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韦德之道
icon
搜索文档
潮流消费的最终解:不是谁更潮,而是谁更会交易
36氪· 2025-06-17 07:45
潮流电商行业演变 - 酷动城从专注潮鞋的垂直平台升级为覆盖潮鞋、潮服、潮玩、二次元周边的综合潮流电商平台,并上线鉴定服务[2] - 得物从球鞋资讯平台转型为提供鉴别服务的潮流电商,2015-2019年借助SNEAKER文化热潮崛起[6] - 潮流电商呈现"兴趣电商-潮流电商-货架电商"的进化路径,酷动城依托淘宝货架电商基建实现快速追赶[15] 潮品消费市场特征 - 2025年永乐拍卖会上LABUBU潮玩拍出108万元高价,显示潮玩收藏价值受市场追捧[3]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国产游戏IP占据6席[11] - 潮品具有强金融属性,如2019年AJ联名款溢价59%,倒钩鞋款溢价超10倍,二手球鞋市场规模突破10亿美元[6] 平台鉴定能力建设 - 得物2022年获得CNAS认可但其鉴定仍受消费者质疑,黑猫投诉存在大量质量问题反馈[7] - 酷动城2025年推出"真酷鉴定"获消费者认可,背靠淘宝建立通用型鉴定能力且保持业务独立性[9][10] - 行业趋势显示鉴定需前置为通用能力而非运营手段,得物向货架电商扩展时出现鉴定娱乐化倾向[9] 货架电商优势分析 - 淘宝月活达9.44亿历史峰值,微信支付接入使新安装用户同比激增55%,88VIP会员超5000万[22] - 货架电商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优化等底层能力定义潮流消费规则,淘宝成为"超级货架"[16] - 淘宝整合全品类供给构建"趋势捕捉-生产-流通-消费"完整生态,支持酷动城突破扩容边界[18] 平台运营成本比较 - 得物佣金率5%-25%,保证金5000-5万元,企业卖家售279元鞋实际到手237元[23] - 酷动城沿用淘宝费率标准,基础软件服务费0.6%,服装鞋包类佣金3%-5%,无强制附加服务[26] - 得物存在隐形成本如瑕疵品降价损失、退货物流费用承担、库存积压风险等问题[26] 商家选择逻辑 - 商家更关注趋势和利润而非情怀,货架电商能提供更大用户池和常态化销售渠道[19] - 淘宝流量覆盖泛圈层人群,如宝妈群体同时是儿童用品和LABUBU的消费主体[22] - 货架电商使潮流品牌获得直接对话消费者的机会,实现文化资本积累而非单纯交易[27]
匡威想卖篮球鞋,安踏可能不同意
新浪财经· 2025-06-13 14:25
匡威品牌现状与战略调整 - 匡威最新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创2025财年以来最大跌幅,2025财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7%至13.4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下滑44%至2.1亿美元 [7][8] - 公司推出球星亚历山大签名鞋Shai 001,定价130美元,试图通过专业篮球领域突破业绩瓶颈 [1][2] - 匡威历史上曾是篮球鞋市场主导者,但1984年后被耐克AJ系列取代,21世纪转向潮流市场导致篮球领域影响力衰退 [5][6] 篮球鞋市场竞争格局 - 耐克与阿迪达斯占据主导地位,彪马通过Hali 1等产品成为NBA球员选择第四大品牌,其鞋款以编织鞋面和外露式中底技术获得市场好评 [11][13] - 中国品牌李宁、安踏崛起,韦德之道和欧文一代等产品在实战球鞋榜单超越耐克,部分限量款溢价达33倍 [14][16] - NBA总决赛收视率创新低,G1平均收视人数891万,G2仅876万,反映篮球运动吸引力下降可能影响品牌营销效果 [17] 产品与技术分析 - 匡威Shai 001采用皮质鞋面与CX泡棉中底,前掌配置Zoom Air气垫,但牺牲透气性和防侧翻性能,设计更偏向时尚而非功能 [11][13] - 彪马Hali 1注重实战性能,采用Nitro超临界发泡材料增强赤足感,外底上翻设计提升防侧翻稳定性 [11] - 匡威2019年推出的All Star Pro BB因抗扭能力与舒适度问题市场反响平平,反映产品研发短板 [6] 行业趋势与挑战 - 运动消费趋势转向跑步与舒适性品类,昂跑、HOKA等新兴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挤压匡威传统板鞋市场 [7] - 滑板等街头文化运动推广成本高且受众有限,匡威回归篮球领域的战略面临增长不确定性 [8] - 母公司耐克业绩承压,匡威需在品牌重塑与利润修复间平衡,篮球领域投入效果待观察 [7][8]
专业基因驱动品牌跃升:李宁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价值解码
经济观察报· 2025-05-07 21:05
5月6日,中国奥委会与李宁品牌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举行合作 发布仪式,正式宣布李宁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 服装合作伙伴。 作者:夏安 封图:图片资料室 退役后的李宁,创建了同名专业运动品牌,换了一种身份继续与奥运会的结缘,1992年,这一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品牌成为中 国体育代表团指定领奖服装、领奖鞋赞助商,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领奖台上使用外国体育用品的历史。此后至2004年的四届奥 运会,李宁品牌连续12年保持与与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合作。 独特的创始人背景,使李宁在品牌传播上具备天然的国民认知度。这种与生俱来的品牌资产,是其他品牌难以企及的稀缺资源。然 而,这份荣耀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作为中国运动用品的代表性品牌,李宁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更高的期待。 过去数十年,李宁持续聚焦篮球、跑步、综训、羽毛球、乒乓球和运动生活等核心运动品类,通过专业产品研发和赛事支持等方式, 助推这些项目在中国的发展。 乒乓球领域,李宁自2000年至今,已连续25年陪伴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征战国际赛场,"龙服"系列比赛装备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时 刻。篮球方面,从"韦德之道"系列的专业突破到成为CBA联赛长期合作伙伴,李 ...
专业基因驱动品牌跃升:李宁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价值解码
经济观察网· 2025-05-07 14:42
合作概况 - 李宁品牌成为中国奥委会2025-2028年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涵盖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等十余项国际顶级赛事[1] - 合作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专业运动装备,包括奥运会、亚运会、青年奥运会等大型国际赛事[1] - 此次合作是李宁品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赋予品牌权威背书和全球曝光机会[1] 品牌历史与专业基因 - 创始人李宁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三金两银一铜,为品牌注入专业运动基因[2] -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起,李宁品牌连续12年成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指定领奖服装赞助商[2] - 品牌持续聚焦篮球、跑步、羽毛球等核心品类,近十年累计投入超35亿元研发资金[3] 专业领域成就 - 乒乓球领域连续25年赞助中国国家乒乓球队,"龙服"系列见证多项辉煌战绩[3] - 篮球领域推出"韦德之道"系列,并长期合作CBA联赛[3] - 跑步品类构建了覆盖慢跑、竞速、越野等场景的矩阵化产品体系[3] 终端体验升级 - 线下门店新增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标识及"中国荣耀 李宁同行"主题展示区[4][5] - 设置品牌历史展区,通过影像资料强化消费者对品牌体育基因的认知[4][5] - 推出以冠军荣耀为灵感的"荣耀"系列产品,提升品牌情感连接[6] 品牌价值提升 - 合作将强化李宁"专业运动品牌"定位,通过赛事曝光提升国际知名度[7] - 中国奥委会的严格筛选标准间接验证了产品品质,增强消费者信任[7] - 品牌与奥运精神的绑定丰富了文化价值,为长远发展积累无形资产[8]
李宁(02331):业绩点评:1Q25流水符合预期,25年为投入年各品类布局积极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29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李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16港币,有6.5%上行空间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Q25李宁流水符合预期,判断2Q25整体服饰行业因晚春或面临短期库存和折扣压力 [3] - 2024年专业跑鞋核心系列带动收入增长,2025年各品类新品积极布局 [4] - 2025年为投入年,管理层维持2025年收入同比持平,净利润率高单位数的指引 [6] - 看好李宁多个运动鞋类技术平台提供科技动力,渠道调整接近尾声,25投入年后有望进入品牌上行周期 [7] 各部分总结 1Q25业绩情况 - 李宁大货流水低个位数增长,直营渠道流水低个位数下跌,奥莱店铺正增长,正价店负增长,加盟渠道低个位数增长,电商低双位数增长 [3] - 公司完成1Q25目标,1月超预期,2月符合预期,3月低于预期,4月因晚春负增长 [3] - 李宁童装趋势好于大货,有高位数增长 [3] - 产品库销比在5X左右,直营、批发、电商折扣均有所改善 [3] - 鞋流水增长高单位数,服装因气候变化流水下降低个位数,与2024年趋势一致 [3] - 高层级市场流水下跌低个位数,低层级市场流水增长高个位数 [3] 品类发展情况 - 2024年跑步/健身/篮球/休闲四个品类零售流水占比分别为28%/15%/21%/35%,增速分别为25%/6%/-21%/-6% [4] - 1Q25跑步增速20%以上,健身延续增长,篮球和运动生活品类双位数下跌,与2024年趋势一致 [4] - 2025年各品类新品积极布局,跑步、运动生活、篮球、户外等品类均有新品推出 [4] 2025年投入计划 - 官宣成为2025 - 28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围绕奥运打造品牌力和多品类产品 [6] - 篮球品类签约球星,推出更多联名款,推广反伍街头篮球鞋超50个城市 [6] - 乒乓球和羽毛球品类加大投入,目标市场第一品牌 [6] - 跑步加大马拉松赞助和签约专业跑者投入 [6] 财务预测情况 - 预期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89.9/305.1/332.0亿元,同比增长1.1%/5.2%/5.6% [7] - 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0.0/33.5亿元,同比-12.2%/13.2%/11.7% [7] - 对应2024 - 2026年PE为13.6X/12.0X/10.8X [7]
一年卖出286亿,李宁开启「攻守战」丨氪金·大消费
36氪· 2025-04-01 21:52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财经 ,作者谢芸子 郑怀舟 36氪财经 .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洞见市场,比99%的投资者更聪明。 稳健不等于保守,该攻的攻,该守的守。 文 | 谢芸子 编辑 |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李宁还在继续维稳。 发布会现场,钱炜也对36氪表示,"我们不能牺牲对专业属性和专业科技平台的追求,会坚持现在的路。" 3月28日,李宁公司发布2024年财报,全年营收286.7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30.13亿元,同比下跌5.46%;集团整 体毛利率49.4%,较去年提升1个百分点。 业内普遍认为,李宁全年的业绩符合预期。 摩根士丹利称,李宁净利润下滑是因为"投资物业"减值的拖累。市场会正面解读业绩结果,这意味着,该公司的盈利可能优于 部分投资者的预期。 财报发布后,李宁股价走高,盘中涨超6%创周内最高,当日报收17.16港元/股。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變動 | | --- | --- | --- | --- | | | 2024年 | 2023年 | (%) | | 收益表項目 | | | | | (除特別註明外,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