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UBU3.0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Insights | 泡泡玛特中报点评:时间的玩具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17:15
规模扩张与业绩增长 - 公司处于快速扩张期,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旗下IP全球认可度提升和多样化产品在海外各区域的高速增长 [1] - LABUBU3 0系列自4月底推出后引发全球排队热潮,隐藏款产品价格从99元上涨至超4000元,溢价率高 [1] - 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对毛利率和净利率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海外门店数量超150家 [1] - 2025Q1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其中亚太同比增长345%-350%,美洲同比增长895%-900%,欧洲同比增长600%-605% [1] - 2025年1-6月公司全球GMV合计144亿元,同比大涨216%,其中海外GMV合计45 46亿元,同比大涨236% [2] 资本市场表现与估值 - 公司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是核心原因 [2] - 高盛将2025-2027年调整后净利润预测上调15%-22%,预期2025年收入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达到328亿元人民币和100亿元人民币 [3] - 摩根大通上调2025年收入预期至303 85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从6 10元上调至7 15元,目标价从330港元上调至340港元 [3] - 摩根大通估算2026年公司隐含估值在33倍PE,接近三丽鸥35倍的估值,高于迪士尼20倍的估值 [3] - 公司2024年现金流投资回报(CFROI)提升至24%,利润率高达42%,远超同行20%的平均水平 [5] 中报业绩与市场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对应收入不低于136 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350%(对应净利润不低于43 4亿元) [4] - 业绩超越卖方一致预期50%,但低于买方预期45-55亿净利润的中值,导致股价小幅回调 [4] IP运营与产品创新 - IP运营能力已成为公司强劲护城河,未来将有更多事件催化 [8] - 新开业的"POPOP"珠宝店将销售Labubu系列珠宝产品及SkullPanda、Molly和Dimoo等系列饰品,强化IP货币化能力 [8] - 《Labubu & Friends》动画第一季预计夏天首播,包含20集2分钟视频,强化IP认知 [8] - 与优衣库联名推出Labubu x Uniqlo T恤,预计8月上市 [8] - Labubu 4 0预告/发布预计在圣诞节/春节假期前推出,为2026年销售做准备 [8] - 潜在推出AI功能的互动情感玩具,利用国内AI玩具供应链成熟优势 [8] 长期成长性与市场定价 - 公司在业务上仍有较高成长性,当前市场定价充分合理 [9] - 市场预计公司在2028-29年销售增长将小幅放缓至24%,EBITDA利润率从42%回归至35%的中位数水平 [9] - 若在海外市场、新技术玩具或IP传播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利润率有望维持在40%水平 [9]
那些买LABUBU的人
中国经营报· 2025-07-09 17:36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 公司通过买断艺术家IP版权并纳入盲盒体系运营 如LABUBU系列2017年被收购后衍生三代共78个常规款 14个隐藏款和5个联名款 单品定价69-159元[3] - 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售 线上可预订但无法接触实物 线下店铺剩余货源和配比差异形成情报网络 玩家通过微信群或小红书群交换信息[7] - 创始人王宁早期提出买断IP 做线下 打品牌为核心商业模式 但未明确解释用户消费动机的多样性[8] LABUBU系列市场表现 - 2024年三次全球明星曝光(Lisa IG点赞320万 蕾哈娜手持镶钻款 贝克汉姆节目展示)推动搜索量同比增长426%[3] - 带动公司2024年收入达130亿元 2025年Q1收入同比增1.6倍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近5倍[3] - 联名款如LABUBU可乐系列(定价159元含10常规+1隐藏款)引发抢购 隐藏款需通过重量平衡等专业技巧识别[5][6] 二级市场生态 - 黄牛分层级运作:初级黄牛抢购官方售价商品加价1-2倍转卖 专业黄牛通过直播教授隐藏款识别技术赚取差价[1][6] - 代买服务兴起 线下店常见视频通话摇晃盲盒的代购者 提供加价指定款式服务[7] - 衍生市场包括娃衣定制(哪吒 打工人 宇航员等主题)和穿搭博主 推动个性化装扮成为新话题[12][13] 用户行为特征 - 消费动机多元:真实爱好者 社交攀比者 投资投机者并存 无法简单归类[4][8] - 社交属性显著 互联网从业者将其作为职场话题工具 企业家用于破冰沟通[9][10] - 收藏市场存在溢价交易案例 如初代LABUBU从五位数转手至六位数 但实际价值与潮流热度强相关[11][12] 市场动态变化 - 2025年6月新品"LABUBU捏捏"发售初期黄牛加价1-2倍 但20日后价格腰斩因官方加大供货和热点褪去[15] - 股东高点套现新闻加剧退潮情绪 部分用户转向常规款如Molly系列 反映潮流周期特性[15] - 内容创作者面临流量竞争 如小红书账号两个月仅增200粉 显示风口红利期缩短[16]
泡泡玛特公告:紧急停售!
新华网财经· 2025-06-15 09:15
LABUBU全球爆火现象 - LABUBU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狂潮,包括贝克汉姆、蕾哈娜等明星在社交媒体晒出购买记录 [1] - 韩国线下门店因抢购导致安全事故隐患,泡泡玛特韩国宣布暂停LABUBU全系列线下销售 [2][3][4] - 英国伦敦门店出现斗殴事件,抢购现场混乱程度堪比"战场" [5][6][7] 拍卖市场表现 - 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全球唯一一只131cm高薄荷色LABUBU以108万元人民币成交 [8] - 同场拍卖会另一款棕色LABUBU以82万元人民币落槌 [8] IP商业价值爆发 - LABUBU诞生十年,泡泡玛特2019年从香港插画家龙家升手中签下THE MONSTERS系列IP [17]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收入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726.6%(2022年2.63亿元,2023年3.68亿元) [17] - LABUBU3.0系列4月24日全球发售,引发东京涩谷限定款7分钟售罄、伦敦牛津街彻夜排队等现象 [17] 二级市场价格 - LABUBU3.0盲盒价格从99元涨至349元 [18] - 泡泡玛特xVans联名款玩偶从原价599元涨至27999元,溢价约47倍 [18] - 潮玩平台推出"盲盒明价"玩法,隐藏款溢价相当于茅台酒价值 [18] 公司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600亿港元 [18] - 创始人王宁登上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河南首富位置 [18] - 公司更关注长期经营而非股价波动 [21]
LABUBU爆火,泡泡玛特吃肉,谁来喝汤?
36氪· 2025-06-13 19:24
泡泡玛特LABUBU IP的市场表现 - LABUBU从2018年推出首代产品后表现平平,2024年因泡泡玛特乐园互动表演和泰国明星LISA的多次晒图,实现海内外人气爆发[1] - 2024年LABUBU3.0系列发售即断货,二手市场价格飙升,初代LABUBU拍出108万元高价[3] - 该IP已晋升泡泡玛特第一梯队,带动公司股价上涨并提升海外知名度[6] 盗版LABUBU的市场现象 - 盗版产品因正版稀缺而供不应求,社交平台晒盗版成为流量密码,部分变异版本如"LAGOGO"销量近万件[7][17] - 宁波海关查获侵权商品包括盲盒2350个、毛绒玩具4410个、钥匙扣9400个[21] - 义乌仿冒工厂出现"欠货"现象,批发需等待3-15天工期,监管部门已采取下架措施[20][21] LABUBU衍生产业链发展 - "改娃"文化盛行,玩家通过改造瞳孔、服饰等个性化定制,增强用户粘性[22][24][26] - 娃衣品类从小众变热门,义乌商户订单量暴涨至上万件,17cm规格成新标准[30][33] - 衍生经济覆盖美甲、租赁、配饰等,海外采购商占比显著[33] IP成功路径的行业启示 - LABUBU打破"内容+营销+全产业链开发"的传统爆款IP打造逻辑,依靠用户自发传播实现破圈[41] - 当前热度持续性存疑,行业关注泡泡玛特能否复制下一个顶流IP[41]
冲上热搜!泡泡玛特遭创始股东清仓?旗下产品仍被疯抢
新华网财经· 2025-05-08 20:10
大股东减持事件 - 泡泡玛特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出售1191万股股份 占总股本0.9% 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 [1] - 减持方蜂巧资本为上市前投资机构 近期累计套现超21亿元 [4] - 蜂巧资本解释减持系基金到期自然退出 与公司基本面无关 [3] 股价表现 - 减持消息导致股价承压 4月30日至5月7日累计跌幅达6.77% 其中5月7日单日跌5.43% [4] - 2024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49.60% 多次创历史新高 [6] - 上市以来累计最大涨幅超过10倍 [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6]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 同比增长185.9% [6] - 2025年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大增165%-170% [6]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长375.2% 占总收入近四成 [7]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7] - 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895%-900% 欧洲增600%-605% 亚太增345%-350% [7] - LABUBU3.0系列引发全球抢购 海外门店出现排队长龙现象 [6]
冲上热搜!泡泡玛特遭创始股东清仓?旗下产品仍被疯抢
第一财经· 2025-05-08 12:18
股东减持与股价波动 - 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出售泡泡玛特股份1191万股 占总股本09% 涉及资金约22亿港元 [2] - 蜂巧资本因基金到期 通过大宗交易分三次清仓所有泡泡玛特股份 不再持有任何股票 [4] - 减持价格区间为18799-19295港元/股 较上市前17-20港元/股成本浮盈超8倍 [4] - 5月7日公司股价收盘跌543%至1845港元 [4]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4亿元 同比增长1069% 其中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 同比增长3752% 占比近四成 [5] - 2025年一季度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美洲市场收入增895%-900% 欧洲增600%-605% 亚太增345%-350% [5] - 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最大涨幅超10倍 2025年多次创历史新高 [4] 产品热度与海外扩张 - LABUBU30系列全球引发抢购潮 海外门店出现排队长龙 如美国洛杉矶和英国伦敦牛津街门店 [4] - 泡泡玛特APP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5] - 海外市场通过文化出海形成新潮流 与欧美日韩二次元文化形成差异化吸引力 [5] IP运营与行业分析 - 潮玩行业从新潮玩具转向潮流文化 IP运营呈现新品类、新渠道、新市场和新潮流四大特征 [5] - 盲盒及二次元周边价值主要依赖IP赋能和隐藏款稀有性 目前尚未成为收藏品 以情绪价值为主 [5] - 当前IP存在故事厚度不足、矩阵不够丰满、变现场景局限等提升空间 [5]
寻找价值消费新势力!2025消费大赏专题调研好物征集启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5-01 09:16
LABUBU3.0系列近日正式开启线下发售,不仅在国内的泡泡玛特门店大排长龙,在全球也引发抢购风 潮。毛绒玩具爆火背后,是解压玩具、宠物消费、AI陪伴等满足情绪价值的情绪经济成为社会消费的 新风潮。 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2025消费大赏,将聚焦情绪经济以及背后的消费新势力。即日起,南都湾财社 将启动"寻找价值消费新势力"专题调研,聚焦潮玩、宠物经济、颜值经济、智能出行、3C家电、银发 经济、食品饮料等领域,组织多场行业专题研讨会并联合业内发起"美好生活好物"评选。 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 场景,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畅通经济循环,释放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 需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更 好结合,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实施提振消费专 项行动。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 ...
泡泡玛特股价年内涨超1倍,“泡泡玛特”含量高的ETF找到了!
格隆汇· 2025-04-30 13:29
文章核心观点 泡泡玛特股价高升,产品受全球追捧,2025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全球化布局和IP矩阵助力发展,新消费领域迎来机遇,还介绍了含“泡泡玛特”权重的ETF情况 [1][3][8]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9日,港股泡泡玛特年内涨幅达120.75%,当日收涨12.01%,报193港元/股,流通市值达2591.9亿港元,发稿时下跌2.68% [1] 产品销售情况 -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单日排名飙升114位排在免费总榜第四名 [4] - 旗下LABUBU3.0系列发售,在全球引发抢购热潮,海外线下门店出现排队长龙 [4] 业绩目标与实际情况 - 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在2024年高基数基础上,2025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100%以上,目标整体销售额达200亿元,海外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4] - 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暴增165%-170%,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 - 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 - 480% [5] - 中国市场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 - 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 - 145%;海外各区域收益同比增长分别为亚太345% - 350%,美洲895% - 900%,欧洲600% - 605% [5] 发展原因 - 全球化布局深化,在东南亚站稳脚跟后加速开拓欧美市场,美国芝加哥、英国伦敦等地标门店出现“凌晨排队抢购”现象 [6] - 凭借“自有IP + 联名IP”双轮驱动,自有IP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4月全球发售,带动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7] 行业机遇 - 新消费概念股频创新高,基金经理积极布局,新消费领域迎来新发展机遇 [8] ETF情况 恒生消费指数相关ETF - 泡泡玛特是恒生消费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比例为9.79% [9] - 跟踪恒生消费指数的ETF有景顺长城基金恒生消费ETF、广发基金恒生消费ETF和恒生消费ETF华泰柏瑞,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基金恒生消费ETF,截至昨日收盘规模17.53亿元 [9] - 景顺长城基金恒生消费ETF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合计为0.65%/年,广发基金恒生消费ETF和恒生消费ETF华泰柏瑞均为0.6%/年 [10] 港股通消费指数相关ETF - 泡泡玛特是港股通消费指数第11大权重股,比例为1.91% [9] - 跟踪港股通消费指数的ETF有银华基金港股消费ETF、港股消费ETF易方达、鹏华基金香港消费ETF和华夏基金港股消费ETF,规模最大的是银华基金港股消费ETF,截至昨日收盘规模为6.15亿元 [11] - 费率最低的是港股消费ETF易方达,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合计为0.2%/年,其余三只均为0.6%/年 [11] “泡泡玛特”含量高的ETF名单 | 序号 |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跟踪指数名称 | 泡泡玛特权重% | 年内涨幅% | 总规模 | | --- | --- | --- | --- | --- | --- | --- | | 1 | 513970.OF | 恒生消费ETF | 恒生消费 | 9.79 | 4.61 | 17.5 | | 2 | 159699.OF | 恒生消费ETF | 恒生消费 | 9.79 | 3.37 | 15.3 | | 3 | 520520.OF | 恒生消费ETF华泰柏瑞 | 恒生消费 | 9.79 | 4.11 | 0.83 | | 4 | 159735.OF | 港股消费ETF | 港股通消费 | 1.91 | 13.97 | 6.15 | | 5 | 513070.0F | 港股消费ETF易方达 | 港股通消费 | 1.91 | 14.03 | 5.26 | | 6 | 513590.OF | 香港消费ETF | 港股通消费 | 1.91 | 13.81 | 4.34 | | 7 | 513230.OF | 港股消费ETF | 港股通消费 | 1.91 | 15.05 | 3.04 |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25年4月29日 [13]
泡泡玛特含量超高!同类规模最大!恒生消费ETF(513970)延续涨势,近5日合计“吸金”超32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4-30 11:03
恒生消费指数成分股表现 - 周大福(01929)上涨4.39%,创科实业(00669)上涨1.82%,锅圈(02517)上涨1.57% [1] - 恒生消费ETF(513970)上涨0.33%,近17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10% [1] 恒生消费ETF流动性及规模 - 盘中换手2.06%,成交3629.80万元 [1] - 近1周日均成交1.54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最新规模达17.44亿元,创历史新高 [1] - 近1周份额增长2500万份,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3264.20万元 [1] 泡泡玛特业绩及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 [2] - 2025年一季度整体收益同比增长165%至170%,海外市场增长475%至480% [2] - LABUBU3.0系列发售引发全球抢购热潮,官方应用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1] 新消费行业趋势 - 新消费品牌通过品质、情绪价值和实用痛点三个维度实现产品升级创新,带动品牌溢价提升 [2] - 兴趣电商、内容营销等杠杆工具推动指数级爆发 [2] 恒生消费指数结构 - 恒生消费指数不含白酒,包含传统消费及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名创优品等新兴消费龙头 [2] - 泡泡玛特(09992)占指数权重9.7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89% [2] - 恒生消费指数在挂钩产品中泡泡玛特含量最高 [2] 恒生消费ETF投资方式 - 支持T+0交易,无需港股账户即可投资港股 [3] - 场外联接基金(A类:019102 C类:019103)可布局港股消费板块 [3]
最高增长900%!TA在国外火了!新品被疯抢,最高叫价10万人民币
第一财经· 2025-04-29 19:54
海外业务增长 - 公司一季度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3] - 美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895%-900% 欧洲市场增长600%-605% 亚太地区增长345%-350% [3] - 2024年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 7亿元 同比增长375 2% 占总营收近四成 [8] 产品与IP表现 - LABUBU3 0系列全球发售引发抢购热潮 海外门店出现长队 [4] - 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售价99元人民币 二手市场溢价约30% 最高叫价达10万元人民币 [7] - THE MONSTERS系列IP去年收入同比增长726 6% [7] - 公司APP首次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5]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暂无收购工厂计划 核心工厂99%以上生产其产品 [8] - 越南生产占比约10% 计划提高海外生产比例 考察东南亚其他国家 [8] 市场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今年2月以来已翻倍 [9] - 行业评论认为公司IP运营呈现新品类 新渠道 新市场和新潮流特点 [9] - 海外增量市场通过文化出海形成新潮流 吸引力增强带动业绩激增 [9] IP发展空间 - 行业评论指出公司IP故事厚度不足 矩阵不够丰满 变现场景有限 [9] - 盲盒等产品主要依赖IP价值和隐藏款稀有性 尚未成为收藏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