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晒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小暑・防晒经济里的清凉生意经|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08:12
防晒消费市场增长 - 中国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近5年稳健增长 预计2026年达958亿元 其中防晒衣占比554亿元超50% [4] - 高温天气与户外运动场景火热共同推动防晒意识提升 催生全副"捂"装消费需求 [4] 市场竞争与产品创新 - 防晒衣话题在小红书浏览量22亿次 抖音播放量3111亿次 消费者关注UPF50+防护及"显脸小""透气好"等设计亮点 [7] - 蕉下、SINSIN等品牌推出专利云朵原纱、UPF100+等创新产品 代表单品销量达80万+件 [8] - 产品功能从户外延伸至通勤、社交场景 满足"凉感""平价""颜值"等差异化需求 [9] 行业标准与产品选择 - 国标规定UPF>40且UVA透射率<5%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防晒服需满足透气率≥30mm/s等功能性要求 [12] - 小红书"物理防晒"话题浏览量16亿 "服饰硬核防晒"话题62.3万 消费者偏好与产品性能关联度高 [9] 市场趋势与挑战 - 防晒服配从功能装备升级为集"凉感""显瘦"的时尚单品 向时尚化、场景化发展 [15] - 行业存在三无产品虚假标注UPF50+、夸大宣传等问题 需强化标准执行以保障可持续发展 [12][15]
设计驱动 科技赋能 “防晒经济”撑起万亿赛道
消费日报网· 2025-07-03 10:4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防晒服配市场规模2023年超800亿元 预计2027年达1000亿元 [1] - 该品类从边缘产品跃升为主流消费品类 构筑"防晒经济"新型消费市场 [1] - 2024年夏季电商平台"防晒服"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超200% 头部品牌销量环比增长近5倍 [2] 消费趋势演变 - 消费需求从简单遮挡升级为专业性 舒适性和场景适配性 [2] - 户外骑行人群偏好透气防晒帽面罩一体设计 通勤白领选择UPF认证轻薄外套 年轻群体推动科技面料与潮流设计融合 [2] - 消费理念从"防晒不怕黑"进化为"健康+功能+时尚"综合表达 [2] - 防晒消费从季节性应景走向全季 全人群 全场景的长期消费逻辑 [3] 产业链特征 - 产业带企业订单爆满 定制化 OEM代工和自主品牌并行发展 [2] - 完整制造产业链支持从功能性原材料创新到数字化柔性制造再到电商直播营销 [2] - 产品被系统性嵌入时尚制造业高附加值板块 [2] 品牌营销升级 - 品牌借助防晒服饰进入"主打生活方式"叙事 输出健康 精致 个性化生活理念 [3] - 多维驱动因素包括颜值经济 健康经济和国潮文化 [3] - 展现中国消费市场潜力与细分赛道弹性 为制造业存量市场挖掘增量提供范式 [3]
打工人的新皮肤,又翻车了
虎嗅· 2025-06-18 22:16
防晒衣市场趋势 - 防晒衣已成为夏季必备单品,接棒冲锋衣成为都市人新宠[1][2] - 防晒衣功能多元化,兼具防晒、空调服、穿搭松弛感等多重用途[2][3] - 中国防晒衣市场进入成熟期,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554亿元,防晒服配市场规模达958亿元[20] 产品设计升级 - 防晒衣款式从单一功能型转向时尚多元化,修身版型、山系风、衬衫款等成为热门[6][8][9] - 色彩设计突破传统黑白灰,糖果色、莫兰迪色系成为主流[10][16] - 防晒衣在社交平台话题量激增,"儿童防晒衣"相关笔记超30万条,"防晒衣穿搭"浏览量超4.5亿[17][19] 功能性能内卷 - 防晒指数持续升级,部分品牌宣称UPF100甚至UPF1000[21] - 消费需求进阶,防晒衣需适应徒步、登山等多场景,凉感、透气性、轻量化成为核心关注点[22][23] - 头部品牌推出创新产品,如蕉下145g超轻薄系列、骆驼"沐光"防泼水系列[26][27] 行业乱象与选购标准 - 市场存在虚假宣传问题,部分产品防晒效果不达标甚至不如普通外套[4][38][40] - 选购需认准国家标准GB/T 18830-2009,UPF>40且UVA透过率<5%为合格门槛[42] - 原纱防晒工艺优于涂层防晒,凉感面料需符合接触凉感系数≥0.15的标准[44][46] 品牌竞争格局 - 户外品牌(骆驼、迪卡侬)、服装品牌(优衣库、波司登)、新锐品牌(小野和子、茉寻)及白牌均布局防晒衣市场[30] - 蕉下以市占率第一引领行业,产品创新聚焦轻量化与便携性[26] - 价格带跨度大,从30元白牌到300元以上专业款并存[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