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X Cloud Lept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突曝大消息!缩减云计算业务
证券时报· 2025-09-13 08:51
英伟达业务调整 - 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初兴的云计算业务DGX Cloud 减少吸引企业使用该服务的努力[1][2] - 业务收缩可能反映定价策略面临市场阻力 AI开发者对高价服务器存在抵触 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3] - 公司计划将DGX Cloud大部分服务器容量用于内部研发 包括设计新芯片和开发AI模型等工作[3] - 最新季度财报已不再说明云支出承诺部分用于DGX Cloud 暗示不再优先考虑为外部客户提供该服务[3] - 公司曾承诺花费130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AI芯片 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1500亿美元营收目标[3] 新业务模式发展 - 今年夏天推出DGX Cloud Lepton平台 采用市场平台模式 云服务商自主列出可用GPU服务器容量[5] - 新平台初期发展缓慢 多家上线云服务商高管认为该项服务与自身业务形成竞争[5] - 原DGX Cloud负责人否认战略转向 称内部研究人员和客户均需要大量计算资源 策略保持不变[3] 历史业务规划 - CEO黄仁勋2023年初曾雄心勃勃描绘DGX Cloud前景 希望大型企业直接向英伟达租用AI芯片服务器[4] - 2023年8月黄仁勋向投资者表示DGX Cloud是"巨大成功"[4] - 2024年末CFO称软件业务(包括DGX Cloud)年化营收达20亿美元[4] 美股科技板块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分化 道指跌0.59% 纳指涨0.44% 标普500指数微跌0.05%[6]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 特斯拉暴涨7.36% 微软和苹果涨超1% 英伟达/谷歌/Meta/博通小幅上涨[6]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涨超1% 创出历史新高[1][6]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高盛指出AI驱动的科技巨头和宽松货币财政政策是支撑美股牛市的两大支柱[1][6] - 宽松金融环境/强劲财政支持/放松管制/AI领域资本支出热潮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显著上行潜力[6] - 标普500指数今明两年每股收益预计均实现7%增长 分别达到262美元和280美元[6] 企业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标普493"成分股盈利同比增长7% 科技七巨头盈利增速达28%[7] - 企业盈利强劲表现与悲观宏观叙事形成鲜明对比[7] 市场估值与资金流 - 标普500指数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达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第96百分位[8] - 系统性交易基金仓位已相当饱和 股票回购未来几个月将受到限制[8] - 资金面短期内不再是市场主要推动力 技术性买盘动力正在减弱[8]
英伟达突曝大消息!缩减云计算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3 08:06
英伟达业务调整 - 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其初兴的云计算业务DGX Cloud 减少吸引企业使用该服务的努力[1][2] - 公司计划将DGX Cloud主要用于内部研发 包括为内部研究人员提供支持[2][3] - 业务收缩反映定价策略面临市场阻力 AI开发者对高价服务器存在抵触 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3] - 最新季度财报已不再说明云支出承诺部分用于DGX Cloud 暗示不再优先考虑外部客户服务[3] - 公司曾承诺花费130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AI芯片 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1500亿美元营收目标[3] 业务发展历程 - CEO黄仁勋2023年初曾雄心勃勃描绘DGX Cloud前景 希望大型企业直接向英伟达租用AI芯片服务器[4] - 2023年8月黄仁勋向投资者称DGX Cloud是"巨大成功"[4] - 2024年末CFO表示软件业务(包括DGX Cloud)年化营收达20亿美元[4] - 今年夏天推出新云服务DGX Cloud Lepton 采用市场平台模式 云服务商自主列出可用GPU服务器容量[5] - 新平台初期发展缓慢 云服务商认为其与自身业务形成竞争[5] 市场竞争关系 - DGX Cloud业务曾使英伟达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形成准竞争关系[1] - 业务调整缓解了与最大客户间的紧张关系 特别是与占营收一半的大型云服务商的竞争压力[1]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分化 道指跌0.59% 纳指涨0.44% 标普500微跌0.05%[6]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 特斯拉暴涨7.36% 微软苹果涨超1% 英伟达谷歌Meta博通小幅上涨[6]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涨超1% 创历史新高[1][6] - 高盛指出AI驱动科技巨头和宽松货币财政政策是支撑美股牛市两大支柱[1][6] 企业盈利表现 - 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今明两年EPS均实现7%增长 分别达到262美元和280美元[6] - 2025年上半年"标普493"盈利同比增长7% 科技七巨头盈利增速达28%[7] 市场估值与资金流 - 标普500指数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达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第96百分位[8] - 系统性交易基金仓位已"相当饱和" 股票回购未来几个月将受限 资金面不再是主要推动力[8]
The Information:英伟达DGX Cloud云计算业务受挫缩减,AI开发者抵触高价
美股IPO· 2025-09-13 08:05
战略调整 - 英伟达缩减云计算业务DGX Cloud 减少吸引企业客户使用的努力 计划主要将该服务用于内部研发支持[3] - 公司不再在最新季度财报中说明云支出承诺部分用于DGX Cloud 暗示不再优先考虑为外部客户提供该服务[4] 业务表现 - AI开发者对DGX Cloud服务器高价存在抵触 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1][3] - 公司软件业务(包括DGX Cloud)年化营收达20亿美元[6] - 新市场平台Lepton初期发展缓慢 云服务商认为该服务与自身业务形成竞争[8] 财务承诺 - 英伟达此前承诺花费130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自家AI芯片[1][3] - 公司曾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1500亿美元营收目标[1][3] 业务关系 - 云业务收缩缓解了与最大客户之间的紧张关系 特别是与占营收一半的大型云服务商的竞争压力减轻[3] - Lepton平台让芯片设计商与客户建立直接关系 引发云服务商担忧[8] 服务模式演变 - 推出新云服务DGX Cloud Lepton 作为市场平台通过云服务商网络访问GPU[7] - 与原服务不同 Lepton平台上的云服务商自主选择列出可用GPU服务器容量 而非英伟达签署多年合同租用容量再转租[8]
深夜,大涨!英伟达,突曝大消息!
券商中国· 2025-09-13 07:30
英伟达业务调整 - 英伟达正逐步缩减初兴的云计算业务DGX Cloud 减少吸引企业使用该服务的努力[1][2][3] - 战略调整反映云服务领域遭遇有限需求 AI开发者对高价服务器存在抵触 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云服务商[4] - 公司将大部分DGX Cloud服务器容量转用于内部研发 包括设计新芯片和开发AI模型[4] - 最新季度财报已不再说明云支出承诺部分用于DGX Cloud 暗示不再优先考虑外部客户服务[4] - 曾承诺花费130亿美元从大型云服务商租回AI芯片 计划通过转租业务实现1500亿美元营收目标[4] DGX Cloud发展历程 - CEO黄仁勋2023年初希望大型企业直接向英伟达租用AI芯片服务器 以民主化基础设施访问[5] - 2023年8月称DGX Cloud是巨大成功 2024年末CFO表示包括该服务的软件业务年化营收达20亿美元[5] - 今年夏天推出新云服务DGX Cloud Lepton平台 但初期发展缓慢[6][7] - 新平台让云服务商自主列出GPU服务器容量 而非英伟达租用后再转租 但被服务商视为与自身业务竞争[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分化 道指跌0.59% 纳指涨0.44% 标普500微跌0.05%[9] - 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 特斯拉暴涨7.36% 微软和苹果涨超1% 英伟达、谷歌、Meta、博通小幅上涨[9]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涨超1% 创历史新高[2][9] - 高盛指出AI驱动科技巨头和宽松货币财政政策是支撑美股牛市两大支柱[2][9] 企业盈利与估值 - 高盛预计标普500指数今明两年每股收益均实现7%增长 分别达262美元和280美元[9] - 2025年上半年科技七巨头盈利增速达28% 标普493指数(剔除七巨头)盈利同比增长7%[10] - 标普500指数基于未来12个月预期盈利的市盈率达22倍 处于1980年以来第96百分位高位[11] - 高估值被视为未来回报路标而非做空信号 过去三年高估值未阻止市场大幅上涨[11]
Nvidia Stock: Buy at the Current High?
The Motley Fool· 2025-06-28 16:10
公司业绩与增长 - 英伟达最新财年营收达到创纪录的1300亿美元,相比两年前的270亿美元增长显著[2] - 过去五年股价飙升1500%,本周创下历史新高[3] - 毛利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近期因中国销售损失相关费用降至60%[9] AI领域核心地位 - 公司设计市场最受欢迎的AI芯片,并提供从网络到企业软件的全套AI产品服务[1] - 推出DGX Cloud Lepton计算市场平台,开发者可通过云服务商获取GPU资源[6] - 凭借先发优势和持续创新,成为企业开发应用AI的几乎必选方案[7] 中国市场风险 - 中国市场去年贡献13%销售额,但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导致销售受阻[9] - 已将中国移出销售预测范围,但美国客户占近半数营收,即使对华零销售仍不影响AI增长前景[10]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当前股价对应35倍前瞻市盈率,低于数月前超50倍的峰值水平[11] - 考虑到业绩记录、市场地位和未来前景,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12] - 长期投资者无需过度关注短期波动,合理估值下仍具买入价值[13]
英伟达GTCParis:主权AI、物理AI与软件生态全面开花
华泰证券· 2025-06-12 18: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科技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巴黎大会发表演讲或体现其欧洲战略布局,行业启示包括主权AI驱动增量市场开启、物理AI落地应用加速、软件生态粘性成关键;英伟达股价近期回暖,投资者对中国芯片出口限制影响和产业链瓶颈疑虑减轻,建议关注主权AI和物理AI应用落地及英伟达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1] 主权AI:以全栈解决方案参与欧洲AI基建 - 欧盟4月宣布拓展AI工厂网络,投入200亿欧元建设多达5个AI Gigafactory,每个配备约10万个先进AI处理器;英伟达宣布在欧洲部署超3000 exaflops的AI算力,包括在法国、英国合作项目及与欧洲电信服务提供商合作开发自主AI基础设施 [2] - 英伟达具备全栈式AI解决方案护城河,GB200机柜量产,新产品组成完整产品线,或增加其在AI生态价值量 [2] 企业合作:AI赋能欧洲工业与医药创新 - 英伟达为欧洲制造商构建全球首个工业AI云,由10000个GPU支持,Omniverse等平台广泛应用于欧洲工业领域,运行AI加速应用可赋能企业产品生命周期 [3] - 在医药领域,英伟达为诺和诺德提供AI工厂,支持其与DCAI合作,专注预测药物反应、构建分子和生物医学大语言模型,加速药物发现进程 [3] 软件生态:提升全球开发者粘性的关键 - DGX Cloud Lepton是多云部署平台,此次宣布拓展合作并可在多平台集成,还与欧洲风投合作,或锁定开发者和企业工作流,若适配云体验成功,可能使部分新云厂商利润承压 [4] - 英伟达与欧洲和中东模型厂商、云服务商合作,提供支持24种官方语言的开源LLM,通过Nemotron优化后训练降低成本,打包成NIM微服务或集成到企业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推出全栈DRIVE AV平台 [4]
Nvidia makes big play for Europe with infrastructure deals
CNBC· 2025-06-11 18:49
欧洲市场扩张战略 - 公司与多个欧洲国家和企业建立广泛合作 涵盖基础设施和软件领域 旨在巩固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地位 [1] - 首席执行官在欧洲GTC活动上宣布多项关键合作伙伴关系 强调欧洲市场重要性 [2] - 公司定位为基础设施提供商 帮助各国政府建设基于GPU的数据中心 释放AI经济潜力 此前已在中东推行类似战略 [3] 基础设施与产能规划 - 公司提出"AI工厂"概念 指代配备其GPU的大型数据中心 类比电力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地位 [4] - 预计欧洲AI计算能力将在未来两年增长10倍 正与各国政府、云服务商及电信公司合作推进项目 [5] - 在德国建设"工业云"项目 配置10,000块GPU 专门服务欧洲制造业客户 [7] 重点合作项目 - 与法国初创企业Mistral合作构建"AI云" 部署18,000颗Grace Blackwell芯片 支持企业开发AI应用 [6] - 电信巨头Orange和Telefonica加入合作 共同部署AI应用及大语言模型 [7] - 在欧洲多国建立"技术中心" 聚焦前沿研究、人才培训及科研加速 覆盖英国、法国等主要市场 [8]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主权AI"概念 强调欧盟用户数据应存储在本地而非海外服务器 [8] - 扩展DGX Cloud Lepton产品 新增云服务商合作 并与Hugging Face模型库集成 实现全球GPU资源调度 [9]
NVIDIA DGX Cloud Lepton Connects Europe's Developers to Global NVIDIA Compute Ecosystem
Globenewswire· 2025-06-11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NVIDIA宣布扩展DGX Cloud Lepton AI平台,联合多方合作伙伴,简化高性能GPU资源获取流程,加速AI应用开发与部署,推动全球AI创新发展 [1][5] 平台扩展与合作 - NVIDIA宣布扩展DGX Cloud Lepton平台,新增多家云服务提供商贡献GPU,AWS和微软Azure将首批参与 [1][2] - Hugging Face推出Training Cluster as a Service并与DGX Cloud Lepton集成,方便AI研究人员和开发者获取计算资源 [3] - NVIDIA与欧洲风投公司合作,为投资组合公司提供DGX Cloud Lepton市场信用额度,加速初创企业发展 [4] 平台优势 - DGX Cloud Lepton统一云AI服务和GPU容量,简化特定区域高性能GPU资源获取流程,支持数据治理和主权AI需求 [5] - 集成NVIDIA软件套件,加速AI应用开发和部署各阶段,支持多种大语言模型 [6] - 为云服务提供商提供管理软件,实时监控GPU健康并自动分析根本原因,减少人工干预和停机时间 [7] 早期客户案例 - Basecamp Research利用平台加速生物解决方案发现和设计,EY加速AI代理开发,Outerbounds助力客户构建AI产品 [9] - Mirror Physics等将通过DGX Cloud Lepton使用Hugging Face的Training Cluster as a Service,推进多领域AI模型研究 [10] - BioCorteX等初创企业将通过DGX Cloud Lepton获取计算资源,构建和部署应用 [12] - Prima Mente推进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Reflection构建智能编码系统 [16] 平台可用性 - 开发者可注册提前访问NVIDIA DGX Cloud Lepton [13]
NVIDIA's NVLink Fusion Ups the Ante for AI Infrastructure
MarketBeat· 2025-05-19 22:07
公司核心动态 - 公司在Computex 2025大会上宣布NVLink Fusion技术,允许第三方制造商将NVIDIA GPU与第三方CPU及ASIC连接,拓展半定制AI基础设施选项并开辟新收入来源 [1][2] - 公司推出集成至任何ASIC或CPU的NVIDIA芯片组,已获得多家半导体制造商采用承诺,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厂商加入该技术网络 [3] - 公司更新RTX Pro Server并投入量产,性能较原H100 AI GPU提升2至4倍,具体取决于AI模型类型 [4]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公司计划年内推出GB300系统,属于Grace Blackwell产品线升级,并推出SaaS服务DGX Cloud Lepton,为AI开发者提供关键云资源与算力支持 [5] - 公司与富士康合作在台湾建造先进AI超级计算机,采用10,000块NVIDIA GPU,为台积电等当地企业提供算力 [7][8] 财务与市场预期 - 分析师预计公司Q1 2025业绩强劲,全年指引乐观,5月底共识预测营收增长超65%,较上月提升近500个基点 [9] - 当前股价134.34美元,12个月平均目标价164.84美元,隐含22.71%上涨空间,最高目标价220美元 [8][11] - 公司市盈率31倍(当前年度),显著低于近年45倍水平,2030年预期市盈率仅20倍,2035年预期市盈率12倍,显示长期增长潜力 [12] 行业竞争地位 - 公司通过Computex 2025及沙特阿拉伯相关合作巩固AI行业领导地位,技术优势预计持续数年 [12] - 技术面显示股价反弹强劲,有望突破历史高点,若突破将推动目标价接近160美元区间 [13] 分析师观点 - 尽管4-5月部分分析师下调目标价导致公司入选"最被降级股票"名单,但整体共识仍为"适度买入",覆盖分析师数量增加且情绪趋稳 [10] - Computex公告可能促使分析师重新上调目标价,推动股价回升,165美元目标价预示Q1财报后或触及历史新高 [11]
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推出 DGX Cloud Lepton,以将开发者与英伟达的全球计算生态系统连接起来。
快讯· 2025-05-19 12:48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英伟达宣布推出DGX Cloud Lepton服务 旨在连接开发者与公司全球计算生态系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