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演出

搜索文档
中国交响乐团赴新加坡交流演出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5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本报新加坡9月13日电 (记者张矜若)为庆祝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成立10周 年,中国交响乐团于2025年9月7日至11日应邀赴新加坡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中国交响乐团通过中外艺术家同台对话、大师班教学等方式,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体系,让音 乐真正成为中新两国人民交流的桥梁,以艺术为笔,为两国友谊续写了崭新篇章。 ...
暑期复盘|演出市场票房105.56亿大涨近半,岳云鹏、那艺娜等惹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27
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暑期档(6-8月)演出行业票房达105.56亿元 同比增长42.46% [1] - 市场持续增长反映新消费心智形成 非短期报复性消费 [3] - 观演习惯逐步固化 演出成为假期社交及情绪宣泄的重要选择 [5] 细分市场结构 - 音乐演出占据超90%市场份额 票房从69.41亿元增至97.97亿元(增幅超41%)[3][5] - 旅游演艺与综艺演出呈现倍数级增长 受益于文旅市场扩张及脱口秀等品类传播 [3] - 其他类(含哑剧等)票房3.32亿元 观演人次达375.8万(占总人次18.1%)显示小众需求崛起 [3] 演出主体多元化趋势 - 头部歌手如张学友、周杰伦等持续巡演 五月天鸟巢连演13场创纪录 [9] - 跨界艺人增多:喜剧演员岳云鹏演唱会最高票价1580元且售罄 网红那艺娜引发话题效应 [5][7] - 国际艺人(如Charlie Puth)及沉寂多年艺人(如谢霆锋)加入暑期市场 [9] 行业挑战与隐忧 - 二八效应加剧:头部歌手主导票房 多数演出方面临亏损 [9] - 音乐节成本高企:单场花销常超3000万元 推高歌手出场费及整体费用 [9] - 票价上涨与体验问题:主办方引入流量艺人跨界引发乐迷体验争议 [11]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虎嗅· 2025-08-04 15:36
音乐产业市场结构特征 - 中国音乐产业收入结构失衡 音乐教育培训产业总产值达1554.8亿元 显著超过音乐演出市场的387.33亿元和数字音乐产业的1027.46亿元 [10][30] - 全球音乐市场收入中现场音乐占比46.1% 录制音乐占比40.9% 呈现以线下演出为主导的健康生态 [16] - 中国音乐市场形成"教音乐>学音乐>做音乐"的逆向价值链 产业核心由培训需求而非作品消费驱动 [10][32] 中外产业生态对比 - 西方音乐产业建立在线下场景基础之上 A&R体系通过现场演出评估艺人舞台表现力与发展潜力 [19][21][23] - 韩国偶像产业虽高度标准化 但通过5-9亿韩元/团体的投入形成可复制的海外输出模式 实现资本回报闭环 [12][13] - 中国音乐创作体系存在师徒传承的封闭性 技术规范与审美固化导致创新乏力 [6] 平台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困境 - 流媒体平台掌控流量分配权 采用数据中台模式管理艺人 以短视频转化率和粉丝数据为核心KPI [24][26] - 爆款单曲版权成为主要盈利点 艺人长期发展价值被忽视 行业陷入短期流量博弈 [27][28][29] - 线下演出场景缺失导致厂牌生态难以建立 艺人缺乏巡演/周边/赞助等多元化收入渠道 [14][25] 产业认知偏差与现实矛盾 - 行业讨论聚焦审美批判而非产业分析 将市场问题简化为"审美缺失"或"创造力不足"的道德指责 [2][3][5] - 数字音乐白皮书侧重线上流媒体叙事 与中国实际以培训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存在显著偏差 [15][17] - 艺术价值与商业回报形成认知割裂 海外市场认可艺术存在本身的价值 而国内市场强调投入产出比 [7][8][9]
“音乐+文旅”点燃山东夏日消费 多元化场景供给,精准对接年轻群体消费新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8-04 05:37
音乐演出市场与文旅融合 - 山东音乐演出市场全域开花,通过"音乐+文旅"模式吸引大批乐迷,联动多元化场景供给精准对接年轻群体消费新需求 [12] - 刀郎在临沂举办两场演唱会吸引12万歌迷,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综合消费4.6亿元 [13] - 临沂推出"听歌游临沂"套餐,持演唱会门票可免费畅游10家景区,带动重点A级以上景区游客量增长25% [13] 二三线城市市场下沉 - 山东演出市场加速向临沂、日照、东营等二三线城市下沉,形成新兴聚集地 [13] - 刀郎演唱会带火当地餐饮住宿,代表城市美食IP的炒鸡店客流量翻倍,高端品牌酒店入住率超90% [13] - 东营河海音乐节两天呈现112个节目,汇聚19家非遗及文创摊位,打造沉浸式文化发现之旅 [14] 景区场景创新与常态供给 - 山东景区探索将音乐演出嵌入文旅场景,如台儿庄古城举办台风音乐季实现"白天逛古城、夜晚享音乐" [15] - 日照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推出31场演出,包括三场"超级周末"万人音乐会,构建可持续演艺经济矩阵 [16] - 日照将音乐舞台搭建在海滨一线,契合年轻人对"打卡感""仪式感"的追求 [16] 夜间经济与多元消费生态 - 日照万平口景区布局大地艺术市集、特色美食街区等,激活夜间经济,让海边成为"愿来、能留、想消费"的新选择 [18] - 青岛台湾美食文创嘉年华引入地道台湾美食与青年音乐表演,形成音乐散场后的"第二主场" [20] - 夏季夜间消费场景多元化推动需求释放,如烤鱿鱼等特色美食摊位在演唱会期间持续火爆 [17][19]
新消费场景解锁心动密码,“情绪经济”吸引年轻人为“感觉”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6-03 12:47
山姆会员店江岸店表现 - 端午假期日均客流量超2.5万人次[1] - 食品区试吃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排队参与[1] - 玩具区互动体验项目如遥控碰碰车受到家庭消费者欢迎[1] 沉浸式体验业态发展 - 博新全宇宙沉浸式体验中心提供VR古埃及探索项目,吸引消费者体验[4][6] - 《消失的法老》主题场景提供逼真体验,包括飞行失重感等效果[6] - 600多平方米的黑白记号空间提供独特互动体验[4] 音乐主题街区运营 - "通城印巷"音乐街区融合30余家华中首店,包括MAO Livehouse等[8] - "跳进染缸"音乐节吸引超200桌客人排队[11] - 开业一个月客流量已超10万人次[11] 快闪店及创新零售 - "全员饿人"快闪店通过"过家家"式消费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8] - 提供19-49元价格区间的武汉美食玩偶[8] - 虚拟表演式销售过程获得消费者认可[8] 传统商圈升级 - 武汉天地客流同比增长18%,年轻人占比提升[12] - 品牌更新率达95%,重点布局情绪消费[13] - 引入高达基地、泡泡玛特等热门品牌及VR体验等新业态[12] 商业项目运营数据 - 咸安坊端午假期日均流量超5万人次[11] - 入驻首店品牌占比达75%,多个体验式品牌快速出圈[11] - 项目运营两年持续保持火爆状态[11] 商业发展趋势 - 情绪经济成为消费新趋势,消费者更注重情感体验[19] - 从实物交易转向情感互动消费,催生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19] - 主题商业街区和情感互动场景有效激活城市消费活力[20]
美国小企业哭诉: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对其业务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新闻网· 2025-04-14 09:50
关税政策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 唇膏制造商预测商品成本增加500万美元 原材料年采购额通常为1000万美元[1][4] - 音乐厅座椅更换项目因25%关税导致成本额外增加14万美元[5][6] - 佛罗里达州企业自2017年以来已缴纳超过100万美元贸易税 预计未来12个月关税金额将达近100万美元[5] 企业经营策略调整 - 多家企业取消采购订单 暂停扩张计划并推迟招聘[4] - 玩具零售商指出关税政策对业务构成严重威胁 观察到消费需求持续受抑制[4] - 制造企业尝试在美国本土生产但未能找到盈利方案[5] 行业经济影响 - 关税政策导致制造成本大幅上升 企业信心下滑及供应链中断[6] - 投资者认为关税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6] -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可能迅速陷入衰退且持续时间较长[6] 企业应对措施 - 唇膏制造商将成本上涨视为重大额外负担[4] - 音乐厅因关税陷入支付困境 座椅已进入生产阶段[5][6] - 部分企业计划对美国政府关税政策提起违宪诉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