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坦克
icon
搜索文档
中年男人最爱的车,破产了
36氪· 2025-07-14 07:52
合资车企现状与挑战 - 广汽菲克从年销22万辆的"合资黑马"到破产清算,销量从2017年22.2万辆暴跌至2022年1861辆,呈现断崖式下滑[3][8] - 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五年前的50%骤降至27.5%,广汽三菱停产、法系韩系品牌节节败退[3][17][18] - 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国产越野车以一半价格实现同等性能,对合资品牌形成挤压[3][12] 广汽菲克衰落原因 - 产品迭代迟缓且电动化布局缺位,2018年起销量每年近乎腰斩(2018年12.52万辆→2021年2.01万辆)[3][8] - 本土化战略摇摆,从进口高价转向10-20万下沉市场但产品力未提升,售后管理欠缺导致消费者流失[1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经历两次并购后,中国市场占比缩水至2%,战略重视度下降[9][10] - 工厂资产流拍,长沙工厂燃油产线不符合电动化需求,改造成本高企[7] 合资车企普遍痛点 - 新能源转型滞后,研发周期长流程复杂,难以适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18][19] - 产品更新依赖外方导入,缺乏本土化研发能力,定价偏高丧失竞争力[18] - 中外股东战略分歧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如广汽菲克经历多次人事架构调整仍难挽颓势[15][18] 行业转型方向 - 从"全球车型本地化"转向"中国平台自研",丰田推行RCE制度由中方主导开发铂智系列[19] - 与本土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大众-小鹏开发电子电气架构,丰田-Momenta合作智能驾驶[20] - 组织架构变革采用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智能化、电动化需求[19]
国内首个越野汽车国标体系启动建设,利好长城坦克品牌升级
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联合长城汽车等举办"中国越野汽车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需求启动会",标志着中国越野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入新阶段 [1] - 会议汇聚60余名行业专家,包括长城汽车、一汽、长安、吉利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标准体系建设需求 [1] - 行业对工况适应性、试验场景及关键部件标准化的需求日益迫切 [1] - 启动《中国越野汽车关键技术及标准体系建设需求研究报告》蓝皮书,并研讨《越野汽车性能试验方法》草案 [2] - 建议行业协同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国家标准体系,涉及整车、系统、零部件多层级技术 [2] 长城汽车行业地位 -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越野汽车领域领军品牌,持续领跑国内高端硬派越野领域 [1] - 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王超指出,2024年自主品牌在越野市场份额已突破80%,长城坦克为代表的硬派越野车型销量持续攀升 [1] - 依托35年技术积淀,已构建哈弗、坦克、长城炮三大越野品牌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 [2] - 在四驱技术、底盘设计、动力系统等核心领域形成"人-车-场"三位一体的越野分级标准体系 [2] 技术发展趋势 - 新能源、智能化等新技术在越野领域的应用对标准制定提出更高要求 [1] - 越野研发与改装、文旅、赛事等周边产业紧密关联 [2] - 长城汽车表示愿以自身技术积累为行业赋能,推动标准体系完善 [1] - 未来将继续携手行业伙伴加速推进国家标准落地 [2]
廊洽之约丨好玩好逛好吃!2025年廊坊经洽会精彩纷呈
搜狐财经· 2025-06-18 01:10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于6月16日开幕,设置4个板块:内外贸一体化进出口商品展、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展、新能源汽车展、外贸优品中华行—多业态融合消费市集 [1] - 吸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千余种农产品、食品、手工艺品等商品 [1] - 活动将持续至6月20日,期间举办新品发布、现场对接等30余场特色活动,构建"展览+洽谈+互动体验"一体化平台 [8] 智慧物流技术与装备展 - 120余家商贸物流企业展示运输、仓储、管理领域的新装备、新技术,包括4项首发新品和10项新型技术解决方案 [2] -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案例"专题展区展示17项技术、81种产品、36个方案 [2] - 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天车和库管系统,实现仓储运行效率同比增长20% [2] 内外贸一体化进出口商品展 - 进口商品展吸引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企业参展,河北首展首秀商品近30种 [4] - 出口商品展组织260余家企业展示3000余种特色商品 [4] -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跨境商品及服务消费展展示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4个品类300余个品牌商品 [4] 外贸优品中华行—多业态融合消费市集 - 以"6街16巷"布局串联文创日用、传统工艺、健康饮品等5大展销区,展示国内和河北省知名外贸优品 [6] - 廊坊宝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设置户外用品、手工、食品、乐器、智能和文创6个展区,展示国内十几家合作商的产品 [6] 新能源汽车展 - 组织长城、长安、理想等28家企业参展,重点展示长城坦克、长安凯程等50余种车型 [8] - 突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面向终端消费者推出多项专属优惠 [8] 采购与对接 - 邀请近8000家采购商参会,创新推出"前期路演+专业采购商邀约+展前名录发布"全流程对接模式 [8] - 通过展馆间联动引流和客商资源相互赋能,提升供需匹配时效 [8]
各大品牌都有!“零公里二手车”从哪里来,卖向何处,影响有多大?
新浪财经· 2025-05-31 07:35
零公里二手车现象概述 - 零公里二手车实质是披着"准新车"外衣的渠道库存转移,根源是车企对销量的过度追求 [1] - 这类车辆虽已完成上牌登记却几乎未投入使用,物理状态与新车无异 [2] -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规模庞大的专业零公里二手车商,数量远超三四千家 [8] 产生原因 - 车企通过销售返利、金融贴息等激进商务政策迫使经销商超额采购车辆 [2] - 经销商为冲业绩在季末、年末及新老车型换代时大量处理库存 [2] - 库存车阻碍现金流且增加停车、人工、折旧等成本,每天可达数百元 [3] - 新车合格证有效期1-2年,过期需补办增加额外成本 [3] 流通渠道 - 主要流向个人车主、租车行车队和二手车出口三个方向 [4] - 个人车主通过二手车网站和车行购买 [5] - 租车行主要用于网约车业务,采取出租或以租代售模式 [5] - 出口业务利润更高,部分车辆以新车名义在海外销售 [5] 市场规模 - 某平台里程100公里以下车辆达上万辆,覆盖多个品牌 [7] - 价格比新车便宜约1万元(原价20余万元) [7] - 另一平台零公里二手车主要价位集中在10万元以下 [7] - 自主品牌零公里二手车最多,因竞争激烈且换代快 [7] 行业影响 - 扰乱车企和整个汽车行业的正确产能规划 [10] - 造成消费端认知混淆,污染车企产销体系 [9] - 扭曲国家补贴政策,存在套用1.5万至2万元补贴的风险 [9] - 导致终端价格战加剧,影响行业利润和服务质量 [10] 解决方案 - 鼓励零公里二手车出口可释放国内库存压力 [6] - 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产汽车国际影响力 [6] - 能稳定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避免持续内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