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花清咳片
icon
搜索文档
专利药贡献31亿,现金流大涨215%,以岭药业中报“双优” | 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29 11:4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0.40亿元[2] - 归母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2][3] - 扣非净利润6.41亿元 同比增长27.08%[2][3] - 每股收益0.4002元 同比增长26.05%[2][3]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3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14.97%[2][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00.68天缩短至58.48天[4] 财务结构优化 - 资产负债率从32.38%下降至21.81%[5] - 流动比率从1.49提升至2.05[5] - 应收账款规模较年初下降50%[5] - 总资产增长4.36%至138.99亿元[3] - 净资产增长6.35%至108.73亿元[3] 业务发展 - 专利产品收入31.3亿元[7] -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7] - 二线专利品种收入同比增长53.2%[7]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3.9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9.87%[8] - 近五年有5个1.1类中药新药获批[11] - 3个1.1类中药创新药已申报新药[11] - 5个中药创新药处于Ⅱ期临床研究阶段[11] - 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11] - 三个1类化药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11]
以岭药业2025上半年净利润6.69亿元,同比增长26%
中国经济网· 2025-08-27 21: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69亿元 同比增长26.03% [1]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14.97% [1] - 研发投入3.99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87%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19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50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居中药行业前列 [2] - 五年内获批五个创新专利中药 包括连花清咳片、通络明目胶囊等 [3] - 2025年初芪防鼻通片获批上市 7月成为澳门首个注册创新中药 [3] - 公司拥有17个专利新药 创新药管线进入丰收旺季 [3][4] 产品结构与研发管线 - 报告期内二线专利产品收入增长53.18% [5] - 在研Ⅱ期临床以上中药项目达9项 其中7项为1.1类中药创新药 [5] - 4个新品种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5个品种处于Ⅱ期临床研究 [5] - 研发覆盖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领域 [5] 专利布局与国际化 - 拥有有效专利870项 其中中药有效专利484项 [5] - 创新专利中药已在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上市 [5] - 报告期内取得多项国际发明专利 [5]
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的先锋
全景网· 2025-08-13 13:51
政策环境 - 国家药监局发布征求意见稿 拟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缩短至30个工作日[1] - 政策明确将中药1类创新药纳入30日审评审批通道 体现监管层对中药创新的重视[1] - 当前资本市场对中药创新药认知存在差异 中药企业涨幅滞后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创新药企业[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药现代化成为产业共识 指将传统中药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3] - 中药现代化要求按照现代医学标准进行药理毒理分析、临床试验和审核流程[3] - 传统中药名方通过现代化研究可重新解释疗效并诞生新创新药品种[4] 公司业务结构 - 心脑血管类用药占总营收59.52% 呼吸系统类用药占12.21%[2] - 心脑血管和感冒呼吸系统用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1] - 拥有专利中药17个 覆盖8大临床疾病系统[1] 研发实力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95亿、9.35亿、9.08亿元 在A股中药板块排名前三[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从7.15%提升至13.94%[5] - 研发人员数量达1516人 行业领先[5] 研发成果 -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 影响因子120.7[5] - 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 降低心源性死亡风险30%[6]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8] 产品管线 - 年销售额10亿级别大品种包括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三款心脑血管用药[11] - 连花清瘟实际销售额约20亿-30亿元 库存已出清[11] - 6款中药新药、3款化药新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个品种进入新药申报阶段[14] 财务表现 - 心脑血管用药收入超过38亿 感冒呼吸系统用药不到8亿元[9] - 假设年收入85亿元 按14%净利率测算年度净利润约12亿元[11] - 当前市值对应市盈率不足20倍[11] 成长性分析 - 过去5年有5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 其中4个进入医保目录[12] - 创始人吴以岭教授创建的络病理论成为全球研究课题[12] - 旗下民营三甲医院拥有100多个院内制剂 每年可转化1-2个新品种[12] 估值评估 - 成熟业务部分年净利润约16亿元 给予15倍PE对应市值240亿元[14] - 化药创新药管线预计可贡献年收入20亿元 按3倍PS给予60亿市值[16] - 分部估值法测算总市值可达300亿元 较当前市场共识存在20%-30%偏差[16]
破局中药创新深水区:以岭药业五年五新药的战略跃迁
证券之星· 2025-07-30 17:05
公司创新成果 - 以岭药业自主研发的专利创新中药芪防鼻通片在澳门成功注册上市,成为澳门首款获批上市的中成药创新药,这是公司上市的第17个专利中药 [2][3] - 芪防鼻通片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分包括黄芪、白术、防风等11种中药,剂型为片剂,类别为非处方中成药(OTC) [3] - 公司过去五年成功推出五款中药创新药,包括连花清咳片(2020年)、通络明目胶囊(2021年)、益肾养心安神片(2022年)、解郁除烦胶囊(2022年)和芪防鼻通片(2024年),年均一款新药 [3][5] 行业地位与研发能力 - 2020-2024年间全国获批上市的1.1类中药新药数量平均每年不到10个,以岭药业"五年五新药"的成绩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4][5] - 国际上每年获批的植物药(botanical drug)仅个位数,且多为单味或单体制剂,以岭药业五年推出5个复方制剂显示出强大的循证医学能力与全产业链支撑 [5] - 公司在研品种储备充足,2个中药已申报生产,6个中药处于临床阶段,还有上百个院内制剂作为新药研发的"储备军" [5] 产品战略布局 - 从连花清瘟到芪防鼻通片,公司构建了覆盖感冒、流感、咳嗽、鼻炎等多发病种的"大呼吸"产品矩阵,实现"多病种联合治疗" [6] - 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的上市标志着公司切入精神心理健康这一高速增长的蓝海市场,从传统心脑血管治疗转向关注"情志健康" [7][8] - 通络明目胶囊被《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治疗,丰富了络病理论在微血管病变领域的应用 [9] 业务多元化发展 - 公司积极布局化生药和健康业务板块,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另有三个一类创新药品种进入临床阶段 [11] - 健康产业板块已研发上市系列产品,包括通络健康心脑系列、养精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系列、动形抗疲劳护关节系列等,覆盖多领域、多场景需求 [11] - 形成中药、化生药、大健康三管齐下的发展新格局,实现"一核两翼"的战略布局 [12]
破局中药创新深水区:以岭药业五年五新药的战略跃迁|我们这五年
华夏时报· 2025-07-30 13:20
公司创新成果 - 芪防鼻通片在澳门成功注册上市,成为澳门首款获批上市的中成药创新药,也是公司上市的第17个专利中药[1][3] - 公司五年内成功推出五款中药创新药,包括连花清咳片(2020年)、通络明目胶囊(2021年)、益肾养心安神片(2022年)和解郁除烦胶囊(2022年),年均一款新药的速度在中药行业表现突出[1][2] - 公司已形成覆盖多领域、满足多元健康需求的创新版图,在研品种储备充足,2个中药已申报生产,6个中药处于临床阶段,还有上百个院内制剂作为新药研发的"储备军"[2] 研发体系与理论支撑 - 公司创新体系基于"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的闭环,首先提出的络病理论为研发提供框架[4] - 公司拥有强大的循证医学能力与全产业链支撑,包括药材种植基地、智能制造车间以及院外零售终端[2][4] - 通络明目胶囊的上市是络病理论在现代疾病治疗中的成功拓展,被《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科治疗[6] 产品战略布局 - 在大呼吸领域形成"感冒—咳嗽—鼻炎"多病种联合治疗的产品梯队,包括连花清瘟、连花清咳片和芪防鼻通片,实现从"已病"向"未病"前移的战略布局[4][5] - 通过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切入精神心理健康蓝海市场,从传统心脑血管治疗框架转向关注情志健康[6] - 形成中药、化生药、大健康三管齐下的发展格局,化生药板块有苯胺洛芬注射液已申报生产,三个一类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8][9] 行业地位与影响 - 2020—2024年间全国获批上市的1.1类中药新药数量平均每年不到10个,公司"五年五新药"的成绩在行业中尤为突出[2] - 国际上每年获批的植物药(botanical drug)为个位数,且多为单味或单体制剂,公司五年推出5个复方制剂的表现罕见[2] - 公司创新速度高于行业均值,展现出基于深厚研发积淀和清晰战略布局的精准落子[2]
五一假期咳嗽不止?科学应对是关键
搜狐网· 2025-04-30 18:02
咳嗽治疗误区 - 误区一:咳嗽持续频繁发作时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 [3] - 误区二: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有效,滥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耐药性增加 [4] - 误区三:有痰咳嗽不宜盲目使用镇咳药,否则可能导致痰液无法排出并加重病情 [5] 科学止咳方法 - 因过敏引起的咳嗽应远离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物 [6] - 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使用抗病毒和止咳药物,如中成药连花清咳片 [6] - 儿童和老人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咳嗽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8] 生活习惯调整 -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并缓解咳嗽 [8] - 饮食应避免辛辣油腻,多吃清淡易消化食品及新鲜水果蔬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