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SD主控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供需缺口已达200%,存储大厂预测明年将持续缺货
选股宝· 2025-11-04 07:31
据芯智讯11月3日援引台媒称,存储控制芯片厂商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近日表示,存储供需缺口已达 200%,预计2026年情况会持续,2027年目前还无法预测。 联芸科技:公司新一代MAP1606主控芯片即将推出。该芯片将NANDIO速度提升50%,随机读写性能分 别达到1.7M/1.5MIOPS。 更多公司见主题库:闪存 、DRAM(内存) 其指出,这一轮的存储芯片短缺是AI推理需求所推动高带宽内存(HBM)、NAND Flash及机械硬盘 (HDD)三大核心储存与存储器元件同时紧缺,形成强大的"拉扯性"需求。 资料显示,慧荣科技是全球最大的NAND Flash主控芯片供货商,同时也是SSD主控芯片的市场领导 者,拥有最多的主控芯片解决方案及相关技术专利。 其指出,主控芯片厂技术能力不仅决定存储产品的性能上限,还通过差异化设计(如定制化固件、接口 协议优化)影响下游应用的适配性。同时,在存储器BOM中,主控芯片和封测共占约20%,价值量可 观。正因如此,主控芯片已成为存储行业技术壁垒与市场份额争夺的核心战场。 此外,据DigiTimes 11月3日消息,三星电子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 ...
天风MorningCall·0924 | 固收-国债买卖与降息/银行-国债买卖/医药-创新药产业/农业-牛专题
新浪财经· 2025-09-24 18:46
货币政策与国债买卖 - 国债买卖工具是否重启存在悬念,预期升温但现实降温,但无论兑现与否,流动性方面均无需过多担忧 [1] - 若国债买卖兑现,净买入或仍是大方向,期限上或以“买短”为主,去年早期“买短卖长”或占主导,但今年“卖长”调控曲线形态的必要性在降低 [1] - 重启国债买卖可增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稳健性,央行有较大必要及时给银行注入中长期稳定资金,因2025-2026年是2022-2023年高息定期存款集中到期时点,存款久期预计进一步下行 [5] - 国有大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达标压力凸显,央行通过国债买卖工具予以承接是一种可行选项 [5] - 观察国债买卖是否重启的一个指标是银行金市自营配置1Y以内国债的利率盈亏平衡点约在1.35%,若FTP利差被抹平甚至倒挂而大行仍在持续净买入,则可能表明工具已重启 [5] - 短期内市场对于“宽货币”的博弈或进一步淡化,若有降息落地,对债市的影响关键在幅度,预计更可能延续上半年的10BP,利好或相对有限,市场可能重演上半年“双降”落地格局 [1] 创新药行业 - 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形成金字塔梯队,底层逻辑是国产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兑现形式由国内销售转向国际化数据与交易兑现,进入产品与商业模式双轮驱动阶段 [8] - 药物早期开发体现中国速度,领先的biotech从靶点验证到PCC只需12-20个月,较全球行业平均24-36个月节省30%-50%时间 [8] - 学术与工业合作对药物开发具重要意义,合作项目成功率在后期更明显,Biopharma在临床开发后期发挥资金支持和商业化经验作用 [8] - 创新药产业链拥挤度已降至中等水平,行业多年投入迎来收获,正进入新一轮业绩释放期 [12] 畜牧养殖业 - 奶牛板块供给强收缩,去化或已进入尾声,23-24年产能去化逐步兑现,国际大包粉价格倒挂压制进口,短期内难扰动供给紧缩局面 [11] - 奶牛需求端短期受中秋国庆至春节旺季消费提振,中长期受益于育儿补贴政策及人均消费需求提升 [11] - 肉牛板块超级周期拐点已现,国内外价差收窄削弱套利空间,促进2025H1进口量显著下滑,强化国内供给偏紧格局,因补栏周期漫长,价格超级周期高度与持续时间或超预期 [11] - 奶肉联动,淘汰母牛价格回升显著增厚牧企利润,淘汰母牛是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的核心驱动,行业年淘汰率约30% [11] - 肉牛在母牛持续减产、奶牛淘牛减少、进口增量受限下,2025H2商品肉牛供给预计进入收缩通道 [11] - 奶牛行业去化或接近尾声,Q3青贮收购季资金压力或促使产能出清边际加速,静待原奶价格触底反弹 [11] 科技与半导体行业 - 美格智能2025H1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4.50%,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51.38%,受智能网联车、端侧AI硬件需求拉动 [14] - 美格智能端侧AI业务在多场景拓展:为行业领先无人机客户提供高算力AI模组、为VITURE AR眼镜定制开发Neckband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发布AI智能体产品AIMO [14][15] - 联芸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13.55%,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26%,毛利率47.47%;2025H1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15.68%,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36.38% [16] - 联芸科技主控芯片核心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2024年在全球独立第三方SSD主控芯片市场占据25%份额,出货量达4900万颗 [16] - 联芸科技AIoT业务实现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AIoT芯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3.61%达2.51亿元,新一代信号感知处理芯片MAV0105量产,车规级产品突破 [16] 制造业与零部件 - 五洲新春2025H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94.00%,毛利率略有回升,费用管控稳定 [20] - 轴承套圈竞争格局分散,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提升空间,新品绝缘轴承套圈有望开辟市场,目前处于测试验证阶段 [20] - 公司掌握轴承套圈技术,新业务行星滚柱丝杠加工工艺与现有业务有60%到70%重合度,可实现技术复用,已通过头部厂商切入丝杠赛道,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50万套丝杠生产线 [20] 消费与健康产业 - 同仁堂2025H1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1.02%,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65亿元,较Q1改善 [22] - 公司外延拓展持续推进,拟收购东丰马记药业70%股权和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80%股权并增资,充实鹿茸、肉苁蓉产业链布局 [22] - 公司加强线上渠道布局,围绕“增长、突破”主题推进高质量增长,近年来毛利率改善显著 [22] 市场策略与板块轮动 - 9月下旬到10月三季报披露期,股价与业绩相关性将提升,市场向更多领域寻找景气改善方向,由偏强共识趋于均衡再向绩优聚焦 [12] - 市场审美转向以景气和产业趋势为核心,后续建议重视港股互联网、创新药、新能源、新消费等方向 [12] - 港股互联网受益于降息利好外部流动性敏感,AI行情有望向中下游应用端扩散 [12] - 新消费拥挤度已降至较低水平,双节假期等消费旺季催化下胜率提升,是后续有望轮动补涨的方向 [12]
天风证券晨会集萃-20250924
天风证券· 2025-09-24 08:13
核心观点 - 国债买卖预期升温但现实降温 净买入仍是大方向 期限或以买短为主 信号意义大于实际影响 [2][26][27] - 降息博弈可能淡化 若有降息幅度或延续10BP 对债市利好有限 短端强势长端或面临回调压力 [2][28][29] - 创新药产业趋势已成 具备全球竞争力 进入国际化数据与交易兑现阶段 商业化空间打开 [6][63][64] - 肉牛超级大周期拐点已现 奶牛去化或接近尾声 奶肉联动增厚牧企利润 [9] - 端侧AI驱动物联网高景气 多应用场景实现拓展 车联网需求强劲 [12][18][32] 固收利率专题 - 国债买卖悬念等待揭晓 预期升温现实降温 流动性无需担忧 [2][26] - 若有兑现净买入仍是大方向 期限以买短为主 买短卖长或占主导 [2][27] - 从影响看信号意义更为凸显 利好短端品种 长端仍面临调整压力 [2][27] - 降息博弈可能淡化 汇率处于7.0-7.3区间中轴 未必需要跟随海外降息步伐 [2][28] - 若有降息幅度或延续10BP 市场可能重演双降落地格局 短端强势长端或回调 [2][29] 银行视角 - 国债买卖工具重启增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稳健性 央行注入中长期稳定资金必要性越来越大 [4] - 2025-2026年是高息定期存款到期集中时点 存款久期有进一步下行趋势 [4] - 国有大行银行账簿利率风险达标压力凸显 央行通过国债买卖工具承接是可行选项 [4] - 银行金市自营配置1Y以内国债利率盈亏平衡点约1.35% 若FTP利差抹平或倒挂则可能重启国债买卖 [4] 医药行业 - 创新药产业形成金字塔梯队 以领头企业为引领 大批量优质企业为支撑 [6][63] - 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 兑现形式转向国际化数据与交易兑现 [6][63] - 药物早期开发体现中国速度 从靶点验证到PCC只需12-20个月 较全球平均节省30%-50%时间 [9][64] - 产学研合作对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项目成功率在后期更加明显 [9][64] - 东阿阿胶2025H1营业收入30.51亿元同比增长11.02% 归母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0.74% [23][30] 农业行业 - 奶牛板块供给强收缩 去化或已进入尾声 23-24年产能去化逐步兑现 [9] - 肉牛板块超级周期拐点已现 国内外价差收窄削弱套利空间 2025H1进口量显著下滑 [9] - 奶肉联动淘汰母牛价格回升显著增厚牧企利润 行业年淘汰率约30% [9] - 2025H2商品肉牛供给预计进入收缩通道 肉牛大周期可期 [9] 通信与科技公司 - 美格智能2025H1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增长44.50% 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51.38% [12][18][32] - 端侧AI在多场景实现拓展 无人机AI算力超过27Tops AR眼镜支持近14Tops AI算力 [18][34][35] - 联芸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13.55% 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126% [19][45] - 2024年全球独立第三方SSD主控芯片市场占据25%份额 出货量达4900万颗 [19][46] - AIoT芯片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3.61%达2.51亿元 车规级产品实现突破 [19][47] 机械与制造业 - 金沃股份2025H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94.00% 综合毛利率增长至14.93% [20][58] - 轴承套圈竞争格局分散 市场占有率具备提升空间 绝缘轴承套圈有望打开新增长空间 [20][58] - 行星滚柱丝杠加工工艺与轴承套圈业务有60%-70%重合度 可实现技术复用 [20][59] - 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50万套丝杠生产线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产品 [20][59] 买方观点 - 三季报披露期临近 股价与业绩相关性提升 市场向更多领域寻找景气改善方向 [11] - 创新药产业链拥挤度降至中等水平 进入新一轮业绩释放期 [11] - 港股互联网降息利好外部流动性敏感 AI行情向中下游应用端扩散 [11] - 新能源前期滞涨较多 近期边际变化较强 新消费拥挤度降至较低水平 [11]
AI驱动存储升级,eSSD有望加速渗透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10:53
投资建议:国内外云厂Capex快速增长,企业级存储有望持续受益,建议关注:企业级 存储模组:1)eSSD:德明利、江波龙、海普芯创(香农芯创子公司);2)RDIMM:金泰 克(开普云拟收购);SSD主控芯片:大普微(拟IPO)、联芸科技。 事件: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以"引领AI DC创新,共赢智能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数 据中心创新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副总裁肖德刚认为,AI时代企业对 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需求日益迫切,构建AI数据湖已成为必由之路。 AI驱动冷数据变温,SSD应用有望加速渗透。随着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数据访问需求快 速增长,大量曾被视为"冷数据"的资源正被重新激活。这些数据因频繁参与模型迭代与实时 推理,逐渐转变为"温数据",甚至因持续调用而成为"热数据"。根据华为《智能世界2035报 告》预测,2035年温数据的占比有望超过70%,传统的数据三层结构将逐渐演变为"热温-温 冷"两层结构,比例趋于3:7。"热温数据"对于存储硬件介质的性能要求会更高,HDD或难以 满足传输速率高、功耗低的需求,SSD的应用有望加速渗透。 HDD供给短缺,SSD出货有望大幅增长。AI推理需求快速 ...
潮涌“策源地”,澎湃“芯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9-22 04:56
行业活动与平台建设 - 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集成电路主题会议于9月20日在江北新区研创园举行 聚焦AI与芯片设计和制造 主题为"芯联世界共创未来" [1] - 研创园发布一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 包括氮矽科技采用TO247-4封装的氮化镓驱动集成芯片 [1] - 国家芯火平台(南京)与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将在技术协同 人才培养 创新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0] - "芯咖啡"交流平台累计举办130余场活动 集聚100余家企业和500余所高校 促进40余个研产合作项目 [9][10] 企业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 氮矽科技为国内唯一同时布局氮化镓器件和驱动IC研发的企业 出货量在国产增强型氮化镓产品中位列第二 产品应用于手机快充 医疗设备 车载充电等领域 [2] - 南智光电启动国内首个实际运营的铌酸锂光子芯片生产线 服务300余家客户 并发布国内首个光子芯片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 [3] - 特纳飞PCIe4.0 SSD主控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颗级 实现国产高端芯片全球大规模量产 成为全球头部客户仅有的三家高端主控芯片供应商之一 [6][7] - 海光芯创具备100G 200G 400G和800G光模块批量交付能力 总投资10亿元的高速光模块生产基地于5月开工 [6]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研创园集聚超400家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企业 形成通信芯片 射频芯片 智能传感器 车规级芯片 光电芯片等多领域设计能力 [8] - 园区搭建以龙架构 华为鲲鹏为核心的开源生态 提升"芯片设计研发—主要制程制造—芯机联动应用"的研产贯通能力 [7] - 已孵化超200个行业解决方案 4个行业实验室挂牌运营 在第三代半导体 AI芯片 光电子芯片等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生态 [7][10] - 国家芯火平台(南京)构建全栈式专业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12项全国第一或首创服务能力 为企业培训人才超10万人次 支持芯片研发项目超300个 [10] 合作模式与发展战略 - 产业链互信合作被视为打破技术壁垒的关键 海光芯创呼吁在研创园形成产业深度合作推动发展 [5] - 氮矽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芯火平台共建国家级集成电路可靠性公共测试平台 填补国内高端半导体测试服务空白 [8] - 企业积极拓展新领域 氮矽科技布局低压氮化镓及配套驱动 瞄准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 [8] - 根据《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 江北新区明确打造国内一流集成电路产业科创基地 研创园为核心承载地 [8]
德明利上半年预亏现金流连负 上市3年2募资共15.2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4:27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8,000万元至12,00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8,764.72万元,同比减少120.64%-130.96%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8,450万元至12,45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36,997.57万元,同比减少122.84%-133.65% [1][2] - 营业收入预计380,000万元至420,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63%-93.01% [1][2]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49元/股至0.74元/股,上年同期盈利2.63元/股 [2] 业绩变动原因 - 业绩承压主要受行业周期波动、市场需求结构性调整及阶段性成本压力影响 [2] - 业务规模快速扩张导致期间费用持续增加 [2]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50%,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13,000万元,上年同期为8,664.06万元 [2] 历史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31亿元、-10.15亿元、-12.63亿元 [3] - 2024年营业收入47.73亿元,同比增长16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302.30% [4]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1,926.54% [4] 募资情况 - 2022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5.31亿元,募集资金净额4.56亿元 [5]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9.90亿元,募集资金净额9.72亿元 [5][6] - 上市以来两次募资合计15.20亿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