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仪器

搜索文档
基蛋生物收盘上涨1.70%,滚动市盈率21.05倍,总市值42.5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6 18:51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6日收盘价8.38元,上涨1.70%,总市值42.5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21.05倍,创70天新低 [1] - 静态PE 19.00倍,市净率1.58倍 [2] 行业比较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51.87倍,中值37.48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4.50倍,中值2.53倍 [2] - 公司在行业中PE排名第48位 [1] 机构持仓 - 2025年一季报显示4家机构持仓,合计持股2814.34万股 [1] - 机构持股市值2.36亿元,包含保险1家、基金1家及其他2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44亿元,同比下滑24.08% [1] - 净利润6430.74万元,同比下降25.24% [1] - 销售毛利率77.15% [1] 业务概况 - 主营体外诊断试剂与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POCT领域主要供应商,已实现生化乳胶试剂试产销售 [1] 同业估值对比 - 九安医疗PE最低(10.85倍),安图生物市值最高(217.08亿元) [2] - 同业PE区间10.85-19.04倍,公司21.05倍高于多数同业 [2]
基蛋生物收盘上涨1.11%,滚动市盈率20.57倍,总市值41.5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8:58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0日收盘价8.19元 上涨1.11% 滚动市盈率PE 20.57倍 创21天新低 总市值41.54亿元 [1] - 股东户数26747户 较上次减少451户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2.76万股 [1]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PE 51.40倍 中值37.27倍 公司PE排名第48位 [1] - 公司PE(TTM)20.57倍 低于行业平均51.40倍和中值37.27倍 市净率1.55倍 低于行业平均4.55倍和中值2.49倍 [1][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POCT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研发生产销售 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已实现部分生化乳胶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试产并开始销售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4亿元 同比-24.08% 净利润6430.74万元 同比-25.24% [1] - 销售毛利率77.15% [1] 同业估值对比 - 九安医疗PE(TTM)10.28倍 英科医疗11.00倍 新华医疗14.36倍 均低于公司20.57倍 [2] - 安图生物PE(TTM)18.92倍 维力医疗16.68倍 与公司估值水平接近 [2]
股价刚创历史新高!7倍创新药大牛股提示风险
格隆汇· 2025-07-05 18:05
公司股价表现 - 周五热景生物股价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达180.6亿元[1] - 自2024年9月18日至2025年7月4日,股价累计涨幅达724.8%,最低22.94元/股,最高194.81元/股,振幅727.6%[2] - 区间内成交总额527.61亿元,换手率719.8%,阳线108个,阴线82个[2] 财务数据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2400.82万元,同比下降574.96%,扣非净利润亏损4081.68万元,同比下降20.24%[7]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亏损1.91亿元,同比下滑760.40%,扣非净利润亏损2.31亿元,同比下滑289.67%[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11亿元,同比下降6.74%,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84.78%[8] 业务布局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创新药及肿瘤早筛业务由联营企业舜景医药、尧景基因等独立运营[7] - 实施"诊断+创新药"双轮驱动战略,聚焦抗体药物与核酸药物领域,构建差异化管线[12] - 联营企业舜景医药的SGC001注射液(心梗急救抗体药)获FDA快速通道认证,已完成Ia期并推进Ib期[13] - 智源生物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AA001 Ia期临床进展顺利,尧景基因开发肝外靶向递送技术平台[13] 行业动态 - 2025年创新药行业迎来牛市,A股舒泰神累计涨505%,一品红、热景生物等涨超200%,港股荣昌生物涨370.83%[10][11][12] - 国外巨头加大中国创新药采购,大额BD合作频现,国内政策强力支持创新药发展[10]
20CM涨停热景生物:生物创新药及肿瘤早筛等相关业务由联营企业独立运营
快讯· 2025-07-04 19:43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 [1] - 生物创新药及肿瘤早筛等相关业务由联营企业舜景医药、尧景基因、智源生物和翱锐生物独立运营 [1] 联营企业业务特点 - 联营企业运营的生物创新药及肿瘤早筛业务具有研发投入大的特点 [1] - 相关业务存在研发风险高的特征 [1]
贝尔生物60岁女董事长邵育晓控股49.8%,曾任职北京肝炎试剂研制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7-04 09:51
公司概况 - 北京贝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9月14日,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拥有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平台、POCT快速诊断试剂平台、磁微粒化学发光诊断试剂平台、诊断仪器平台及生物材料平台 [2] - 产品线覆盖呼吸道病原体、优生优育、肝炎病毒、胃肠道病原体、EB病毒、自身免疫抗体等多个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5亿元、4.13亿元及3.76亿元 [2]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4418.41万元、1.49亿元及1.4亿元 [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71.24%、76.22%及78.88% [2] - 2024年资产总计8.64亿元,股东权益合计7.90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7.83% [3]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资产收益率为21.09% [3]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79% [3] 股权结构 - IPO前邵育晓直接持有公司24.06%股份,通过其全资控股的万德欣康间接持有24.06%股份 [4] - 邵育晓通过贝润兴泰及贝润康泰间接持有1.70%股份 [4] - 邵育晓合计持有公司49.82%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4] 管理层背景 - 邵育晓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拥有20余年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管理经验 [6] - 邵育晓曾在北京福盈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高达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肝炎试剂研制中心担任重要职务 [6] - 邵育晓从2003年开始搭建酶联免疫法检测平台,2006-2007年获得多项诊断试剂新药证书和注册批件 [6]
万孚生物: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4 00:54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万孚转债评级同样为AA [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同比增长10.85%,净利润5.65亿元,同比增长15.96%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00亿元,同比下降7.06%,净利润1.90亿元,同比下降13.78% [5] - 2024年销售毛利率提升至64.15%,EBITDA利润率提升1.95个百分点至31.05% [5][7] - 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为21.03%,2025年一季度降至18.69% [5][7] 业务发展与产品表现 - 产品线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炎症、肿瘤等检验领域,终端市场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4][5] - 2024年常规传染病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0%,慢性疾病检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38% [5]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8.13个百分点至35.98%,美国子公司三联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5][12] - 2024年研发投入4.3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4.30%,获得69个产品注册证 [16][17] - 毒品检测业务受美国市场竞争影响收入下降13.39%,销售均价下降11.67% [18] 财务状况与偿债能力 - 2024年末货币资金及理财产品等合计30.80亿元,占总资产43.05% [5][25] - 净债务为负值,FFO/净债务为-52.6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债务为11.01% [30] - 速动比率5.30,现金短期债务比350.24,流动性指标表现良好 [30][31] - 有息债务规模5.91亿元,占总资本9.48%,债务结构以长期债务为主 [30] - 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长86.47%至11.15亿元,周转天数增至100.65天 [26] 行业环境与竞争 - 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常态化,带量采购范围扩大至全国28个省 [6][11] - 行业面临价格下降压力,技术含量低的细分领域利润空间可能进一步压缩 [11][12] - 同业比较显示公司销售毛利率64.1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研发投入占比14.30% [7][17] - 高端市场如免疫诊断(化学发光)国产替代空间仍较大 [11] - 2025年受地缘政治影响,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可能加速 [11] 风险与挑战 - 部分试剂产品计税方法变更(简易征税变更为13%增值税)影响业绩 [6][13] - 知识城生产基地项目延期至2027年6月,总投资7.68亿元 [6][21] - 商誉规模1.11亿元,主要来自并购天深医疗,存在减值风险 [7][27] - 存货规模3.60亿元,存货周转天数116.46天,存在跌价风险 [26][27] - 原材料采购中40%生物原料需进口,采购周期3-6个月 [22][23]
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6-17 18:06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设立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无锡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 规模达40亿元 [1] - 母基金旨在支持无锡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优化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1] 投资方式与比例限制 - 投资方式包括设立产业子基金或直接投资项目 直接投资项目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际投资金额的30% [1] - 产业专项母基金在产业子基金中认缴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规模的30% [1] - 对单个直投项目的投资金额不超过产业专项母基金实缴出资总额的20% [1] 重点投资领域 - 药物领域:创新药、高端原料药、中药、细胞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等 [2] - 医疗器械领域: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等 [2] - 医疗支持性产业:科研仪器、CXO、医疗新基建、MAH平台型公司等 [2] - 消费医疗及国民健康质量提升:康养、医美、特医及功能食品等 [2] - AI制药领域 [2]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4]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即将举办 [4]
热景生物实控人方近2月减持套现2.14亿元 扣非连亏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6-06 14:29
股东减持 - 股东同程热景完成减持计划,合计减持1,800,00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1.9465%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减持927,079股和大宗交易减持872,921股,减持价格区间为102〜140.6元/股 [2] - 本次减持套现总金额为2.14亿元 [1][2] 股东持股情况 - 减持前同程热景持有公司股份4,211,357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4.55%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林长青直接持有23.4469%股权,通过同程热景间接持有0.9640%股权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1,089.06万元,同比减少7.62% [3]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923.07万元,2023年同期为2,851.62万元 [3]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315.82万元,2023年同期为-5,819.66万元 [3]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19年9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15,550,000股,发行价格为29.46元/股 [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45,810.3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9,907.09万元,较原计划多11,124.90万元 [3] - 发行费用总计为5,903.20万元,其中承销保荐费为4,333.88万元 [3]
基蛋生物收盘上涨1.36%,滚动市盈率20.57倍,总市值41.5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9 19:52
公司基本面 - 5月29日收盘价8.19元,单日涨幅1.36%,总市值41.54亿元,滚动市盈率20.57倍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24.08%),净利润6430.74万元(同比-25.24%),销售毛利率77.15% [1] - 股东户数26747户(较上期减少451户),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POCT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1] - 已实现部分生化乳胶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试产并开始销售 [1] 行业对比 - 医疗器械行业平均市盈率49.64倍,中值36.36倍,公司PE20.57倍排名第47位 [1][2] - 公司市净率1.55倍,低于行业平均4.61倍和中值2.45倍 [2] - 总市值41.54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6.85亿元和中值49.28亿元 [2]
东方生物收盘上涨1.37%,最新市净率0.69,总市值44.8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06 21:02
公司基本面 - 5月6日收盘价22.24元,上涨1.37%,市净率0.69,总市值44.84亿元 [1] - 2025年一季报显示9家机构持仓,合计持股11095.58万股,持股市值28.74亿元,其中基金4家、社保1家、其他4家 [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4.94%,净利润-1.15亿元,同比下滑71.41%,销售毛利率27.36% [1] 业务布局 - 专业从事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形成"生物原料+检测试剂+检测设备+第三方实验室"全产业链布局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原料(抗原/抗体、引物等)、免疫诊断平台(胶体金/荧光免疫等)、分子诊断平台(PCR核酸等)、液态生物芯片平台、生化诊断平台及配套仪器 [1] - 截至2023年6月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39项(境内268项、境外335项、软著36项),含发明专利37项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7.77,静态PE-8.48,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8.90/47.00和行业中值36.41/37.24 [2] - 公司市净率0.69,远低于行业平均4.53和行业中值2.40 [2] - 总市值44.84亿元,接近行业中值46.92亿元,但不足行业平均103.78亿元的一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