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EIJING
icon
搜索文档
仲量联行:二季度北京甲级办公楼平均租金降幅收窄
证券时报网· 2025-07-10 19:06
北京甲级办公楼市场租金趋势 - 二季度北京甲级办公楼平均租金环比下降4.0% 同比下降16.8% 降幅较前收窄 [2] - 中关村区域受科技行业支撑 部分高入驻率项目租金已基本止跌 [2] - 2025年租金年度降幅预测维持14.8% 低租金阶段或持续吸引租户搬迁 [2] 空置率与需求动态 - 全市甲级办公楼空置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12.0% 中关村及丽泽大面积租赁成交为主要推动力 [1] - 互联网大厂扩张需求贡献二季度净吸纳量的70% 其他增量需求有限 [1] - 非续租成交主要源于项目间搬迁 对整体空置面积去化影响微弱 [1] 租户行为与业主策略 - 科技企业表现突出 互联网大厂在中关村区域进行整合与扩张 [1] - 中小型内资律所持续贡献泛CBD区域需求 但租赁势头较前放缓 [1] - 业主提供灵活续租条款 包括租金折扣 免租期及免费车位等附加条款 [1] - 业主间对搬迁租户的竞争加剧 续租谈判灵活性显著提升 [1][2] 市场供需特征 - 二季度带看量较年初回落 新租需求整体疲弱 [1] - 当前市场环境下 业主更倾向优先挽留楼内优质客户 [1] - 中关村租赁市场因科技行业支撑显现韧性 与其他区域形成分化 [1][2]
北京发行2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28.5000亿元,发行利率1.4700%,边际倍数3.56倍,倍数预期1.48;北京发行3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183.0128亿元,发行利率1.4800%,边际倍数1.69倍,倍数预期1.49;北京发行5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109.8913亿元,发行利率1.5900%,边际倍数2.33倍,倍数预期1.61;北京发行7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5.9800亿元,发行利率1.6400%,边际倍数1.32倍,倍数预期1.65。
快讯· 2025-06-17 15:50
北京地方债发行情况 - 北京发行2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28.5000亿元,发行利率1.4700%,边际倍数3.56倍,倍数预期1.48 [1] - 北京发行3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183.0128亿元,发行利率1.4800%,边际倍数1.69倍,倍数预期1.49 [1] - 北京发行5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109.8913亿元,发行利率1.5900%,边际倍数2.33倍,倍数预期1.61 [1] - 北京发行7年期普通专项地方债,规模5.9800亿元,发行利率1.6400%,边际倍数1.32倍,倍数预期1.65 [1]
支持“五大卡”拍卡过闸 外国人在京出行便利再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6-15 22:07
北京城市轨道支付便利化升级 - 北京城市轨道新增支持境外发行的JCB卡和境内外发行的美国运通卡非接触式拍卡过闸及购补票功能 成为全球首个全网覆盖五大卡组织(中国银联、万事达、维萨、JCB、美国运通)支付服务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4] - 服务覆盖全路网29条运营线路、523座车站及市郊铁路S2线 支持全网、全时段、全闸口拍卡过闸 无需提前购票或下载应用程序 [3] - 截至2024年末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外卡拍卡过闸运行平稳 维萨卡、万事达卡交易15万笔87万元 银联卡交易33万笔169万元 [3] 国际化支付服务覆盖与影响 - 已有超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卡在北京城市轨道场景使用 业务量大的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5号线等 [4] - 北京推出"BEIJINGPASS"一卡通国际卡 覆盖轨道交通、公交、出租车等场景 并可在75处公园景区及55家商户刷卡消费 [5] - 朝阳区重点商户安装外卡POS机超5000家 商业综合体、4A/5A景区、重点酒店及博物馆外卡POS覆盖率达100% [8] 经济与文化效益分析 - 支付便利化将刺激入境消费 带动餐饮、零售、文化娱乐等服务业 提升北京作为国际会议、赛事、展览首选地的吸引力 [5] - 优化国际商务环境 降低跨国企业高管及技术人才的差旅或驻留成本 有助于吸引和留住高端要素资源 [5] - 支付服务成为城市形象的"软性名片" 促进多元文化交融 并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商业业态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6] 政策与行业推动 - 北京市2024年3月印发《实施方案》 重点改善外卡刷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受理环境 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场景 [7] - 行业专家指出 中小微商户支付便利性仍存短板 国际电子钱包与国内支付工具互通性有限 部分场景对现金依赖度高 [8]
Art World Enters Beijing Time: “Beijing Art Season” Launches at 798 Art District
Globenewswire· 2025-05-27 10: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北京艺术季开幕,汇聚超20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有望带来数亿市场影响,旨在吸引全球艺术相关人士,推动北京艺术生态发展 [1] 活动概况 - 2025北京艺术季5月24日在798艺术区开幕,为期一个月 [1] - 活动由798和三大艺术平台共同牵头,核心主题为“城市与艺术共鸣” [2] - 活动期间北京变身露天博物馆,近20个国家机构举办超300场展览,还有数十场活动和论坛 [4] 参与平台 - Gallery Weekend Beijing是798孵化的旗舰项目,是当地艺术生态重要参与者 [2] - ART021 BEIJING今年在798首秀,为北京带来新商业活力 [2] -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与798深化合作 [2] 活动影响 - 活动以798国际影响力为依托,将北京定位为展览空间,促进艺术与多领域融合,让公众参与文化创作 [5] - 798未来将继续作为文化地标和流量引擎,推动北京艺术生态发展,助力新文化旅游目的地崛起 [6]
2025北京艺术季开启 全城共赴美学盛宴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13:13
北京艺术季概况 - 2025年北京艺术季于5月21日贵宾预展开幕至6月1日收官 持续12天 覆盖全城多个文化地标 [1] - 活动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画廊周北京 ART021 BEIJING三大主阵地为核心 联动798·751创意园区 CBD艺术走廊 草场地艺术聚落及保税艺术特区等区域 [1] - 全城呈现逾百场专题展览 涵盖餐饮 收藏 公共教育等多维业态 吸引国际藏家与市民参与 [1] 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主题为"凹凸"(CONCAVE-CONVEX) 强调艺术价值差异性与城市文化基底 [2] - 吸引来自12个国家32个城市的132家参展机构 展览地点设在全国农业展览馆11号馆 [2] ART021 BEIJING - 展期5月22日至25日 在798·751园区七九罐与第一车间举办 汇集11个国家及地区的53家画廊与特别项目 [3] - 设置臻享预览(5/22-23) 藏家预览(5/22-23)和公众开放日(5/24-25)三个阶段 [4][5] 画廊周北京 - 展期5月23日至6月1日 主展区集中在798·751园区 覆盖CBD艺术区 草场地艺术区等核心区域 [5] - 活动包含30家画廊 11家非营利机构及近60场展览/项目 打造北京特色艺术现场 [5]
“5000万元+”的徐汇滨江新房项目“日光”,年内上海已有21个项目认购率超100%
新华财经· 2025-05-12 14:09
上海高端住宅市场热度 - 绿城潮鸣东方项目单日售罄,销售额近70亿元,均价19 5万元/平方米,单套总价5000万元起步,120套房源获191组认购,认购率160%,触发5年限售[1] - 2025年开年至今上海新房市场已有21个项目认购率超100%,呈现供不应求局面[1] 热门项目特征与分布 - 热门项目多位于优越区位,配套完善,强调创新设计和产品品质提升[2] - 1月普陀越秀·苏河·和樾府认购率271%,杨浦北京城建·国誉府117%[2] - 2月浦东前滩公馆认购率335%,浦开云璟296%,象屿联发·金海汀雲台239%,黄浦嘉里金陵华庭196%,宝山四季隐秀173%[2] - 3月浦东浦发莲园认购率326%,象屿联发·金海汀雲台312%,徐汇能建·西岸誉府272%[2] - 4月浦东翡雲悦府认购率412%创年内新高,闵行保利海上印232%,徐汇绿城·潮鸣东方160%[3] 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上海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回暖,中高端改善项目成为主力,"好房子"认可度持续走高[3] - 土地市场热度从核心区蔓延至次核心区及五大新城,地价同比显著攀升,形成"地价涨→房价涨→需求释放"正循环[3]
北京写字楼市场新信号:空置率波动与板块分化的深层动因
36氪· 2025-05-07 10:34
北京写字楼市场结构性调整 市场现状 - 北京写字楼市场未现复苏信号,呈现结构性调整迹象,净吸纳量微正但主要由"降本增效"驱动的搬迁主导,新增需求匮乏 [1] - 租金持续深度下滑,同比跌幅超过15%,接近结构性重定价开端,反映市场对空间价值评估逻辑转变 [1] - 空置率接近20%,叠加2026-2027年供应高峰,形成深度租户市场 [1] 需求分化 - 科技(AI驱动)与部分金融细分领域需求展现韧性,传统需求更趋保守 [3] - 市场活跃度主要由搬迁置换驱动(占新租近80%),而非新增企业或规模扩张 [11] - 区域需求冷热不均:丽泽、中关村、金融街吸引升级搬迁租户,CBD等传统核心区面临去化压力 [11] 结构性重定价 租金动态 - 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Q1环比下跌4.7%,同比下跌19.7%,超越典型周期性调整 [6] - 金融街等高租金区域回调显著,Q1环比降幅达6.6% [7] - 业主普遍采用降租、长免租期、高额装修补贴策略,实际有效租金推至多年低位 [7] 驱动因素 - 企业"降本增效"策略从中短期转为长期运营常态,降低高租金承受意愿 [6] - 传统"地段为王"逻辑受挑战,租户更综合考量成本、空间效率、楼宇品质等因素 [6] 供应与战略窗口期 未来供应 - 2025年新增供应相对匮乏,但2026-2027年预计超百万平方米集中入市(CBD中服地块、丽泽、望京) [15] - 全市空置率17.9%,部分区域如通州高达63.2% [16] 战略启示 - 租户可利用窗口期锁定中长期成本优势,优质租户可谈判更有利租赁条件 [17] - 业主需加速资产优化升级,提升硬件品质和服务水平,应对未来竞争 [17] 深度租户市场策略 竞争维度扩展 - 竞争从租金扩展到免租期、装修补贴、定制化改造、楼内配套等全方位维度 [18] - 甲级、乙级与优质产业园界限模糊,租户选择范围扩大 [19] 业主转型方向 - 从"空间提供者"向"解决方案和价值共创伙伴"转型,提供灵活空间解决方案 [20] - 投资楼宇智能化和绿色建筑认证(ESG),满足优质租户需求 [20] - 探索部分空间改造为共享办公、特色商业配套等新业态可能性 [20]
2024年亏近70亿后,北汽蓝谷拟定增60亿“补血”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4-29 15:2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45.12亿元,同比增长1.35%,归母净利润-69.48亿元,同比下降28.67%,连续第四年亏损 [1] - 2024年一季度营收37.73亿元,同比增长150.75%,归母净利润-9.53亿元,营收增长主要来自整车销量增加 [1] - 2024年整车业务毛利率下降4.51个百分点至-14.94%,价格战导致单车盈利能力恶化 [2] 销量与品牌表现 - 2024年总销量11.39万辆,同比增长23.53%,其中极狐品牌销量8.1万辆,同比增长170%,占营收主要来源 [2] - 2024年一季度销量2.8万辆,同比增长699.87%,但市场占有率仍处行业低位 [2] 研发与融资动态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8.50%,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 - 公司宣布拟定向增发不超过16.72亿股,募资不超过60亿元,用于新能源车型开发和AI智能化平台项目,控股股东北汽集团认购不超过5亿元,福田汽车认购不超过25亿元 [3] - 上市后累计四次定增募资近200亿元(2019年10.34亿元、2021年54.5亿元、2023年60.3亿元、2024年60亿元) [3] - 2023年12月引入11家战略投资者增资约81.5亿元 [4] 市场反应 - 年报披露后股价下跌3.36%,收盘价7.20元,市值约401亿元 [2]
北京大户型房价,暴跌!
搜狐财经· 2025-04-27 18:24
楼市跌势与经济形势关联 - 楼市跌势与经济形势高度相关,业主出售房产动机包括填补公司亏空、资产重新配置或海外置业 [2] - 当前房价趋势下仅刚需人群愿意接盘,大户型改善房成为价格闪崩主要对象 [2] - 豪宅保值神话破灭,业主通过预判未来跌幅一步到位降价成交,买方以持房替代持币 [2] 北京高端住宅价格暴跌案例 - 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369平五居室2025年4月成交价2950万,较2025年1月3560万下跌610万(跌幅18%)[3][4] - 同户型2023年成交价3835万,2024年3月3730万,跌幅较小但2025年加速下行 [5] - 万泉新新家园190㎡4居室2025年4月成交价2570万,较2022年9月3500万下跌930万(跌幅27%)[9] 二手房市场供需动态 - 北京二手房挂牌量从不到13万套飙升至13.8万套,4月或突破14万套,供应激增 [9] - 部分业主非理性挂高价,反映市场情绪分化与错失高点的心理 [9] - 投资客抛售占比达三分之一,千万级豪宅降价超百万,如钓鱼台七号院房源直降200万 [11] 政策与市场预期影响 - 2024年10月北京购房新政降低首付比例,四季度成交量环比增44.7%至1330套,但开发商"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新房价格环比降1.3% [10] - 不动产登记推进与房产税预期加速多套房持有者套现 [11] 经济环境与购买力变化 - 宏观经济放缓弱化高端住宅投资属性,2024年大宗房产交易427亿元中80%为保值型资产 [12] - 高净值人群转向核心区高性价比房源,朝阳区、丰台区需求增长,远郊豪宅因配套不足承压 [12] 产品品质与价值回归 - 部分项目因装修质量差、噪音等问题价格暴跌,如奥东18号项目单价从2.5万/㎡跌至1.48万/㎡(跌幅40%)[13] - 市场从盲目追高转向理性评估,品质缺陷项目面临严峻价格竞争 [13] 开发商策略与季节性因素 - 四季度开发商冲刺销量,通过赠送装修、减免物业费变相降价,新房价格跌幅1.3% [14] - 高价新项目入市后开发商牺牲利润回笼资金,拉低市场均价 [14] 长期市场分化趋势 - 稀缺优质资产价格趋稳,配套不足或品质欠佳项目持续承压 [15] - 仲量联行预测2025年新房价格跌幅收窄,但全面复苏依赖经济基本面改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