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郁南无核黄皮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大湾区农交会|"媒体+"解码粤北地标:山水灵秀孕育岭南珍馈
南方农村报· 2025-11-17 09:09
文章核心观点 - 粤北地区(清远、韶关、云浮、河源)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将通过2025年12月12日至14日的大湾区农产品交易会,借助“媒体+”全链条服务,从“深山珍品”升级为“产业地标”,拓展湾区市场 [10][11][65][67][68][69] 清远市农业产业 - 清远市连续三年投入专项发展资金,2024年投入约4500万元,聚焦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五大百亿”农业产业 [16][17][18] - 2024年清远鸡、西牛麻竹笋产值已突破百亿元,英德红茶产值超90亿元,“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综合产值达400.67亿元,较2021年的192亿元实现翻番 [19][20] - 其他特色产业包括:连山大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山旱地西洋菜2024年产值13.5亿元,肉鸽产业年出栏1.2亿羽、年产值30亿元,连南高山茶油种植规模超10万亩、年产量约600吨 [21][22][23][24] 韶关市农业产业 - 韶关构建以“善美韶农”为统领的品牌体系,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格局 [30][31] - 仁化县贡柑种植面积超10万亩,2024年总产量32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乐昌市黄金柰李种植面积近5万亩,年产量7万吨,远销欧洲 [32][33][34] - 仁化丹霞贡柑产业园实现全链条覆盖,翁源国家级兰花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超30亿元,涵盖1000多种国兰和300多种洋兰 [35][36][37][38] 云浮市农业产业 - 云浮是“中国南药之乡”,2024年南药种植面积超135万亩,占全省五分之一,种植品种58种,规模与效益居全省前列 [40][41][42][43] - 罗定肉桂年产量占全国三成以上,是重要肉桂出口基地;郁南无核黄皮、新兴香荔为地理标志产品 [43][44] - 产业创新发展包括建设南药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以及打造“南药+康养+旅游”融合业态 [45][46][47][48][49] 河源市农业产业 - 河源依托万绿湖生态资源,打造“万绿河源”品牌,主推绿色有机农产品 [52][53][54] - 河源市油茶种植面积47.89万亩居全省第一,2024年龙川油茶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9.5亿元,“绿油”“霍山”品牌成为大湾区健康食用油核心供给源 [55][56][57] - 紫金蝉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蝉茶基地5万亩,2024年干茶产量超3000吨,全产业链产值超25亿元;“万绿湖鱼”品牌2025年前三季度淡水产品总产量4.2万吨 [58][59][60][61][62][63] 大湾区农交会平台作用 - 2025大湾区农交会将有超1000家核心采购商参会,设立“供需对接专区”进行精准匹配,助力粤北农产品拓展湾区市场 [68][69] - “媒体+”全链条服务模式将展示粤北农产品的生态价值与独特魅力,推动其从“地方特产”到“产业地标”的跨越 [69][70]
广东农业品牌为何领跑全国?|南岭东风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2:03
行业政策与品牌成就 - 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广东省的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六个品牌入选,成为上榜品牌数量最多的省(市、区)[3][4][5] - 广东省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农业企业品牌总价值超过2500亿元[9] - 从化区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荔枝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82][83] 核心理论体系与模式创新 - 为解决农产品“增产不增收”问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工作组提出农产品“12221”市场营销体系,即建立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产地经销商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2场产销对接活动,实现品牌打造等1揽子目标[38][39][42][43][44][45] - “12221”体系在徐闻菠萝产业应用中成效显著,徐闻菠萝年产值从9.8亿元增长至25亿元,辐射带动近5万农户增收[47][48] - 该理论体系已从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中出发,揭示了品牌强农的深层规律,并运用至广东许多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指向针[58][59] 地方品牌建设实践案例 - 从化荔枝通过贯彻“12221”体系并结合科技创新,如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及“5G+AI模式”,实现从“对标”到“定义”的品牌跃迁,成功打开欧洲等国际市场[64][65][66][78][79][80] - 清远市提出打造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其西牛麻竹笋产业通过举办尝鲜季暨产业招商推介活动,邀请国内外采购商走进产区,有效提升了采购信心和采购量[86][87][88][94] - 阳江市借鉴徐闻菠萝成功经验,依托互联网平台培养程村蚝专业养殖网红,并建设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品牌价值提升后公司生蚝高峰期一天能卖出10万斤[95][96][98] 媒体赋能与营销创新 - 广东省发挥媒体作用破解“增产不增收”问题,如湛江遂溪县打造全省首个“小红书村”,镇干部带头制作短视频,全镇注册300多个账号发布千余条“种草笔记”,使遂溪“仙品荔”未摘先售超6成,预计总销售额超3亿元[111][112][113][114] - 广东举办“6·6给‘荔’节——广东荔枝全球品鲜嘉年华”活动,联合央视、主流媒体及网络大V、头部主播进行不间断直播,播放量远超千万次,助推释放荔枝产销新动能[116][117][118] - 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发挥媒体在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119][120][121]
南农晨读 | 山海知味
南方农村报· 2025-10-14 11:04
粮食安全政策 - 《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修订通过,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共9章45条 [5][6] - 修订内容主要围绕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应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制度完善 [6][7] 农业品牌与精品培育 - 广东六个品牌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等,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 [10][11] 旅游行业表现 - 双节假期广东接待游客逾65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旅游收入超613亿元,同比增长14.2% [12][13] - 红色旅游、古驿道游、乡村游等业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乡村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 [8][13][14] 农业科技与产业振兴 - 华南农业大学派出209个农村科技特派团,扎根全省21个地市的县镇村,将前沿农业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 [21][22][23] -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0][37] 乡村振兴地方举措 - 汕头推动城乡风貌全域提档升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26][27] - 东莞以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推动农文旅融合 [28] - 茂名聚焦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推动金融资源深度融入乡村产业 [29] - 肇庆深挖古村落历史人文内涵,统筹美丽圩镇与示范带建设 [30] - 潮州加快“两违”清拆与“三线”整治,优化镇村色彩规划 [31] - 云浮全力整治城乡“三线”乱象,坚持“清除存量”与“遏制增量” [32] 农产品电商与销售 - 东方甄选在湛江的海上直播吸引超过200万人观看,创下5.8万单订单,卖出34.8万条金鲳鱼,总销售额超600万元 [42][43][44] - 直播成功凭借广东金鲳鱼的品质魅力,产品通过直播间销往全国 [45]
云浮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冲刺千亿!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六大亮点抢先看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16:36
大会基本信息 - 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在云浮市新兴县举行 [2][3] - 大会由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省商务厅、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共同主办,并在第138届广交会期间举办 [6][7] - 大会主题为“拓展RCEP产业合作 塑造开放开发新优势” [19] 大会亮点:国际参与与产业聚焦 - 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外宾数量较去年增长70%,实现RCEP国家全覆盖 [20][21][22][23] - 产业“集聚度”显著增强,重点推介现代农业、绿色建材、金属智造及新增的贵金属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24][25] - 合作“机制化”更加成熟,将与柬埔寨、越南谅山省等签署政府间及商协会合作备忘录 [28][29][30][31] 大会亮点:平台建设与贸易创新 - 载体“支撑力”不断强化,形成“1个境外园(马来西亚)+6个RCEP主题园区”的布局 [33][34][35][36] - 贸易“新业态”实现突破,正式启动云浮市大宗商品贸易平台,重点推进农产品、钢铁、有色金属等交易 [38][39][40] - 活动“新场景”更加多元,接续举办金属智造博览会、国际石材展,并首次增设现代农业(食品)展 [41][42][43] 云浮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 云浮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达842.9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 [51][55][56] - 已形成畜牧、南药、粮油等十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家禽年出栏量超2亿只,位居全省第一 [51][55] - 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粤字号”农业品牌45个 [52][53][54]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 [54] 云浮南药产业基础 - 云浮是“南药之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8.2万亩,其中肉桂种植面积94.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51%以上 [58][59] - 南药种植品种达58种,占全国栽培品种总数的19.33%,拥有中医药企业110家 [59][60] - 建有16个中医药文旅康养点,是重要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和文旅康养目的地 [61] 现代农业展与RCEP机遇 - 首次增设的现代农业(食品)展将设置14个农业展位和7个中医药展位,共21个展位 [64][65][66] - 展会通过实物展示、现场品鉴与互动体验,推动“云字号”农产品精准对接RCEP区域市场 [62][63][67][68] - 2024年云浮对RCEP成员国贸易总额占全市进出口比重提升至27.1%,RCEP成员国已连续三年成为云浮第一大贸易伙伴 [16][17]
“双节”广东乡村旅游人次同比增长17% | “百千万”周周见
南方农村报· 2025-10-13 11:31
双节假期广东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全省接待游客6517.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7天增长11.5% [19][20] - 假期实现旅游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长14.2% [20] - 全省游客人均花费940.8元,较2024年国庆假期增长2.5% [24] 各细分旅游业态数据 - 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21.9万人次,同比增长16.5% [21] - 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65.5万人次,增长14.8% [21][22] - 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增长14.7% [22] - 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269.1万人次,增长17.0% [23] - 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291.6万人,增长16.2% [23][24]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 - 广东省六个农业品牌入选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上榜数量居全国首位 [3][4][36][38] - 入选品牌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36][37] - 郁南无核黄皮占据全球总产量四分之三,年产量14万吨 [41] - 湛江对虾年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养殖产量25万吨,年加工量约50万吨 [43] - 程村蚝年产值超7亿元 [45] 地市高质量发展举措 - 汕头市举办2025年第三场“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动员全市冲刺“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9][71][72] - 肇庆市委深改委选取并推介了16个涵盖教育科技、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基层改革典型案例 [10][84][87] - 阳江市供销合作社与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得50亿元意向性金融额度,重点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冷链物流等六大板块 [12][90][98][99] 农民丰收节活动亮点 - 珠海市丰收节主会场活动首次创新融合海洋牧场、海岛旅游与农耕文化 [103][104] - 汕尾市丰收节举行“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授牌仪式,南方农村报社成为战略合作单位 [108][111][112]
南农晨读 | 云上畲乡
南方农村报· 2025-10-12 10:30
古树保护与绿美经济 - 广东现有古树名木8.5万余株 [4] - 通过创新机制、文旅融合、产业赋能探索“生态+产业+文化”融合发展模式 [5][6] - 古树名木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并持续释放绿美经济红利 [6][7] 人口老龄化趋势 - 截至2024年底,广东省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89.26万人,占全省户籍总人口17.46% [11] - 预计2030年老年人口占比将突破20% [12] 粤桂协作与农产品推介 - 粤桂协作框架下的专场对接已形成常态化机制,成为侗乡物产走进湾区的重要桥梁 [16][17] - 10月12至13日将举办粤桂协作・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县农特产品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推介活动 [1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 - 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拟纳入94个区域公用品牌 [39] - 广东省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郁南无核黄皮等6个农业品牌入选 [40] - 融安金桔、荔浦芋、藤县粉葛和柳州螺蛳粉四个广西农业品牌入选,其中荔浦芋与藤县粉葛分别是其类别唯一入选品牌 [26][27][28] - 增城丝苗米入选,是全国9个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共用品牌之一,也是广东唯一入选的粮油类区域公用品牌 [31][32]
广东6个,全国最多!2025 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公示
南方农村报· 2025-10-10 23:32
文章核心观点 - 农业农村部公示2025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全国共有94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 [2] - 广东省有6个品牌入选 包括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成为上榜品牌数量最多的省份 [3][4][5] - 该计划旨在通过精准扶持 推动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 重点培育23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 [10][11][12] 广东省入选品牌详情 - 增城丝苗米种植历史悠久 米粒细长、口感香滑 深受消费者喜爱 [15] - 郁南无核黄皮具有无核、肉厚、味甜特性 占据全球总产量四分之三 年产量14万吨 [16] - 从化荔枝果大肉厚、色泽鲜红、甜而多汁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广东荔枝的代表品种之一 [17] - 西牛麻竹笋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富含膳食纤维与矿物质 远销海内外 年出口量稳步增长 [18] - 湛江对虾年产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养殖产量25万吨 年加工量约50万吨 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19] - 程村蚝蚝肉肥厚、味道鲜美 营养价值高 市场认可度极高 已成为当地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年产值超7亿元 [20] 广东省历年入选情况 - 自2022年计划启动以来 广东省累计已有13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21] - 2022年入选品牌为增城荔枝、清远(麻)鸡、顺德鳗鱼 [22][23] - 2023年入选品牌为白蕉海鲈、凤凰单丛茶 [24] - 2024年入选品牌为化州橘红、英德红茶 [25] - 2025年入选品牌为增城丝苗米、郁南无核黄皮、从化荔枝、西牛麻竹笋、湛江对虾、程村蚝 [26] 2025年培育计划概况 - 培育计划针对在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明确生产区域内 由相关组织所有 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 [7][8] - 2025年在前三年重点培育品类基础上 综合产业规模、品牌基础、市场消费和国内外影响力等因素 重点培育23个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 [9][10] - 入选品牌需满足发展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发展潜力突出、影响力较大、带动力明显等条件 [13][14]
《中国土特产丰收大会》:看“土疙瘩”如何变“金招牌”
央视网· 2025-09-02 16:13
土特产产业振兴战略意义 - 土特产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具有促进农民增收 激活乡村旅游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1] - 发展特色产业和培育乡土品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2]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需要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来夯实乡村发展根基[2]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 优质土特产面临信息不对称和触达消费者屏障等传播困局[4] - 偏远地区特产常因缺乏有效传播推广和现代化市场链接能力而难以被市场认知[4] 创新融合传播模式 - 通过《风物出圈记》《风物旅行记》等深度内容可视化呈现土特产的独特价值与文化故事[5] - 采用"小吃+"理念结合国风 灯会 音乐等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提升游客参与度[5] - 联合专业院校进行视觉设计赋能 如四川美术学院助力古城夜经济提档升级[9] 资源整合与产业链贯通 - 搭建政府 媒体 高校 电商 物流等多方协同平台形成产业链整合枢纽[9] - 覆盖上游设计赋能 中游传播推广 下游销售流通的全产业链条[9] - "政府搭台 媒体牵线 各方共舞"模式有效弥补地方资源短板[9] 项目实践成效 - 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活动带动一产产值达31亿元 果农户均增收1.1万元[10] - 2025年活动推动精品鲜果最高零售价突破40元/斤 预计一产产值跃升至42亿元[10] - 云浮郁南项目通过明星体验直播 微短剧 音乐会等组合内容推动小众水果成为市场焦点[10] - 项目打造上亿级传播与供应链保障 推动黄皮产业向百亿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目标迈进[10] 产业发展路径探索 - 推动特色产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发展 从产品输出迈向品牌引领[11] - 通过专业力量高端谋划 科技与设计提升价值 强大传播塑造品牌构建良性循环产业链[11] - 项目成为践行"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的重要探索 是激活乡村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案例[11]
火力全开!“媒体+”百千万工程,云浮市县已全覆盖
南方农村报· 2025-08-27 23:04
核心政策框架 - 云浮市印发《云浮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系统部署通过媒体融合推动农业全链条升级 [2][3][6] - 方案围绕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三大目标,提出8大重点任务及3项保障措施,覆盖市场、产业、文化、农旅等八大维度 [5][6][7] - 目标包括促进城乡消费、农旅发展、融湾出海、农民增收及媒体转型五大方向 [6] 市场拓展与产业升级 - 通过"媒体+市场"联动开展农产品宣传推介,以特色节庆(如云城番薯季、郁南无核黄皮推介会)为载体拓展RCEP、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外市场 [13][14][15] - 推进"媒体+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云城南药、罗定丝苗米等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大型农业企业 [16][17] - 郁南县通过"媒体+市场拓展"实现无核黄皮溢价30%以上,并加快"卖全球"步伐 [79][80] 文化品牌与IP打造 - 挖掘南江文化、禅文化等特色资源,通过短视频、主题短剧打造文创IP [22][23] - 实施"镇镇有声"项目推广乡土文化,发展乡村直播间培育乡土网红,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宣传矩阵 [24][25][26] - 云城区设计统一LOGO培育"花卉匠人"个人IP,云安区深挖陈璘文化打造中韩文创产业园 [61][66] 农旅融合与消费场景创新 - 推动"媒体+农旅"融合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推出精品景点线路及农事体验等消费新场景 [31][32] - 支持"村BA""村跑"等"村字号"文体活动培育乡村IP,带动农产品地产地销 [32][33] - 罗定市借助"媒体+文旅"模式挖掘长岗坡渡槽等文旅资源,促进文旅产品销售与产业融合 [70][71] 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 推动遥感监测、物联网、AI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夯实"媒体+科技"数据底座 [37][38] - 开展农产品市场人才培训,培育懂生产、懂市场、懂媒体的新农人,开设"新农人学堂"教授短视频制作及电商运营技能 [38][44][45][46] - 郁南县引入AI技术和农业气象服务建设黄皮价格指数平台,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 [81] 县域差异化实施 - 云城区聚焦花卉产业打造"云城优品"线上旗舰店和产销大数据平台,推动线上线下产销一体化 [57][60] - 云安区通过直播带货推广托洞腐竹等特产,并借助"媒体+村BA"打造群众体育品牌 [64][65][67] - 新兴县成立"媒体+"赋能联盟,构建"媒体+政企+新农人+市场"机制推动农业提质与文旅融合 [74][75][76] 资源整合与传播体系 - 市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系统性变革,强化"云浮国际传播矩阵暨RCEP云浮平台"功能构建多渠道对外传播格局 [47][48] - 罗定市整合职业技术学院直播基地、供销优选平台及融媒臻选电商平台三大资源,启用"供销助农•融媒臻选"电商平台 [68][69] - 实现市县全覆盖、上下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从顶层设计到县域落地全面贯通 [51][52][53]
云浮郁南:“媒体+”延链强链补链,无核黄皮冲刺百亿产值
南方农村报· 2025-08-26 00:03
产业规模与目标 - 郁南无核黄皮产业从两棵百年母树发展到近20万亩种植面积和80亿元综合产值 [2] - 2025年种植面积达19.7万亩(占全球黄皮四分之三),预计产量1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80亿元 [26][27] - 目标2027年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 [5][28][67] 政策支持体系 - 出台《郁南县黄皮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供宏观指引 [9] - 配套产业园建设规划、特色小镇规划及地方标准制定 [10][11] - 2024年实施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连片新种植50亩及以上奖励5-10万元,省市级龙头企业认定奖励10-20万元 [16][17] 产业体系布局 - 形成"两园一院一街一带"产业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黄皮公园、科技小院、黄皮街、乡村振兴示范带 [19][20] - 建立"一网一中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互联网+三农大数据服务中心) [21] - 培育7家龙头企业、220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23个"星级果园"共1820亩 [24][25] 技术创新应用 - 与京东物流合作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 [41] - 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提供全周期气象保障 [42] -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合作推进"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 [43] 保鲜技术突破 - "休眠舱"保鲜技术通过高分子改性保鲜袋降低呼吸作用防止腐烂 [46][47] - 可实现八至九成熟黄皮采摘运输,配合3.1万立方米冷库和97个镇村电商物流网点 [48][49] - 建立3天直达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短链直供物流体系 [50] 品牌营销策略 - 以"初夏赏花、盛夏品果、全年深加工"理念打造主题系列活动 [54] - 连续24年举办无核黄皮专场推介活动 [56][57] - 开发黄皮紫苏酱、黄皮辣椒酱、黄皮饼、黄皮果汁等深加工产品 [59][60] 市场拓展举措 - 实施"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促进消费、外贸、文旅五大目标 [65][66] - 在上海徐汇区开设黄小希旗舰店经营黄皮果茶系列产品 [61] - 2025年联合央视拍摄乡村振兴短剧《黄皮树下"郁"见你》串联文旅资源 [69][70] 地理标志保护 - 2024年发现地理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农资管理混乱等四类问题 [77][78] - 构建"地理标志+商标+二维码+检测单"溯源体系实现产品可追溯 [80][81] - 建立覆盖"生产-出品-销售"全产业链的保护协作机制 [84][87][89] 国际化发展 - "全球点亮计划"将产品影像投射至纽约、吉隆坡等国际地标 [93] - 目标2030年辐射周边地区种植黄皮达100万亩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