分业务 [1] 行业对比 - 行业PE平均13.63倍,中值14.94倍,公司在行业PE排名中位列第29位 [1][2] - 市净率1.17倍,略低于行业平均1.21倍和中值1.23倍 [2] - 总市值58.75亿元,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290.03亿元和中值133.29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远海控PE仅4.62倍,上港集团8.84倍,均显著低于公司31.69倍的估值水平 [2]
华贸物流收盘上涨1.88%,滚动市盈率17.40倍,总市值85.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19:3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6月10日收盘价6.51元,上涨1.88%,总市值85.2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17.40倍,低于行业平均25.26倍和行业中值27.43倍 [1][2] - 市净率1.40倍,低于行业平均1.92倍和行业中值1.75倍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56447户,较上次增加1917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第三方国际综合物流和国际物流方案提供 [1] - 主要产品包括综合物流服务、国际空运、国际海运、跨境电商物流等 [1] - 全球海运货代排名第16位,跻身国际竞争力物流企业行列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92亿元,同比增长2.82% [1] - 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29.42% [1] - 销售毛利率11.39% [1] 行业对比 - 行业PE平均25.26倍,中值27.43倍,公司PE排名第26位 [1][2] - 行业总市值平均170.80亿元,中值54.64亿元 [2] - 可比公司中东航物流PE最低为8.02倍,总市值212.10亿元 [2]
华贸物流收盘下跌1.09%,滚动市盈率17.05倍,总市值83.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5 18:39
公司财务与估值 - 6月5日收盘价6 38元 下跌1 09% 滚动市盈率17 05倍 总市值83 52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39 92亿元 同比增2 82% 净利润1 18亿元 同比降29 42% 销售毛利率11 39% [1] - 市净率1 37倍 静态市盈率15 50倍 低于行业平均PE(25 27倍)和行业中值PE(28 32倍) [1][2] 行业地位与机构持仓 - 全球海运空运货代50强中排名第16位 主营第三方国际综合物流及解决方案 [1] - 物流行业PE排名第26位 7家机构合计持股6 58亿股 持股市值37 45亿元 含社保基金2家 [1] - 行业平均总市值171 43亿元 中值55 01亿元 公司总市值83 52亿元处于中上游 [2] 业务构成与竞争力 - 核心产品包括国际空运 海运 跨境电商物流 特种物流 仓储及铁路货运代理等 [1] - 被《TransportTopics》认证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1] - 同业对比显示东航物流PE(7 96倍)最低 瑞茂通PE(-1783倍)异常最高 [2]
东航物流首度亮相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与欧洲航空货运博览会
中国民航网· 2025-06-03 17:17
公司参展情况 - 东航物流首次以独立参展商身份亮相海外展会(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与欧洲航空货运博览会)[1] - 公司携航空速运、地面综合服务和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参会[2] - 展台人气十足,重点展示新航点开拓、包机业务、特货运输、跨境电商物流及冷链供应链等特色业务[2]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以打造现代航空物流"国家队"为使命,优化"双核两翼"航网布局(上海为核心枢纽、华南为次枢纽、北京和成渝为"两翼")[3] - 推进前置货站布局和智慧货站建设,提升货站地面操作能力[3] - 实施"主业深耕+多元拓展"策略,成立民航领域首家冷链公司,以跨境生鲜切入航空冷链业务[3]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借助展会平台与全球同行探讨物流前沿趋势,与核心客户高效对接[2] - 前期已参加亚洲物流双年展等行业展会,此次进一步拓展海外品牌影响力[2] - 展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实践成果,强化国际业务合作基础[2] 商业模式转型 - 公司从传统承运人成功转型为航空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3] - 通过创新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拓展价值创造模式(如跨境电商物流、冷链供应链等)[3]
环世物流赴港上市,年营收超12亿美元,菜鸟创新工场等资本加持
搜狐财经· 2025-05-29 00:25
公司概况 - 环世国际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即将进入资本市场[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提供国际综合物流服务,涵盖海运、空运、陆运、化工物流、工程项目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及仓储码头服务七大核心产品线[1] - 在中国七大口岸设立分支机构,新加坡设立国际总部,并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阿联酋、澳大利亚、美国、波兰、土耳其、英国和尼日尔等国家设立海外分支机构[1] - 2025年上半年与大掌柜合并成立新环世,吸引菜鸟、创新工场、云启等机构数千万美元投资[1]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0.6亿美元、7.76亿美元和12.51亿美元,2024年实现反弹[2] - 毛利率逐年提升,从2022年的7.7%增长至2024年的12.4%[2] - 2022年年内利润205万美元,2023年亏损3843万美元,2024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5159万美元[3] - 经调整净利从2022年的1.7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2337万美元,2024年增长至1.11亿美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亿元[4] 股权结构 - 执行董事林杰持股31.54%,为公司最大股东[4] - 菜鸟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29.34%[4] - 创新工场旗下S-UNIVERSE、Planetree Partners I及Planetree Partners II等投资机构持有一定比例股份[4] 未来发展 - 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新机遇,巩固国际物流领域领先地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