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GA珍藏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拉布布一娃难求,带动娃衣等周边热卖!缺故事的IP能否长红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22:53
为进一步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振消费信心,南方都市报近日启动"高品质消费观察"系列专题,聚焦 颜值经济、运动户外、食品康养、智能消电、宠物经济、体验经济、兴趣消费、跨境出海、消费科技九 大热门赛道,展开系列调研、走访和报道。 同时,南方都市报将联合广东连锁经营协会等多个省市的连锁协会成立组委会,举办"2025高品质消费 生态大会",组委会将从企业品质力、成长性、创新性、社会责任等方面综合评定"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 TOP100"。 在筛选入围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谷子经济""潮玩经济"迅速崛起,成为消费市场重要增长点。 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行业趋势观察⑤ 只是睡了个午觉,网友Logan再次点开手机时发现,原价599元的LABUBU(拉布布)与 Vans联名款从1.5万元涨至1.8万元,且买不到,"太颠了,高端玩家也下不了手"。而一天 后,她再次看到,该款玩偶被某位明星2.8万元拍下。 作为高端玩家,Logan目前集齐了 除"前方高能"系列隐藏款、"本我"之外的所有搪胶系列拉布布,甚至包括最新款的炸虾拉布 布。但爆火之后的拉布布自6月起在二级市场一天一个价,6月10日,没忍住的她以4140元价 ...
新文化符号和社交货币:泡泡玛特Labubu深度调研报告
36氪· 2025-06-10 14:27
全球影响力与市场表现 - 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已改写全球IP市场规则,旗下IP如Molly和LABUBU在欧美市场与漫威、迪士尼同台竞技[1] - 公司2025年Q1业绩表现亮眼:中国市场增长95%-100%,海外市场增速达475%-480%,其中美洲市场暴增895%-900%,欧洲增长600%-605%[6] - LABUBU成为现象级IP,在泰国被授予"泰国体验官"称号,英国出现抢购事件被媒体称为"LABUBU暴动"[1][37] 商业模式与IP运营 - 公司构建"IP+盲盒"核心模式,截至2023年底运营93个IP(12个自有/25个独家/56个非独家)[21] - 2024年销售额过10亿的IP包括:THE MONSTERS(30.4亿)、MOLLY(20.9亿)、SKULLPANDA(13.1亿)、CRYBABY(11.6亿)[22] - 盲盒设计利用消费者心理学:不确定性激活奖励机制(181道工序/颜色误差率0.1%),系列收集激发收藏欲[18][30] 产品结构与收入构成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手办系列69.4亿(+44.7%)占53.2%,毛绒玩具28.3亿(+1289%)占21.7%,MEGA珍藏系列16.8亿(+146.1%)占12.9%[10] - MEGA珍藏系列拍卖价最高达23万元,LABUBU毛绒二手市场价格溢价10倍以上[10] - 衍生品及其他收入15.9亿(+156.2%)占12.2%,涵盖积木/卡牌/珠宝/服装/家居等品类[10] 渠道布局与用户画像 - 截至2024年6月线下渠道:中国内地374家门店/2189台机器人商店,海外92家门店/162台机器人商店[32] - 线上渠道中抖音2023年收入2.83亿(+431%)占线上收入16.6%,会员复购率高达58%[34] - 核心用户为18-35岁女性/Z世代/都市白领,正拓展18-23岁人群及男性用户[15] 全球化战略与本土化实践 - 海外收入占比达38.9%,2025年目标突破100亿,将市场划分为东南亚/东亚及港澳台/北美/欧澳四大区域[36] - 本土化案例:泰国Dimoo吉象融合神象文化,法国Labubu海军蓝限定款,欧美南瓜主题Pucky[36] - 越南工厂2024年承担10%产能,与350+艺术家合作采用"基础买断费+阶梯分成"模式[29][37] 业务拓展与创新方向 - 北京朝阳公园4万㎡城市乐园2023年开业,含泡泡街/森林区/湖滨区/MOLLY城堡四大区域[12] - 数字娱乐布局:手游《梦想家园》预计2025年上线,PopMeta平台半年交易额7亿,测试AR互动盲盒[14] - 新技术应用包括AR/VR/数字孪生/AI设计平台,探索元宇宙潮玩社区[14][41]
泡泡玛特背后的‘印钞机’,藏不住了!
第一财经· 2025-05-14 18:0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3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3亿元,同比增长185.7% [3][23] - 毛利率达63.9%,海外市场毛利率更高达71.3%,显著高于名创优品44.9%的毛利率 [49][52] - 2024年海外收入50.66亿元,占比38.9%,同比增长375.2%,其中东南亚地区贡献24.03亿元,增速超600% [31][32] IP运营策略 - LABUBU成为2024年最大黑马IP,收入30.41亿元,同比增长726%,占总收入23.3%,超越MOLLY等传统头部IP [18][19] - IP分级管理机制:将IP分为S/A/B/C四级,动态调配资源,头部IP获得更多推广支持 [21] - IP运营模式转变:从早期无背景设定(如MOLLY)转向强化角色性格与故事性(如LABUBU) [28] 海外扩张 - 泰国成为关键市场:LABUBU因LISA社交曝光走红,带动曼谷主题店单日销售破千万,全年泰国门店达6家 [27][34] - DTC战略深化:2024年海外新增50家直营店,收缩加盟渠道,直营占比提升 [42] - 供应链本地化:越南生产基地占比达10%,应对美国关税风险 [49] 产品多元化 - 非盲盒品类崛起:毛绒产品收入占比达21.7%,同比增长超10倍;首款积木产品瞄准男性用户 [56][57] - 产品开发架构改革:2022年按品类拆分产品组,LABUBU搪胶毛绒等新品由此诞生 [55] - 跨界合作加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IP联名,2024年设计授权费用增至3.93亿元 [54][55] 商业模式升级 - 四大业务板块重构:IP孵化、潮玩零售、主题乐园、数字娱乐并行,对标迪士尼模式 [29] - 会员体系贡献92.7%收入,复购率49.1%,微信小程序占线上收入41.3% [52][53] - 主题乐园落地北京朝阳公园,LABUBU为核心IP,探索非门票收入占比超30%的目标 [57]
1191万股,泡泡玛特突遭“清仓式”减持!基金到期出逃背后:全球化红利能否顶住资本寒流?
金融界· 2025-05-07 11:17
减持事件分析 - 泡泡玛特近期遭遇三次大规模减持,合计抛售1191万股,占总股本约0.9%,套现总额达22.64亿港元 [1] - 减持价格区间为187.99-192.95港元/股,较早期投资机构蜂巧资本的入股成本17-20港元/股浮盈超8倍 [2] - 减持主因或为蜂巧资本旗下私募基金到期退出,而非对公司基本面的否定 [2] 市场反应 - 减持后股价表现反常:首笔减持后股价仅微跌0.3%,次日大涨4.7%;三笔减持后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6.3% [2] - 第三笔减持后成交量放大30%,显示市场承接力强劲 [2] - 港股历史上类似案例(美图、三生制药)显示基金减持后股价往往迎来修复性上涨 [3] 基本面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240%,东南亚市场增长超450%,欧洲市场增长超300% [3][4] - 2023年海外收入达10.66亿元,同比增长134.9%,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16.9% [4] - 海外门店数达80家(较2023年底增长45%),机器人商店突破200台,DTC渠道占比超70% [4] 全球化战略 - 通过越南、印尼海外工厂降低关税与运输成本 [5] - 针对不同市场推出差异化产品:欧美市场推大尺寸MEGA系列,东南亚市场推平价MINI系列 [5] - 海外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不足3%提升至2024年一季度的5.2% [5] 估值分歧 - 当前动态PE约30倍,低于海外龙头Funko(45倍)但高于A股同行奥飞娱乐(20倍)、名创优品(25倍) [6] - 看多派给予2025年40倍PE目标价280港元,看空派担忧海外竞争加剧 [6] - 市场关注二季度海外新店开业数据和MEGA系列预售情况 [6] 长期价值 - 全球化红利、IP矩阵跨文化复制能力和行业龙头地位构成公司"价值锚点" [7] - 头部IP如SKULLPANDA、THE MONSTERS在海外社交媒体引发热议 [4] - 与三丽鸥、迪士尼的联名款盲盒成为"爆款制造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