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 365
搜索文档
 大半个互联网又崩了!全球第二大云突然宕机,只因微软的一次错误配置
 猿大侠· 2025-11-04 12:07
整理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亚马逊的 AWS 刚"崩"完没多久,微软的 Azure 也崩了......这让很多人好奇,最近的云厂商到底怎么了? 日前,大量用户在 X(原 Twitter)、Hacker News、Reddit 等社交平台上报告称,微软 Azure 出现大规模故障,连 Azure 官网、 microsoft.com 都一度无法访 问。 根据故障追踪网站 Downdetector 的统计,仅数小时内,全球多个地区的报告就累计上千起报告,显示这次中断影响范围之广,堪称一次全球性事件。 一次全球性宕机,波及各行各业 微软确认,Azure 自 2025 年 10 月 29 日(周三)UTC 时间 16:00(太平洋时间 09:00)起出现大范围中断,预计要到当日 UTC 时间 23:20(太平洋 时间 16:20)才能完全恢复。 尴尬的是,这次宕机恰逢微软发布 2026 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之际 (微软的财年并不与日历年同步,其 2026 财年从 2025 年 7 月 1 日开始到 2026 年 6 月 30 日结束) 。 财报显示,Azure 及其他云服务的收入较去年同期 ...
 科技巨头利润持续升高,为何硅谷却现裁员潮?
 经济观察网· 2025-11-03 19:08
2025年,一场波及十万人的裁员潮正在席卷硅谷。但与以往不同,裁员潮的背后不是公司利润下滑,相 反科技巨头的利润还在持续上涨。到底是什么酿成了硅谷裁员潮? 很多硅谷的科技人员还没太反应过来,科技"大年",他们却被裁员了。独立裁员跟踪网站Layoffs.fyi数 据显示,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已裁员超15万,2025年至今全球科技公司削减近10万个职位,仅4月单月 就裁减超2.45万人。 科技巨头们一面晒出亮眼财报,一面挥动裁员"大刀",这一矛盾现象背后,实则是AI技术革命、资本逻 辑重构与行业战略转型的多重作用。 对于硅谷的裁员潮,众多解读认为主要归因于科技公司的AI替代、成本控制与战略转型的三重挤压。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是本轮裁员潮的核心推手。过去,AI多作为辅助工具提升工作效率,但 如今其已具备替代部分岗位的能力。其中,重复性岗位首当其冲。人力资源部门的简历筛选、员工培 训,测试工程师的功能验证,市场运营的数据分析,甚至文案撰写、设计制图等创意工作,均被AI工 具大幅替代。例如,亚马逊用AI自动筛选简历,将"人才体验技术团队"(负责招聘与培训)砍半;微软 通过Copilot完成代码编写与报表生成 ...
 奥特曼和纳德拉,艰难重组后首次对谈:「我们是天作之合」
 36氪· 2025-11-03 08:23
 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 - 双方庆祝达成一项里程碑式的深度合作协议,旨在重塑AI未来 [3] - 合作关系始于2019年微软对OpenAI的10亿美元投资和Azure云计算资源支持 [5] - 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慧眼识珠,看到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新曙光 [7]   OpenAI公司重组与治理结构 - OpenAI完成重组,在非营利基金会下设立OpenAI集团公共利益公司作为营利实体 [8] - 非营利的OpenAI基金会持有价值高达1300亿美元的OpenAI股份,成为全球最大慈善基金之一 [10] - 基金会将首批动用250亿美元资金投向医疗健康和AI安全韧性两个领域 [10]   微软的投资与战略回报 - 微软目前持有OpenAI约32.5%的股份,价值约1350亿美元 [15] - 双方关系已成长为业界最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之一 [17] - OpenAI创始人希望微软能从这笔投资中赚到一万亿美元 [18]   产品与市场独家安排 - OpenAI最强大的通用人工智能模型API将在未来七年内独家部署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 [19] - 此项独家安排将持续到2032年,除非OpenAI率先实现AGI [19] - 该策略使Azure成为AI开发者的“圣地”,直接推动微软云服务业务腾飞 [20]   财务业绩与增长前景 - 微软2025财年第一季度智能云部门收入同比大涨27%,Azure增速远超主要竞争对手 [20] - 微软商用云业务手握3920亿美元的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长51% [20] - 其中包括OpenAI与微软签下的2500亿美元Azure预购合同 [20]   算力供应与需求瓶颈 - 双方均表示面临严重的算力短缺问题,限制了业务增长 [24][25] - 微软上季度资本开支高达34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猛增40%,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AI芯片 [26] - 未来两三年内AI算力仍将严重紧俏,出现“算力过剩”的概率几乎为零 [28][29]   AI对软件行业的范式影响 - AI正在重塑软件形态,从App转向Agent,能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并执行任务 [34] - 传统商业软件可能被多才多艺的AI助手重构,微软主动为Office注入AI推出Copilot [36] -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AI对话式交互对传统搜索的流量和广告曝光构成分流风险 [37]   AI驱动的生产力提升 - AI将开启生产力爆发,微软过去一年几乎零净增员工数,却实现营收两位数增长 [44][46] - 员工借助内部Copilot大幅提高效率,公司通过网络运维自动化替代了大量人力需求 [47][48] - 经过适应期,企业将迎来既增收又节支的局面,推动宏观经济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速提升 [51][52]   AI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 - AI需求正吸引资本重新投入制造业和基建领域,为传统工业中心注入新活力 [55][57] - 微软在威斯康星州豪掷73亿美元兴建全球最大数据中心园区,带动本地就业和投资 [56] - 美国的云计算龙头公司在全球输出技术,帮助各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占据产业制高点 [59]   合作关系的战略意义 - 合作结合了OpenAI的创新激情与微软的产业落地能力,迸发出惊人能量 [60] - 双方共同开发ChatGPT引爆全球AI热潮,并将深度学习技术带入寻常百姓家 [62] - 合作关系证明了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结合的可能性,既关乎利润更关乎人类福祉 [64]
 大半个互联网又崩了!全球第二大云突然宕机,只因微软的一次错误配置
 猿大侠· 2025-11-02 15:54
 事件概述 - 微软Azure云服务于2025年10月29日UTC时间16:00发生全球性大规模中断,持续近9小时,预计于当日UTC时间23:20完全恢复[6][26] - 故障追踪网站Downdetector在数小时内累计收到全球上千起服务中断报告[2] - 此次宕机事件恰逢微软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zure及其他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8]   影响范围 - 微软自有核心服务如Office 365、Minecraft、Xbox Live和Copilot均出现不同程度中断[10] - 受影响的Azure服务清单广泛,包括App Service、Azure Active Directory B2C、Azure SQL Database、Azure Portal等关键服务[11] - 阿拉斯加航空因Azure宕机导致在线值机等服务中断,提醒乘客前往机场柜台办理[13] - 开源社区工具Helm官网一度无法访问,返回"ResourceNotFound"错误[14] - 加拿大魁北克医疗机构Santé Québec的部分病患访问系统暂停运行[15] - 星巴克、克罗格、Costco等企业网站均出现服务中断高峰[17]   故障原因 - 事故核心源于Azure Front Door服务中一次意外的租户配置更改[18] - 该更改引入了无效或不一致的配置状态,导致大量AFD节点无法正常加载,引发下游服务延迟增加、超时和连接错误[19] - 故障根本原因为租户配置部署流程中的防护机制因软件缺陷失效,使异常配置绕过了安全校验[24]   应对与修复措施 - 微软紧急阻止所有新的配置更改以阻止错误状态传播,并开始在全球部署"最后一次已知正常"的配置版本[22] - 恢复过程采取分阶段渐进式策略以确保系统稳定[23] - 公司已审查相关防护措施并紧急增加了新的验证与回滚机制[25] - 截至报告发布,客户对AFD的配置修改仍处于暂时冻结状态,大部分错误率与延迟已恢复,但仍有少量尾部问题在修复中[27]   行业影响与系统性风险 - 此次Azure宕机发生在一周前亚马逊AWS因us-east-1区域DNS问题导致全球混乱之后[27][29] - 行业专家指出云服务的高度集中化带来了真实的系统性脆弱性,一次配置错误可能引发全球性连锁反应[30] - Catchpoint公司CEO表示此类宕机在几小时内可能让行业损失数千万美元,并强调系统韧性必须成为董事会层面的议题[32] - 事件引发业内对多云部署、冗余和自主控制权等策略的思考,以应对云计算集中化风险[32]
 Big Tech earnings show a sector going industrial
 Yahoo Finance· 2025-11-01 03:16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竞赛 - 大型科技公司正进行一场“AI军备竞赛”,资本支出是核心驱动力,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到2026年且没有放缓迹象 [1] - 各公司大幅提高资本支出指引:Alphabet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提升至910-930亿美元,Meta的2025年资本支出范围在700-720亿美元且明年将“显著扩大”,微软单季度资本支出达349亿美元 [2] - 亚马逊在12个月内增加了3.8吉瓦的电力容量,其AWS容量已是2022年的两倍,并计划到2027年再翻一番 [2]   投资重点转向实体基础设施 - 行业竞争焦点从抽象的云端增长转向实体基础设施的构建,包括兆瓦级电力、千兆瓦级电力和巨额混凝土投资 [3] - 资本支出已从一项成本项目转变为公司的“护城河”,企业通过控制未来的容量限制来购买未来 [7] - 各公司策略各异:亚马逊购买电网,微软提前数年预订能源,Alphabet确保自身网络设备供应链,Meta则试图用资金弥补其在基础设施上的滞后 [8]   市场对投资回报的验证需求 - 投资者不再满足于叙事,转而要求具体的证据,如订单积压、预订量和利用率,以证明数据中心投资的回报和AI货币化的真实性 [10][11] - 微软的业绩提供了有力证据:季度收入777亿美元(同比增长18%),Azure相关服务增长约40%,微软云收入达491亿美元,订单积压膨胀至3920亿美元 [12] - Alphabet的季度业绩“证明了怀疑者是错误的”,谷歌云的订单积压增长和利润率扩张是AI投资已开始获得回报的罕见迹象 [13]   云计算市场竞争格局 - 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的云计算竞争日趋激烈,Azure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AWS增长重新加速至20%(近三年最快),谷歌云收入增长约34% [18][19] - 微软凭借3920亿美元的剩余绩效义务获得前瞻能见度,其运营收入达380亿美元(同比增长24%) [17] - 亚马逊AWS的优势在于其物理足迹的规模,能够在新产能上线时立即实现货币化 [19] - 主导地位的新衡量标准不再是平台发明者,而是底层基础设施的拥有者,竞争本质是电网对电网 [20]   传统业务为未来投资提供资金 - 科技巨头的下一个时代仍由其上一个时代的业务提供资金,广告经济和订阅经济是主要的现金流来源 [21] - 广告业务表现强劲:Meta广告收入跃升26%至501亿美元,Alphabet广告收入达74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亚马逊广告业务增长23%至177亿美元 [22][23] - 订阅业务提供稳定性:微软生产力与业务流程部门增长约10%,苹果服务收入增长15%至288亿美元,毛利率保持在46%附近 [24][25] - 注意力转化为广告,广告转化为基础设施,服务维持运营,人类习惯仍是硅谷最可靠的动力来源 [26]
 3 Nvidia Rivals Poised To Dominate The AI Race
 Benzinga· 2025-11-01 02:37
 人工智能行业投资趋势转变 - 华尔街开始质疑英伟达的最佳表现是否已完全反映在股价中 市场可能出现从硬件销售到AI经常性收入公司的轮动 [2] - AI投资主题已从叙事转向基本面 全球对算力的需求仍呈指数级增长 但更精明的投资在于构建智能体框架的公司 [3] - AI第一波浪潮是算力 第二波浪潮将是协调 随着毛利率趋于稳定 投资者将转向能提升生产率的AI基础设施和资本配置者 而非资本消耗者 [3]   未来AI赢家的特征 - 下一代AI赢家将是集成架构师 而非芯片制造商 控制算力、模型和用户之间协调层的公司将获胜 [3] - 股市下一批AI赢家可能不是最快的芯片巨头 而是最高效的公司 [10] - 随着推理成为焦点 AMD有望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11]   超微半导体公司投资亮点 - 即使在AI领域处于劣势 AMD也正悄然为“AI效率”阶段布局 MI300芯片在每瓦性能上具有2倍优势 在推理工作负载成为瓶颈时至关重要 [5] - 若AMD能持续赢得云市场份额 2026年可能成为其拐点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重要的行业支持以及即将推出的创新产品 [5][6] - 公司有望在AI发展的下一阶段 特别是市场推理领域 成为重要参与者 [6][11]   微软公司投资亮点 - 微软在Azure、Copilot和Office 365的AI整合货币化速度快于预期 预计在2025财年将带来1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7] - 公司拥有庞大的客户安装基础 是AI基础设施的最大投资者之一 必将成为AI驱动软件和服务成功的最大受益者 [8][11] - 当前的整合被视为迈向更大AI中心未来的“婴儿步” 但已在早期阶段取得成功 [9]   台积电公司投资亮点 - 台积电为英伟达、AMD和苹果等公司制造芯片 其能力和技术对AI建设至关重要 [10] - 公司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 缓解了其商业模式中蕴含的部分地缘政治风险 [10]
 大半个互联网又崩了,全球第二大云突然宕机,只因微软的一次错误配置
 36氪· 2025-10-30 19:28
 事件概述 - 微软Azure云服务于2025年10月29日UTC时间16:00发生大规模全球性中断,预计完全恢复时间为当日UTC时间23:20,持续近9个小时 [5][14] - 故障追踪网站Downdetector在数小时内累计收到全球多个地区上千起服务中断报告 [1]   影响范围 - 微软多项核心服务受影响,包括Office 365、Minecraft、Xbox Live、Copilot及Azure门户网站等 [7] - 受影响的Azure技术服务清单广泛,涵盖App Service、Azure Active Directory、Azure SQL Database等数十项关键服务 [7] - 依赖Azure的企业服务遭殃,例如阿拉斯加航空在线值机服务中断,医疗机构Santé Québec病患访问系统暂停,星巴克、克罗格等网站出现服务中断高峰 [8][11]   事件原因 - 事故核心原因在于Azure Front Door服务中一次意外的租户配置更改,导致无效配置状态并引发连锁反应 [12] - 配置更改导致大量AFD节点异常,健康节点流量分配失衡,进而放大故障影响 [12] - 用于阻止错误部署的防护机制因软件缺陷失效,使异常配置绕过了安全校验 [13]   处理与恢复 - 微软采取紧急措施阻止新配置更改,并分阶段在全球部署“最后一次已知正常”的配置版本以恢复服务 [13] - 公司审查并增加了新的验证与回滚机制,以防止未来发生类似问题 [13] - 截至报告发布,客户对AFD的配置修改仍处于暂时冻结状态 [15]   业务与财务背景 - 此次宕机恰逢微软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Azure及其他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0%,为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 [6]   行业影响与评论 - 此次事件发生在一周前亚马逊AWS全球宕机之后,引发对云服务高度集中化带来的系统性脆弱性的担忧 [15][19] - 行业专家指出,此类宕机在几小时内可能造成数千万美元损失,并强调系统韧性必须成为董事会层面的议题 [21] - 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高度互联性,一次配置错误可能迅速波及全球数百万用户的服务 [21]
 Thousands of users unable affected by Microsoft Azure outage
 Sky News· 2025-10-30 01:17
 服务中断事件概述 - 微软Azure及其多项服务因域名系统问题发生中断,影响数千用户 [1] - 受影响的知名服务包括Office 365、Minecraft、X-Box Live、Copilot等 [1]   中断影响范围 - Azure门户中断导致超过16,600名用户受到影响 [1] - Microsoft 365服务中断影响近9,000名用户 [1]   公司响应与调查 - 公司确认正在调查Azure门户的访问问题 [1] - 公司正在审查影响Azure及多项服务的报告,包括Microsoft 365管理中心 [2]
 OpenAI转型为公益型公司(PBC),强化微软协同并提升资本弹性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9 13:13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对OpenAI或微软给出明确的股票投资评级 [1]   核心观点 - OpenAI重组为公益型公司(PBC)是向准商业化平台的转型,旨在平衡社会公共利益与商业化目标 [2] - 重组显著提升了OpenAI的资本弹性与估值能力,估值达到约1350亿美元,较2023年年中的800-900亿美元大幅提升 [2] - 微软持股比例提升至约27%,战略绑定关系得到巩固,强化了其在企业AI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 [2][4] - 云计算绑定关系调整,取消了微软的算力独占权,增强了OpenAI的供应链弹性与成本控制能力 [3][4]   公司架构与资本影响 - 新架构下,OpenAI不再受限于原有非营利上限回报机制,可更灵活引入外部资本 [1][2] - PBC架构为AI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资本化路径,未来可能吸引主权基金、战略投资者及产业资本进入 [3][5] - 此次重组被视为AI公司治理的新范式,建立了平衡安全与商业的混合模式 [3]   战略合作与生态协同 - 微软与OpenAI签署新协议,维持长期模型访问权直至2032年,并在Copilot、Office 365、Azure AI Studio等业务中维持深度绑定 [1][2][4] - 对微软而言,重组是中长期利好,有助于其在Azure、Office与Windows生态中快速整合最新模型成果 [4] - 取消计算独占权后,OpenAI可与AWS、Oracle、NVIDIA等云厂商合作,采用多区域多供应商结构优化成本并减少GPU短缺风险 [3][4]
 来上炷香吧,Windows 10彻底死了
 36氪· 2025-10-18 09:25
 Windows 10生命周期终结 - 微软于2024年10月14日正式终止对Windows 10的支持,该系统已发布10年零3个月 [2] - 企业用户可付费购买最多3年的安全更新,直至2028年,但普通用户的生命周期已结束 [2]   Windows 10的历史背景与市场挑战 - Windows 10的推出背景是Windows 8因取消开始菜单等激进改动导致用户体验糟糕,市场接受度低 [8] - 同期微软手机业务严重亏损,如诺基亚Lumia 1020,导致公司操作系统和手机核心业务双双下滑 [10][11]   Windows 10的核心功能与技术创新 - 系统于2015年发布,操作逻辑回归桌面,UI简洁,新增虚拟桌面、任务视图、磁贴等功能提升效率 [12] - 虚拟桌面功能配合快捷键成为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的利器 [14] - 窗口边缘贴合自动分屏设计免费提供,而苹果用户需付费购买第三方软件,苹果直至2023年macOS Sequoia才原生支持类似功能 [18] - 集成语音助手Cortana,虽功能有限但当时属创新体验 [20] - 发布DirectX 12,优化硬件性能效率,在相同硬件条件下性能提升约20%,并打通PC和Xbox主机生态 [21][23] - 整合庞大驱动程序库,系统安装后可自动安装驱动,简化用户操作 [23]   微软商业模式的战略转型 - 微软允许Windows 7/8用户免费升级至Windows 10,包括盗版用户,此举不同于早期XP系统售价399元至近千元的商业模式 [23][25] - 公司自2013年起意识到移动终端崛起和PC销量下滑,在Windows Phone失利后转向云计算和企业服务 [27][29] - 在纳德拉接任CEO后,弱化系统公司定位,强调云计算公司身份,开源VS Code、Terminal、Powershell等工具 [29][31] - 主营业务从售卖操作系统转为依靠Office 365、Azure云服务及企业维护服务获得收入 [31] - 公司年度总营收从2014年的868亿美元增长至2817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之一 [32] - Windows从一次性销售商品转变为可持续服务,通过“周年更新包”持续添加新功能 [34]   Windows 11的市场反馈与挑战 - Windows 11于2021年发布,但用户反馈其存在各种小bug、UI不统一等问题,体验改善有限 [36][39] - 与Windows 10相比,Windows 11未能展现出显著进步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