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ike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Academy(ASO)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10 23: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3.5亿美元,同比下降0.9%,同店销售下降3.7%,4月实现正增长 [13][26] - 电子商务渠道第一季度实现10%的正增长,渗透率提高约100个基点,超过10% [17] - 毛利率为34%,比去年高出60个基点,其中商品利润率扩张贡献40个基点,损耗改善贡献10个基点 [28] - SG&A费用占第一季度销售额的28.8%,增加了3600万美元或290个基点 [29]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693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68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76美元 [30] - 每家店的库存单位数增长6.5%,美元价值增长7.8% [30] - 第一季度产生约8%的自由现金流,向投资者返还超1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34] - 预计全年销售额在59.7亿 - 62.6亿美元之间,同店销售在 - 4%至1%之间,毛利率不变,每股收益在5.1 - 5.9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收益在5.45 - 6.25美元之间 [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鞋类和服装业务表现强劲,与去年基本持平,体育和娱乐业务紧随其后,户外业务下降个位数 [14] - 耐克是各业务领域的关键销售驱动力,乔丹品牌在4月和5月表现超预期,超25%的销售额来自电子商务渠道 [14][27] - 户外业务中,钓鱼、枪支和冷藏饮料表现良好,弹药、划船和动力船业务面临挑战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年收入超10万美元的客户到店流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3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应对关税,公司计算关税影响,与工厂和供应商合作降低成本,暂停从中国发货,加速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利用资产负债表优势提前采购国内库存,利用定价优化引擎调整价格和促销策略 [8][9][10] - 新门店扩张是长期增长引擎,计划今年开设20 - 25家新门店,第一季度已开设5家,门店总数达303家,覆盖21个州,放缓2026年新门店签约速度 [16] - 推动电子商务业务加速增长,第一季度academy.com销售额增长10%,渗透率提高 [17] - 提高现有门店的生产力,推出乔丹品牌,改善店内搜索功能,扩大在线商品种类,推广RFID技术和手持设备 [19][21][22] - 加强营销推广,推出新广告活动,增加广告支出,计划增加200万会员到My Academy Awards忠诚度计划 [23][2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已有效缓解当前关税成本,未来将灵活调整策略 [12] - 尽管消费者环境脆弱,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强劲,有信心应对短期挑战,长期战略和投资开始见效 [25] - 消费者购物模式不稳定,但公司对第二季度仍持乐观态度,期待重大节日销售表现 [45][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库存水平将恢复正常 [33] - 公司将继续与全国品牌供应商合作,减轻消费者成本压力,保持市场价格优势 [3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高收入消费者的留存率和复购情况如何 - 公司从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看到高收入客户流量增加,这些客户留存率高,不仅购买全国品牌,也体验自有品牌 [39][41][42] 问题2: 5月销售情况及消费者健康状况如何 - 5月销售略有下降,但趋势好于第一季度,消费者购物模式不稳定,受关税和贸易战影响,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性价比商品,公司期待第二季度重大节日销售表现 [45][52][53] 问题3: 为何在低关税情景下仍维持毛利率指导不变 - 公司通过提前采购库存、减少对中国产品依赖等策略,对毛利率指导有信心,认为关税对销售的影响可能大于对毛利率的影响 [56][60][65] 问题4: 4月复活节对业务的影响以及耐克的推动作用如何 - 4月的正增长得益于复活节档期转移和耐克乔丹品牌的推出,3月店铺重置对销售有一定影响 [67][68][69] 问题5: 本季度促销活动是否同比增加,原因是什么 - 本季度促销活动与去年基本一致,主要在重大节日期间进行,部分促销活动旨在吸引消费者加入忠诚度计划 [72][73][74] 问题6: 如何看待2026年关税影响及毛利率指导中的定价假设 - 公司将多元化采购基地,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毛利率指导考虑了多种关税情景,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优化定价和促销策略等方式缓解成本压力 [80][83][85] 问题7: 篮球和高尔夫业务疲软的原因,以及如何看待Dick's和Foot Locker的合并 - 篮球和高尔夫业务疲软可能与天气有关,公司专注自身战略,认为自身与竞争对手不同,将继续为客户提供服务 [95][96][98] 问题8: 关税展望是否考虑价格弹性和消费者健康状况 - 公司使用定价工具衡量价格弹性,认为消费者在非必需品消费上会追求性价比,公司作为高性价比提供者将受益 [104][106][108] 问题9: 库存对毛利率和SG&A费用的影响 - 提前采购的库存为非季节性产品,不会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乔丹品牌推出的费用主要影响第一季度,其他投资将持续进行 [113][114][116] 问题10: 乔丹品牌的产品种类和销售增长预期,以及对其他品类的带动作用 - 乔丹品牌产品种类将持续增长,预计成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平台,能吸引新客户,带动高收入消费者流量增长 [123][125][126] 问题11: 如何看待第二季度销售负增长以及乔丹品牌的增量作用 - 乔丹品牌对销售有提升作用,但目前仅覆盖部分门店,影响有限,销售疲软与消费者购物模式和部分品类表现有关,公司对后续季度仍持乐观态度 [134][135] 问题12: 面对竞争加剧,公司是否应降低利润率以推动销售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多元化,与竞争对手定位不同,将保持高性价比定位,目前未看到降低利润率能推动销售的迹象 [137][138][139] 问题13: 核心客户和低收入客户的流量情况 - 高收入客户流量增长,低收入客户流量下降,核心客户(年收入50 - 100万美元)在4月实现正增长,公司将采取措施吸引核心客户 [144][145][146] 问题14: 今年和明年的门店开设计划 - 今年计划开设20 - 25家门店,明年暂未提供指导,但预计开店数量将加速,可能将原计划第一季度的开店时间推迟到第二季度 [149][150][151]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8
国证国际· 2025-05-28 11:23
报告核心观点 - 美欧休战刺激美股反弹,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不同板块表现分化,滔搏虽受线下消费影响业绩下滑但有发展潜力 [2][5][7] 港股市场情况 - 5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恒生指数涨0.43%、国企指数涨0.38%、恒生科技指数涨0.48%,大市成交2032.68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75.59亿元,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金额为20.711%,连续两天高于20% [2] - 南向资金(北水)港股通交易转净流入,净流入119.75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盈富基金、美团、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阿里巴巴 [2] - 5月27日北向资金共成交1110.63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1.12%,沪股通成交额前三为紫金矿业、寒武纪、贵州茅台,深股通比亚迪居首,其次为宁德时代和新易盛 [3] 板块表现 - 烟草、航空、啤酒、茶饮、体育用品、影视、食品及节假日概念股普遍上涨,蜜雪集团、思摩尔国际、茶百道、古茗等涨幅显著,航空股如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南方航空亦录得升幅,多地促消费政策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回升 [4] - 医药板块细分领域全面上扬,众安在线、维亚生物、康龙化成、金斯瑞生物科技等涨势突出,受惠于ASCO年会临近及中医药政策利好 [4] - 教育、芯片、农业股有不同程度上涨,汽车经销商、锂电池、汽车及特斯拉概念板块走弱,比亚迪股份、中升控股等下跌,市场关注汽车行业价格战对产业链利润的压力 [4] - 黄金、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低迷,受避险情绪降温及国际金价下跌影响 [4] 美股市场情况 - 美股昨晚反弹,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及罗素2000指数均上涨约2%至2.5%,反弹受市场对贸易战“休战”乐观预期及美国消费者信心数据超出预期推动 [5] - 4月美国耐用品订单下降6.3%,核心耐用品订单下滑1.3%,反映企业对未来需求持保守态度,市场需警惕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5] 公司点评(滔搏) - FY25集团收入同比下滑6.6%至2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9%至12.9亿元,主力品牌收入同比下滑6.1%至233.1亿元,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下滑9.9%至35.0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3.4pp至38.4% [7] - 公司现金流丰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0%达到38亿元,宣派末期股息0.02元/股及特别股息0.12元/股,全年派息率135% [7] - 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减少18.3%至5020家,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2.4%,门店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加强单店经营能力,新开门店聚焦主力品牌和专业垂类品牌 [8] - 公司和高端跑步品牌SOAR Running合作,深化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拓展多元品牌矩阵 [8] - 预测FY26/27/28的EPS为0.21/0.22/0.23元,给予2026/02财年16倍PE,目标价3.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
沃尔玛、拉夫劳伦、美泰……宣布涨价的美国品牌越来越多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26 10:08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美国消费市场涨价潮 - 美国消费市场正面临一轮不可避免的涨价潮,众多知名企业已公开宣布或暗示将提高产品价格以应对关税压力[1] - 尽管政府声称关税成本由外国承担,但企业现实是供应链承压、制造商成本上升、零售商库存紧张[1] 零售行业 - 沃尔玛5月中旬正式宣布因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涨价,CEO坦言零售业微薄利润率无法完全吸收所有压力[2] - 沃尔玛CFO透露消费者最早可能在5月底就会看到价格上涨[2] - 特朗普要求沃尔玛"停止试图将关税作为全链条涨价的借口",财政部长声称沃尔玛会"消化部分关税成本"[2] 奢侈品及玩具行业 - 拉夫劳伦宣布将比原计划更大幅度提高价格以抵消关税影响,秋季及次年春季的涨幅将进一步扩大[3] - 美泰成为关税政策典型受害者,美国销售的玩具约80%产自中国[3] - 美泰宣布将提高部分在美产品价格,并因关税形势暂停全年财务指引[3] 汽车及运动品牌 - 沃尔沃汽车CEO表示如果实施新关税,客户将不得不承担相关成本增加的很大一部分[4] - Subaru of America开始提高多款车型价格,称这是对当前市场状况的回应[4] - 福特对三款墨西哥生产车型提高标价,称是"常规年中定价调整结合面临的一些关税"[4] - Adidas CEO表示更高关税将推高美国市场全系产品成本[4] - Nike被曝6月1日起调价,成人服饰涨幅2-10美元,100-150美元鞋类涨5美元,150美元以上鞋款最高涨10美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