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折叠iPhone
icon
搜索文档
凭借iPhone 17热销,苹果将超越三星重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地位
华尔街见闻· 2025-11-26 05:05
在新款iPhone的成功推动下,苹果公司有望十余年来首次超越三星,重新夺回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的宝座。 11月25日,据媒体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今年9月发布的iPhone 17系列在美国本土和另一关键 市场中国均大获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升级设备。 苹果2025年iPhone出货量将增长10%,而三星增速仅为4.6%。届时,苹果将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19.4%的份额,该市场整体预计增长3.3%,这将是苹果自2011年以来首次登顶。 苹果公司上月也释放了积极信号,称其销售增长快于预期,假日季度的收入有望接近创纪录的1400亿美 元,这为外部机构的乐观预测提供了支撑。 Counterpoint分析师Yang Wang指出,除了iPhone 17系列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外,出货量增长的关键驱动 力在于换机周期到达拐点。 研究人员补充说,全球贸易紧张关系的缓和,以及美元贬值提振了新兴市场的购买力,都为苹果的增长 提供了助力。 展望未来,Wang预计苹果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2026年即将推出的可折叠iPhone以及平价机型iPhone 17e都将助力销售增长。 据彭博此前报道,苹果预 ...
苹果iPhone Air 2跳票?彭博名记公布真正原因
凤凰网· 2025-11-17 10:48
产品发布计划与命名策略 - 知名记者否认公司因销量不佳而放弃在明年发布iPhone Air 2 该产品并非每年更新的机型 [1] - 公司今年在iPhone Air命名中去除数字“17” 表明其更新周期并非每年一次 [1] - 公司本身没有计划在明年发布第二代iPhone Air 至少在过去几个月未有此安排 [1] - 公司计划在2027年春季发布iPhone 18、iPhone 18e以及可能的iPhone Air 2 [2] 产品开发与功能规划 - 第二代iPhone Air的主要重点将是换用2纳米芯片 以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2] - 增加第二颗后置摄像头是产品推迟发布的潜在原因之一 [2] - 为超薄手机加入使用率较低的第二颗超广角摄像头被认为技术可行但决策奇怪 [2] - 可折叠iPhone的双后摄设计未来可能下放至标准机型 [2] 市场表现与销量预期 - 公司开发iPhone Air时预计其将占新iPhone销量的6%到8% [1] - iPhone Air的预期销量占比与iPhone 16 Plus的销量大致相当 [1]
股价飙升30%后迎财报大考,iPhone 17“超级周期”能否助力苹果(AAPL.US)继续涨?
智通财经· 2025-10-30 19:36
股价表现与市场情绪 - 苹果公司股价自8月初以来涨幅超过30%,市值从3万亿美元升至4万亿美元 [1] - 2025年迄今公司股价仅上涨7.7%,远低于纳斯达克100指数24%的涨幅,近期才实现年内转正 [4] - 公司近期反弹后市盈率约为预期收益的33倍,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22倍,是“美股七巨头”中除特斯拉外最贵的股票 [5] iPhone销售与需求 - iPhone 17系列在美国和中国上市的前10天销量分别比iPhone 16高出14% [1] - 在截至9月的上一财年,iPhone占公司总收入的半数以上 [1] - 公司增长有三重驱动力:旧机换新、价格提高以及更多AI功能即将落地 [4] 财务预期与业绩 - 过去三个月,对公司季度利润的预期上调了7%,收入预期上调了4.3% [1] - 公司上一财年录得逾三年来最快季度收入增长,部分原因是iPhone的强劲表现 [5] - 公司上一财年收入预计增长6.2%,2026财年预计保持这一增速,落后于科技行业2025年超14%、2026年13.6%的预期收入增长 [6] 未来增长催化剂 - 未来的重要发展包括可折叠iPhone和增强的人工智能功能 [4] - 如果人工智能布局得当,可能为公司带来进一步上涨空间 [5] - 公司增长跑道可能比预期要长,似乎正处在基本面甜蜜点 [4] 行业比较与估值 - 公司在大型科技公司中独树一帜,估值更高,增长更慢,AI投入不如同行激进 [5] - 与大型科技股同行相比,公司增长缓慢令其估值受到质疑 [6] - 尽管相对于增长前景估值偏高,但只要业绩持续超预期,股价就能继续上涨 [6]
调研了49家欧美机构,花旗梳理出外资当前最关心中国科技股的核心话题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23:01
全球AI供应链 - 欧美投资者关注AI预期在股价中的反映程度以及港股/中资股中供应链标的的优选方向,部分投资者计划增配中资股以平衡持仓,也有观点担忧市场对OpenAI提出的2.5万亿美元AI资本支出前景过度乐观[2] - 花旗指出2026年财报季中云服务提供商/AI领域资本支出上调、2027年需求可见性提升或为市场带来潜在上行,2027年高速光模块的扩产机遇尚未被充分定价,2026年PCB供应紧张格局将延续[2] - 花旗给出的标的优选顺序为:具备扩产机遇的光模块企业(如中际旭创)> Rubin/ASIC系列技术升级的PCB企业(如胜宏科技)> AI服务器/交换机需求增长的ODM企业(如工业富联)[3] 中国AI需求 - 投资者对中国AI的关注集中于阿里巴巴数据中心10倍扩容所需资本支出、AI芯片供应能力以及AI投资的商业化变现路径[4] - 花旗分析认为中国在计算机/数据科学领域已展现领先能力,是全球少数能与美国竞争AI发展的国家,但AI芯片受限仍是核心挑战,软件突破或成缩小差距的关键,当前无法判断两年后本土AI芯片能否实现技术突破[4] - 万国数据与世纪互联理论上将受益于中国AI资本支出,但短期B30规格数据中心供应、下半年客户入驻进度仍存不确定性[4] 消费电子产业链 - 投资者对可折叠iPhone的兴趣显著提升,花旗预测2026年下半年至2027年可折叠iPhone表现将优于此前供应链预期,售价或达2500美元以上但突破3000美元的可能性较低[5] - 核心受益标的为蓝思科技,其在可折叠iPhone中的产品价值量达140-150美元,涵盖盖板玻璃、玻璃支架及铰链液态金属底座,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供应链优质标的关注度也同步上升[5] - 投资者聚焦小米北京工厂二期进展、汽车事故影响、智能手机存储价格波动,长期机构投资者认为45港元以下或为股价支撑位,若市场情绪恶化不排除下探40-45港元区间[5] - 花旗判断短期内小米股价或在45-50港元区间震荡,电动汽车交付量提升、YU7 GT车型发布及SU7改款上市将成为关键催化剂,盈利兑现是应对存储价格上涨挑战的核心[5] 新兴赛道机会 - 市场对智能眼镜的兴趣持续升温,投资者一致认为其作为为AI设计的终端设备是AI商业化的重要边缘设备,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的合作有望推动更多产品型号落地,歌尔股份与舜宇光学成核心受益标的[6] - 舜宇光学非手机业务占利润50%的增长潜力获长期机构青睐,其ADAS、手持相机、机器人等业务未来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6] - 花旗指出当前7纳米级晶圆产能可满足2026年本土AI芯片需求,但本土光刻设备最多仅支持14纳米工艺且良率不足,中微公司90:1堆叠蚀刻设备的突破将加速2026年存储产能扩张[7] -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计划2026年上市融资,或缓解移动存储供应紧张[7] 中国AI商业化进程 - 投资者普遍认为AI大语言模型在ToC领域难以变现,ToB领域则聚焦中小企业软件产品但具备较强选择性[8] - 随着AI+政策落地,中国AI智能体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但因软件行业分散性,未来5-10年难形成市场集中度[8] - 外资关注的核心标的仍是金蝶国际,同时部分投资者提及网络安全及AI软件企业,如科大讯飞、商汤科技[9]
苹果(AAPL.US)折叠屏雄心壮志遇阻 18英寸“超级折叠iPad”可能推迟至2029年问世
智通财经· 2025-10-22 12:48
可折叠iPad开发进展 - 苹果公司通过为iPad加上巨大可折叠屏幕进行重塑的举措遇到重大开发难题,可能推迟原定上市时间[1] - 可折叠iPad项目的内部代号为J312,不包含外部显示屏,合上时类似超轻薄Mac笔记本,展开后尺寸约与13英寸笔记本电脑相当[2] - 有知情人士称该项目潜在首发时间可能推迟到2029年或更晚,原目标为2028年发布[1] - 鉴于技术挑战及与竞品相似性,部分项目参与者不确定其是否会真正面世[7] 产品规格与工程挑战 - 公司正与三星显示公司合作开发约18英寸面板,屏幕力争最大程度减少可见折痕[1] - 为18英寸巨大可折叠显示器开发技术尤其复杂且昂贵,预计售价约3000美元,约为13英寸iPad Pro的三倍[1][3] - 当前可折叠iPad原型机测试重量约3.5磅,与MacBook Pro重量大致相同,而如今iPad Pro重量约1到1.3磅[3] - 工程师担忧当前原型机重量,并与竞品比较:华为18英寸可折叠平板MateBook Fold重量轻约1磅,售价约3400美元[6] 技术细节与供应链 - 计划于2026年发布的可折叠iPhone将采用超薄玻璃,该方法与可折叠iPad屏幕技术一致[1] - 超薄玻璃相比传统智能手机玻璃成本更高,可能是传统玻璃的两到四倍,且对边缘微裂、颗粒与应力高度敏感[1][2] - 超薄玻璃的切割与倒角/抛光等后段加工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寿命与良率[2] 产品战略与市场背景 - 可折叠iPad项目是公司将更多创新消费电子设备推向市场的更广泛举措的一部分,公司近期推出了全新超薄iPhone Air机型,并研发AI智能眼镜及桌面机器人等产品[2] - 公司希望为iPad产品线注入新活力,该产品线由史蒂夫·乔布斯十五年前首次发布,近年需求有所放缓,许多消费者转向Mac产品线[6] - iPad财年营收仍低于2021年峰值,尽管销量预计今年将再次增长,但营收规模远低于2021年纪录[6] - 公司上周以M5芯片更新iPad Pro产品线,明年年初将更新Air和低端机型,Air预计搭载M4处理器,新基础款iPad将改用A18芯片[6] 市场竞争环境 - 三星电子、Alphabet旗下谷歌、联想集团旗下摩托罗拉以及华为等竞争对手已发现部分消费者愿为可折叠设备支付溢价[7] - 如果可折叠iPad成功,将表明公司能在日益增长的可折叠设备市场中与强大竞争对手展开竞争[6] 公司研发模式与历史先例 - 公司历史上在新形态产品量产前,通常将原材料、后段加工、贴合等关键节点拆开管理,并与具备全球量产能力的头部供应商共研迭代[2] - 公司经常花费多年开发重大计划,并表现出取消项目的意愿,例如已叫停的Apple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以及近期搁置的内部代号为"N100"的更轻薄Vision Pro头显版本[7]
苹果2万元可折叠iPad开发遇阻:与华为平板类似 跳票至2029年
凤凰网· 2025-10-22 07:20
产品开发与规划 - 公司正开发一款配备约18英寸巨型可折叠屏幕的iPad,旨在重塑其平板产品线 [1] - 该可折叠iPad项目内部代号为J312,开发已持续数年,原定目标是在2028年发布 [1] - 由于在重量、功能以及显示技术方面面临工程挑战,产品发布时间可能被推迟至2029年或更晚 [1] 技术规格与合作伙伴 - 公司正与三星显示公司合作,为设备开发屏幕面板,该技术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折叠屏出现的折痕 [1] - 屏幕采用OLED显示技术,以呈现更鲜艳的画面效果并使屏幕更薄 [2] - 设备在折叠时类似Mac笔记本,两侧为铝制外壳,展开后尺寸约相当于一台13英寸笔记本电脑,且原型机未配备外部显示屏 [1] 定价与市场定位 - 预计该可折叠iPad售价约为3000美元(约合2.1万元人民币),这约是13英寸iPad Pro售价的三倍 [1][2] - 开发18英寸可折叠显示屏的技术被证明尤其复杂且成本高昂,是推高售价的主要原因 [2] 产品挑战与对比 - 工程师担心可折叠iPad原型机的重量问题,测试机重量约为3.5磅(约合3斤),几乎与一台MacBook Pro相当 [2] - 现有iPad Pro机型重量约为1磅至1.3磅,而可折叠产品重量显著增加 [2] - 该产品与华为在今年5月推出的MateBook Fold相似,后者是一款18英寸可折叠平板,重量比苹果目前的原型机轻约1磅,售价约3400美元,但目前仅在中国市场销售 [2] 公司战略背景 - 可折叠iPad项目是公司将更具创新性设备推向市场的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1] - 公司近期推出了售价999美元的超薄iPhone Air机型,并且还在研发从智能眼镜到桌面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 [1]
三星APEC峰会亮剑三折手机 全球首秀双铰链”平板手机“
智通财经· 2025-10-17 15:09
产品发布 - 三星电子公司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于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峰会期间推出其首款三折智能手机 [1] - 该设备采用双铰链设计 完全展开后既可保持传统智能手机形态 也能作为更大尺寸的平板电脑使用 [1] - 产品将在峰会同期举办的韩国尖端技术展览会上通过玻璃展柜进行静态展示 与会者可能无法直接触摸体验 [1]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三星并非首家推出三折手机的厂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已于去年在中国市场率先发布全球首款三折手机 [1] - 自2019年三星率先进入可折叠手机市场以来 该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多家中国手机厂商正积极争夺市场份额 [2] - 苹果公司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可折叠iPhone 预计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 公司战略与前景 - 三星借助APEC全球政要云集的契机展示新品 旨在提升其作为工程先锋的国际声誉并巩固在可折叠设备领域的领导地位 [1] - 三星有机会将三折手机形态推向全球市场 该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晚些时候全面上市 具体时间表尚未公开 [1] - 三星于今年7月推出的第七代书本式可折叠手机Galaxy Z Fold7凭借更轻薄的设计获得了市场成功 展现了其持续创新能力 [2]
苹果本月新品曝光丨库克发文纪念乔布斯
搜狐财经· 2025-10-05 21:47
公司产品发布与规划 - 苹果公司CEO库克发文缅怀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14周年 [1] - 苹果公司上个月举办了特别活动,发布了iPhone 17系列手机和智能穿戴系列新品 [1] - 苹果公司有望在本月带来多款新品,具体发布形式尚不明确 [15] M5 iPad Pro产品细节 - M5 iPad Pro外观设计与M4款几乎一致,采用超薄机身,但机身背部不再有iPad Pro标识 [3] - 设备是否搭载双前置摄像头尚不确定 [3] - M5芯片拥有9核CPU,单核性能比M4提升10%,多核性能提升15%,L2缓存增至6MB [5] - M5芯片GPU性能在Geekbench Metal测试中比M4提升38% [5] - 开箱版本为256GB存储,运行内存从8GB提升到12GB,预装iPadOS 26系统,电池生产日期为2025年8月 [5] 其他硬件产品更新 - 苹果正在研发配备更快的M5芯片的Vision Pro版本,头戴固定带重新设计以提升舒适度,可能新增"深空灰"配色 [7] - Apple TV有望搭载A17 Pro芯片,支持由Apple Intelligence驱动的全新Siri,预计配备N1芯片,支持Wi-Fi 7连接,未来机型可能加入FaceTime摄像头 [9] - 新一代AirTag将优化蓝牙通信可靠性,新增电池"低电量"和"极低电量"提醒功能 [11] - 新一代AirTag搭载新一代UWB超宽带芯片,精准查找距离最远达60米,追踪范围提升至现款三倍,并配备更难拆卸的扬声器 [13] 可折叠iPhone前瞻 - 苹果首款可折叠iPhone预计于明年9月与iPhone 18 Pro系列一同发布 [15] - 可折叠iPhone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的"书本式"内折设计,折叠状态厚度9-9.5mm,展开后厚度4.5-4.8mm,使用钛金属材质减重 [17] - 铰链为钛合金+不锈钢组合,加入液态金属以提升强度与抗疲劳性,减少屏幕折痕 [17] - 外屏5.5英寸,分辨率2088×1422,像素密度460PPI;内屏7.8英寸,分辨率2713×1920,像素密度428PPI,采用金属应力分散板和自修复涂层技术 [17] - 取消Face ID,改用侧边按键集成Touch ID设计,整机共4颗摄像头,后置主摄为4800万像素 [19] - 处理器预计为A20系列,搭配LPDDR5X内存与UFS 4.0存储,采用第二代自研C2基带,仅支持eSIM,支持40W有线快充与15W MagSafe无线充电 [19]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上调苹果目标价至280美元 预测2026财年iPhone出货量2.36亿部
格隆汇· 2025-09-22 17:42
iPhone 17系列需求与出货展望 - iPhone 17系列早期需求迹象显示其出货量有望超越该行最初预期,甚至有望按年超越iPhone 16系列 [1] - 受益于改善的出货前景,预测2026财年iPhone出货量为2.36亿部,按年微增2% [1] - 改善的出货前景结合各有利因素,预计将支撑iPhone收入录得中至高个位数增长 [1] 未来财年收入增长预测 - 预计随着可折叠iPhone推出,2027财年升级周期将更为强劲,加上定价顺风加速,将为iPhone带来低双位数的收入增长 [1] - 预计公司总体收入增长将与iPhone收入同步,2026财年收入增长7%(与2025财年相近),2027财年则增长10% [1] 目标价与估值调整 - 将公司至2026年12月的目标价由255美元上调至280美元 [1] - 新目标价相当预测2027财年综合市盈率29倍,基于更高的盈利预测 [1]
外媒:苹果首款可折叠iPhone或与iPhone Air有很多共同之处
环球网资讯· 2025-09-22 15:49
产品规划与发布 - 公司计划于2026年秋季发布首款可折叠iPhone(暂称iPhone Fold)[1] - 产品外观设计将酷似两台iPhone Air并排组合,并沿用钛金属材质,主打极致纤薄与高端设计[1] - 可折叠iPhone整体将延续iPhone Air的平直中框与极简风格,被视为公司对折叠形态的技术验证[2] 产品定位与定价 - 可折叠iPhone定价至少2000美元,与此前传闻的2100-2300美元区间相符[2] - 产品定位高于现款Pro Max,将成为公司史上最贵的iPhon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