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盲盒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股市三点钟丨北证50指数大涨8.41%,沪指站稳4000点
北京商报· 2025-10-29 15:27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李佳雪)10月29日,A股三大股指集体高开,早盘期间保持震荡态势,午后 开盘,三大股指集体上行,其中,上证综指站稳4000点。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 别收涨0.7%、1.95%、2.93%,分别报4016.33点、13691.38点、3324.27点。此外,北证50指数高开高 走,当日大幅收涨8.41%,报1573.71点。 盘面上,光伏设备、储能板块午后全线爆发,隆基绿能、通威股份、阿特斯等多股涨停,阳光电源盘中 再创新高。银行、DRG/DIP、盲盒经济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A股2672股飘红,其中66股涨停。此外,2621股飘绿,其中10股跌停。 成交金额方面,沪市成交金额9682.16亿元,深市成交金额12878.14亿元,两市合计成交金额约2.26万亿 元。 ...
A股收评:高开高走!创业板指涨近3%,北证指数飙升8.41%,光伏、锂矿及海南板块涨幅居前
格隆汇· 2025-10-29 15:17
A股三大指数今日高开高走,沪指站稳40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0.7%报4016点,深证成指涨1.95%,创业板指涨2.93%,北证50指数涨8.41%。全市场成交 额2.29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254亿元,近2700股上涨。 | 涨幅榜 | 资金净流入 | 5日涨幅札 | | --- | --- | --- | | 电工电网 | 基本金属 | 贵金属 | | +4.57% | +4.40% | +3.649 | | 化肥农药 | 林木 | 券商 | | +3.10% | +2.29% | +2.279 | 盘面上,头部企业三季报业绩向好,光伏设备板块爆发,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及晶澳科技等多股涨停;海南板块走高,海汽集团、海德股份等多股涨停;中 国储能政策推动锂价上涨,锂矿概念拉升,川能动力涨停;有色金属板块活跃,南山铝业涨停;贵金属、BC电池及玻璃玻纤等板块涨幅居前。另外,银行 股普跌,成都银行跌近6%;盲盒经济走低,顺网科技领跌;商业百货板块普跌,厦门信达跌逾7%;微盘股、船舶制造、DRG/DIP概念及托育服务等板块跌 幅居前。(格隆汇) | 上证指数 | 深证成指 | 北证5( | | --- | ...
4000的博弈,银行股成为多空博弈的关键
格隆汇· 2025-10-29 14:31
低开低走后探底回升,截止午盘三大指数均小幅收涨,其中沪指上涨0.37%,再度站上4000点,深成指 上涨0.9%,创业板指上涨1.35%。两市合计超3000只个股下跌,合计成交额1.42万亿。 海南板块强势拉升,截止午盘上涨4.89%,包括康芝药业、海南机场、中钨高新等在内大跌多股涨停。 大金融板块局部爆发,证券板块领涨,其中华安证券涨停,东北证券触及涨停。有色金属板块再度走 强,其中中信金属触及涨停。量子科技概念反复活跃,其中科大国创、格尔软件触及涨停,神州信息涨 停。 消息面:重庆拟率先将中新数字人民币双边跨境结算试点升级为中新数币+模式。中印两军举行边境西 段第23轮将军级会谈。英伟达表示将出货2000万块Blackwell和Rubin图形处理器,预计未来六个季度业 务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 银行低开低走陷入调整,截止午盘下跌1.45%,其中成都银行大跌5.08%,厦门银行、浦发银行、青岛 银行、江苏银行等多股跌幅均在3%上方。盲盒经济、船舶制造、托育服务、远程办公等行业板块紧随 其后。 欢迎您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学习和讨论。 ...
泡泡玛特股价“过山车”,19个月来发生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23 20:13
股价表现与业绩回顾 - 公司股价在2025年10月23日单日跌幅达9%,创下自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已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最近2个月内累计下跌30% [3] - 在2024年3月至2025年8月的17个月内,公司股价翻了接近15倍,创下港股消费股纪录 [3] - 公司业绩同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2亿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3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45.7亿元 [3] 核心IP驱动因素 - 公司旗下头部IP LABUBU在2025年成为全球"流量密码",其相关产品在国内外均出现热销断货、二手价格水涨船高的现象 [4] - LABUBU IP的全球热度是推动公司市值屡创新高的关键因素 [4] 近期运营数据与业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整体收益(营收)同比增长245%至250% [6] - 分区域看,中国区收益同比增长185%至190%,其中线下渠道增长130%至135%,在线渠道增长300%至305% [6] - 海外业务表现尤为强劲,整体收益同比增长365%至370%,其中美洲地区增长1265%至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增长735%至740%,亚太地区增长170%至175% [6] 市场观点与潜在挑战 - 市场对公司高基数下的增长可持续性存在疑虑,部分机构正在重新评估其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估值合理性 [6] - 有分析认为公司收入增速可能在2025年见顶,2026年起增长动能可能放缓,但也有机构如招商证券(香港)上调了其2025年净利润预期 [6] - 部分消费者对产品出现审美疲劳,期望公司能推出更多产品品类,而非仅对现有玩偶进行换装或换包装 [6] 行业分析与公司前景 - 行业观点认为,盲盒等二次元周边产品的价值主要依赖于IP赋能和隐藏款的稀有性,目前更多是提供情绪价值,尚未成为主流"收藏品" [7] - 公司存在IP故事厚度不足、IP矩阵不够丰满、IP变现场景有限等需要提升的空间 [7] - 公司此前股价和产品的热度存在"虚火"成分,在核心IP热度退潮后,资本市场和公司自身均在积极修复市值、回归常态,公司长期发展需依靠内功修炼和找到新的爆点 [7]
从17个月内股价翻15倍,到两月内跌去30%,泡泡玛特到底怎么了
第一财经· 2025-10-23 17:30
股价表现与近期回调 - 公司股价于10月23日单日跌幅达9%,创下自4月份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已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 [1] - 最近2个月内,公司股价已累计下跌30% [1] - 在此之前的17个月内(2024年3月至2025年8月),公司股价上涨接近15倍,创下港股消费股纪录 [1] 历史业绩增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9.2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31.3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45.7亿元人民币,显示业绩持续增长 [1] - 公司发布的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营收)同比增长245%至250% [2] 分区域及渠道业务表现 - 三季度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至190%,其中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至135%,在线渠道同比增长300%至305% [2] - 三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至370%,其中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70%至175%,美洲地区同比增长1265%至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至740% [2] 增长驱动因素与市场关注点 - 股价历史性增长与公司头部IP LABUBU的全球爆火有显著关联,该IP产品在国内外均出现热销断货现象,二手市场价格水涨船高 [1] - 市场对公司在高基数下的增长可持续性存在疑虑,机构正在重新评估其未来业绩增长的确定性和估值合理性 [1][2] - 有分析认为公司收入增速或于2025年见顶,2026年起增长动能可能放缓,但也有机构如招商证券预计其2025年净利润有望达到70亿元人民币,较市场一致预期高出约15% [2] 行业评论与公司挑战 - 行业观点认为,盲盒等二次元周边产品价值主要依赖于IP增益和隐藏款的稀有性,目前更多是提供情绪价值,尚未成为主流收藏品 [3] - 公司被指出IP故事厚度不足,IP矩阵不够丰满,变现场景存在局限,有进步空间 [3] - 部分消费者对产品出现审美疲劳,期望公司推出更多产品形式和品类,而非仅是外观变化 [2] - 资本市场和公司均在LABUBU热潮退去后积极修复市值、回归常态,行业评论指出公司需修炼内功,寻找新的爆点以实现长远发展 [3]
潮玩平台“福袋”玩法引质疑,律师:尚不可认定为赌博,但存在涉赌嫌疑
扬子晚报网· 2025-10-22 22:34
"一家服装店、一家剧本杀店,全让我败完了,全倒闭了……"近日,有玩家称在某潮玩APP中参与福袋盲盒,3年花掉上百万元,并质疑该玩法机制形同 赌博,相关报道引发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不少网友的疑问:"这种玩法是否合法?为什么让人如此上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潮玩平台的福袋由个人卖家发布,玩家支付几十元即可参与抽取,奖池可能同时包含20元常见款和上千元隐 藏款,平台还鼓励用户分享中奖录屏引流。尽管平台称"抽赏随机、概率透明",但玩家为减少损失持续投入资金、卖家连续遭遇亏损的现象依旧存在。 律师分析指出,从现有情况看,该潮玩平台的福袋活动与赌博中通过偶然事件获取财物的心理和模式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直接认定为赌博。判定的关键在 于平台是否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是否构成纯粹的财物输赢等核心要素,目前信息不足以完全认定符合赌博界定,但确实存在涉赌嫌疑。律师提醒,在此类 消费中,玩家需明确自身经济能力和消费预算,认识到福袋存在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避免盲目继续投入,理性看待抽奖结果。 3个月亏3万多元,摸清规则后的玩家越抽越上头 为了解该潮玩平台的福袋机制和实际情况,记者在社交媒体平台搜索后发现,玩家评价呈现 ...
泡泡玛特:如何利用IP经济撬动年轻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1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成立于2010年,核心业务围绕全球艺术家发掘、IP孵化运营及全渠道消费者触达展开,构建了完整的IP生态闭环 [1] -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50家线下门店及2300余台机器人商店 [1] - 2024年,公司海外乐园成功开设首家门店,并实现国内省级行政区门店全覆盖 [1] 核心IP战略与情感价值绑定 - 公司成功源于对千禧一代情绪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精准回应,不仅仅售卖盲盒玩具,更通过讲述故事、打造人设,将每个潮玩IP塑造为拥有独立性格和世界观的文化角色,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情感联结 [2][3] - 以代表性IP MOLLY为例,通过持续的故事化更新(如“奇幻乐园”、“未来纪元”系列)增强产品延展性,激发粉丝收藏欲 [3] - 热门IP LABUBU融合东方精怪与北欧神话的独特设计,以丑萌搞怪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年轻人表达情绪的“可穿戴符号”,实现从“卖玩具”到“造情感”的跨越 [6] 高效供应链与产品快速响应 - 公司拥有高度灵活、反应迅速的供应链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产品设计到批量生产的流程,有效减少库存积压 [6] - 面对LABUBU系列的市场需求激增,公司能迅速协调资源,将生产周期压缩至最短时间,确保产品尽快重新上架 [6] - 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实时分析用户反馈和市场数据,快速进行产品创意升级和版本迭代,如推出节日限定款、夜光版等,维持产品热度并延长IP生命周期 [7] 定价策略与用户分层管理 - 定价核心为“大众化+稀缺性”,常规盲盒产品价格设定在59元左右,降低消费者首次购买门槛,提升复购率与品牌忠诚度 [8] - 针对LABUBU等热门IP,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营造稀缺性支撑价格上调,例如在美国市场其第三代产品售价上涨近30%,部分限量款在二手市场交易价格远超原价,一款初代藏品级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 [9] - 基于多渠道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动态价格调整和精细化的用户分层管理,例如针对高活跃度用户推出专属会员福利,实现从基础消费到高端收藏的全覆盖 [10] 社交媒体运营与UGC生态构建 - 借助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与头部KOL、KOC进行内容共创,通过开箱视频、创意短片、挑战赛、明星联动等方式迅速扩大IP传播范围 [11][13] - 用户自发进行的晒图、开箱、交易等UGC行为形成了自我生长的内容生态系统,为品牌带来持续的话题热度和用户活跃度 [14] - 在电商大促期间推出组合套装、会员专属优惠等促销活动,在线下设置限时折扣区或积分兑换机制,提升客单价并增强用户黏性 [15] 全渠道沉浸式体验打造 - 在线下通过主题门店、快闪店和大型主题展览营造强烈IP沉浸感,例如在泰国曼谷开设的首个LABUBU主题店开业首日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17] - 在线上通过自有App、小程序构建数字体验空间,推出虚拟展览、AR互动游戏等内容,让用户足不出户也能沉浸式感受IP世界 [18][19] - 成功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无缝衔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扩散”的良性循环,例如用户可在App预览新品后到店体验,线下活动同步线上直播 [21]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8.08%,创下近半年来单日最大跌幅
新浪财经· 2025-10-21 17:42
股价表现 - 10月21日公司股价放量暴跌8.08%,报收250.4港元/股,创近半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全天成交98.28亿港元,总市值约3362.7亿港元 [1] - 公司股价自8月26日创下的历史最高价339.8港元/股后连续下调,近三日回调近15%,较近期低点246.6港元/股仅一步之遥 [1]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200%,但受港股新消费股全面下挫影响,同日老铺黄金跌3.88%,蜜雪集团跌2.76% [1] 第三季度业务状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收益较2024年同期增长245%-250% [1] - 第三季度中国收益同比增长185%-190%,其中线下渠道收益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收益同比增长300%-305% [1] - 第三季度海外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其中亚太地区同比增长170%-175%,美洲地区同比增长1265%-1270%,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1] 产品市场表现与催化剂 - 10月初推出的万圣节"WHY SO SERIOUS"系列盲盒线上开售数分钟即售罄,LABUBU大隐藏款"月影假面"溢价达13.4倍,常规款"抛球小丑"、"炽焰小丑"、"彩虹豆丁"分别溢价7.2倍、3.8倍和2.8倍 [2] - 国庆节前发布的星星人"美味时刻系列"隐藏款"小熊饼干"最高成交价溢价近14.7倍,单个盲盒溢价3.2倍,整盒溢价2.7倍 [2] - 公司未来催化剂包括圣诞强劲销售、"Labubu&Friends"动画预期12月发布、Labubu4.0料在明年3至4月出炉 [4] 机构观点 - 摩根大通于10月16日将公司投资评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由300港元升至320港元 [2] - 摩根大通预计公司2025年销售及经调整盈利分别同比上升165%及276%,2026年则同比各上升28%及29% [2] - 摩根大通指出公司股价较8月高点已大幅回调,投资者建立了过度保守的预期 [5]
当不了Labubu的盲盒,堆满好特卖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7 12:31
好特卖折扣盲盒市场现象 - 好特卖成为年轻人购买折扣盲盒的重要渠道,盲盒价格多为“骨折价”,例如59元盲盒售价26元,35元盲盒售价18.9元 [5][7] - 折扣盲盒多为过时、人气低迷或不知名的IP,甚至存在瑕疵,消费者体验被调侃为“捡垃圾” [7][8] - 好特卖全国有940家门店,但盲盒供应不稳定,不同门店IP种类差异大,消费者需提前线上交流确认 [10] - 好特卖盲盒IP种类超过35款,包含泡泡玛特PUCKY精灵、长城守卫军等,优惠力度在50%至70%之间 [10] - 折扣盲盒的出现反映了盲盒经济过热导致的产能过剩,是行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5] 盲盒企业的商业模式与挑战 - 泡泡玛特通过成功打造自有爆款IP矩阵,摆脱了对单一IP的依赖,构建了强大的护城河 [15] - 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达到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营收增长204.4%至138.76276亿元人民币,期内溢利增长385.6%至46.81713亿元人民币 [15][17] - 泡泡玛特四大IP(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在上半年营收均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THE MONSTERS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 [18] - 未能成功打造爆款IP的企业,其产品只能进入好特卖等清货渠道,导致毛利率大打折扣,陷入中底部市场的激烈竞争 [15] - 行业通行的方法论包括从外部艺术家工作室寻找IP和内部团队孵化设计,并通过社交媒体试水、小批量生产再全面营销的方式推广新IP [18][19] - 即便成功如泡泡玛特,其IP也存在生命周期,例如小甜豆IP在2021-2023年贡献5.13亿元收入后,于2024年年报中已不再列示 [19] 好特卖在潮玩生态中的角色与挑战 - 好特卖对盲盒企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清库存渠道,但进入该渠道的盲盒过多则意味着企业IP运营的失败 [15][24] - 好特卖正加大盲盒及周边谷子品类的陈列,利用其近千家门店的渠道优势,热门IP谷子最低5元起步,进口日谷价格较市面降幅达40%-50% [24] - 好特卖面临品牌形象挑战,部分消费者对其商品存在“山寨”印象,且其并未完全掌握某些IP的定价权,曾因名侦探柯南盲盒仅优惠0.6元引发消费者吐槽 [13][26] - 好特卖门店数(940家)已超过泡泡玛特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400多家),若能善用渠道,有望成为盲盒的平价集散地 [26][27] - 在好特卖消费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为开盲盒的瞬间情绪买单,而非投资升值,这形成了一种更纯粹的潮玩文化 [27]
当不了Labubu的盲盒,堆满好特卖
36氪· 2025-10-15 11:52
行业现象:折扣渠道成为盲盒清货重要出口 - 好特卖等折扣店以“骨折价”销售盲盒,价格较原价有50%-70%的折扣,例如59元盲盒售价26元,35元盲盒售价18.9元 [1] - 折扣盲盒主要为过时、人气低迷或不知名的IP,以及有瑕疵的产品,难以拆到Labubu等热门新款 [1] - 好特卖全国有940家门店,但盲盒供应不稳定,非标准清货品导致各门店SKU不一致 [5] 公司案例:泡泡玛特的成功路径 - 公司市值从300亿港币增长至3500亿港币,关键在于成功打造了自有爆款IP矩阵,摆脱了对Molly单一IP的依赖 [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达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营收达138.76276亿元,同比增长204.4% [10][12] - THE MONSTERS(含Labubu)IP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0%;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四个IP营收均超过10亿元 [13][14] 行业挑战:IP生命周期与产能过剩 - 盲盒经济过热导致产能过剩,多数缺乏粉丝基础的IP最终只能流入好特卖等清货渠道 [1] - IP具有生命周期,例如泡泡玛特的小甜豆IP在2021-2023年贡献收入5.13亿元,但未出现在2024年年报中 [17] - 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能否持续打造爆款IP决定了企业是迈向高市值还是陷入中底部市场的激烈厮杀 [9][14] 企业经营策略:IP孵化与营销方法论 - 潮玩企业通过两种方式孵化IP:一是在市场寻找艺术家工作室的IP进行合作;二是依靠内部设计团队进行孵化 [15] - 营销上形成一套方法论,包括对新IP先进行社交媒体试水,然后小批量生产,最后进行全行业营销以图引爆市场 [16] - 拥有自有IP矩阵的企业能掌握定价权,这是构建护城河的重要表征;而依赖外部IP的企业毛利率必然受限 [14] 渠道分析:好特卖的定位与挑战 - 好特卖主营临期食品,但近年来加大盲盒和“谷子”品类陈列,热门IP谷子最低5元起步,进口日谷价格降幅达40%-50% [21] - 引入盲盒是“坪效经营调整”的结果,该品类能带来更快转化;传统引流商品如元气森林等部分已从货架消失 [21] - 渠道挑战在于未能完全掌握IP定价权,且存在供应不稳定和部分消费者的“山寨”印象,影响购买体验 [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