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牛
icon
搜索文档
从“苹果链”到“华为链” 坤元资产解码中国“科技牛”崛起之路
财富在线· 2025-09-11 17:28
两家顶尖的科技巨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先后亮相,与其说是产品层面的"巅峰对决",不如说更深刻地折 射出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与自信。然而,真正揭示时代深层变革脉络的,并非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手机产 品,而是背后支撑它们屹立于全球之巅、庞大而迥异的产业链体系——以"全球分工"为特征的"苹果 链",以"自主共生"为内核的"华为链"。 9月的全球科技舞台,因两场接踵而至的发布会而显得格外瞩目。9月10日,iPhone 17系列全面亮相, 其中iPhone 17 Pro Max新增2TB内存版本,售价高达17999元,成为最贵的iPhone手机,但是国内的AI功 能依旧"缺席"。而6天前,在华为Mate XTs非凡大师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新款三折 叠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起售价同样是17999元。 作为始终专注科技创新领域的专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坤元资产认为,正是这一产业链级别的范式转 移,构成了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结构性"科技牛"。近期,科创50指数的强劲表现与相关板块的交投 活跃,正是这一宏大叙事在资本市场的初步映射。而科技创新,正是坤元资产基于长期研判,持续投入 并深度布局的核心方向。 链条重塑: ...
重回“科技牛”!今天就是A股九月最重要的一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16:02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强势反弹 沪指涨1.65% 深成指涨3.36% 创业板指涨5.15%创年内新高 [2] - 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元 较前日放量4596亿元 [2] - CPO、PCB、液冷服务器等科技板块涨幅居前 贵金属、油气、旅游等板块下跌 [2] 技术走势 - 市场经历约10个交易日震荡整理后重新站上所有趋势线 形成主动方向选择 [3] - 创业板指在"8·27"回调后维持强势 无视回调继续趋势上行并连创新高 [7] - 科技股中最强品种领涨而非高低切 显示市场选择继续走牛 [9] 核心驱动因素 - 科技股全线爆发 "胜易中天"(胜宏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CPO龙头股深度绑定创业板走势 [9] - 工业富联实现两连板创历史新高 市值达1.17万亿元 [14] - 算力硬件股占据A股成交额排行榜多数席位 胜宏科技成交291.43亿元涨16.28% 中际旭创成交277.87亿元涨14.28% 新易盛成交277.16亿元涨13.42% [15] 产业趋势 - 甲骨文与OpenAI签署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约 自2027年起为期5年 为史上最大云端合约之一 [13] - 中国电信研究院预测到2035年AI将为中国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占GDP的4%-5% 算力需求可能增长10-100倍 [13] - 2025年1-7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4050亿美元 同比增长20.4% 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增11.1% [16] 行业前景 - WSTS预计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7009亿美元 增11.2% 2026年将达7607亿美元 [16]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预计2028年达140万片 年复合增长率14% [16] - AI驱动半导体产业扩张 带动晶圆制造需求和半导体材料市场快速增长 [16]
顶级游资陈小群 昨天割肉今天无语?牛市主线仍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6:16
上证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报3812.22点 上涨0.13% 日涨幅+493点 [1][3] - 总成交量5.35亿手 总成交额821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2亿元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5亿元(流入1281亿/流出1286亿) 大单净流出63亿元(流入2124亿/流出2187亿) [1] - 20日累计涨幅+3.50% 60日累计涨幅+12.49% 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3.74% [1] - 52周最高点位3888.60点 52周最低点位2689.70点 [1] 科技板块波动 - 胜宏科技获游资大幅买入 陈小群席位买入9.24亿元 作手新一席位买入7.12亿元 合计建仓规模超16亿元 [2][4] - 该股随后出现大幅回调 9月8日盘中暴跌超12% 收盘跌7.57% 9月9日再度大跌超5% [4] - 9月10日科技板块强势反弹 胜宏科技大涨超12% 盘中重新挑战300元大关 [5] - 工业富联涨停 市值达1.07万亿元 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海光信息等科技股同步大涨 [5] 科技行情空间分析 - 当前TOP10行业平均涨幅110% 仅为2013-2015年牛市峰值446%的1/4 显示指数层面仍有上行空间 [5] - 百日新高个股占比近期高点为25% 远低于上一轮牛市64%的峰值 表明赚钱效应尚未全面扩散 [6] - 公募基金对TMT行业持股比例5.73% 仅为上一轮科技牛市峰值8.28%的70% 显示机构仍有加仓空间 [10] eSIM主题投资机会 - 苹果发布首款eSIM双卡iPhone Air 中国联通成为其在中国市场合作伙伴 [8] - 中国移动正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 [8] - 三大运营商股价集体上涨 中国联通大涨超5% 收盘报5.76元 [9][11]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深证成指涨0.38%报12557.68点 创业板指涨1.27%报2904.27点 [3]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781亿元 较昨日缩量1404亿元 [3] - 超2400只个股上涨 逾60只股票涨停 采掘、通信服务、旅游酒店、游戏等行业涨幅居前 [1]
海尔生物含“科”量到底有多高?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42
核心观点 - 上证指数创十年高点 科技类股票表现突出 科创板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投资者寻求具备未来投资价值的优质公司 [1] - 海尔生物被市场低估 其定位为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数字化场景方案服务商 核心优势包括先进制造能力 产品研发能力和综合方案设计能力 [1] - 公司增长逻辑清晰 通过硬核技术筑牢基本盘 通过场景创新打开新空间 不应被简单定义为医疗器械或制冷设备厂商 [6] 业务板块分析 - 低温存储业务覆盖-196℃到+8℃全温区 应用于血液库 样本库和药品转运 搭载自研Eco-Drive超绿技术实现±2°C恒温保藏 [2] - 独家专利电磁式平衡阀将开门间隔从5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 一体式VIP保温技术提供6小时超长保温能力 [2] - 低温存储业务2024年下半年营收和利润触底反弹 预计成为未来业绩主引擎 [3] - 新产业收入占比从2023年38%提升至2025年中报47% 形成传统业务稳盘与新业务提速的双支撑格局 [4] - 智慧用药业务采用3D-AI视觉识别自学习技术 0.2s内精准识别药物 多机械手仿生控制技术抓取10kg以上药品 制动精度0.1mm以内 [4][5]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搭建IncGPT - Biobank模型 实现智能控温 动态盘点和智能备份 提升盘点存取效率 [3] - 智慧用药方案使发药效率提升50% 实现药品全程可追溯 避免错发漏发风险 [5] - 客户追求品质卓越和性能稳定而非绝对低价 对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形成长期利好 [3]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与泰国RAM医疗集团签订战略合作 自动化产品和方案进入东南亚市场 [5] - 东南亚智慧医疗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未来增量空间巨大 [5] - 从国内领先到全球布局 发展路径和扩张雄心清晰 [5]
科技股回调释放短期压力 锚定业绩方能成就“慢牛”底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08:22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科技板块大幅调整 科创50指数下跌6.09% 创业板指下跌4.25% 个股寒武纪跌幅超14%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跌幅均突破13% [1] - 科技股调整拖累主要指数 沪指下跌1.25% 深成指下跌2.83% [1] - 消费板块展现抗跌性 乳业、预制菜、水产、宠物经济等细分领域涨幅均超2%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0.5% 农业银行股价大涨5.17% [1] 调整原因 - 科技股调整源于交易层面短期博弈 8月12日至9月初科技股连续大幅拉升 科创50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均超20% [2] - 资金集中导致交易拥挤 科创50指数成交额占比从8月11日的1.64%(303.4亿元/1.85万亿元)攀升至8月27日的4.5% [2] - 前期获利丰厚投资者落袋为安操作触发调整 类似2020年末至2021年初白酒板块调整案例 [2] 科技股前期表现 - 科技股曾出现多项标志性事件 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2] - 电子板块市值反超银行板块 跃升为A股市值第一大板块 [2] - 中际旭创总市值超越东方财富 刷新市场对科技板块估值认知 [2] 业绩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成分股中36家公司实现营收增长 其中15家营收增幅超30% [3] - 1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 中芯国际、寒武纪等芯片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3] - 股价增长与业绩增长的匹配是科技牛可持续的核心前提 [3] 寒武纪案例 - 寒武纪8月29日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 [4] - 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方案公布 寒武纪权重约15%超10%上限 被动指数基金需卖出约100亿元 [4] - 寒武纪作为科技板块风向标 其调整逻辑适用于整个芯片产业链和科技板块 [4]
每经热评丨科技股回调释放短期压力 锚定业绩方能成就“慢牛”底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3:52
9月4日,A股科技板块迎来显著调整,成为当日市场焦点。主要指数中,科创50指数以6.09%的跌幅领 跌市场,创业板指也同步下跌4.25%;个股层面调整更为剧烈,寒武纪跌幅超14%,被市场称为"易中 天"的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跌幅均突破13%。受科技股大幅下挫拖累,沪指与深成指也分别出 现1.25%和2.83%的下跌。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值得注意的是,近3个交易日A股虽持续调整且幅度逐步加大,但这一调整更多由结构性因素驱动,市 场整体向好的走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以9月4日盘面表现为例,消费板块展现出强劲的抗跌性,乳业、 预制菜、水产、宠物经济等细分领域涨幅均超2%;红利指数同样逆势上涨0.5%,其中农业银行股价大 涨5.17%,成为市场稳定器。从个股普跌情况来看,当日股价跌幅达到或超过5%的个股仅467只,占全 市场个股总数的比例约为10%,并未出现全市场范围内的非理性抛售,进一步印证了当前调整的结构性 特征。 这一阶段同时也是科技股交易异常拥挤的时期。8月11日,科创50指数成交总额为303.4亿元,仅占A股 整体成交额(1.85万亿元)的1.64%;但到8月27日,这一占比已攀升至4.5%,资金向科 ...
每经热评︱科技股回调释放短期压力 锚定业绩方能成就“慢牛”底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1:45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科技板块显著调整 科创50指数下跌6.09% 创业板指下跌4.25% 个股寒武纪跌幅超14%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跌幅均突破13% [1] - 沪指与深成指分别下跌1.25%和2.83% 消费板块逆势上涨 乳业、预制菜、水产、宠物经济等细分领域涨幅均超2% 红利指数上涨0.5% 农业银行股价大涨5.17% [1] - 当日跌幅达5%及以上个股仅467只 约占全市场个股总数10% 未出现全市场非理性抛售 调整呈现结构性特征 [1] 调整动因 - 科技股调整核心动因为交易层面短期博弈 8月12日至9月初科技股连续大幅拉升 科创50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均超20% [2] - 科技股交易异常拥挤 科创50指数成交额占比从8月11日1.64%(303.4亿元/1.85万亿元)攀升至8月27日4.5% 资金集中度显著提升 [2] - 寒武纪发布风险提示公告 明确指出股价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 同时科创50指数样本调整将导致跟踪基金需卖出寒武纪约100亿元 [4] 行业标杆事件 - 科技股上涨期间出现多项标志性事件 寒武纪股价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电子板块市值反超银行板块成为A股市值第一大板块 中际旭创总市值超越东方财富 [2] - 2025年上半年科创50成分股业绩表现亮眼 36家公司实现营收增长 其中15家营收增幅超30% 17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30% 中芯国际、寒武纪等芯片企业业绩大幅增长 [3] 可持续性逻辑 - 科技牛行情需锚定业绩牛 股价增长与业绩增长匹配是可持续核心前提 若股价脱离基本面独自冲高则调整难以避免 [3] - 此次调整为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股价向业绩回归的正常环节 当股价与业绩重新匹配后科技牛才能拥有更坚实运行基础 [4]
大震荡!关键时间节点上市场行情将如何切换?
格隆汇· 2025-09-03 08:14
市场整体趋势 - 牛市行情仍在持续 市场波动属于指数连续上涨后的正常反应 牛市多急跌 [2] - 市场存在增量资金 居民存款规模达160万亿元 与总市值比值处于较高水平 资金入市是大势所趋 [3][8][10] - 私募基金仓位未达历史牛市水平 大量踏空资金等待调整买入 [13] - 政府未展现打压股市意愿 与2015年牛市不同 国家资金可能通过银行板块稳定指数 [15] -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强化行情持续性 [17] 资金流动性 - 居民资金通过加杠杆入市 融资余额扩大至2015年峰值水平 但当前存款结构和杠杆水平与历史不同 [5] - 7月居民入市资金约3000亿元 仍存在较大资金潜力 [3] 板块轮动特征 - 板块切换是常态 科技股内部存在轮动机会 如机器人板块受特斯拉产能指引刺激(2026年Q3周产1000-10000台 年化5-50万台)和产业链成熟推动 [18][19] - 固态电池等产业趋势明确的板块易被反复炒作 [20] - 科技板块外存在低位板块机会 如消费板块(政策预期+节假日催化)和非银金融(成交活跃但表现滞后) [21] - 市场呈现行业龙头股表现优于小盘股的特征 ETF规模扩大强化这一趋势 [21] 投资策略 - 建议平铺主要方向核心标的而非追逐题材切换 以更好应对波动 [21] - 需警惕AI算力、军工等过热板块的短期调整压力 [18] 潜在关注方向 - 机器人产业链(特斯拉Optimus Gen 2量产预期及华为等厂商技术升级) [19]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20] - 消费政策及非银金融补涨机会 [21] - AI算力硬件调整后反弹时机 [22]
【笔记20250902— “国运之争,为之买单”】
债券笔记· 2025-09-02 23:25
市场趋势分析 - 趋势对投资表现具有决定性影响 顺应大势可弥补入场点位不佳带来的短期亏损 [1] - 当前市场存在"国运之争"的投资叙事 科技行业被赋予引领新周期的战略意义 [7] 债券市场表现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1.7675% 日内波动区间为1.7650%至1.7765% 最终下跌0.10个基点 [6][8] - 超长期国债表现相对较好 收益率上涨0.45个基点至2.0220% [8] - 资金面保持均衡偏松状态 DR001利率维持在1.31%附近 DR007利率在1.44%附近 [5] - 央行实施净回笼1501亿元 通过逆回购操作调节流动性 [4] 股债市场联动 - 股市小幅下跌 重大活动前夕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6] - 股债跷跷板效应失灵 出现"股债双杀"现象 与前一交易日的"股债双牛"形成对比 [6][7] - 债券基金转为小额净申购 推动尾盘利率小幅回落 [6] 利率债市场明细 - 国债各期限收益率变动不一 1年期下降0.50个基点至1.3375% 3年期下降0.25个基点至1.4050% [9] - 国开债表现分化 1年期持平于1.5125% 10年期下降0.25个基点至1.8675% [9] - 口行债和农发债整体收益率小幅下行 超长端地方债收益率下降1.75个基点 [9] 信用债市场表现 - AAA级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 1年期下降0.24个基点至1.7000% 5年期下降1.25个基点至2.1075% [9] - AA+级信用债短期收益率出现分化 3个月期大幅上升45.58个基点至2.1000% 6个月期小幅上升0.70个基点至1.7400% [9] - AA级信用债中长期收益率下降明显 3年期下降1.48个基点至2.3500% 5年期下降3.75个基点至2.8700% [9]
招商策略会魔咒?
Datayes· 2025-09-02 20:53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跌0.45% 深证成指跌2.14% 创业板指跌2.85%[13] -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9127.66亿元 较上日放量1347.62亿元[13] - 全市场超1200只个股上涨 55股涨停 18股封板 13股连板 最大连板数为八连板[13] 行业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76.27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26] - 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银行 公用事业 汽车 石油石化 房地产[26] - 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电子 计算机 通信 电力设备 有色金属[26] - 银行板块主力净买入83.65亿元 日涨跌幅1.95%[28] - 通信板块主力净卖出214.66亿元 日跌幅5.73%[28] - 计算机板块主力净卖出271.27亿元 日跌幅4.06%[28] 热门板块分析 - 黄金板块延续强势 中国瑞林 西部黄金 白银有色两连板[13] - 固态电池板块活跃 德新科技走出三连板 工信部拟对首批60亿元固态电池研发专项进行中期审查[13] - 机器人板块午后大幅拉升 科森科技 凯迪股份 浙江荣泰等十余股涨停[14] - 光伏行业出现价格上涨 9月硅料报价显著上涨 棒状硅主流报价上涨至55元/kg 颗粒硅报价49元/kg[22] 资金流向个股 - 北向资金总成交3670.85亿元 中兴通讯成交15.31亿元[29] - 主力净买入前五大个股为太平洋 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 拓普集团 长江电力[26] - 主力净流出前五大个股为东方财富 中兴通讯 新易盛 中际旭创 北方稀土[27] 宏观经济环境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4个基点至4.97% 创7月以来最高水平[12] - 法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1年以来首次升至4.5%以上[12]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5.66% 为1998年以来最高[12] - 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5个基点至2.79% 为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12] 产业动态与事件 - 特斯拉发布第四版"宏图计划" 强调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潜力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未来80%的价值将来自于Optimus[14] - 宇树科技预计将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2024年四足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 30%和5%[19] - 道氏技术控股子公司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强脑科技Pre-B轮优先股 获得其少数股东权益[21] - 乘联分会预估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30万辆 同比增长24% 环比增长10%[23] 市场交易特征 - 8月26日A股成交额突破3.2万亿元 创历史次高纪录[10] -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例与沪深300认沽认购比率正逼近2024年10月水平[10] - 融资余额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仍稳定在5%以下[10] - 小额订单净流入日均110亿元 较2024年9月24日至10月10日均值130亿元仍有明显差距[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