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M4激光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速腾聚创(02498)启动近千万港元回购 激光雷达全链自研芯片达车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09:09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10月17日斥资991.75万港元回购29万股股份,回购价格区间为每股33.84至34.5港元 [1] - 此次回购是基于对当前股价的判断及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旨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1]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自研的SPAD-SoC芯片和二维可寻址2D VCSEL芯片已成功通过AEC-Q系列车规认证 [1]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数字激光雷达在发射、接收、处理三大核心环节全链路自研芯片均达到车规标准的企业 [1] 产品量产与市场进展 - 基于芯片级突破,新一代EM平台全线产品已全面进入规模化量产 [1] - EM4为当前唯一量产的500线以上激光雷达,E1是目前唯一量产交付的全固态激光雷达 [1] - EM平台已获得全球8家头部整车厂45款车型定点,公司累计定点订单车型数达到133款 [1] 行业政策动态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标近日征求意见,首次将激光雷达正式纳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标准体系 [1]
激光雷达竞争驶入“芯片与车规”深水区:未来L3级入门标准或为“500线+多雷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20:56
行业增长与装机量 - 2024年国内激光雷达装机量突破150万颗,同比增长1797% [1] - 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全年有望冲击250万颗 [1] - 激光雷达市场产值预计将从2024年的1181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53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5% [8] 技术演进与自动驾驶需求 - 自动驾驶级别向L3级演进,单车搭载激光雷达数量从早期的1至2颗提升至4至5颗以满足复杂感知与冗余需求 [1] - L3级自动驾驶需要感知上的异构冗余,行业共识是采用多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 [6] - 未来L3级准入的硬件门槛预测为500线以上配合多颗激光雷达 [8] - 数字化架构使激光雷达线数性能可达模拟激光雷达10倍以上,192线及更高线数成为可能 [6][7] 成本下降与芯片化趋势 - 激光雷达价格从最初的七八万美元一路降至200美元(约合1400元人民币) [2] - 头部厂商如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均已推出价格下探至200美元的产品,目标应用于15万元级别车型 [2] - 成本下降主要归功于芯片化,自研芯片可剔除不需要的功能,相比早期采用通用芯片显著降低成本 [2] 车规认证与可靠性要求 - 激光雷达正从功能件转变为安全件,车规级可靠性已成为行业准入底线 [3] - 核心芯片系统必须通过AEC-Q与ISO 26262等国际公认的车规认证体系验证 [3] - 头部企业如速腾聚创的SPAD-SoC与VCSEL芯片通过AEC-Q102认证,禾赛科技ATX激光雷达通过ISO 26262 ASIL B功能安全认证 [3] - 满足车规认证是系统性工程,涉及严苛测试、更长测试时间,对量产节奏与成本构成影响 [4] 政策支持与标准确立 - 2025年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激光雷达首次被纳入强标体系 [6] - L3级自动驾驶相关政策明确要求系统需配置激光雷达,并建立更完善的冗余安全机制 [6] 产品创新与性能提升 - 行业推出面向L3/L4级自动驾驶的高性能产品,如速腾聚创的千线超长距数字化激光雷达EM4,最远测距距离达600米 [7] - 禾赛科技推出首款1440线超远距激光雷达AT1440和车规级纯固态激光雷达FTX [7] - 高线数激光雷达能实现更远距离和更高精度的环境建模,更清晰地识别细节 [5][6]
全球首家!速腾聚创(02498)全栈自研数字激光雷达芯片通过AEC-Q认证,技术断代领先
智通财经· 2025-10-14 11:25
公司技术里程碑 - 公司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数字激光雷达发射、接收、处理全链路自研芯片均达到车规标准的企业 [1] - 自研的SPAD-SoC芯片和二维可寻址2D VCSEL芯片通过AEC-Q102车规级可靠性认证,标志着新一代激光雷达芯片技术成熟 [1] - 这是数字激光雷达核心芯片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完成车规认证 [1] 车规认证标准 - AEC-Q认证是汽车电子领域的全球性权威准则,由克莱斯勒、福特和通用汽车设立的汽车电子委员会制定 [4] - 认证包含极端高低温、温度循环、加速寿命、机械冲击、EMC等百余项严苛测试 [4] - 测试要求芯片在-40℃与125℃的极端温度条件下保持长期稳定工作 [4] 芯片架构创新与性能优势 - 数字化架构仅需两款核心芯片即可实现传统模拟激光雷达需七个关键器件才能完成的发射、接收、处理功能 [6] - 数字化架构下,激光雷达线数性能可达模拟激光雷达的10倍以上 [6] - SPAD-SoC芯片是全球首款将SPAD接收面阵与数据处理SoC一体化集成并满足AEC-Q认证的量产芯片 [6] - SPAD-SoC芯片搭载超级WAVE Engine,配备四核APU及双核MPU,可将有效目标识别率提升99% [6] - SPAD-SoC芯片采样率达440亿次/秒,具备384-Core信号处理核,回波输出分辨率为0.25cm,超出行业水平3倍 [6] - 2D VCSEL芯片是全球唯一已量产的二维可寻址VCSEL发射芯片,能量利用率最高可达70% [8] - 2D VCSEL芯片采用双芯SiP合封设计,使PCB占用空间大幅减小70%,激光脉冲宽度稳定控制在2纳秒以内 [8] 核心专利技术 - 抗串扰编码技术为每次发射信号做独立编码,抗阳光噪声提升95%,抗对射串扰提升90% [10] - 皮秒级精细抖动技术将发射偏差提升至皮秒级相位精度,测距精度提升15倍至3cm [10] - 自适应融合算法可自适应提取回波,成功将盲区缩小70倍 [10] 产品商业化进展 - 基于全栈芯片化架构的E平台与EM平台数字化激光雷达矩阵已全面进入车规量产阶段 [11] - EM平台系列产品已累计获得8家主机厂45款车型定点 [13] - 真192线EMX产品获得某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32款车型的独供定点 [13] - 极氪9X与智己LS6已搭载公司定制的520线数字激光雷达上市交付 [13] - EM4激光雷达已获得多家北美及国内头部Robotaxi客户的主激光雷达定点 [14] - E1固态补盲激光雷达成为行业规模运营落地的首选方案,获得全球8家头部企业正式定点 [14]
中邮证券:首予速腾聚创“增持”评级 Robotaxi商业化进程加速
智通财经· 2025-09-16 15:23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4.33/37.39/52.21亿元 [1]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 同比增长7.7%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3.6%提升至25.9% [1] 机器人业务增长 - 机器人激光雷达产品收入达2.21亿元 [1] - 销量从2024年同期的8900台激增至4.63万台 同比增幅高达420.2% [1] - 2025Q2销量达3.44万台 同比增长631.9% [1] - 机器人激光雷达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6.1%提升至45.0% [1] 客户拓展与合作 - 与多家全球领先割草机器人制造商达成合作 订单规模突破七位数 [1] - 与库犸科技签订三年120万台全固态激光雷达战略合作协议 [1] - 在无人配送领域与北美COCORobotics、北美2家头部外送平台及国内美团、新石器、白犀牛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1] - 在具身智能方向与宇树科技、越疆等公司紧密协作 [1] 技术优势与产品进展 - 凭借自研SPAD-SOC芯片推出E平台全固态激光雷达 [2] - 首款全固态激光雷达E1实现量产 成为行业首个大规模商业化的全固态激光雷达 [2] - EM4+E1产品组合已与全球8家头部Robotaxi客户完成产品量产验证并进入深度合作 覆盖全球L4领域超90%的领先企业 [2] 市场拓展与前景 - 预计年底头部Robotaxi客户启动"EM4+E1"量产落地 全年出货量达万台级别 [2] - 在海外Robotaxi市场取得突破 北美硅谷头部Robotaxi及Robotruck公司计划年底扩大搭载E1、EM4激光雷达的车队规模 [2]
速腾聚创发布Q1财报:泛机器人业务增长87%,拿下割草机百万级订单|最前线
36氪· 2025-05-31 16:38
财务表现 - Q1总营收3 3亿元 毛利7701万元同比增73 1% 毛利率23 5%同比提升11 2% 净亏损收窄至0 98亿元同比改善24 4% [1] - ADAS激光雷达收入2 29亿元 泛机器人激光雷达收入7340 3万元同比增87% 解决方案及其他收入0 26亿元同比增61% [1] 业务进展 - ADAS领域EM4 EMX获全球5家整车厂近17款车型定点 数字化激光雷达覆盖超90% Robotaxi及Robotruck企业 无人配送领域合作超90%头部客户 与超20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合作 [1] - 机器人业务销量11900台同比增183 3% 合作全球超2800家客户 覆盖工业仓储 配送机器人等场景 [3] - 割草机器人领域与库犸科技签120万台订单 预计欧美市场智能机器人转化率超50% 未来年规模达600万台 [3][4] 产品与技术 - 发布E1R(全球首款全固态数字化方案)和Airy(超轻量化半球形雷达) E1R已量产 Airy覆盖120m直径范围 [3] - 激光雷达方案在割草场景性能优于传统RTK+视觉 渗透率有望达60%-70% 成本下降将推动渗透率持续提升 [4] 市场预期 - 订单Q3起放量 Q4至明年Q1集中交付 未来两年订单随终端销售动态增长 [4] - 已锁定2家全球头部割草机器人客户独家合作 基本覆盖除追觅外头部品牌 计划拓展更多庭院机器人合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