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科学仪器
icon
搜索文档
云参观皖仪新研发大楼:抢100份随机礼品,附赠现金红包
仪器信息网· 2025-10-22 17:08
公司发展历程与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03年 从专注工业气密性检测的初创公司起步 逐步成长为覆盖工业检测 实验室分析仪器 在线监测 医疗仪器的综合性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 - 二十多年来 公司始终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推动中国高端分析仪器的自主化进程 [2] - 公司在智慧工业 环境监测 实验室分析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持续深耕 构建起集研发 生产 应用于一体的全链条能力 [2] 新研发园区启用 - 2025年10月28日 公司合肥总部新研发大楼将正式启用 这标志着企业发展的战略跃迁 [2] - 新园区包括全新的现代化研发大楼 智能化生产车间以及先进的数智化展厅 [2] - 通过直播 观众可沉浸式探访数智化展厅了解前沿技术 走进现代化办公区感受创新文化 深入智能化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精密仪器制造全过程 [9] 行业活动与推广 - 公司携手仪器信息网推出"仪气风发·共启新程——新园区启用仪式暨22载同行之路感恩盛典" 诚邀全国业界同仁 合作伙伴与广大观众线上参与 [2] - 活动提供100份奖品随机赠送 并可通过添加助手微信获取2元现金红包(仅限行业用户) [5] - 活动仅面向科学仪器及相关行业从业者 如微信朋友圈未展示相关工作内容将被认定为非行业用户而不具备领取资格 [7]
关于征集全国高校高端科学仪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概念验证项目的通知
仪器信息网· 2025-09-21 11:58
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高校高端科学仪器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州)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公开征集2025年新一批概念验证项目,聚焦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提供资金、场地、技术等全方位支持以助力科研团队跨越成果转化障碍 [2][3] 征集对象 - 项目征集面向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持有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权属清晰且无纠纷的科技成果,并具有较强转化落地意向的个人或团队 [3] 申报条件 - 申报项目涉及的科研成果须为高校或科研院所独自或共同拥有,且所有权人同意成果转化 [4] - 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须已与广州市政府签署共建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相关合作协议或备忘录 [4] - 项目内容需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5] - 项目应围绕高端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壁垒、"卡脖子"难题、关键核心技术或颠覆性技术,并拥有样机或小试产品等实质内容,产业化前景明朗且产品能在两年内推向市场 [11] 政策支持 - 资金支持:概念验证阶段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通过验证且具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可继续获得产业化资金支持,概念验证与产业转化项目资金总额最多可达1000万元 [7][8] - 场地支持:概念验证阶段免租金提供不超过200平方米实验与办公空间,产业转化阶段免租金提供不超过500平方米入驻场地,并可协助对接产业园区争取政策支持 [8] - 技术支持:项目团队可获得共享仪器平台、技术支撑平台等服务 [9] - 人才引育:团队有机会获得教育部额外博士生名额,中心协助引进人才并申请属地人才项目 [10] - 咨询服务:提供知识产权、法律、财务、投融资等专家团队支持 [12] - 其他支持:帮助对接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资源,提供住房、子女就学等生活配套,并将获批项目纳入负责人所在单位横向课题业绩指标 [12] 实施程序 - 项目申报需进行意向收集与正式申报,包括填写信息表与申报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13][15] - 实施流程包括项目初筛、专家评审、审议立项、结果公示、签署协议、项目实施及验收,项目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两年 [16][17] 申报方式 - 意向申请人需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指定网址填写项目简要信息,并于2025年9月28日前提交 [14] - 正式申报需提交签字盖章的申报书及相关附件扫描件与电子版,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 [15] - 通过初筛的项目需另行提交纸质申报文件一式三份 [16]
全国首个区级科学仪器专项计划发布 推动标准建设和专利布局
环球网资讯· 2025-06-14 22:06
行业政策 -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全国首个区级科学仪器专项三年行动计划《海淀区科学仪器先锋领航行动计划(2025-2027年)》[1][3] - 行动计划以"市场主导、应用牵引、创新驱动"为原则,实施四大工程(技术产品强基、应用推广示范、创新主体提质、产业生态优化)[3] 行业现状 - 海淀区拥有科学仪器相关企业200余家,包括112家国高新企业、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 产业链覆盖核心零部件研发、整机生产、海外代理、检测服务、共享平台等全环节,生态完善[3] 技术发展 - "技术产品强基工程"聚焦标志性整机、关键零部件、底层软件技术及AI赋能科学仪器路径[3] - "应用推广示范工程"通过仪器共享平台建设、测试验证评价、用户委员会推动高端仪器迭代[3] 企业培育 - "创新主体提质工程"培育不同阶段企业,形成龙头引领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3] - 推动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打造科学仪器特色产业园区以加速产业集聚[3] 产业生态 - "产业生态优化工程"整合金融、人才、专利等要素,发挥政府基金与社会资本协同效应[4] - 加强人才引进与标准建设,搭建产学研用共享平台完善生态体系[4] 区域目标 - 海淀区计划提升高端科学仪器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全球影响力,支撑北京市产业聚集和高质量发展[4]
未来3年北京打造高端科学仪器产业集群
仪器信息网· 2025-06-05 14:05
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面提升高端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产业集聚、产业服务和应用推广能力,打造"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1][2] - 计划构建北京创新策源、京津冀产业协同、全国辐射带动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集群[2] 自主创新能力目标 - 到2027年研制50款以上整机产品,突破30项以上关键部件[3] - 推动形成一批领域公认、行业引领的技术标准[3] - 培养引进顶尖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3] - 建立世界一流的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机构[3] 产业集聚目标 - 培育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家左右[3] - 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以上[3] - 专精特新企业80家以上[3]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3] 产业生态建设 - 建成精密加工、验证评价、中试熟化等服务平台[3] - 研发典型仪器谱库和专用软件[3] - 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3] - 完善应用牵引机制,增强国际竞争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