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鲜百合
icon
搜索文档
白露时节 多吃这些白色食物滋补润燥
央视新闻· 2025-09-07 11:21
白色食物行业概述 - 白色食物行业在初秋时节因具有润燥、健脾作用而受到推荐 [1] - 行业涵盖莲子、百合、银耳、茭白等多种食材,可融入一日三餐 [1] 莲子产品分析 - 莲子产品富含淀粉、植物蛋白、B族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多酚等营养素 [3] - 莲子碱是核心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效果,有助于缓解心烦失眠 [3] - 产品加工需注意去芯煮烂或碾碎,以避免呛到并减少对特定人群的肠胃刺激 [3] 百合产品分析 - 百合产品具有清热润燥作用,常与莲子搭配,可通过煮粥、炖汤、炒菜等方式食用 [3] - 鲜百合产品口感脆嫩,适合沙拉、甜品和清炒,维生素C等活性成分保留更全面 [5] - 干百合产品经过脱水处理,口感软糯更适合炖煮,核心营养成分如淀粉矿物质未被破坏且更易储存 [5] 银耳产品分析 - 银耳产品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特别是银耳多糖活性成分,具有辅助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力等作用 [7] - 产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有积极作用,研究表明可增加肿瘤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 [7] - 干制产品需泡发后食用,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银耳多糖流失,食用方式包括汤羹、清炒和凉拌 [7] 茭白产品分析 - 茭白产品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通过物流发展已进入北方市场 [7] - 产品能量极低,每100克含26千卡能量,是减脂人群的理想食物,能提供饱腹感且能量负担小 [9] - 产品含有蔬菜中少有的B族维生素胆碱,是维持大脑功能、组成细胞膜和神经传递的重要物质 [9] - 产品食用前需去除老根并焯烫1至2分钟,以有效去除草酸并缩短烹饪时间 [9]
航空物流加速度让“甘味”乘云破茧越九州
中国民航网· 2025-07-30 10:10
航空物流合作深化 - 甘肃省民航物流公司与深圳市机场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深化"互为异地货站"建设 推动东西部航空物流协作 [1] - 双方联合开通"甘味专线"包机 加密至广州 上海等一线城市货运航班 探索跨境电商与航空物流融合模式 [3] - 合作目标三年内实现甘肃特色农产品航空运输量突破10万吨 打造"空中丝路"为乡村振兴黄金通道 [3] 农产品航空运输表现 - 甘肃特色农产品航空冷链运输总量同比增长47% 小番茄 高原玫瑰等易腐珍品保鲜送达率提升至98% [1] - 通过深圳洲际全货机航线 甘肃黄芪 当归等药材72小时内直达欧洲市场 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5倍以上 [2] - 创新"陆空联运+温控溯源"模式 配备零下18℃至10℃多温区仓储系统满足个性化储运需求 [2] 物流效率提升举措 - 兰州新区建成专业冷链分拨中心 实现从枝头到舱门无缝衔接 流通效率质的飞跃 [2] - 农产品经专属冷链车直送机场 通过绿色通道15分钟完成安检和装机全流程 [2] - 电子温控标签实时同步深兰两地物流管理系统 保障运输品质 [2]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发布(第二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6 16:07
抽检概况 - 近期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1个大类的146批次食品进行抽检,合格样品145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合格率为99.3% [3]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发现不合格样品3批次 [3] 不合格产品详情 - **新北区河海杜学忠蔬菜摊**的甜椒检出噻虫胺残留超标,标准值≤0.05mg/kg,检验结果为0.12mg/kg,超标140% [4] - **新北区河海杜学忠蔬菜摊**的鲜百合检出镉含量超标,标准值≤0.05mg/kg,检验结果为0.115mg/kg,超标130% [4] - **新北区孟河卫锋蔬菜经营部**的生姜检出噻虫胺残留超标,标准值≤0.2mg/kg,检验结果为0.63mg/kg,超标215% [4] - **苏州市相城区酥香记食品厂**生产的步步糕(糕点)霉菌超标,标准值为150CFU/g,检验结果为3.3×10²CFU/g [4] 合格产品信息 - 抽检涵盖多种食品类别,包括食用农产品、糕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肉制品、酒类、饮料、粮食加工品等 [5][6][7][8][9][10][11] - 合格产品涉及众多本地及外地生产企业,例如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农夫山泉、五得利集团、洽洽食品等知名公司 [6][7][8][9][10][11] - 抽检环节覆盖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 [5][6][7][8][9][10][11]
乡村拔节话“三力”(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 元古堆村通过多元化产业布局实现经济增长,包括现磨咖啡销售(每杯村集体分红3元)、中药材加工(村民日收入150元)和游乐场运营(年营业额超40万元)[1] - 2024年村人均纯收入达18860元,较2021年增长52%,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万元,为2021年的2倍多[1] - 采用"农户+村办企业"模式发展旅游业,实现从农业村向旅游村的转型,业态涵盖梅花鹿养殖、花海及冰雪旅游基地[3] 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适合阴寒气候的中药材产业,带动村民收入增长[2] - 引入龙头企业建设村内加工厂,延伸产业链至"农头工尾",提升中药材附加值并创造本地就业机会[2] - 从江苏南京引进1年生百合新品种替代原有3年生品种,实现效益倍增[2] 农业转型升级实践 - 推进625亩土地绿色有机认证,坚持无农药化肥种植,形成中药材和鲜百合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3] - 拒绝短平快发展模式,专注现代农业转型,通过长期投入完成农业绿色化改造[3] - 文旅产业升级路径清晰,从初期农家乐逐步发展为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完成"卖资源"到"卖生态"的转变[3] 可持续发展方法论 - 强调"因我而起、因时而为、因势而动"的发展原则,结合本地优势与外部经验[2] - 保持战略定力,避免追逐短期风口,通过持续深耕特色产业实现厚积薄发[3] - 执行层面注重阶梯式发展,在旅游业中逐步丰富业态并引入专业运营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