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16
icon
搜索文档
AAPL LEGAL ALERT: Lose Money on Your Apple Inc. Investment?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Class Action Deadline (NASDAQ:AAPL)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8-03 19:08
NEW YORK, Aug. 03, 2025 (GLOBE NEWSWIRE) -- Leading securities law firm 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 announces that a lawsuit has been filed against Apple Inc. (NASDAQ: AAPL) and certain of the Company’s senior executives for potential violations of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If you invested in Apple, you are encouraged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by visiting: https://www.bfalaw.com/cases-investigations/apple-inc-class-action-lawsuit. Investors have until August 19, 2025, to ask the Court to be appoint ...
网友:安卓机快充100多W,充的没比苹果三星25W快多少?
新浪财经· 2025-08-03 08:04
快充技术现状 - 安卓旗舰手机充电速度已卷到超百瓦,真我甚至在2024年发布过320W超光速秒充,不到5分钟就能充满电池 [1] - 三星、苹果等国外手机厂商仍使用25W充电,比安卓机少好几倍 [1] - 实际充电速度差距并不明显,因为安卓手机快充会降功率 [1] 快充技术原理 - 快充瓦数指的是"峰值功率"而非"全程功率",100W快充手机仅在电量极低时能接近100W,维持5-10分钟 [1] - 电池充电分为三个阶段:恒流阶段(5-10分钟充30-40%)、过渡阶段(降速避免过热)、涓流阶段(保护电池寿命) [1] - 100W快充真正高速充电时间仅前10分钟,后半程与65W、30W差异不大 [2] 充电策略差异 - 苹果、三星虽然峰值只有25W,但保持满速充电时间较长,充电曲线较平缓 [2] - iPhone 16能在30分钟充入63%电量,约90分钟充满,而安卓手机满功率充电仅维持几分钟 [2] - 高功率快充需要算法、VC均热板等控温措施,进一步限制持续高速充电能力 [2] 厂商策略分析 - 苹果、三星采取保守技术策略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安全问题影响品牌形象 [4] - 这两家公司认为更高充电速度不能显著推动销量增长,现有方案已满足大多数用户需求 [4] - 增加充电功率需要改进手机设计、电池选择等,会增加成本且投入回报不成正比 [4] - 苹果、三星还需考虑与现有第三方配件市场的兼容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4] 消费者建议 - 实际体验中安卓快充和苹果三星25W快充差距不大,是安全、商业、技术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4] - 消费者不应过分迷信"100W+"数字,更应关注电池寿命、温控表现等实际体验 [4]
Take a Bite of Apple's Solid Q3 Earnings With These ETFs
ZACKS· 2025-08-01 23:01
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和盈利均超预期 营收同比增长10%至940亿美元 每股收益1.57美元 同比增长12.1% [1][3] - iPhone销售额同比增长13%至446亿美元 Mac销售额增长15%至80.5亿美元 服务业务收入创纪录达274亿美元 同比增长13.2% [4] - iPad销售额下降8%至65.8亿美元 可穿戴设备及配件收入下降8.6%至74亿美元 [4] - 活跃设备安装基数在所有产品类别和地区均创历史新高 [1] 市场反应与ETF投资机会 - 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最高上涨3% 成交量放大 [2] - 重点科技ETF包括:GXPT(苹果权重16.7%) VGT(13%) FTEC(13.1%) IYW(12.9%) TOPT(12.2%) [2][7][8][10][11][12] - VGT资产管理规模达989亿美元 FTEC规模148亿美元 IYW规模226亿美元 TOPT规模2.415亿美元 [8][10][11][12] 业务展望与战略布局 - 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将实现中高个位数增长 [5] - 第三季度关税相关成本约8亿美元 第四季度预计达11亿美元 主要涉及印度制造商品的新关税 [5] - 正在大幅增加AI领域投资 包括人员调配和初创企业收购 目标2026年推出个性化Siri [6] - 考虑收购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 [6] 重点ETF产品详情 - GXPT追踪MSCI美国信息技术指数 包含83只股票 费率0.15% [7] - VGT追踪MSCI美国可投资市场信息技术25/50指数 包含319只股票 费率0.09% [8] - FTEC追踪MSCI美国IMI信息技术指数 包含284只股票 费率0.08% [10] - IYW追踪罗素1000科技指数 包含140家公司 费率0.39% [11] - TOPT追踪标普500前20精选指数 包含21只股票 费率0.20% [12]
AAPL INVESTOR REMINDER: Apple Inc. Stock Drop Leads to Class Action – Investors with Losses Urged to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NASDAQ:AAPL)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8-01 20:38
诉讼案件 - 苹果公司及其部分高管因涉嫌违反联邦证券法被提起诉讼 [1] - 诉讼涉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和20(a)条款 代表购买苹果证券的投资者 [2] - 案件由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受理 案件编号为Tucker v Apple Inc et al No 5:25-cv-05197 [2] 诉讼原因 - 指控苹果虚假宣传Siri的高级AI功能及在iPhone 16产品周期内交付的能力 [3] - 苹果实际上缺乏Siri高级AI功能的功能原型 并误导了整合这些功能所需的时间 [4] 股价影响 - 2025年3月7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推迟多项AI驱动的Siri功能 股价下跌5% 从23907美元跌至22748美元 [5] - 2025年6月9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未公布Siri高级功能更新 股价下跌1% 从20392美元跌至20145美元 [6] 公司背景 - 苹果是一家跨国科技公司 主要业务为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 其软件包括数字个人助理Siri [3] 律所信息 - 诉讼由国际知名律所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发起 该律所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有成功案例 [8][9] - 律所曾为特斯拉董事会案件追回9亿美元 为Teva Pharmaceutical案件追回42亿美元 [9]
苹果业绩,大超预期
财联社· 2025-08-01 08:14
财报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达94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创近年来最高水平,远超市场预期的895.3亿美元 [2] - 净利润达244.3亿美元,每股收益1.57美元,高于预期的1.43美元 [2] - 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 [2] 业务板块表现 - iPhone业务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远超预期的402.2亿美元,iPhone 16销量表现强劲 [3] - Mac业务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5%,优于预期的72.6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新款MacBook Air [3] - 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出预期,iCloud订阅用户和App Store营收持续增长 [4][5] - iPad营收65.8亿美元,同比下降8%,低价新品未能提振销量 [6] - 可穿戴设备营收74亿美元,同比下滑8.6%,低于市场预期 [6]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营收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4%,扭转过去两个季度下滑趋势 [7] - 中国部分地区的消费补贴对公司产品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8] 关税影响 - 第三财季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预计9月当季关税成本将达11亿美元 [9] - 约1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来自消费者因预期关税上调而提前购买产品 [9] - 未来可能面临从印度进口的iPhone被加征高额关税的风险 [9] AI战略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约17%,表现逊于其他科技巨头,主要因缺乏明确AI战略 [10] - 正在大幅增加AI投资,已收购约7家公司,账面持有现金约1330亿美元 [11] 其他风险 - 谷歌反垄断案裁决可能影响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协议,该协议贡献公司近20%营业利润 [12] - 另一诉讼要求放宽App Store限制,可能冲击核心利润来源 [12]
苹果财报大超预期,营收创近四年新高,但难掩AI焦虑与关税阴云
凤凰网· 2025-08-01 06:52
财报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达940 4亿美元 创近年来最高水平 同比增长10% 远超市场预期的895 3亿美元 [1] - 净利润达244 3亿美元 每股收益1 57美元 高于预期的1 43美元 [1] - 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 [1] iPhone业务 - iPhone营收达445 8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远超市场预期的402 2亿美元 [2] - iPhone 16销量表现优异 远超去年同期的iPhone 15 实现强劲双位数增长 [2] Mac业务 - Mac业务营收80 5亿美元 同比增长近15% 优于预期的72 6亿美元 [2] - 增长主要得益于3月推出的新款MacBook Air [2] 服务业务 - 服务业务营收274 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超出市场预期 [3] - iCloud订阅用户持续增长 App Store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4] iPad和可穿戴业务 - iPad营收65 8亿美元 同比下降8% [5] - 可穿戴设备和其他硬件产品营收74亿美元 同比下滑8 6% 低于市场预期 [5] 中国市场 - 大中华区营收153 7亿美元 同比增长4% 扭转过去两个季度下滑趋势 [6] - 中国部分地区的消费补贴对公司产品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6] 关税影响 - 第三财季因关税支出约8亿美元 预计9月当季关税成本将达11亿美元 [7] - 约1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来自消费者因预期关税上调而提前购买产品 [7] - 未来可能面临从印度进口的iPhone被加征高额关税的风险 [7] AI战略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下跌约17% 表现逊于其他科技巨头 [9] - 公司正在大幅增加AI投资 将其融入设备、平台及各个层面 [9] - 今年已收购约7家公司 账面持有现金约1330亿美元 [9] 其他风险 - 谷歌反垄断案裁决可能影响Safari浏览器默认搜索引擎协议 该协议占营收6% 但贡献近20%营业利润 [10] - 另一宗诉讼要求放宽App Store限制 可能冲击公司核心利润来源 [10]
AAPL LAWSUIT: Apple Inc. Sued for Fraud over AI Promises to Investors –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Court Deadline (NASDAQ: AAPL)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8 20:36
诉讼背景 - 苹果公司及其部分高管因涉嫌违反联邦证券法被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律师事务所起诉[1] - 诉讼依据为《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和20(a)条款,代表购买苹果证券的投资者发起[2] - 案件编号为Tucker v. Apple Inc., et al., No. 5:25-cv-05197,由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受理[2] 指控内容 - 苹果被指控虚假宣传Siri的高级AI功能及其在iPhone 16产品周期内的交付能力[3] - 实际上公司缺乏Siri高级AI功能的功能原型,且对功能整合时间存在误导性陈述[4] 股价影响事件 - 2025年3月7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推迟多项Siri AI功能,导致次日股价下跌5%(从239.07美元/股降至227.48美元/股)[5] - 2025年6月9日全球开发者大会未提及Siri新功能,股价再跌1%(从203.92美元/股降至201.45美元/股)[6] 律所背景 - BFA律所在证券集体诉讼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曾为特斯拉案追回9亿美元、梯瓦制药案追回4.2亿美元[9] - 该律所获Chambers USA、《法律500强》、ISS SCAS等机构评为顶级原告律所[8][9]
AAPL STOCK UPDATE: Apple Inc. (NASDAQ:AAPL) is being Sued for Securities Fraud –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Class Action Deadlin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6 19:05
诉讼背景 - 苹果公司及其高管因涉嫌违反联邦证券法被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律师事务所起诉[1] - 诉讼代表在2025年8月19日前购买苹果证券的投资者提出索赔[2] - 案件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审理 案件编号为Tucker v Apple Inc et al No 5:25-cv-05197[2] 指控内容 - 苹果被指控虚假宣传Siri的高级AI功能及其在iPhone 16产品周期内的交付能力[3] - 实际上苹果缺乏Siri高级AI功能的工作原型 并虚假陈述了将这些功能集成到设备所需的时间[4] 股价影响 - 2025年3月7日苹果宣布无限期推迟多项AI驱动的Siri功能 导致股价下跌5% 从23907美元跌至22748美元[5] - 2025年6月9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未宣布Siri功能更新 股价下跌1% 从20392美元跌至20145美元[6] 律所背景 - BFA律师事务所是证券集体诉讼和股东诉讼领域的领先国际律所[8] - 该律所曾为特斯拉董事会案件追回9亿美元 为Teva制药案件追回42亿美元[9]
Important August 19, 2025 Deadline Reminder: Kessler Topaz Meltzer & Check, LLP Reminds Apple Inc. Investors of Securities Fraud Class Action Lawsuit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5 23:56
苹果公司证券集体诉讼案 - 诉讼指控苹果公司在2024年6月10日至2025年6月9日期间发布虚假和误导性声明[1] - 指控内容包括苹果公司错误陈述将高级AI功能整合到设备所需时间[2] - 指控认为这些AI功能不太可能出现在iPhone 16上[2] - 指控称缺乏高级AI功能将损害iPhone 16销售[2] - 指控认为苹果公司因此夸大了其业务和财务前景[2] 诉讼程序信息 - 主要原告截止日期为2025年8月19日[1] - 主要原告通常是财务利益最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投资者[3] - 投资者可以选择不作为主要原告而保持缺席成员身份[3] 律师事务所信息 - Kessler Topaz Meltzer & Check律师事务所负责此案[4] - 该事务所在全球范围内处理集体诉讼案件[4] - 该事务所曾为欺诈受害者追回数十亿美元[4]
月入1万,就能成大款:东南亚的消费狂欢
虎嗅· 2025-07-25 13:02
印尼市场人口结构 - 印尼人口中位数29岁 远低于中国38岁和日本50岁 处于青年阶段[3][4] - 印尼人口2.8亿 占东南亚三分之一 全球排名第四[5] - 出生率2.2 是中国的近两倍 显示年轻化特征[7] 消费特征与潜力 - 人均GDP约5000美元 仅为中国40% 但消费力相当于中国月薪1万水平[7][8] - 服务行业成本低 保姆月薪1500-2000元 司机2500元 家庭月入1万可负担[9] - 商场人流量大 线下消费活跃 电商渗透率低因物流成本高[11][31][32] 中国品牌出海表现 - 名创优品在雅加达开设3000平米全球最大店 IP产品占比70% 售价较中国高10-20%[11][12] - 泡泡玛特Labubu IP受追捧 存在代购溢价现象 显示中国IP软实力[19][20] - 蜜雪冰城已开3000-4000家店 奶茶售价高10-20% 根据本地偏好调整糖分[21][22][25][26] - 贡茶等在中国淘汰品牌在东南亚表现良好[29] 市场竞争环境 - 当地制造业不发达 产品供给不足 中国制造具竞争优势[14][15] - 竞争难度显著低于中国 存在"反内卷"机会[16][17] - 线下门店模式为主 电商发展受物流限制[30][31] 政策环境挑战 - 本地保护主义明显 要求制造业本地化[33][34] - Temu和Shein等跨境电商被限制 服装需本地生产[36][37] - 支付宝微信支付未进入 本地支付公司主导[38] - iPhone16曾因本地生产比例不足被禁售 后苹果妥协投资才解禁[39][40][41] 华人群体特征 - 印尼华人不认同中国身份 多数不会中文 不助力中企进入[42][43] 市场发展阶段 - 中企出海印尼仍处早期 深圳至雅加达每日仅1班航班且常不满座[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