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295芯片
搜索文档
博泰车联港股上市,200亿市值是低估还是泡沫?
搜狐财经· 2025-09-30 23:52
IPO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智能座舱第一股” [2] - 全球发售1043.69万股,发行价每股102.23港元,募资净额约9.19亿港元 [3]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倍数高达529.79倍,显示市场热情高涨 [3]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势,一度上涨超50%,收盘报157港元,总市值达235.49亿港元 [3] - 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投后估值为88.72亿元,相较2015年的10.72亿元增长逾7倍,首日市值已突破200亿 [3]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2.18亿元增至2024年的25.57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录得7.54亿元 [5] - 业务高度依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4年该业务收入24.41亿元,占总收入95.5%,其中域控制器贡献19.6亿元 [4] - 域控制器出货量由2022年的48.8万台增至2024年的91.5万台,复合年增长率36.9%,2025年前五个月出货26.6万台,同比增长20.4% [5] - 公司持续亏损,过去三年累计净亏损超过12亿元,2022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4.52亿元、2.84亿元和5.41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继续亏损2.2亿元 [4][5] - 毛利率有所改善,2025年前五个月为13.1%,较2024年的11.8%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4] 市场地位与客户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公司在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为7.3% [4] - 中国前五大车企中的三家部署了公司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其中两家同时部署了其网联服务 [6] - 核心客户包括中国车企、新兴新能源品牌(如阿维塔、岚图)以及国际车企 [6] - 公司与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预计2026年量产落地 [7] 技术合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与高通深度合作,其搭载高通第四代骁龙8295芯片的高端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中国供应商中获得定点数量排名第一 [8] - 2025年4月,公司与高通进一步扩展合作,共同开发搭载骁龙至尊版8397芯片的最新AI整合解决方案 [8] - 公司是少数能提供基于麒麟9610A处理器和鸿蒙操作系统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在“鸿蒙生态”中具有独特定位 [8] - 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增强技术研发、提高生产能力及扩大销售服务网络,以支持全球化市场布局 [9] 行业竞争与估值争议 - 与公司体量相近的Tier 1供应商市值多集中在100亿至500亿之间,其上市初期150亿至200亿的市值被认为处于合理区间 [4] - 市场对其估值存在分歧,乐观观点看好其市场地位和毛利率改善空间,悲观观点则担忧其“增收不增利”的盈利模式难以支撑200亿以上市值 [4][5]
高端访谈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技术为基、合作为路 与中国汽车业共创智能化新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9:43
高通汽车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全栈布局驱动汽车业务纵深发展,涵盖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车载连接等核心领域,实现从平台化支撑到规模化落地,加速技术普惠 [1] - 打造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包括骁龙汽车智联平台、骁龙座舱平台、Snapdragon Ride平台和骁龙车对云服务,侧重点随行业需求动态调整 [3] - 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成为新增长引擎,智能座舱迭代速度打破传统汽车行业周期限制,中国市场多款新车型采用骁龙8295或骁龙8155芯片 [3] 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策略 - 舱驾融合被视为重要行业趋势,公司通过高算力芯片和先进软件支撑多模态大模型上车,同时推动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舱驾融合解决方案进入大众市场 [4] - Snapdragon Ride平台已支持超过30个中国汽车品牌,覆盖6万至34万元价位段车型,加速ADAS功能普及 [3] - 公司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既提供单独座舱和驾驶辅助方案,也支持舱驾一体平台,推动驾驶辅助普惠化 [4] AI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AI正在重塑汽车交互、决策与体验,公司聚焦终端侧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融合两大方向,支持车企将通用大模型拆解为车端专用模型 [5] - 公司看好AI在终端侧应用的发展速度,认为其可能超过智能手机领域,智能辅助驾驶是重要AI应用场景 [5] - 产品缺陷率(DPPM)严格控制在百万分之几以内,确保技术可靠性作为安全前提 [5] 中国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市场是全球战略核心引擎,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远超海外市场 [7] - 公司50%工程师专注汽车业务,确保快速响应本土需求,支持客户完成特定应用场景 [9] - 延续"水平式赋能"模式,与本土汽车企业相互赋能,方案落地速度适应"中国速度" [7][9] 核心竞争力与生态协作 - 每年将营收20%投入研发,布局5-10年后技术方向,Snapdragon Ride平台提供性能与成本最优解 [8] - 坚持"发明-分享-协作"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深度合作,例如苏州Momenta基于高通方案为丰田提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9] - 差异化优势在于提供顶尖技术同时适应"中国速度",满足新势力激进创新和传统车企稳健转型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