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齿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首予三联锻造“买入”评级,更多新成长点值得期待
格隆汇APP· 2025-08-14 15:13
公司业务与产品线 - 公司是优质汽车锻造件供应商,形成了轮毂轴承类、高压共轨类、球头拉杆类、转向节类、节叉类、轴类、其他类七类产品线 [1] - 公司在生产能力、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得到了采埃孚、舍弗勒等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的广泛认可 [1] - 2025年4月设立分公司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主要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产品 [1] 技术能力与行业合作 - 公司深耕锻造及机加工、技术储备深厚 [1] - 已与多家全球百强零部件集团深度合作 [1]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从汽车零部件逐步拓展到机器人、航空航天领域 [1] - 拓展公司产品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 - 更多新成长点值得期待 [1]
三联锻造:公司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是为了拓展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20:13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于2025年5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以拓展研发能力 [1] - 主要研发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部件 [1] - 新产品线与公司现有锻造工艺具有高度协同性 [1] 行业与技术特征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存在高技术门槛特性 [1] - 相关领域研发周期长且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 [1] - 技术突破存在不及预期或研发失败的可能性 [1] 市场环境因素 - 新业务领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1] - 行业发展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显著 [1] - 新业务拓展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1]
三联锻造(001282):优质汽车锻造件供应商 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
新浪财经· 2025-08-13 18:3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04年,深耕汽车锻造零部件领域,形成轮毂轴承类、高压共轨类、球头拉杆类、转向节类、节叉类、轴类及其他类七类产品线 [1] - 主要采用热模锻工艺,具备自主产品设计开发、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在精锻件锻造成型和模具设计制造上具有领先优势 [1] - 除锻造工艺外,公司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机加工,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技术及锻压装备研制技术 [1] - 2025年4月设立分公司芜湖三联锻造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主要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产品,拓展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1][2] 客户与市场地位 - 客户资源丰富,主要客户包括博世、采埃孚、麦格纳、舍弗勒、博格华纳等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企业 [2] - 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名列202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前五名,凸显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2]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亿元、2.2亿元、2.7亿元,对应增速+15%、+28%、+23% [2] - 对应2025年8月12日市盈率分别为28倍、22倍、18倍 [2] 发展战略与成长逻辑 - 公司在锻造及机加工技术储备深厚,产品线持续拓展,与多家全球百强零部件集团深度合作,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1] - 未来将从汽车零部件逐步拓展到机器人、航空航天领域,寻找新的成长点 [2]
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主要是为了拓展公司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17:12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于2025年5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以拓展研发能力 [1] - 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锻造产品 [1] 技术研发特点 - 产品与公司现有锻造工艺相近 [1]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技术门槛高且研发周期长 [1] - 研发投入规模较大 [1] 行业环境特征 - 新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1] - 行业发展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1]
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拓展研发能力
金融界· 2025-07-31 09:37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设立机器人及航空航天部件分公司,旨在拓展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 [1] - 主要研究产品包括行星减速器、丝杠、轴齿、齿轮、传动齿等与公司目前锻造工艺相近的锻造产品 [1] 行业特点 - 机器人和航空航天行业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投入大 [1] - 新领域市场竞争激烈,受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影响较大 [1]
精锻科技(300258)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7:56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5.60%,增量研发费用主要投入募投项目新产品开发,包括铝锻和轴齿业务等 [2] 业务营收与利润 - 2024 年国内业务营收提升,出口业务营收下滑约 13%,主要因客户市场需求下滑,供货份额未下滑;净利润下降受可转债利息费用、募投项目转固资产折旧增加影响 [2] 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 - 坚持质量领先和自主研发,拓展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零部件、轻量化、电磁阀等业务,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智能关节业务;2025 年推进泰国工厂出产,规划布局其他海外基地,经营目标为集团总营收稳定增长 [2]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 泰国生产基地计划 2025 年 6 月小批量试生产,下半年批量供货;已调研规划在北非建立生产基地,相关工作推进中 [3] 毛利率下滑应对措施 -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正向同步研发能力;加大内部持续改进等项目实施力度,将降本增收与绩效指标挂钩考核 [3] 应对行业竞争措施 - 加速推进海外产能建设,扩大海外市场业务规模;拓展国内新业务,提升市占率;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3] 保障中小股东权益措施 - 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制度,规范“三会”运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举办投资者说明会与投资者充分交流 [3] 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集中在新能源、轻量化、出口市场和电磁阀等领域,积极开发新兴产业,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智能关节业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