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展商数量超百家 中国汽车在慕尼黑书写出海新篇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9-22 07:07
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参展数量达到了116家,在国际展商中居首。图为长安汽 车在慕尼黑车展上举行新闻发布会。 从展会入口处穿梭不断的接驳电车,到展馆内摩肩接踵的参观人群,再到展台上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和 熟悉的中文……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要盛会,当地时间9月9日开幕的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 博览会(以下简称"慕尼黑车展")吸引了全球目光。展会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汽车品牌和相关企业齐 聚一堂,对外展示旗下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发展理念。 比展会回归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军团"前所未有的强势登场。与20年前,仅吉利汽车携5款车型首次 登陆慕尼黑相比,本届慕尼黑车展的中国元素可谓异常丰富。据统计,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参展 企业达到了116家,在国际展商中位居首位。 "中国企业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上集中亮相,是企业品牌与产品实力的展示,中国企业正在全球汽车产业 格局重构中赢得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如此评价。 加速布局欧洲,中国品牌出海驶入深水区 "如果说前几年中国车企参加欧洲车展还带着'试水'性质,那么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则宣告了中国品牌真 正进入欧洲市场的核心腹地。" ...
雷军人设塌房?继车祸事件后,小米又遭遇重击
搜狐财经· 2025-04-30 07:20
公司运营管理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作时长不低于11.5小时 部分组别要求达14-15小时 [1][3] - 公司通过口头指令要求超长工时且规避书面记录 涉嫌违反劳动合同法 [3][5] - 采用工时排名机制对员工施压 未达标者会被领导约谈 [3][5] 法律合规风险 - 员工日均工时远超劳动法规定的每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及每月累计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5] - 公司面临因违反工时规定而引发的集体诉讼风险 [5] 智能驾驶安全事件 - 小米SU7于3月29日在高速NOA智驾状态下撞上施工隔离带 造成3人死亡 [5][6][8] - 车辆在提醒接管后2秒内以约100公里时速发生碰撞并起火爆燃 [5] - 事件直接推动工信部召集车企会议 要求不得夸大宣传智驾功能 [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小米集团营收同比增长35%至3659亿元 净利润增长41%至272亿元 [10] - 雷军曾以超4000亿元身家一度成为中国首富 [10] 企业形象与舆论影响 - 连续遭遇智驾车祸和超长工时舆论风暴 公司面临严重公关危机 [1][10] - 雷军大幅减少公开露面及社交媒体发声 进入战略静默期 [8] - 外界对小米缺乏核心技术的质疑再次升温 [8] 行业监管变化 - 公安部发文警示高阶智驾陷阱 明确车企误导宣传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8] - 工信部强调车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行业迎来强监管 [8] - 各大车企随后纷纷更改智驾功能说明并降低营销调门 [8]
小米SU7两秒夺命事故,揭开新能源「高智低能」的现实
36氪· 2025-04-02 18:17
事故概述 - 小米SU7在安徽铜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车辆在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以116km/h速度行驶 撞上施工路段水泥护栏后起火 造成三名乘员身亡[4][5] - 事故发生后小米成立专项工作组配合调查 铜陵市交通运输局也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6] 小米SU7市场表现 - 小米SU7是现象级爆款产品 上市一年销量达18.6万辆 订单积压导致最长交车时间达一年[7] - 早期订单中30%为盲订用户 未接触实车便决定购买[8] 事故技术分析 - 事故发生时NOA系统发出障碍物提醒后1秒驾驶员接管车辆 但3秒内仍以97km/h速度发生碰撞[5] - 从系统发出障碍提醒到碰撞发生仅2秒时间 驾驶员向左打22度方向盘并踩31%刹车踏板 但转向角度过大刹车力度不足[14][15] - 车辆发生偏置碰撞 右前侧撞上水泥护栏 碰撞时速达97km/h[17][19] - 中保研测试显示小米SU7在64km/h偏置碰撞中获得G级评价 但国标测试标准仅为56km/h[19] 电池安全表现 - 车辆碰撞后起火燃烧 动力电池在97km/h高速撞击下面临极大变形撕裂风险[20] - 行业指出电池包热防护设计基本针对80km/h以下时速 更高速度的防护会大幅增加成本[20] - 磷酸铁锂电池在电芯被撕裂电解液泄漏时会不可避免起火[20] 智能驾驶系统能力 - 小米SU7标准版采用入门级智驾方案:1颗英伟达Orin N芯片(84TOPS算力) 无激光雷达 依靠11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1毫米波雷达[25] - 纯视觉BEV感知在高速道路检测距离约100米 超过60米准确度下降 100km/h时速下系统反应时间仅3.6秒[25] - AEB功能对水马、桩桶、护栏等静态障碍物往往无法生效 小米用户手册明确列出这些限制场景[33] - 行业收到大量因AEB不起作用导致的剐蹭投诉 智驾第一梯队车企也频繁出现类似问题[34] 行业现状与风险 - 配备高速领航以上功能的汽车销量将达千万量级 占中国乘用车销量一半[8] - 车企推行智驾平权运动 硬件先行抢占用户心智成为行业共谋[36] - 智驾系统仍存在能力边界 难以应对复杂路况 夜晚、高速、修路场景挑战巨大[24][35] - 普通用户难以分辨不同智驾等级和芯片配置的能力差异及安全风险[40] - 有车企智驾系统存在大量未解决问题 个别工程师需处理超20000个待解决问题[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