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制造升级

搜索文档
“日光基”再现!一天募集近2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22 13:21
权益基金发行回暖,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日光基"和"爆款基"的出现往往与市场资金面宽裕、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以及市场对 拟任基金经理的信任度密切相关。 一天募集近20亿元 10月21日晚间,中欧基金发布《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根据公告,中欧价值领航混合 基金一日募集资金为19.7亿元,获近万户有效认购。其中,基金管理人运用固有资金认购900万份,基 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认购111.89万份,两者合计占比约为0.51%。 公告显示,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原定发售日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8日,由于10月16日当天募集规模接 近20亿元上限,该基金实际仅发售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据悉,该产品基金经理为蓝小康,现为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人。 蓝小康目前管理3只基金,其中,中欧红利优享的规模最大,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规模为96.66亿元。业 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中欧红利优享A、中欧融恒平衡A、中欧价值回报A的任职回 报分别为170.24%、53.66%、67.37%,排名均位居行业前列。 蓝小康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大变局之下,投资的 ...
一天,大卖20亿!
中国基金报· 2025-10-22 11:34
【导读】"日光基"再现!中欧价值领航混合一天募集规模近20亿元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日光基"再现! 10月21日晚间,中欧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仅发售一天,募集近 20亿元,成为年内又一只主动权益类"小爆款"基金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日光基"和"爆款基"的出现往往与市场资金面宽裕、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 以及市场对拟任基金经理的信任度密切相关。 一天募集近20亿元 10月21日晚间, 中欧基金发布《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根据公告,中欧 价值领航混合基金一日募集资金为19.7亿元,获近万户有效认购。其中,基金管理人运用固 有资金认购900万份,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认购111.89万份,两者合计占比约为0.51%。 公告显示,中欧价值领航混合基金原定发售日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8日,由于10月16日当 天募集规模接近20亿元上限,该基金实际仅发售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据悉,该产品基金经理为蓝小康,现为中欧基金权益投决会委员、中欧基金价值策略组负责 人。 | 基金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文号 | | 正版许可[2025]1068 号 | | --- | --- | ...
追求长期业绩口碑 新发基金规模主动“限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6
□本报记者王鹤静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限高"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 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 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 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 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 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 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 重中之重。 新发基金主动"限高" 近期,知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 的富国医药升级均已严格按照20亿元、20亿元、10亿元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完成募集,并且宣告成 立。 公告资料显示,上述三只基金均于10月9日起发行,并集体宣告提前结束 ...
追求长期业绩口碑新发基金规模主动“限高”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04:13
□本报记者 王鹤静 近期新发的公募基金中,基金管理人主动采取规模"限高"正在成为趋势。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多位 知名基金经理"挂帅"的含权新品,普遍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闫思倩管理的鹏华制造升 级、李剑锋管理的易方达港股通科技、赵伟管理的富国医药升级等,均已按照首次募集规模上限迅速结 束募集并宣告成立,拟由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领航也宣告一日结募。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方面,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通过控制初始规模,为基金经理预留充足 的空间以打磨投资策略,避免规模过大对操作效率形成干扰,以扎实的业绩建立投资者信任;另一方 面,部分渠道也在主动压降首发规模上限,并且基于后续的业绩考核以决定持营安排,通过提升持有体 验与投资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整体来看,行业追求首发规模的习惯正在改变,产品的长期生命力将成为 重中之重。 整体来看,在10月新发的公募基金中,逾30只产品均设置了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其中,鹏华国证机器人 产业ETF联接、平安资源精选、中金北证50指数增强、中加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募集规模上限 仅有5亿元,圆信永丰新材料、平安恒生指数增强、平安中证通用航空主题ETF等产品的募集规模 ...
“日光基”再现!主动权益基金发行热度明显回升
券商中国· 2025-10-19 09:55
又见"日光基" 10月16日,中欧价值领航基金首发当日即告售罄,成为今年市场上又一只"日光基"。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只主动权益基金相继提前结束募集,部分产品甚至触发比例配售。新基金发行热 度明显回升,与上半年偏冷的市场情绪形成鲜明对比。 业内人士表示,主动权益基金集中热销的背后,反映出资金面边际改善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的双重变化。新 发市场频繁出现提前结募现象,释放出权益市场逐步回暖的积极信号,也显示出投资者信心正加速修复。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多只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其中不乏主动权益类产品,显示市场对部分新发基 金的认购热情依然高涨。 10月11日,鹏华基金发布公告称,鹏华制造升级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该基金于10月9日开始募集, 仅用两天便吸引大量资金认购,截至10月10日累计的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募集的规模上限20亿元,公告显 示,自10月11日起该基金不再接受认购申请。最终确认结果显示,投资者于10月10日的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 约为57%。 资料显示,鹏华制造升级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由基金经理闫思倩管理。闫思倩目前在管6只基金,代表产 品鹏华碳中和主题的管理规模为108.6 ...
公募密集布局权益市场 新发基金聚焦科创和港股
证券时报· 2025-10-13 06:04
新发基金整体概况 - 10月全市场新发基金数量显著增加,截至10月11日已确定发行的产品达86只,有望迎来发行小高峰 [1] - 权益类产品(股票型+混合型)合计占比达76.7%,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47只占据主导地位,混合型基金发行19只 [1] - 债券型基金发行9只,QDII、公募REITs和FOF基金分别发行1只、2只和8只 [1] 权益类产品布局重点 - 科创板主题基金成为热点,华商科创创业精选、前海开源上证科创板50等9只相关产品密集亮相 [1] - 高端制造领域备受关注,国泰半导体制造精选、鹏华制造升级等6只产品聚焦高成长赛道 [1] - 公募对科技创新主线的布局力度持续加大,反映了市场对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回升 [1] 港股与被动指数产品动态 - 港股市场成为布局重点,嘉实恒指港股通ETF、南方中证港股通50ETF等7只港股通ETF同步发行 [2] - 平安恒生指数增强等3只增强型产品同期亮相,丰富了港股投资策略的多样性 [2] - 被动指数型基金新发26只,覆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6只行业主题产品和Smart Beta策略产品 [2] 基金公司发行策略 - 10月共有31家基金公司参与新基金发行,市场参与热情显著回升 [3] - 头部公募如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展现出强劲推出节奏,单月均有4到5只新产品 [3] - 华安基金、西部利得基金等采取主被动双线策略,同步布局主动管理和被动指数产品 [3] 市场驱动因素 - 新基金发行回暖受益于三季度末以来A股估值修复效应明显提振投资者信心 [3] - 公募基金行业积极把握情绪回暖与市场窗口期,加快产品申报与发行节奏 [3] - 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审批效率提升,推动更多创新型产品落地 [3]
基金周报: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储备,7只ETF产品规模超千亿元-20251012
国信证券· 2025-10-12 21:27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周报内容,该报告主要总结了市场表现和基金产品情况,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构建思路、详细过程和评价。报告内容侧重于市场数据回顾、基金业绩统计和产品发行信息[1][2][3]。 因此,本次总结将跳过“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和“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两部分,因为没有相关内容。 以下是报告中涉及的基金产品业绩表现数据总结: 模型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因子) 基金业绩表现统计 **1. 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周度)[37]** - 分组指标:Min,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Max - 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周超额收益中位数:0.27% - 指数增强型基金本年超额收益中位数:3.74% **2. 量化对冲型基金收益(周度)[37]** - 分组指标:Min,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Max - 量化对冲型基金本周收益中位数:0.10% - 量化对冲型基金本年收益中位数:0.76% **3. 不同类别FOF基金收益(周度及本年)[38]** - 普通FOF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0.44% - 目标日期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0.69% - 目标风险基金上周收益中位数:0.54% - 目标日期基金本年累计收益率中位数:18.44% **4. 普通公募基金业绩(周度前十及年度前三)[52][55]** - 涵盖基金类型包括:货币型、短期纯债、灵活配置型、混合债二级、混合债一级、平衡混合型、另类、偏债混合型、主动权益、中长期纯债等 - 统计指标:本周收益、本年收益 **5. 指数增强基金超额业绩(周度前十及年度前十)[53][56]** - 统计指标:本周超额收益、本年超额收益 **6. 量化对冲基金业绩(周度前十及年度前十)[54][57]** - 统计指标:本周收益、本年收益 (注:具体基金名称及详细数值请参见报告原文中的对应表格[52][53][54][55][56][57])
大盘10年新高!下一步机会在哪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9 21:1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显著回暖,上证指数时隔10年重新站上3900点,节后首日上涨1.32%至3933.97点,年内涨幅扩大至17.32%,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年内涨幅分别为31.79%和52.31% [2][6] - 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高涨,成交额连续3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节后首日成交额达到2.67万亿元,较节前放量4745.7亿元 [2][6] - 机构对市场中期走势维持“震荡向上”的乐观判断,认为A股仍处于全球权益市场的相对低位,中期风险偏好存在支撑 [6][7] 公募基金发行动态 - 四季度公募基金发行节奏显著加快,节后首日有23只新基金集中启动发行,全市场共有53只产品正在发行,另有51只产品已定档节后发行 [2][3] - 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数量达到1149只,较去年同期增加三成以上,甚至超过去年全年总量(1135只) [5] - 新基金募集规模同比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合计募集份额同比增加近九成,8月第三周至9月第四周单周新基金发行份额均突破200亿份,其中股票型产品单周发行规模均超过110亿份 [2][5] 产品发行特点与趋势 - 指数型产品是发行主力,数量占比超过七成,涵盖跟踪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800等的指数增强产品,以及港股通科技、红利低波动、新能源等赛道产品 [4] - 主动权益类基金亮点纷呈,由绩优基金经理掌舵的新品受关注,例如闫思倩管理的产品前三季度回报率达111.79%,金梓才管理的产品回报率均在52%以上 [4] - “固收+”等含权债基发行提速,10月计划发行的8只债券型基金中7只为混合二级债基,相比之下9月共有16只混合债基启动募集 [4][5] 资金布局与机构观点 - 机构建议围绕“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业绩验证期重点挖掘景气赛道,科技成长方向仍被看好具有估值弹性 [2][8] - 具体配置建议关注两类机会:一是处于高位、高胜率的机会,如海外算力、国产算力、AI应用、创新药等领域;二是处于低位且有潜在催化的板块,如光伏、化工、锂电等 [9] - 南方基金判断,随着三季报交易为景气主线凝聚共识以及10月重磅会议提振预期,新一轮上行动能正在蓄势,10月市场中枢有望再上台阶 [8]
大盘10年新高!下一步机会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10-09 20:21
2025.10. 09 本文字数:2630,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曹璐 上证指数时隔10年再次突破3900点,A股与公募新发市场同步迎来"暖意"。 10月9日,A股节后首日实现开门红,成交额连续3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公募基金也以更快节奏抢 占四季度布局窗口,仅节后首日就有23只新基金集中启动,还有80余只产品处于发行中或定档发 行,其中不乏闫思倩、金梓才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掌舵的新产品。 基金发行的步伐也在加快。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数量同比已接近 翻倍、募集额则激增九成,而七成权益新基金预设募集期,更是不超过20天。 新产品发行热潮与市场回暖共振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四季度,公募正在为市场提供更多"弹 药"与"信心"。叠加政策窗口与三季报业绩验证期的密集到来,哪些赛道将成为资金重点布局的新方 向,备受市场关注。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十一"、中秋长假的结束,预计A股市场有望再度 活跃。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发展期,建议可围绕"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重点 挖掘景气赛道,科技成长方向仍具有估值弹性。 节后新基金发行升温 Wind数 ...
大盘十年新高!机构备战忙,快来看下一步机会在哪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09 19:56
基金发行的步伐也在加快。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发行数量同比已接近翻 倍、募集额则激增九成,而七成权益新基金预设募集期,更是不超过20天。 新产品发行热潮与市场回暖共振的情况下,在接下来的四季度,公募正在为市场提供更多"弹药"与"信 心"。叠加政策窗口与三季报业绩验证期的密集到来,哪些赛道将成为资金重点布局的新方向,备受市 场关注。 上证指数时隔10年再次突破3900点,A股与公募新发市场同步迎来"暖意"。 10月9日,A股节后首日实现开门红,成交额连续3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公募基金也以更快节奏抢占四 季度布局窗口,仅节后首日就有23只新基金集中启动,还有80余只产品处于发行中或定档发行,其中不 乏闫思倩、金梓才等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掌舵的新产品。 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十一"、中秋长假的结束,预计A股市场有望再度活 跃。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发展期,建议可围绕"十五五"规划和三季报重点挖掘景 气赛道,科技成长方向仍具有估值弹性。 节后新基金发行升温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全市场共有53只基金产品(只计算初始基金,下同)正在发行,最晚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