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 Pro Max
搜索文档
512GB降幅高达2551元,iPhone 16 Pro Max跌至“清仓价”,果粉没白等
新浪财经· 2025-10-21 18:17
公司产品策略 - 公司在发布新款PRO系列手机时会主动下架旧款PRO机型,以维护PRO产品线的高端形象并避免对新款销售造成冲击[1] - 尽管官方已下架iPhone 16 Pro Max,但第三方电商平台仍有销售,经销商在促销期间将512GB版本价格降至9448元,相比发布时下跌2551元[5] - 旧款机型(iPhone 16 Pro Max)与新款(iPhone 17 Pro Max)存在超过2000元的价格差,为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提供了清仓购买机会[7] 产品设计与材料 - iPhone 16 Pro Max采用钛合金中框,其耐刮和耐摔能力被认为优于新款iPhone 17 Pro Max使用的铝合金[3] - 新款iPhone 17 Pro Max为实现无线磁吸充电功能在机身设计上做出妥协,出现玻璃与铝合金机身色差及耐刮能力下降的问题[3] - iPhone 16 Pro Max采用5级钛合金、磨砂玻璃后盖、超瓷晶玻璃面板并支持IP68防水,设计注重耐用性[9] 产品性能与配置 - iPhone 16 Pro Max搭载的A18 Pro芯片性能依旧强劲,可与安卓高端机型竞争,配合iOS系统优化预计可保持流畅使用五六年[7][9] - 手机配备6.9英寸XDR屏幕,支持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局部峰值亮度达2000尼特[9] - 影像系统包括4800万像素主摄、4800万像素超广角及1200万像素潜望长焦,支持5倍光学变焦、25倍数字变焦及4K 120帧杜比视界视频录制[11] - 手机内置4685mAh电池,重度使用可续航一整天,支持最高45W有线充电和15W无线充电,约30分钟可充入50%电量[11][13] - 手机正面保留Face ID功能及灵动岛交互设计[13]
用iPhone 17的价格买iPhone 16 Pro更香 京东还是现货
搜狐网· 2025-10-21 17:06
电商平台竞争格局 - 京东在Apple产品双11促销中展现出全面的价格优势,尤其在iPhone 16系列、iPad和Apple Watch等核心产品上对比天猫、抖音和拼多多具有更低到手价 [1][2][4][6][8] - 各大平台均推出了自身优惠,但京东通过叠加消费券、PLUS会员专属券、以旧换新补贴和国家补贴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最低价格 [2][4][6][8] - 在货源保障方面,京东自营为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512G版本提供了现货供应,而天猫和抖音官方旗舰店均显示无货 [2][4] 核心产品价格策略 - iPhone 16 (128G) 在京东的最终到手价为4399元,低于天猫的4899元和抖音的5399元,价差最高达1000元 [2][4] - iPhone 16 Pro Max (512G) 在京东通过叠加优惠后到手价低至9599元,而其他主流平台暂无供应 [2][4] - iPad Air 11英寸 (128G) 在京东最终到手价为2899元,比天猫的3099元便宜200元,较抖音的4799元有1900元的巨大价差 [6] 增值服务与促销手段 - 京东提供以旧换新补贴(如400元换新补贴)和国家补贴,拼多多等平台无法提供同类福利 [2][8] - 平台通过附加服务增强吸引力,例如在京东加购iCloud可享85折优惠,购买碎屏电池保可享无限次前屏维修 [9] - 针对新品iPhone 17系列,京东推出抢2100元以旧换新券的限量促销活动,以刺激消费 [9]
藏在华强北深处的“奢侈品帝国”
虎嗅· 2025-10-21 17:06
行业运营模式 - 高仿奢侈品行业在华强北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包括分层定价的产品体系和覆盖国内外的销售网络[16] - 销售模式隐蔽,通过街头小贩派发卡片引导顾客至隐藏在普通商业楼内的实体店铺进行交易[1][2][3] - 店铺采取严格安防措施,如特殊处理的玻璃门、电子锁和厚重窗帘,并有自信能识别潜在执法者[4] 产品与定价策略 - 产品实行分级定价,以LV CARRYALL小号手袋为例,低版本“通货”售价980元,高版本“高级复刻”售价1800元,而正品官网价格为23000元,高仿价格不足正品十分之一[7][8] - 高仿产品追求细节复刻,例如4000元的卡地亚蓝气球手表可做到一比一复刻正品细节,包括表盘设计和紫外线照射效果[6] - 高版本仿品在材质、五金刻字、拉链顺滑度及内置芯片(支持NFC扫描出与正品一致的变码机制)等方面均高度模仿正品[8] 供应链与生产能力 - 行业具备极强的仿造生产体系和敏捷的供应链,能够快速响应消费需求[11] - 生产流程包括拆解正品获取规格、采购或回收核心部件、由珠三角工厂快速开模生产,整个流程可在数周至数月内完成,远低于自主研发周期[12] - 对于电子产品如苹果手表和耳机,能在新品发售后的1至2周内推出仿品,价格在100元至200元左右[10] 市场动态 - 新款iPhone 17系列上市后,华强北市场仍需加价购买,iPhone 17与Pro系列较官网价格高出400元至600元,Pro Max高出500元至1400元[13] - 与往年不同,旧款iPhone 16 Pro/Pro Max价格保持坚挺,256G版本价格维持在7600元至8700元区间,部分机型甚至小幅上调,原因在于新机市场需求旺盛导致旧款库存紧缺[14][15]
川普一句威胁、全球股市重挫!比特币一夜跌至11万防线
搜狐财经· 2025-10-12 12:44
市场整体反应 - 特朗普威胁大幅提高关税引发全球市场恐慌 道指暴跌878点 纳指重挫3.56% 标普500指数创下4月以来最惨单日跌幅[3] - 全球市场瞬间蒸发数万亿美元 比特币暴跌13%击穿11万美元防线[1] - 恐慌迅速蔓延至加密货币市场 比特币一度暴跌13.5% 从12.6万美元高点跌至10.59万美元 以太坊 狗狗币等跌幅普遍超过20%[3] - 杠杆交易引发连环爆仓 24小时内全球超过152万人爆仓 总金额逼近100亿美元 最大单笔爆仓损失8753万美元[3][4] 科技与汽车行业 - 美股科技巨头首当其冲 英伟达股价暴跌4.89% 单日市值蒸发近2300亿美元 特斯拉跌超5% 苹果 亚马逊等科技股集体下跌[3] - 中概股遭受重创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单日暴跌6.1% 阿里巴巴 百度跌幅超过8% 蔚来跌穿10%[3] - 苹果公司90%的iPhone仍在中国组装 若关税落地 每部iPhone 16 Pro Max售价可能暴涨至2300美元[8] - 特斯拉每辆车成本预计增加1.5万美元 这些成本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8] - 美国汽车市场出现抢购现象 3月份销量猛增11.2% 因买家想赶在4月3日进口汽车关税生效前下单[10] 传统避险资产与消费者行为 - 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逆势大涨 COMEX黄金期货价格暴涨1.58% 突破4035美元/盎司[7] - 消费者出现恐慌性采购 纽约居民一周内为囤货挥霍3500美元 美国超市出现抢购潮 消费者试图在物价上涨前囤积物资[10] 政策背景与全球应对 - 特朗普关税威胁与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10天叠加 白宫宣布正式启动联邦雇员裁员程序 教育部等部门已收到裁员通知 加剧市场对经济停滞的担忧[7][8] - 此次事件让人联想到今年4月类似场景 当时特朗普签署对柬埔寨 越南等国征收最高49%关税的行政令 引发全球黑色星期四 两天内美股蒸发6.6万亿美元[8] - 各国反应激烈 欧盟拟对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 日本成立美国关税对策本部 韩国紧急筹备100万亿韩元市场稳定基金[11]
实测苹果“最佳iPhone充电法”18个月,结果竟亏惨了
猿大侠· 2025-10-07 12:10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期测试表明将iPhone充电上限限制在80%以保护电池健康的策略得不偿失 其带来的日常续航不便远大于对电池健康的微弱保护作用 [1][6][8] 电池健康度测试结果 - iPhone 15 Pro Max在严格限制充电上限至80%后 经历355次充电循环(约1年) 电池最大容量下降至91% [3] - 实验进行至第17个月 充电循环达501次(为苹果宣称1000次循环的一半)时 电池最大容量已跌至89% 续航表现极其糟糕 [4] - 作为对比 一部未开启80%充电限制的同款手机 在经历308次循环后 电池容量维持在96% [8] - 其他媒体对iPhone 16 Pro Max的测试显示 充电限制在80%使用1年后 电池最大容量为94% 与iPhone 15 Pro Max的测试结果一致 [6][8] 日常使用体验影响 - 实验初期 80%电量上限下手机续航尚可 正常使用1天后电量不低于35% [3] - 使用1年后 80%充电上限与电池自然损耗叠加 导致作者明显感到续航压力 每天从80%电量开始使用 到下午三四点电量已逼近20% [3][4] - 外出需频繁使用相机或GPS导航时 减少的20%电量常导致续航焦虑 移动电源成为日常出行必备品 [4][8] - 偶尔因系统校准充满至100%时 续航体验显著改善 但随后电量焦虑感回归 [3] 结论与行业启示 - 基于近18个月亲身体验及对比数据 在1-2年使用周期内 启用80%充电限制功能不值得 [6][8] - 对于重度用户 此充电策略使顶级iPhone的有效续航寿命甚至不足两年 且因电池健康度未低于80% 无法享受苹果官方付费更换服务 [4][6] - 作者最终选择升级到新款iPhone并放弃80%充电限制 恢复100%完整充电模式 [6]
深度使用 iPhone 17 Pro 后,我发现它变化最大的不只是外观……
36氪· 2025-10-02 15:31
外观设计与材料革新 - 公司放弃了自iPhone 15 Pro系列开始使用的钛金属材料,转而采用铝金属打造iPhone 17 Pro的一体成型机身[3] - 铝金属机身加工难度更低且热传导性能更好,配合内部首次搭载的VC均热板,使设备的散热能力达到历史新高[5] - 铝金属密度低于钛金属,但设备重量因更多金属结构(如镜头扩展平台、背部框架)和更大容量电池而增加,不过整体重量分布均衡且边框采用更大弧度过渡,握持手感更佳[8] - 铝金属材料强度远低于之前的钛金属或手术级不锈钢,抗摔性能较弱,单次摔落可能导致边框四角磕碰刮花和镜头边框明显磨损[50] 影像系统升级 - 长焦镜头升级至4800万像素,至此Pro级iPhone的三颗镜头(超广角、主摄、长焦)均完成高像素规格统一[11] - 新长焦镜头采用新一代四重反射棱镜设计,感光元件面积相比上一代机型增加56%,弱光环境下可用性高,算法策略较少切换至主摄裁切[12] - 长焦焦段从iPhone 16 Pro系列的5倍调整为4倍(等效100mm),提供更灵活的构图能力,并通过传感器裁切支持1200万像素的8倍焦段拍摄[21][27] - 前置摄像头全系列升级至1800万像素Center Stage摄像头,采用方形传感器,支持横竖屏一键切换、自动缩放旋转及双重曝光等新功能[35][36] - 专业影像功能新增Apple Log 2、ProRes RAW、片门全开和Genlock支持,但ProRes RAW需外挂硬盘录制且不支持防抖,门槛较高[40] 性能与续航表现 - VC均热板改善散热,A19 Pro芯片优化电源管理,结合内部结构优化容纳更大电池,使iPhone 17 Pro续航表现明显提升[45][46] - 散热能力提升使设备在户外运行时亮度稳定,电池消耗平稳,但小尺寸Pro机型的续航仍低于Pro Max机型[46] - 随设备推出的电源适配器标称40W、峰值60W,但实际充电速度与iPhone 16 Pro几乎无区别,峰值速率约37-38W,且未支持PD3.2 SPR AVS协议[48]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标准版iPhone 17获得与Pro版同规格的前置摄像头、超瓷晶面板2及完整ProMotion功能,与Pro版差异缩小,性价比提升[52] - Pro级iPhone被视为公司对移动创意边界的探索,专业功能逐步下放至日常使用,但铝金属机身的耐用性可能影响部分用户选择[50][54]
小米手机高端路还没找准
36氪· 2025-09-28 12:35
产品体验与设计哲学 - 小米17 Pro Max外观和质感接近iPhone 16 Pro Max 但重量和手感仍有差距 部分用户因缺乏"高级感"而选择放弃[3] - 苹果设计哲学强调"克制"与逻辑统一 所有功能围绕顺手目标 小米采用"拿来主义"导致系统复杂割裂且缺乏沉淀[5] - 小米徕卡镜头拍摄效果优秀 但专业工作流仍依赖苹果生态 HyperOS存在广告和Bug问题 高端用户对设备四年使用稳定性存疑[6] 品牌价值与市场定位 - 苹果通过"Think different"价值观建立品牌灵魂 与"敢创造"形象深度绑定 耐克同样通过体育精神传递品牌价值而非产品参数[11][12] - 小米品牌信仰仍停留在雷军个人魅力 未将价值观注入产品哲学 导致即便参数优秀仍缺乏灵魂认同感[14] - 胖东来案例显示通过"不打折"和按片卖药等策略传递品质尊重价值观 形成差异化品牌认知[13] 高端市场与生产力用户 - 高端市场核心用户为生产力人群(音乐制作人/视频创作者/设计师等) 他们关注设备效率稳定性且付费意愿强忠诚度高[16][18] - 苹果通过Mac+iPhone+iPad+AirDrop无缝衔接及Final Cut/Logic Pro行业标准工具 建立"可靠专业"的生产力工具形象[21] - 小米高端化重点放在后屏宠物等表面功能 未与生产力用户建立"能吃饭"的关键连接 专业工作流仍依赖苹果生态处理[21][22] 生态系统与资本市场 - 小米股价单日蒸发800多亿港元 反映资本市场对可持续盈利预期担忧 而非短期销量表现[23] - 米家生态仅实现设备连接 未形成高效工作流闭环 视频创作需折返Mac处理 对比苹果AirDrop/iCloud无缝体验存在差距[24][25] - 小米生态链采用"全包"模式导致与合作伙伴竞争关系 对比腾讯开放平台和App Store互利模式 资本市场担忧伙伴关系稳定性[27][28] - 生态闭环缺失体现在无法实现徕拍摄影-电脑剪辑-平台发布完整工作流 需构建"人人能坐下的牌桌"而非"独食食堂"的生态战略[29]
2025年Q2越南智能手机出货量中5G份额首次突破50%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9-26 09:02
越南5G智能手机市场里程碑 - 2025年Q2越南5G智能手机在整体出货量中份额首次达到50% [4][5] - 5G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3% 尽管整体市场下滑 [5][7] - 5G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2% 提升产品可负担性 [5] 主要品牌竞争格局 - 苹果以40%份额成为最大5G智能手机出货贡献者 [7][9] - 三星位居第二 其智能手机出货量中60%为5G机型 [7][9] - 苹果与三星合计占据73%的5G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7][9] 产品与促销策略 - iPhone 16 Pro Max成为当季出货量最大5G机型 [9] - 电信运营商提供免费5G流量套餐促进销售:Viettel为三星Galaxy S25用户提供3GB/月免费流量三个月 [9] - OPPO为Viettel SIM卡用户提供30GB免费5G流量 [9] 中国厂商产品升级 - OPPO Reno14系列全系支持5G 位居出货量第三 [9] - 小米Redmi Note 14从4G升级至5G版本 [10] - vivo完成从4G版Y29向5G版Y39的产品过渡 [10] 市场发展前景 - 2025年全年5G智能手机占比预计超过50% [10] - 网络覆盖扩展至农村地区推动普及 [10] - OEM厂商持续扩充不同价位段5G产品组合 [10]
知名相机评测机构:iPhone 17 Pro相机测试全球排第三,华为Pura 80 Ultra排第一,OPPO Find X8 Ultra全球第二
格隆汇· 2025-09-23 14:05
DXOMARK相机评测结果 - 知名相机评测机构DXOMARK公布苹果iPhone 17系列手机相机测试结果,iPhone 17 Pro得分为168分,在总排名中位列第三 [1] - 在DXOMARK全新的v6测试标准下,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机型分别为华为Pura 80 Ultra(得分175分)及OPPO Find X8 Ultra(得分169分) [1] - 苹果上一代旗舰机型iPhone 16 Pro Max在本次测试中得分为161分,排名第七 [1] 视频拍摄专项表现 - iPhone 17 Pro在视频拍摄项目上获得171分,位列全球第一 [1] - 该机型在主相机与超广角镜头拍摄的视频表现上同样位居榜首 [1]
iPhone 17 Pro Max首体验,外观变化明显但使用体验与上代相近
新浪财经· 2025-09-22 03:25
产品体验 - 新款iPhone 17 Pro Max未带来显著惊喜感 使用体验与iPhone 16 Pro Max差异不大[2] - 外观设计变化较大 橙色版本更显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