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lama 4
icon
搜索文档
24岁辍学博士,小扎捧2.5亿薪酬包亲自上门抢人!AI顶薪已让NBA汗颜
猿大侠· 2025-08-02 12:12
AI人才争夺战现状 - 科技巨头如Meta、谷歌、OpenAI为争夺顶尖AI人才开出亿级薪酬合同,竞争激烈程度堪比NBA巨星交易[2][12][27] - Meta为24岁AI研究员Matt Deitke提供4年2.5亿美元合同,首年支付1亿美元现金,创行业纪录[10][12][16] - AI研究员通过秘密顾问团(Slack/Discord群组)共享巨头报价信息,集体议价能力显著提升[12][54][55] 顶尖AI人才特征 - 核心能力要求包括:AI领域博士学位、顶级实验室经历、对研究突破有贡献[52] - 稀缺性突出:全球仅极少数人具备开发先进AI系统的算力资源使用经验[45][47] - 职业路径分化:部分选择创业(如Matt Deitke创办Vercept获1650万美元融资),部分接受巨头高薪挖角[5][21][66] 企业竞争策略 - Meta采用"天才清单"机制定向猎才,并提供3万颗GPU芯片作为战略资源吸引候选人[51][52] - 薪酬逻辑:顶级人才带来的0.5%营收增长对Meta(市值近2万亿美元)即意味百亿美元级价值[40] - 非现金竞争:OpenAI以"公司潜力"为卖点,Anthropic等以明确使命愿景抗衡巨头高薪[56][63] 行业薪酬标杆 - AI顶尖人才年薪已超越NBA顶级球星(库里四年合同比Deitke少3500万美元)[29][30][31] - 历史参照:2012年多伦多大学AI团队以4400万美元被谷歌收购,开启人才竞价先例[43][44] - 当前顶级报价范围:常规千万美元级,特殊案例达单份合同10亿美元(Meta对Thinking Machines Lab研究员报价)[41][58] Meta面临的挑战 - 战略模糊性:Llama 4模型延迟发布及基准测试争议削弱行业信誉[61][62][64] - 产品路线分歧:部分研究员拒绝参与"AI快餐内容"开发(如Reels/Facebook优化),更倾向OpenAI等使命驱动型公司[63] - 挖角失败案例:12名Thinking Machines Lab核心研究员集体拒绝Meta的2-5亿美元报价,因该公司获200亿美元融资资金充足[59][63]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人才流动加速:微软半年内从谷歌DeepMind挖走20+员工,OpenAI被迫调整薪资结构应对Meta竞争[37][55] - 资源壁垒加剧:仅少数公司能提供海量算力池(如Meta的3万颗GPU),形成马太效应[47][51] - 职业范式转变:AI研究员社会地位与商业价值已比肩顶级运动员,形成新型"亿级俱乐部"[26][35][67]
扎克伯格用"超级智能"概念为AI巨额投资辩护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49
公司战略转型 - Meta将战略重心转向开发AI超级智能,CEO马克·扎克伯格认为AI系统已显现自我改进迹象,并强调个人专属超级智能将赋能用户实现个人抱负 [2] - 公司计划为每个人提供定制化超级智能工具,区别于竞争对手的通用型AI,突出"深度理解用户目标"的核心价值主张 [2] 基础设施投资 - 公司正在建设规模庞大的GPU数据中心集群,包括路易斯安那州2.2吉瓦的AI超级集群,首个名为Prometheus的1吉瓦级数据中心将于2026年投运 [3]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高达72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建设,预计年底前部署超过130万块英伟达和AMD GPU [3] - 为吸引AI人才,公司向研究人员提供八位数薪酬,部分offer金额高出行业标准1-2个数量级 [3] 技术研发挑战 - Llama 4系列模型中的Scout和Maverick表现未达预期,被指控基准测试作弊,原计划2万亿参数的Behemoth模型已暂停开发 [4] - 尽管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公司在AI领域仍落后于OpenAI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与扎克伯格"2025年服务10亿用户"的目标存在差距 [4] 历史项目对比 - 当前AI战略与元宇宙项目形成对比,Reality Labs部门累计亏损约600亿美元,市场关注超级智能是否会重蹈元宇宙商业化失败覆辙 [4]
Meta「逆天」狂飙
新浪财经· 2025-07-31 11:36
来源:投资界 原标题:Meta「逆天」狂飙 具体来看: 1. 广告强势顺风期:广告收入增长 21.5%,环比加速。广告商调研来看,不仅关税影响不大, Advantage+ 和 Reels 还在持续推动广告的内生增长。 量价拆开来看,二季度广告展示量扩张有一定加速,隐含着 Reels 在用户端的进一步渗透(主要体现在 Facebook)。广告单价的增速略有放缓,可能有 Reels 低单价稀释的影响,同时也显示出外部宏观环 境、竞争格局都没有太多变化,Meta 优势不减。 2. 指引亮眼,新库存还在路上:对于三季度的指引,虽然公司提示下半年会有欧盟反垄断诉讼的影响 (要求撤销 "付费去广告" 的产品约束、限制 Marketplace 功能使用),但依旧对总营收给了一个 17- 24% 的高景气增速指引(包含 1pct 的汇率顺风)。 未来在 WhatsApp、Threads 等更多的平台进行广告变现下(中期稳态下预期合计贡献年收入增量约 100 亿,当下收入的 5-10%),预计这个增势还会持续。 3. Opex 只是表面 "疯狂": 总运营支出在二季度和全年的预期上,都没市场预想得那么高。二季度以 来,尤其是寄 ...
Mark Zuckerberg's Meta surges as Facebook parent's revenue soars on AI ‘superintelligence' push
New York Post· 2025-07-31 05:20
资本支出调整 - 公司缩小年度资本支出预期至660亿至720亿美元,此前为640亿至720亿美元 [1] - 调整源于对"超级智能"AI技术的高投入,推动股价盘后上涨近9% [1] - 同行Alphabet上周也将资本支出预期上调100亿美元至850亿美元,主要受AI驱动的搜索和云业务增长影响 [2] AI战略布局 - 计划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大型AI数据中心,已斥资143亿美元收购初创公司Scale AI股权 [4][5] - 为吸引人才,向竞争对手研究人员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5] - 训练和部署先进AI系统需要昂贵硬件、大规模计算资源和顶尖工程人才 [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增长22%至445亿美元,超出预期 [4] - 利润飙升36%至183亿美元 [4] 广告业务发展 - 通过AI提升内容参与度,在经济不确定时期仍保持对广告商的吸引力 [6][8] - 推出AI驱动的图像转视频广告创作工具Advantage+ [8] - Instagram Reels预计将占公司美国广告收入的一半以上 [9][11] 社交媒体平台战略 - 加速WhatsApp和Threads的广告变现 [9] - 任命内部人士Connor Hayes负责Threads业务,推动该平台独立发展 [10]
Meta slated to reported second-quarter earnings after the bell
CNBC· 2025-07-31 00:00
核心观点 - Meta即将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分析师关注公司在AI领域的支出调整及对核心广告业务的影响 [1] - 公司近期在AI领域进行大规模招聘和投资 包括143亿美元投资Scale AI并设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2] - 分析师预计AI支出不会显著改变2025年总费用预期(1130-1180亿美元) 但可能推高区间下限 [3] 财务预期 - 第二季度预期每股收益592美元 营收448亿美元 [7] - 有迹象显示季度营收可能达到或超过此前指引的高端(455亿美元) [5] - 广告支出增加及谷歌强劲财报暗示Meta可能交出亮眼业绩 [6] AI战略与资本支出 - CEO扎克伯格宣布将投入"数千亿美元"建设AI计算基础设施 [4] - 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自4月起上调至640-720亿美元(原600-650亿美元) [4] - AI战略调整源于Llama 4模型市场反响平淡 旨在重获发展动能 [2] 行业动态 - 数字广告领域Meta仅次于Alphabet 行业表现具有联动性 [6] - 数据标注初创公司Scale AI CEO加入Meta共同领导AI实验室 [2]
苹果一个月内四名AI研究员跳槽Meta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2:45
人才流失与竞争 - 苹果公司核心多模态AI研究员张博文离职加入Meta旗下"超级智能"团队,这是近一个月内苹果"基础模型(AFM)"团队第四位被Meta挖走的AI专家 [1] - 此前AFM团队负责人庞若鸣、马克·李、汤姆·古特尔已先后跳槽至Meta [1] - 张博文属于苹果AFM团队核心成员,该团队负责推动苹果自研AI基础模型,是"Apple Intelligence"系统的底层支持 [3] - 苹果公司虽已对AFM员工略微调薪,但仍远无法与Meta提出的超高薪酬匹敌 [3] Meta的AI战略布局 - Meta成立"超级智能"团队,整合旗下FAIR、Meta AI、产品和基础模型团队,意在弥补Llama 4效果不佳及巨兽模型推出延迟带来的压力 [2] - 前Scale AI创始人汪滔被任命为首席AI官,负责集团通用人工智能(AGI)战略布局 [2] - 除了苹果公司的张博文、庞若鸣外,团队还招募了OpenAI前研究员李元志与Anthropic前工程师安东·巴赫廷 [2] - Meta对顶尖人才提供基本薪资、签约奖金和股票激励,OpenAI CEO曾表示Meta提供过高达1亿美元签约奖金 [2] 行业人才争夺现状 - 美国科技领域对AI人才的争夺犹如职业体育选手交易,薪酬竞争激烈,福利待遇堪比顶级运动员合同 [3] - 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亲自参与招聘,与应聘者直接洽谈,凸显其对AI战略的高度重视 [3] 苹果公司的应对措施 - 庞若鸣曾领导团队100多名开发者,离职后团队指挥权重构、高层动荡显著 [3] - 核心研究人员的接连离职可能推迟苹果原计划的AI产品上线,削弱其自主AI技术路线的凝聚力 [3] - 苹果已决定由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吉和Vision Pro项目负责人麦克·洛克威尔接管AI项目 [4] - 苹果内部考虑引入第三方AI模型(如OpenAI、Anthropic)以增强Siri的能力 [4]
Meta天价Offer连遭拒绝,OpenAI前高管的团队怎么挖不动
虎嗅· 2025-07-30 13:42
但这次,它出手比以往更猛,却第一次遭遇了集体拒绝。 据《连线》杂志报道,Meta接触了Mira Murati,这位从OpenAI离职的前高管,创立的AI初创公司Thinking Machines Lab(TML)十多名员工, 试图将他们挖入自己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 Mira Murati,2018年加入OpenAI,2022年升任首席技术官,2024年9月离开OpenAI,2025年创办TML。 其中一位员工甚至收到了超过10亿美元的多年劳动合约,其余录用通知的金额在2亿至5亿美元之间,跨越四年期。 同时,消息还透露,仅第一年,一些员工的薪酬就保证在5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 但目前为止,TML没有一人接受Meta的邀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小扎开出10亿刀天价Offer,却连遭10多人拒绝, OpenAI前高管的团队怎么挖不动》,题图来自:AI生成 Meta又挖人了?不稀奇。 这个扎克伯格亲自站台的团队,招人的方式也很"老板风":直接在WhatsApp上私信、CEO视频通话、CTO一对一聊愿景,几乎是社交平台高 管亲自 ...
GPT4核心成员、清华校友赵晟佳任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机器之心· 2025-07-26 16:19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的成立与架构 - Meta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整合基础研究、产品和FAIR团队,并新建专注于下一代模型开发的实验室[1] - MSL由Scale AI前CEO Alexandr Wang领导,担任公司首席人工智能官[4] - 实验室从OpenAI、Anthropic、谷歌DeepMind挖来11位顶尖人才[4] 人才战略与关键任命 - 为实现通用智能愿景,Meta提供硅谷最优厚薪酬待遇,通过交易吸引顶级研究人员[2] - 任命ChatGPT联合创始人赵晟佳为MSL首席科学家,与扎克伯格和Alexandr Wang直接合作[6][11] - 赵晟佳在OpenAI期间参与创建ChatGPT/GPT-4等明星项目,曾任合成数据团队主管[18] 研究体系与方向 - Alexandr Wang提及赵晟佳开创全新扩展范式,可能明确未来AI科研方向[12][13] - Yann LeCun仍担任FAIR首席科学家,职位未变动[22] - Meta形成MSL和FAIR两大实验室并行的研究架构[22] 核心人物背景 - 赵晟佳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17] - 曾获ICLR 2022杰出论文奖,工作三年即具备亮眼履历[17][19] - 11人豪华团队包括多位来自顶尖AI机构的研究人员[4][5]
Meta announces its Superintelligence Labs Chief Scientist: former OpenAI GPT-4 co-creator Shengjia Zhao
VentureBeat· 2025-07-26 08:58
核心观点 - Meta任命前OpenAI研究员、GPT-4联合开发者Shengjia Zhao为新成立的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MSL)首席科学家,标志着公司在人工智能超级智能(ASI)领域的战略布局 [1][2] - 公司通过高薪挖角顶级AI人才(如Scale AI前CEO AlexandrWang)并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旨在成为ASI领域的领导者 [5][6][7] - 新实验室将专注于开发与人类利益对齐的ASI技术,与现有FAIR研究团队形成互补 [7][8] 人事任命 - Shengjia Zhao将主导MSL科学议程,其背景包括GPT-4/4o开发、生成模型和公平表示领域的学术成就 [1][4] - 团队还包括Scale AI前CEO AlexandrWang(任首席AI官)和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 [5] - Nvidia机器人总监Jim Fan公开称赞Zhao为"最聪明、谦逊且热情的科学家" [11] 战略投资 - 近期向Scale AI投资143亿美元获取49%股份 [5] - 为顶级人才提供4年1-3亿美元薪酬包,个别案例达4年125亿美元(年均312亿美元) [6] - 计划投入"数百亿美元"用于超级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7] 技术方向 - ASI定义为超越当前AI系统及人类智能水平的技术,但控制难度较高 [3] - MSL将聚焦产品化和使命驱动的ASI开发,强调技术对齐人类利益 [8] - 与FAIR基础研究团队保持独立运营 [7] 行业竞争 - AI行业正经历高烈度人才争夺战,Meta从OpenAI/Apple/Google/Anthropic挖角研究人员 [5] - Llama 4模型发布后遭遇中国开源模型(DeepSeek/Qwen)竞争,被批评实际性能未达预期 [9][10] - 内部承认快速推出导致bug问题,影响公司生成式AI信誉 [11]
一觉醒来,硅谷被他挖空了
36氪· 2025-07-18 20:41
核心观点 - Meta通过巨额资金投入和挖角顶尖人才加速AI领域布局,但"钞能力"可能面临企业文化整合和长期成效的挑战 [6][11][35] 算力基础设施 - Meta宣布建设全球首个1吉瓦能耗超级计算机机群,并筹备5吉瓦算力集群 [4] - 对比马斯克90亿美元打造的30万张英伟达B200集群(能耗200-300兆瓦),Meta算力投入规模显著更大 [5] 人才争夺战 - 一个月内从OpenAI、谷歌DeepMind和苹果挖走十几人,包括: - 前苹果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庞若鸣获2亿美元薪酬 [7] - 4名前OpenAI顶级研究员获4年3亿美元薪酬 [7] - 为部分OpenAI员工开出1亿美元签约奖金 [23] - 成立超级智能实验室,以143亿美元收购Scale AI 49%股权换取其CEO汪滔加盟 [16] - 挖角策略注重心理战,趁OpenAI放假期间快速行动 [24][26] 技术布局 - AI团队架构: - 汪滔领导基础研究、产品团队和FAIR实验室 [16] - 苏黎世"三人组"(含华人科学家翟晓华)主攻多模态大模型 [31] - 特拉皮特·班萨尔强化推理与强化学习能力 [31] - 4位华人专家提升Llama 5模型能力 [31] - 当前能力评估: - 数据与模型训练、多模态达顶级水准 [32] - 模型推理与规划、强化学习和LLM架构属第二梯队 [32] - AI安全与伦理、开发者生态与开源处于第三梯队 [32] 潜在问题 - 内部文化混乱:近2000人AI部门存在目标不清晰、恐惧文化盛行、部门割裂问题 [38][39] - 历史案例警示:迪士尼、雅虎、美林银行等大规模高薪挖角曾导致失败 [40][42] - 体育行业类比:巴黎圣日尔曼高价引进内马尔(2.22亿欧元)和梅西最终未达预期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