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享界
icon
搜索文档
北汽新能源7月销量同比下降6.38%
巨潮资讯· 2025-08-03 17:44
产量与销量数据 - 2025年7月产量10745辆,同比下降7 79% [1] - 2025年7月销量10280辆,同比下降6 38% [1] - 1—7月累计产量78754辆,同比增加162 05% [1] - 1—7月累计销量77432辆,同比增加98 58% [1] 品牌战略 - 北汽新能源进入极狐+享界双品牌驱动阶段 [1] - 享界品牌主攻高端市场,提升品牌价值与美誉度 [1] - 极狐品牌以越级配置抢占主流市场,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提升知名度 [1] - 双品牌形成"技术普惠"与"品牌上攻"的双向联动,构建良性增长格局 [1]
密集调整!极狐引入前莲花跑车市场负责人 北汽蓝谷刘观桥:规模是车企盈利的首要因素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11:36
人事变动与战略调整 - 乔心昱加盟北汽新能源极狐品牌,担任用户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拥有20年汽车行业经验,曾任职奔驰、大众、长城汽车及莲花跑车[1] - 北汽新能源近期完成高层调整,原总经理张国富升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刘观桥升任总经理,并成立"享界事业部"由马磊出任总裁[5] - 公司进入"极狐+享界"双品牌驱动战略新阶段,极狐主打自主高端纯电市场,享界依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5][12] 销量表现 - 6月整体交付新车1.45万辆,同比增长140.65%,1-6月累计销量约6.71万辆,同比增长139.73%[6] - 极狐品牌6月交付1.03万辆,同比增长65.13%,上半年累计销量约5.55万辆,同比增长211.06%[6] - 享界S9在6月交付4154辆,环比增长94.7%[6] 财务状况与研发投入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亿元至2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7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3亿元至24.8亿元[9] - 研发费用从2020年9.73亿元攀升至2024年17.6亿元,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53.06%至4.83亿元[9] - 公司下半年毛利率有望改善,因新产品投放带动销量增长及降本增效成果显现[9] 产品规划与战略布局 - 燃油车领域推出北京越野BJ40燃油,起售价14.99万元,新能源领域享界S9T将于2025年秋季上市[10] - 极狐品牌将推出T1车型,北京奔驰将推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北京现代将发布ELEXIO纯电SUV[10] - 2025-2027年战略聚焦"上量、产品、制造、利润、管理"五大业务板块,目标将享界销量占比从1:10提升至1:3[12]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公司面临内部资源分配、品牌定位区隔等挑战[12] - 规模是车企盈利首要因素,需达成几十万销量才有规模效应和降本增效基础[9] - 下半年多款新车上市及降本增效措施推进有望改善毛利率,但能否实现质的飞跃仍需市场检验[12]
2025车企半年考:双品牌战略助推北汽蓝谷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7 12:28
业绩表现 - 公司6月单月交付量达14560台,同比增幅140.65%,1-6月累计销量67152台,同比大涨139.73% [3] - 极狐品牌6月交付10352台,同比增长65.13%,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破万,上半年累计交付55503台,同比激增211.06%,在15-25万元主流新能源市场份额提升至8.3% [3] - 享界品牌6月交付4154台,上市三个月累计销量突破1.2万台,稳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冠军 [3] 财务数据 - 公司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1%,创下单季度营收新高 [5] - 2025年上半年单车均价较去年同期提升9000元,毛利率较去年全年改善4.1个百分点 [5] - 通过供应链优化等措施累计缩减数十亿元非必要开支,运营效率大幅提升 [5] 渠道建设 - 极狐品牌已建成销售网点320家,预计年底扩至400家,覆盖国内90%以上地级市 [5] - 享界品牌已进入国内60个核心城市,建成体验店85家 [5] 产品规划 - 极狐品牌将推出全新纯电车型T1,续航里程700公里以上,计划9月上市,后续还将推出T5及S5增程版 [7] - 享界品牌下一款旅行车产品将于今年秋季上市 [7] 行业预测 - 中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将分别达到383.9亿元、597.6亿元、765.7亿元 [7] - 多家机构预估公司2027年达成年销量50万台目标,并实现净利润转正 [7]
北汽蓝谷累亏300亿降本成“一把手工程” 高管百万年薪不降反增、融资413亿后拟再募60亿
新浪证券· 2025-07-16 18:01
业绩亏损与成本控制 - 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4.5亿元到-2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4.8亿元到-22.3亿元,亏损趋势延续 [1][2] - 自2018年借壳上市至今累计亏损超300亿,2024年亏损69.48亿创历史新高 [1][2][4] - 公司将成本控制列为"一把手工程",但2024年主要董监高集体涨薪,其中副总经理年薪从73万元涨至148万元,涨幅103% [4][5]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67152台,同比增长139.73%,但6月销量11991台环比5月下降30% [6] - 4月推出的新车型极狐αT6和αS6未更新销售数据,客户投诉交付进度缓慢,部分订单超两个月未交付 [8] - 与华为合作的享界6月销量突破4000台,环比增长明显,但持续性存疑 [9] 融资与市值 - 借壳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413亿,当前市值约420亿,接近融资总额 [1][9] - 近期启动新一轮定增拟融资60亿,用于新能源车型开发和AI智能化平台项目 [9] - 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对公司何时实现盈利仍持观望态度 [1][9]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年中盘点
36氪· 2025-07-16 12:08
中国车市2025年上半年表现 - 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 [1] - 比亚迪以214.6万辆销量稳居榜首 吉利同比增速47% 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 - 新势力阵营格局变化 零跑月销近5万辆领跑 小鹏上半年销量达去年全年水平 [1] - 合资品牌部分回暖 一汽丰田同比增16%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实现正增长 [1] 央国企车企销量表现 - 上汽 一汽 长安年销目标完成率约45% 东风 北汽 广汽完成率低于40% [4] - 上汽累计交付205.3万辆 广汽75.5万辆同比下滑12.5% 唯一负增长传统车企 [4] - 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长安达84.9% 上汽63.5% 东风60% 北汽57% [5][6][7] - 合资品牌分化 一汽丰田增16% 广汽本田下滑25.6% 东风本田下滑37.4% [9] 自主品牌四强竞争格局 - 比亚迪214.6万辆同比增33% 新能源占比100% 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132% [12][13] - 吉利140.9万辆同比增47.4% 新能源占比51% 银河品牌贡献54.8万辆 [15] - 奇瑞126万辆同比增14.4% 燃油车占比71% 出口55万辆连续22年第一 [12][17][18] - 长城57万辆同比增1.8% 魏牌增75.4% 欧拉下滑52.4% [12][18] 新势力车企动态 - 零跑22.2万辆同比增155.2% 小鹏19.7万辆同比增278.8% [20] - 鸿蒙智行目标100万辆 上半年完成20.4% 问界占销量八成 智界环比跌50.8% [21][23] - 理想20.4万辆同比增7.9% 蔚来11.4万辆同比增31% [20] 海外市场拓展 - 上汽海外销量49.4万辆占比25% MG欧洲交付超15万辆 [10] - 长安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增45% 广汽海外9.9万辆同比增45.6% [10] - 奇瑞出口55万辆 比亚迪海外布局四大工厂 自建滚装船队 [13][18]
鸿蒙智行,价格暗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4 09:14
小米YU7上市引发的行业震动 - 小米YU7上市后订单量激增,对行业造成冲击,直接导致竞争对手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品牌迅速宣布全系车型2万元现金补贴,但促销信息很快被撤下 [1] - 该事件反映出鸿蒙智行定价策略的微妙立场,未来旗下品牌自主调价可能成为常态,随着销售渠道建立和车型增加,价格竞争将从幕后走向台前 [1] 鸿蒙智行价格体系面临挑战 - 鸿蒙智行旗下多个品牌存在隐秘促销活动,如通过"朋友购车"可享超1万元优惠,经销商通过二级网络销售缓解库存压力 [3] - 行业专家指出价格稳定取决于供求关系,若市场供过于求则降价不可避免,产能过剩产品需通过价格调整促进销售 [3] - 分网经营模式下,鸿蒙智行不同品牌的市场表现将相互影响价格策略,例如问界热销会加大智界、尊界等品牌的竞争压力 [3] 内部竞争与品牌差异化困境 - 华为终端零售控盘及各品牌部门间存在考核压力,北汽、上汽、奇瑞等车企内部也存在品牌资源竞争,销售不佳的品牌被迫寻求变革 [4] - 品牌定位差异导致调价方式不同:智界等亲民品牌可能大幅降价,尊界、享界等高端品牌则倾向通过新车型或改款调整价格 [4] - 鸿蒙智行产品重叠问题显现,SUV生产限制解禁后将加剧M8、M9等同级别车型的内部竞争 [5][6] 同质化竞争与市场应对策略 - 行业智能化技术趋同导致差异化主要依赖外观内饰设计,但全行业采用类似逻辑使同质化难以避免,与外部竞品的差异也在缩小 [6] - 20万元以上价格区间需明显产品力或价格优势吸引客户,部分品牌尝试价格下探,如尊界可能推出30-40万元车型,问界曾通过内部渠道下探至20万元 [6] - 智界等后续品牌因价格策略与竞品竞争问题销量难以突破,即便价格下探至20万元出头仍需直面特斯拉Model 3/Y、蔚来ET5等车型竞争 [7] 小米订单虹吸效应与行业应对 - 小米YU7订单虹吸短期内耗尽20-30万元价格区间潜在客户群,导致鸿蒙智行、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该区间车型关注量、试驾率、订单量锐减 [8] - 竞争品牌采取"软硬结合"降价策略:理想L6将3年免息延长至5年,蔚来、智己为小米订单用户补贴5000元定金损失以刺激消费 [9] - 专家建议鸿蒙智行通过"技术分层+价格错位"破局,如问界专注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享界主打20-30万元区间,以价值竞争替代价格竞争 [9]
华为汽车业务销售策略转向 鸿蒙智行旗下多品牌拟自建渠道
财经网· 2025-07-10 16:11
华为汽车业务调整 - 华为正在调整鸿蒙智行旗下智界、享界和尚界的销售模式,由统一销售转为合作车企筹备建设品牌专属销售网络,但华为仍主导销售、营销和服务 [1] - 鸿蒙智行旗下共有"五界"品牌,分别为问界(赛力斯)、智界(奇瑞)、享界(北汽)、尊界(江淮)、尚界(上汽),问界此前已建立专网渠道 [2] 销售渠道拓展 - 调整旨在拓展销售渠道满足差异化需求,智界和尚界将建设独立门店类似问界用户中心 [3] - 北汽集团6月召开享界专网招募大会,吸引126家经销商覆盖66个城市,一二三线城市占比超90%,计划年底前建成数十家享界专网用户中心 [4] - 华为在鸿蒙智行管理上由强势主导转为适度放权,分网可缓解统一门店展示空间不足、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6] 渠道分网优势 - 分网有望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车型展示,通过独立展厅强化品牌形象 [6] - 经销商分析认为分网有助于销量增长,各品牌可依据产品属性制定差异化建店标准,降低三四线城市的高成本压力 [6]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渠道广度与深度成为关键胜负手 [7] 渠道结构细节 - 鸿蒙智行销售网点分为体验中心(商超店,展示2-3台车)和用户中心(类似4S店),随着车型增多商超店展示资源紧张 [8] - 专家指出分网改革是为适应市场,解决产品同质化、价格带重叠等问题 [8] - 智界和尚界专网招募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一二线非重点,招商工作或已进入尾声 [10] 潜在挑战 - 分网后需保障"五界"用户体验一致性及渠道间协同,当前模式仍由鸿蒙智行主导但未来可能变化 [10]
鸿蒙智行“第三标”落地“五界”协同发力加速覆盖市场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00
鸿蒙智行生态扩张 - 华为正式发布享界全新车标 鸿蒙智行"五界"中已有问界、尊界、享界三界发布车标 [1] - 北汽蓝谷加码55亿元投入享界车型开发 华为与北汽合作进一步深化 [1][2] - 鸿蒙智行生态联盟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旗下"五界"协同发力覆盖多元化市场 [1] 享界品牌定位与进展 - 享界由华为与北汽蓝谷联合打造 定位30万元以上行政轿车市场 [2] - 北汽蓝谷2023年募投项目调整 享界车型开发总投资55.32亿元 拟使用募集资金7亿元 [2] - 享界S9在2025年6月交付4154辆 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首位 [3] 鸿蒙智行品牌矩阵布局 - 鸿蒙智行采用"智选车"模式 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智能化技术 [3] - "五界"品牌分工明确:问界(SUV)、智界(中端)、享界(行政轿车)、尊界(豪华)、尚界(入门级) [3][4] - 尚界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秋季上市 主打大众消费市场 补齐十万元级市场空白 [3] 市场覆盖与战略协同 - "五界"覆盖十万元至百万元市场 形成高端立标杆、中端走量、大众扩基盘的闭环 [4] - 当前鸿蒙智行销量70%依赖问界 智界/享界需突破产能瓶颈 尚界表现待观察 [4] - 华为汽车业务未来大概率不再新增合作车企 现有五界格局已成型 [4] 行业竞争影响 - 鸿蒙智行多品牌战略加速智能出行生态渗透 倒逼技术落后车企加大智联投入 [4] - "五界"协同效率成为下一阶段竞争关键 推动"人-车-家"全场景生态闭环建设 [4]
今晚,余承东官宣!并首次回应“开车睡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3:39
享界新车发布 - 享界下一款车型为旅行车 预计今秋上市 余承东计划亲自试驾进行长途测试[2] - 享界销售渠道正在招商 将建立专属门店 与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形成互补[2] 品牌标识与战略调整 - 享界车标采用六边形骨架设计 延续鸿蒙智行家族基因 专用权期限为2025-2035年[3][4] - 鸿蒙智行业务呈现独立化趋势 新车发布与华为其他产品线分离 各子品牌计划独立举办发布会[5] 销量表现与产品布局 - 鸿蒙智行上半年交付20.62万辆 同比增长6.2% 问界系列占比达80%[7][9] - 尊界上市首月获6500辆订单 但销量贡献有限 尚界车型被寄予下半年走量厚望[9] - 公司上半年推出多款焕新车型 包括问界M9/M8、享界S9增程版等 但新车增长效应尚未显现[8][9] 高管动态与行业愿景 - 余承东澄清"开车睡觉"事件 系误操作看手机 呼吁加速L3级智能驾驶法规落地[6] - 公司提出全年百万辆销量目标 目前完成率20.6% 需依靠下半年20万元级车型放量[9]
华为“汽车局”,又有新动作
财联社· 2025-07-07 12:57
华为智选车业务进展 - 智界系列产品总监透露智界车标和迎宾灯将于2025年7月落地,并暗示将有更大动作 [1] - 奇瑞汽车申请的"LUXEED"六边形图形商标已完成公示,该商标于2024年12月5日申请,国际分类为12 [1] - 鸿蒙智行旗下享界车标定档于2025年7月8日发布 [1] - 智界品牌可能从奇瑞汽车独立,安徽智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和安徽智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分别于2025年1月和2月注册成立 [1] - 智界已进入经销商资质筛选阶段,此前在5月中旬举办了专网渠道招募大会 [1] - 智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46,600辆,同比增长257% [1] 华为车BU业务发展 - 东风汽车与华为车BU的DH项目正在进行专项招聘,涉及整车开发、制造和营销环节 [2] - 东风奕派与华为车BU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智能汽车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东风与华为的合作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亮相 [2] - 华为汽车业务分为鸿蒙智行"五界"和车BU两条路线,车BU业务处于快速上升周期 [2] - 华为汽车业务发展进入关键发力期,下半年的重点将放在生产交付、售后服务和用户运营等方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