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系列

搜索文档
从濒临崩盘到集体回暖 合资车企惊天“逆袭”背后
经济观察报· 2025-07-12 15:55
合资车企销量增长动力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合资车企销量普遍回升,一汽丰田以16%增速领跑,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分别增长3.5%、2.3%,广汽丰田增长11%,上汽通用同比增长8.6% [2] - 燃油车成为销量增长主要驱动力,一汽-大众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至7.6%,上汽大众朗逸、帕萨特、途观等燃油车家族分别贡献13.7万、11.7万、9.1万辆 [3][4] - 广汽丰田凯美瑞、汉兰达等燃油车同比增长30%,昂科威系列成为上汽通用增长引擎,1-6月累计增近200% [4] 合资车企新能源表现 - 合资车企新能源领域表现乏力,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3%,远低于自主品牌的75.4% [4] - 合资车企新能源车型缺少爆款,6月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份额仅为3.1%,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4] - 大众ID.系列、丰田bZ系列、日产N7等少数车型表现相对突出,但整体竞争力不足 [4] 合资车企策略调整 - 合资车企加速燃油车智能化转型,一汽-大众启动"智能驾驶辅助2.0"计划,上汽大众推出途昂Pro、帕萨特Pro等智能化版本 [8] - 合资车企与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国内智能驾驶公司合作,提升燃油车智能化水平 [9] - 合资品牌加速"中国化",丰田推进RCE体制,大众、丰田、宝马等车企计划进军增程动力市场 [9] 电动化战略转向 - 多家合资车企调整电动化战略,本田宣布强化智能化、加速混动化,奥迪取消2033年全面停售燃油车计划 [13] - 跨国车企电动车业务普遍亏损严重,福特2024年电动车业务亏损51亿美元,导致电动化步伐放缓 [14] - 合资车企未来竞争将集中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两大阵营,需平衡智能化、效率与成本挑战 [14] 市场前景与挑战 - 外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降至36%,行业预测可能进一步下滑至30%左右 [13] - 新能源购置税政策调整可能导致渗透率增长进入平台期,合资车企需深挖燃油车置换需求 [15] - 若合资品牌仅聚焦燃油车,销量回升可能短暂,需加快电动化转型以避免错过机会 [15]
“蓝军”傅强:危机意识,上汽大众穿越周期的诺亚方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17:11
新能源市场格局变化 - 2023年纯电动车市场相比2021年增长107%,但增程、混动产品增长492%,是纯电的近5倍 [1] - 上汽大众在纯电赛道布局了ID系列,但没有增程产品,面临市场压力 [1] - 公司最终接受增程技术是市场验证的可行方向,快速调整战略 [1] 上汽大众转型战略 - 2023年底立项全尺寸增程式SUV ID ERA,瞄准理想L8/L9,2026年上市 [2] - 从合资1.0时代转向合资2 0时代,产品定义权从德国转移到中国 [7] - 组建"蓝军"试点代理制,开设ID Store新能源销售渠道 [4] 产品与技术发展 - ID ERA注重增程系统能源管理和智能驾驶辅助,目标行业领先 [10] - 为保证续航里程,在产品开发中做出取舍,如减少氛围灯数量 [11] - 坚持安全底线,保留隐藏式门把手备用电路系统,单车成本增加500元 [11][12][13] 销售与营销策略 - ID系列累计销量突破18万辆,但年销量10万出头,未达20-30万目标 [4] - 推行"一口价"策略,减少议价时间,让经销商聚焦服务 [31][32] - 代理制从1 0升级到2 0,交付周期从3-4周缩短至1周内 [18][19] 历史发展与危机意识 - 1998年达成首个"百万辆",桑塔纳曾占中国轿车市场50%份额 [2] - 2003-2004年面临销量下滑,通过推出帕萨特领驭和朗逸扭转局面 [23] - 学习华为IPD工作方法,引入红蓝军对抗机制优化产品定义 [24][25] 未来规划 - 2026年计划推出7款新能源产品,是转型关键年 [34] - 坚持"油电同进"战略,不放弃燃油车用户群体 [26] - 2025年定位为"品质服务年",提升服务水平 [34]
晚点财经丨英伟达跌回3万亿美元关口;合资品牌车也开始“百亿补贴”
晚点LatePost· 2024-07-09 20:36
英伟达市值波动与行业竞争 - 英伟达市值自6月18日登顶全球第一后下跌24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高通的市值,微软和苹果分别上涨4.8%和5.6%,重回全球第一和第二 [2] - 研究机构New Street分析师下调英伟达评级至中性,认为股价偏离基本面,但继续看好AMD和台积电 [2] - 另一机构分析师认为英伟达估值"荒谬",可能面临类似特斯拉的困境,即竞争对手涌入导致行业利润降低 [2] - 英伟达的竞争优势来自十多年前开始研发的CUDA运算平台,已绑定数百万AI开发者形成强大软件生态 [3] - 创始人黄仁勋连续减持价值1.69亿美元股票创个人单月减持纪录,去年8月曾预测公司市值将从1万亿涨至2万亿 [4] - 部分华尔街分析师仍看好英伟达增长潜力,认为其GPU如同科技界的石油或黄金,可能成为首家市值4万亿美元公司 [4] 合资品牌汽车价格战与市场份额变化 - 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48万辆同比下降27%,德系、美系、日系市场份额均下滑超2个百分点 [4] - 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限时官降最高综合优惠5.9万元,2024款朗逸起售价6.98万元较指导价打七折 [4][5] - 朗逸过去12个月平均月销2.9万辆计算上汽大众每月需补贴约10.7亿元,考虑其他车型7月可能补贴20亿元 [8] - 广汽本田雅阁最高直降5万元,丰田凯美瑞2024款2.0精英版裸车价低至11.75万元 [8] - 广汽本田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28.3%至28.9万辆,广汽丰田下滑25.8%,上汽通用销量同比减半 [10] - 今年前5个月合资品牌销量245.7万辆仅为自主品牌的54%,低于2020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 [10] - 6月合资车企库存指数60.8%增速高于大盘,意味着每卖一辆车经销商需压三辆库存 [13] - 合资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如上汽大众将开发三款插混和两款纯电车型 [14] 好莱坞产业格局变化 - Skydance Media联合RedBird Capital投资超80亿美元获得派拉蒙环球控制权 [14] - 派拉蒙为好莱坞五大片商之一曾出品《教父》《泰坦尼克号》拥有CBS和尼克国际儿童频道 [14] - 派拉蒙2021年推出流媒体平台Paramount+至今未盈利拥有7120万用户远低于Netflix的2.7亿和Disney+的1.5亿 [14] - 2023年派拉蒙亏损6.08亿美元背负146亿美元长期债务标普评级为BB+垃圾级 [14] - 巴菲特已清空派拉蒙股份承认损失不少钱公司股价过去五年跌近80% [14] - 新管理层计划寻求与竞争对手合作推出综合流媒体服务并通过裁员等措施提升利润 [14] 其他行业动态 - 比亚迪将收购泰国经销商Rever Automotive 20%股份该经销商在泰国有100多家展厅助力比亚迪成为2023年泰国纯电销量冠军 [18] - 安踏品牌二季度零售额同比高个位数增长FILA中个位数增长其他品牌增长40%-45% [20][21] - 保时捷计划减产纯电车型Taycan该车型2021年销量41296辆今年一季度销量削减过半近期因安全隐患召回超15万辆 [22] - Burberry计划裁员至多400人去年净利下滑超三成至4.18亿英镑股价过去12个月跌近六成市值32亿英镑 [24] - 约3100名三星员工参与首日罢工主要来自芯片装配线但公司表示对产量无影响 [25][26] - 波音承认737 Max机型欺诈罪最高面临4.872亿美元罚款将投入至少4.55亿美元加强合规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