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功能

搜索文档
两部门发声规范智能驾驶 行业乱象有望得到整治
证券日报· 2025-07-24 23:54
行业政策规范 - 公安部明确当前智驾系统均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 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员是最终责任主体 若出现危险驾驶行为将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2] - 科技部发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 划分不同阶段责任主体:辅助驾驶阶段为人类驾驶员 有限制自动驾驶阶段视场景而定 无限制阶段以系统为主 [2] - 两部门表态核心一致:鼓励技术进步同时坚守安全底线 以明晰责任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市场现状与问题 - 2025年被视作全民智驾元年 头部车企全面进军智能驾驶市场 高阶技术加速下放至基础款车型 [1] - 组合驾驶辅助功能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NOA等功能快速普及 但技术成熟度与市场热度存在偏差 从可用到好用仍有差距 [1] - 车企宣传边界模糊导致用户认知偏差 误用辅助驾驶引发事故频发 部分企业刻意混淆自动驾驶概念 [1][3] 企业行为变化 - 销售端出现明显转变:销售人员谨慎回答自动驾驶问题 用户主动追问法律责任归属 部分要求企业出具书面承诺 [4] - 车企内部强化宣传规范:禁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术语 统一使用"辅助智能驾驶"表述 撤换误导性宣传物料 [4] - 头部企业表态转变:上汽通用五菱强调安全是技术基础 岚图汽车指出需明确能力边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4] 监管措施与行业倡议 - 工信部4月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 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措施 [3] - 公安部建议车企建立用户培训机制 帮助快速掌握辅助驾驶使用规范 [3] - 中汽协联合学会发布倡议 要求严格按《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命名功能 杜绝误导性表述 [3]
国产车规芯片发展与现状,解析来了
36氪· 2025-05-15 18:08
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现状 - 国内有超过200家企业开发和生产汽车芯片产品,其中约50%实现量产应用 [1] - 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类型少,超过70%企业车规级芯片种类不多于10种(多为1-5种) [6] - 国产化率呈现结构性差异:计算类芯片20-25%,存储类25-30%,功率类10-15%,通信类仅5-10% [7] 技术发展趋势 - 驾驶SoC芯片迭代加速,国产500T以上算力芯片将量产,低算力芯片价格持续下探 [2] - 2024年下半年至2026年将迎来中高算力芯片密集落地,包括MomentaBMC(272T)、小鹏图灵(384T)等 [3] - 未来三年主流芯片算力需求跃升至500-1000Tops,以支持全场景城市NOA功能 [4] 市场竞争格局 - "科技平权"推动NOA功能向10-20万元大众车型普及,2030年搭载量预计突破850万辆 [1] - 中算力平台由英伟达ORIN-X/N、高通8775、地平线J6M主导,高算力平台被英伟达双ORIN-X、华为MDC系列占据 [3] - 舱驾一体芯片将在2025年取得规模化突破,追求极致性价比 [3] 细分领域技术差距 - 控制类:高功能安全MCU国产化率仅8-10%,动力底盘域仍处空白 [7] - 计算类:国产突破500TOPS大算力芯片,但高性能异构计算架构和先进制程工艺存在短板 [7] - 功率类:中低端具备国产能力,高端芯片仍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 [7] 应用场景演进 - 辅助驾驶从"功能尝鲜"经"场景覆盖"向"场景理解"阶段过渡 [1] - 高速NOA车型芯片算力集中在0-100Tops,城市NOA需求500-1000Tops,L3级需1000Tops以上 [4] - 安全成为用户核心价值,系统设计趋向传感器冗余和安全策略优化 [7]
特斯拉FSD中国亮相引关注,智驾今年入拐点?
红杉汇· 2025-03-02 10:53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特斯拉在中国发布FSD功能并更名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1] - 智能驾驶技术划分为L0-L6六个等级,L3被视为关键分水岭,当前L2+级NOA功能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期 [1] - NOA功能可在特定场景下自动完成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操作,提升驾驶便捷性和效率 [1][2] 智能驾驶技术架构 - 模块合成式方法将系统分为感知、规划决策和执行控制三大模块,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并执行控制动作 [3] - 端到端式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直接映射感官输入到驾驶动作,具有更强泛化能力但需海量数据和高算力支持 [3] - 端到端技术成为行业新范式,取代传统模块间信息传递,实现全局优化并加速算法迭代 [5] 2024年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智能驾驶技术已摆脱高精地图依赖,实现无图NOA并转向端到端架构 [4] - 主流车企2024年底实现全国全量推送城市NOA,"车位到车位"成为最新智驾体验标准 [4] - Robotaxi已在部分城市运营,配备高精度地图和多种传感器实现自动驾驶服务 [5] 2025年行业拐点预测 - 端到端技术凭借全局优化和更高计算效率成为高阶智能驾驶最优解,城市NOA有望从"能用"迈向"好用" [7] - 行业认为2025年是智能驾驶拐点,多模态大模型和算力发展将推动L3技术基础成熟 [7]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中推出准L3级别自动驾驶,年底推出真正L3级别软件 [8] 商业化应用案例 - 小马智行开通广州自动驾驶示范运营专线,覆盖机场和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6] - 自动驾驶出租车可通过手机APP预约,完成路径规划、避障和自动付款等全流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