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喷雾

搜索文档
暑运服务台 | 五花八门“消暑神器”哪些能带?有什么要求?
央视网· 2025-08-02 16:04
央视网消息:小电扇、花露水、防晒霜、防晒喷雾……暑期里,不少旅客坐火车都会随身携带"消暑神器"。这些五花八门的"消 暑神器",哪些能带,哪些不能呢?暑运服务台,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伏天里,不少选择坐火车出行的旅客,都会携带防暑物品。一般来说,这些"消暑神器"在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情况下,都可 以携带乘车。列车车厢里,记者看到最多的,就是旅客手持的电动小风扇。作为普通电器,只要不影响他人,是可以在列车上使用 的。 除手持电扇这类小电器外,还有一些带宝宝的旅客或老人需要出门存放冷藏辅食、药物使用到密封冰袋,只要确保冰袋包装完好 无渗漏,也可以携带上车。另外,能够让食品保鲜的干冰,因常温下迅速会气化产生高压,可能危及列车密闭空间安全,严禁携带上 车。 此外,含酒精、乙醚等易燃易爆成分的化妆品,是严禁携带上车的,但是,含有75%酒精的消毒湿巾,可以放心携带。工作人员 称,当不确定某些物品是否可以携带时,可以在铁路12306APP、网站查询,也可以拨打12306客服电话咨询 如果携带了不允许带上火车的物品,旅客可以通过托运的方式携带。不少车站也设置了自助快递柜,旅客们可以选择将这些物品 通过快递的方式寄到目的地。 出门 ...
穿越千年!颐莲宋集空降超然楼,沉浸式宋风雅集引爆泉城夏夜
齐鲁晚报· 2025-08-01 16:17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以"莲出东方"为主题在济南超然楼前打造沉浸式宋风消夏雅集"颐莲宋集" 活动时间为7月25日至8月8日 通过还原宋代街景和市集场景为泉城夏夜注入新活力 [1] - 活动设置五大互动玩法包括诗词拼贴 宋代游乐项目 NPC对诗博花 交子集章游戏和新品首发 全方位打造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 [3][5][7][9][11][12] - 活动通过明湖灯影 仿古摊位 汉服体验等元素 让游客感受宋代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与精致感 实现"一秒穿越"效果 [1][5] 产品推广策略 - 活动期间公司首发"芙光沁驻"系列新品 该系列融合科技护肤与宋韵美学 瓶身设计取材宋代器物 釉色采用天青色 [11] - 设置专属线下售卖区 提供爆款喷雾 防晒喷雾 水乳面膜等夏日护肤刚需产品 以清凉好价吸引消费者 [11] - 通过"可玩 可感 可购"的沉浸式体验 将宋代文化与现代护肤产品有机结合 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12] 消费者互动 - 设置诗词拼贴创作环节 邀请参与者以"莲"为题即兴创作 通过贴纸拼贴形式体验宋代诗词文化 [3] - 还原投壶雅戏 趣味锤丸 竹编蹴鞠等宋代人气游乐项目 让游客体验古代娱乐方式 [5] - 安排NPC对诗博花互动 游客可与身着宋服的"书生""仕女"进行诗词接龙挑战 获胜者可获赠香囊或莲花 [7] - 推出"交子集章"游戏 游客通过摊位集章可参与宋代流行的"关扑"小游戏 赢取随机礼品 [9]
警惕!夏天随手放车里的这些“小物件”可能毁车伤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13:09
炎炎夏日,高温持续"烤"验着我们的生活,也给车辆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根据测试,封闭车厢内温度 极易飙升至70℃以上。此时,车内环境如同一个"移动烤箱"。哪些物品可能会在高温下变形、变质甚至 起火爆炸?高温天气下,车内究竟藏着多少隐患? 暴晒环境下车辆变"烤箱"? 警惕车内物品自燃 前两天,安徽一个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放在车内的清洁喷雾在太阳暴晒下突然 爆炸,击穿了前挡风玻璃,罐体一半露在车外。他心有余悸,感慨所幸车内当时没人,也没有起火。 无独有偶,就在前两个月,山西的一位网友也发视频说自己放在车上的香薰被太阳晒爆,巨大的力量将 后挡风玻璃瞬间炸开破碎,车内物品飞出。 除了气罐,矿泉水瓶也可能引发火灾。湖南一网友坐在车里时,发现自己的座椅竟然在冒烟,仔细一 看,是矿泉水瓶的聚光作用,导致坐垫局部温度飙升,险些起火。而这并非个例,还有网友也遇到过类 似情况。 前段时间,北京大兴区一居民小区内,一辆停在垃圾分类处的货车突然起火。公共场所视频显示,当天 中午,车头上放置的桶装水下方纸箱不断冒出白烟,随着烟雾越来越大,几分钟后燃起了明火,周边的 可燃物也很快被引燃。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赶来使用灭 ...
酷暑催热多元清凉消费,分期乐商城助力激活夏日经济潜力
新浪证券· 2025-07-11 16:53
高温天气驱动的消费热潮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导致空调、冰箱等家电需求激增,同时带动防晒用品、美妆护肤等多元化消费场景爆发[1] - 6月以来空调销量环比增长超110%,"清凉经济"成为推动消费提振的强劲引擎[1] - 冷风扇销量环比增长3.5倍,电风扇销量环比增长54%[3] 空调市场表现 - 小米空调在东北和内蒙古地区销量峰值达去年同期20倍[2] - 分期乐商城中小米空调在内蒙古、吉林销量环比增长约4倍,辽宁区域增长超150%[2] - 节能空调、智能空调等新品类订单量增长显著,售价超3000元的小米1级能效智能空调通过分期月供低至200元左右[2] 防晒及美妆消费趋势 - 太阳镜品类销量翻两倍,防晒衣等硬防晒装备及防晒喷雾、隔离霜等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3] - 女性在防晒用品下单量是男性的四倍以上,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3] 分期消费模式 - 分期乐商城通过"甄品惠"、"工厂店"等特色零售分期渠道及免息分期、领券立减等活动提供"轻松消费"体验[3] - 平台持续优化供应链结构,强化商户引进品质,提升多品类消费体验[3] - 深化与品牌合作,以分期消费为支点撬动更多市场可能[3]
盘点近一年不合格防晒产品,频繁“上榜”的有哪些?
贝壳财经· 2025-06-23 14:10
防晒产品抽检不合格情况 - 2024年国家化妆品抽检中防晒类产品符合规定批次占比为95.01%,在12类化妆品中最低 [1][6] - 近一年(2024年5月-2025年4月)64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中149批次为防晒产品,占比23.28% [1][5][6] - 防晒产品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成分未检出或浓度不足,部分成分含量仅为规定要求的1% [2][19][21][22] 不合格产品地域分布 - 149批次不合格防晒产品中126批次产自广东省(占比84.56%),其余为进口或川/云妆产品 [9] - 广东省化妆品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占全国55%生产企业、80%注册备案品种、2024年产值超2000亿元 [11][12] - 2024年广东省特殊化妆品首次注册申请占比达81%,国产新原料备案占比31.71% [11] 典型违规企业案例 - 广东全力医药科技公司9次上榜,涉及3款防晒产品成分不达标,2025年因多项违规被罚没103.66万元 [14][17] - 广州即尚化妆品公司4批次防晒乳不合格,2022-2025年累计被罚超20万元 [15][17] - 广州市百爱神生物科技公司因提供虚假信息被通报,关联生产企业曾因安全生产问题被罚12万元 [18] 监管政策动向 - 《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价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8月施行,重点监测非法添加及儿童产品风险 [2][23] - 药监部门将加强靶向抽检,要求问题企业自查原料、工艺等环节并整改 [24] 行业技术问题 - 149批次不合格防晒产品涉及253项问题,47.83%为成分比对不符,51.78%未检出标称防晒剂 [19] - 25批次产品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含量不达标,最低仅0.09%(规定7.2%-10%) [21][22]
选购合适的防晒产品,看这篇指南就够了
贝壳财经· 2025-06-23 14:10
防晒基础知识 - 防晒主要是防紫外线中的UVA和UVB,UVA导致皮肤色素增加,UVB产生破坏效应 [2] - 紫外线会从地面、水面反射到皮肤上,冬季雪地和夏季水面反射更强烈 [2] - 防晒需要全年进行,包括春秋季、阴雨天和室内窗边环境 [3] 防晒方式选择 - 物理防晒包括遮阳帽、防晒衣、防晒伞等遮挡方式 [4] - 化学防晒包括防晒霜、乳液、喷雾等产品 [4] - 建议物理和化学防晒结合使用,因活动时物理方式可能无法完全防护 [5] 防晒产品技术指标 - SPF值表示防UVB能力,数值越大防日晒红斑效果越好 [6] - PA值表示防UVA能力,"+"号越多防晒黑效果越好 [8] - 防水型防晒产品需标注洗浴后SPF值,且减少不超过50% [7] 儿童防晒要点 - 0-6月婴儿推荐物理遮挡方式,不推荐使用防晒霜 [5] - 6月以上儿童可使用物理防晒霜,主要成分为氧化锌、二氧化钛 [10] - 6岁以上儿童可使用物理或化学防晒霜,首次使用需做皮肤测试 [10] - 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存在误吸风险 [12][13] 防晒产品选购指南 - 需认准"国妆特字G/J"批号,查询产品注册信息 [14] - 日常通勤可选SPF15-30/PA+,户外活动建议SPF30-50+/PA+++ [9][14] - 物理防晒适合敏感肌和儿童,化学防晒适合油性肌肤 [14] - 需足量使用(面部1元硬币大小,全身30ml)并提前15-30分钟涂抹 [15] 防晒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 防晒霜需每2小时补涂,出汗或接触水后需补涂防水型产品 [9][10] - 物理防晒霜需用无皂基香皂或沐浴油清洗,避免毛孔堵塞 [17] - 开盖后的防晒霜建议半年内使用,最长不超过一年 [18] - 性状发生变化的防晒霜不建议继续使用 [18] 特殊场景防晒建议 - 医美后需加强防晒,防止色素沉着和屏障受损 [19] - 皮肤白的人更需防晒,因黑色素保护能力较弱 [16] - 防晒喷雾需避免在密闭空间使用,注意防火防爆 [13]
蕉下、波司登等多品牌混战:防晒衣为何越卖越便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3:57
防晒衣市场概况 - 天猫618第一轮战报显示蕉下在女装和男装销售榜均上榜,蕉下、蕉内、凯乐石占据男装机能防晒衣前三席位 [1] - 艾瑞咨询预测2026年国内防晒服配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元,其中防晒衣占比超50% [1] - 防晒衣价格带集中在100-200元区间,淘系平台200元以下产品销量占比70% [8][10] 品牌竞争格局 - 蕉下、欧森笠等新势力与安踏、李宁、探路者等户外品牌及波司登、南极电商等多品类品牌共同加码防晒衣市场 [2] - 波司登防晒服装业务从2022财年1亿元增长至2024财年10亿元 [3] - 南极电商2025年重点推出轻奢系列防晒衣,完成经销商端汰换并新增加盟店铺 [4] 产品与场景拓展 - 防晒衣应用场景从户外运动延伸至通勤、轻户外、社交约会等多场景 [3] - 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强化标签,如蕉下主打"山系户外",安踏强调"轻壳专业"功能 [3] - 防晒衣消费群体从女性扩展至男性、儿童及中老年,雪中飞、罗蒙等品牌针对中老年需求推出产品 [4][5] 品类延伸与价格趋势 - 骆驼成立美妆事业部推出防晒喷雾等"软防晒"产品,蕉下亦布局防晒霜品类 [6][7] - 2023年388元以上防晒服增速超400%,但2024年品牌普遍降价,100-150元价格带显著增长 [10] - 2025年主流品牌定价进一步下探至100-200元区间,但高端品牌如波司登、凯乐石仍保持990-1299元价位 [9][11] 消费需求演变 - 消费者需求从单一防晒功能转向兼顾时尚穿搭、面料科技与设计风格的多元化体验 [11] - 行业尚未出现"赢家通吃"局面,各价格带品牌均保持高增长 [10][11]
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防晒衣、防晒霜、防晒喷雾如何选?
央视新闻· 2025-06-14 09:36
防晒产品市场分析 防晒衣 - 防晒衣以物理防护为主,适合户外徒步、骑行等长时间强紫外线暴露场景 [1][2] - 优点包括无需接触化学防晒剂,适合儿童、孕妇和敏感肌人群 [1] - 缺点包括覆盖区域有限,高密度面料透气性差,频繁洗涤会降低UPF值 [1] - 选购要点包括查看UPF值(40+为合格,50+更优)、面料密度和颜色(浅色更佳) [2] 防晒霜 - 防晒霜防护功效持久可靠,适合日常通勤和面部防护,防水型适合水下活动 [2][5] - 缺点包括需手动涂抹,带妆时补涂可能破坏妆容 [2] - 选购要点包括SPF值(50遮蔽率98%,30遮蔽率96.7%)和PA值(日常PA++,强紫外线选PA+++或PA++++) [6] 防晒喷雾 - 防晒喷雾使用方便,适合运动后或带妆时使用,含酒精或薄荷成分可快速降温 [7][10] - 缺点包括防护时间短需多次补喷,存在吸入风险,儿童应谨慎使用 [7] - 使用要点包括"三喷三不喷":喷身体不喷脸、室外喷不室内喷、喷皮肤不喷衣物 [11][12][13]
降温喷雾,炸飞挡风玻璃!高温下,这些东西都别放车内!
齐鲁晚报· 2025-06-12 10:55
高温车内物品安全隐患实验 实验环境与温度数据 - 实验当天室外最高温突破35℃,暴晒后车内温度迅速攀升至70℃以上,最高达81℃[5] - 使用热成像仪测量证实密闭车辆在阳光直射下形成极端高温环境[5] 第一组实验物品:打火机与香水 - 打火机在2分钟内接连爆炸,碎片飞溅至后排座椅,因液态丁烷在50℃以上极易膨胀爆炸[4] - 香水瓶20分钟后喷嘴因酒精挥发压力过大而弹射,含酒精类易燃液体在高温下加速挥发[4] 第二组实验物品:放大镜与聚焦效应 - 放大镜40分钟后引燃纸巾并烧焦工作台内饰,产生浓烟及刺鼻气体[8] - 矿泉水瓶、水晶球、眼镜等凸透镜特征物品同样可能引发聚焦效应导致火灾[8] 第三组实验物品:手机充电宝 - 充电宝50分钟炙烤后温度达137℃并出现鼓包,超出0-40℃工作温度范围[11] - 劣质或改装锂电池充电宝稳定性更差,高温下可能爆炸起火[11] 第四组实验物品:降温喷雾 - 喷雾遇明火瞬间爆燃,冲击力掀翻挡风玻璃,碎片飞溅4米远[12][13] - 含丁烷、异丁烷等易燃成分,密闭空间使用后需立即通风并远离火源[13] 行业相关风险物品清单 - 罐装喷雾类(防晒、定型喷雾)高温下气压骤升易爆炸[6] - 听装碳酸饮料因二氧化碳气体晃动后可能爆炸[6] - 消防部门建议夏季勿在车内遗留打火机、香水、充电宝等物品[13]
端午假期将至 这份铁路出行携带物品清单请收好
央视新闻· 2025-05-29 22:19
食品类物品携带规定 - 粽子、绿豆糕等传统节令食品可携带上车,建议密封包装 [1] - 榴梿、螺蛳粉、臭豆腐等气味特殊食品可密封携带,但不建议车上食用 [1] - 自热米饭、自热火锅若发热包含镁铝粉则禁止携带和托运 [1] 日常护理用品携带规定 - 香水、花露水等非自喷液体容器单瓶不超过100毫升,每种限带1件 [3] - 发胶、防晒喷雾等自喷压力容器单瓶不超过150毫升,每种限带1件,累计不超600毫升 [3] - 动车组列车内禁止使用喷雾类产品以防触发烟感报警 [3] 运动装备携带规定 - 折叠自行车、平衡车需硬质包装固定且禁止骑行 [5] - 小型无人机可携带但禁止铁路沿线使用 [5] - 钓鱼竿在动车组列车收缩后长度不超过1米3,普通列车不超过2米 [5] 其他物品携带规定 - 充电宝单块额定能量不超100瓦时,2万毫安规格可携带 [7] - 散装酒禁止携带,瓶装酒需密封完好且酒精度24-70度,累计不超3000毫升(约6瓶1斤装白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