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屏幕
icon
搜索文档
智能座舱产业链洗牌加速:芯片换挡,Tier 1上位
新浪财经· 2025-10-26 12:48
行业竞争焦点转变 - 智能座舱及电子产品正成为智能汽车竞争的新焦点 [1] -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和动力系统同质化,车企竞争重点转向车内电子与交互体验 [3] - 智能座舱从炫技阶段迈向体验与生态并重阶段,成为汽车电子产业最具确定性的增长支点 [5]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前装搭载率达74.6%,预计全年突破80% [4] - 政策端将智能座舱列入关键研发方向,工信部推动关键软硬件国产化与车云协同能力建设 [5] 供应链厂商业务进展 - 均胜电子获得约50亿元智能座舱与车载屏幕项目定点订单,涉及多家国内外整车客户 [2] - 德赛西威2025年上半年智能驾驶业务收入达41.5亿元,同比增长55.5%,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行业领先 [7] - 德赛西威展示基于高通8775平台的舱驾一体方案样机,华阳集团也表示在基于该平台打造一体化方案 [7] 上游芯片市场格局变化 - 高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汽车业务增速降至21%,较前一年同期的87%明显回落 [5] - 瑞萨、恩智浦等车规芯片厂商一季度营收下滑超9%,恩智浦库存周转天数从145天延长至169天 [5] - 国产座舱芯片加速渗透主流价位车型,自主品牌车型中超过九成已搭载国产MCU或SoC方案 [6] 技术演进与成本趋势 - 舱驾一体方案对比传统方案成本可降低约30% [8] - 系统集成能力正成为Tier 1厂商利润结构改善的关键,系统级方案具备更高附加值和可复制性 [7] - 舱驾一体项目预计在2025年后量产车型中占比将明显提升 [9] 整车厂技术策略 - 理想、比亚迪、小鹏等头部车企通过自研操作系统、算法平台与域控架构推动智能座舱转向整车定义件 [9] - 理想汽车星环OS将研发周期由传统半年压缩至四周,比亚迪DiLink平台打通芯片与车控域 [9] - AI与生态协同成为新焦点,小鹏、小米等厂商通过软硬一体方案延伸体验边界 [9] 用户认知与产业链重塑 - 用户购车时关注算力和芯片配置,认知由屏幕数量转向系统能力 [10] - 车企自研趋势重塑产业链分工,上游Tier 1需更多参与联合开发 [10] - 智能座舱核心竞争力从硬件堆料转向生态整合与算法协同,演化为整车智能化中枢 [10]
胜利精密H1实现营收16.99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18 17:5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6.99亿元 同比下降0.53%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241万元 同比下滑355.45% [1][3] - 扣非净亏损5268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29.96%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96万元 同比减少46.18%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26元/股 同比下降357.14% [1] - 总资产65.58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4.4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1.17% [1] 消费电子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 同比下降3.38% [1] - 毛利率16.08% 较上年同期提升4.61个百分点 [1] -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客户订单结构调整影响 [1] - 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模组、塑胶结构件及模组 [1] - 生产基地近千亩 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 [1]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 同比增长9.07% [2] - 毛利率31.24% 较上年同期提升2.76个百分点 [2] -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显示屏大屏化、多屏化趋势 [2] - 被列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业务 [2] 战略规划 - 继续聚焦核心主业 保持消费电子结构件稳步发展 [4] -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业务结构 [4] - 重点扩大车载屏幕尺寸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业务规模 [4] - 积极开拓产品应用领域 提升市场份额 [4]
天有为IPO:发行价93.5元创14个月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5-16 17:42
IPO信息 - 天有为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每股定价高达93 5元 成为今年以来A股市场发行价最高的新股 并创下近14个月以来的最高发行价记录 [2] - 公司市盈率仅为13 5倍 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27倍 也低于比亚迪 德赛西威等同行业竞争对手 [2] 公司业务 - 天有为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仪表盘供应的企业 是现代汽车集团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2] - 公司已进入比亚迪 长安汽车 一汽奔腾 奇瑞集团 上汽通用五菱 吉利集团 悦达起亚 江淮汽车等多家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链体系 [2] - 当前正逐步向智能座舱领域拓展业务 智能座舱中车载屏幕承担着人车交互 信息显示以及导航娱乐等多项核心功能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 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 72亿元 34 37亿元和44 65亿元 [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 97亿元 8 43亿元和11 36亿元 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正在减少物理按键的使用 增加屏幕数量 推动汽车仪表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朝多屏化 大屏化和联屏化方向发展 [3] - 智能座舱服务对象从驾驶员扩展到其他乘客 副驾驶和后排乘客对娱乐功能的需求提升了车内屏幕使用量 [4] - 智能座舱成为各大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领域 引领软硬件一体化的创新体验 [4] - 在智能化趋势驱动下 汽车有望演变为家庭和办公场所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