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16 Pro Max
icon
搜索文档
超万款尖货低至5折,京东MALL深圳南山店开业
南方都市报· 2025-09-13 21:48
公司业务拓展 - 京东MALL深圳南山店于9月12日正式开业 作为京东集团旗下零售创新业态 以"家场景"为核心 覆盖家用电器 手机通信 潮玩数码 家居建材等多元业态[1] - 营业面积达3万平方米 汇集超200个核心品牌的超20万款商品 包括华为 Apple 荣耀 OPPO vivo 大疆 卡萨帝 西门子等品牌[2] - 创新打造"场景即卖场"模式 设置30余个沉浸式主题体验区及特色专区 涵盖咖啡工坊 美食工坊 轻厨生活体验区 DIY电竞区等[5] 营销与促销活动 - 开业期间推出多重补贴 消费者至高可省60% 超万款爆品价格低至5折[1][6] - 举办JOY TIME音乐节 邀请刘惜君 王蓉等明星现场演出 以及CARRY TIME电竞节 邀请电竞选手DYG钎城开展水友赛等活动[6][7] - 推出黄金金贴抽奖活动 消费者有机会抽取iPhone 16 Pro Max iPad mini AirPods耳机 追觅扫地机器人 格力高端空调等奖品[6] 服务与体验升级 - 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提供质量问题30天包退 指定品类只换不修服务 所有商品通水通电 支持免费试用和专业人员建议[5] - 为境外旅客及港澳台同胞提供离境退税服务 可在门店开具退税申请 于离境口岸办理增值税退还[5] - 通过活力邻里生活节 换频到MALL解压节 家居色彩MALL学节等主题活动 结合打卡装置 NPC互动等形式 打造全龄段一站式消费娱乐场域[12] 战略与行业影响 - 该店定位为深圳地区家电 家居及3C产品焕新首选地 致力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生活地标[1] - "场景创新+全渠道融合"模式丰富本地商业业态 引领深圳及大湾区家电家居3C数码零售业转型升级[12] - 未来将在更多核心城市落地 通过多元业态 优质服务和吸引力活动 引领城市消费新风尚 助力实体零售向数字化 体验化 融合化升级[12]
手机出货受阻,小米要在印度进军更多领域?
观察者网· 2025-09-12 16:55
公司战略转型 - 小米印度战略目标从智能手机扩展至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电视及家用电器领域,致力于打造"人车家全生态"互联生态系统 [1] - 公司强调超过2000万消费者拥有超过五台小米设备,通过多设备互联实现品牌差异化 [1] - 引入大型家电需评估市场契合度,需制定更宏大的战略规划 [1] 财务表现 - 小米印度上一季度收入增长30%,利润增长35%以上 [1] - 印度市场对母公司收入贡献率从2018年的45%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个位数,未进入前五大贡献市场 [7] 市场竞争态势 - 2025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700万部,同比增长7.3% [2] - 小米市场份额从13.5%降至9.6%,同比下跌23.5%,排名跌至第五 [2][5] - vivo以19%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三星14.5%居第二,OPPO13.4%列第三 [2][5] - 摩托罗拉(39%)、iQOO(68%)和苹果(19%)实现显著正增长,realme(-17%)、Poco(-28%)和OnePlus(-39%)出现下滑 [5] 运营挑战 - 面临库存积压问题,尤其在高端市场份额被vivo和OPPO蚕食 [3] - 长期依赖性价比策略导致品牌形象偏低端,高端机型市场接受度不足 [3] - 遭遇苹果和三星联合诉讼,争议营销行为被要求停止 [6] 监管环境 - 2022年印度财政部指控违规汇款,冻结470.421亿卢比(约37.95亿元人民币)资金 [6] - 印度政府要求本地化制造,导致洗衣机、空调等新产品推出计划搁置 [6] - 监管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意愿下降,管理层倾向本地利润再投资而非外部支持 [6]
曾学忠谈小米全球化战略跃迁:迈向“模式出海”,新零售海外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7:28
出海战略演进 - 公司出海战略从2014年首站东南亚试水开始 逐步扩展至全球100多个市场 经历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到"模式出海"的全球战略跃迁 [1] - 2014年进入印度市场时采用互联网打法 与Flipkart合作举办闪购活动 红米1S预售超40万人参与 新品4秒售罄 [2] - 2015年拓展亚非拉新兴市场 组建团队并在数十个市场建立代理商网络 [2] - 2017年进入西欧市场 在西班牙开设小米之家 随后扩展至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3] - 2025年启动新零售出海 计划未来5年在海外建设1万家小米之家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海外已建设约200家 [6]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公司手机全球市场份额达14.7% 连续20个季度排名全球前三 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3] - 区域市场表现:东南亚份额第一 欧洲排名第二 拉美和中东排名第二 非洲排名第三且份额创历史新高 [3] - 在60个市场排名前三 在69个市场排名前五 [3] - 非洲市场二季度市占率14.4% 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排名仅次于三星和传音 [9] 品牌与产品策略 - 早期海外品牌定位强调性价比 同时凭借年轻、亲民、科技、时尚及生态链产品特点吸引用户 [3] - 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2025年3月小米15 Ultra起售价1499欧元(超过iPhone 16 Pro Max) 首销期销量同比增长58% 在10个重点市场超额完成目标 [5] - 小米15系列在东南亚首销期销量同比增长54% 带动该区域二季度份额第一 [5] - 海外米粉社区注册用户超2500万 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米粉俱乐部 [4] 渠道建设模式 - 线上渠道与亚马逊、Lazada等电商平台开展多元化合作 [5] - 线下渠道与本地电信运营商、代理商及大型零售商建立合作 例如欧洲与主流电信运营商保持长期合作 [5] - 新零售出海以小米之家和数字化交易系统为核心 提升商业效率并降低销售成本 [6] - 全渠道管理需平衡各方利益 重点保护消费者利益 对国际经营管理能力要求高 [6] 供应链与制造能力 - 中国消费电子供应链具备成熟完备优势 公司可复用手机供应链资源至平板、汽车等新产品 [8][9] - 自建工厂推进战略升级:北京建成汽车工厂和手机智能工厂 武汉智能家电工厂在建中 [9] - 汽车业务计划2027年首站登陆欧洲 目标用15-20年成为全球前五车企 [10] 区域差异化策略 - 新兴市场以份额拓展为主 如非洲市占率14.4%排名第三 [9] - 成熟市场(欧洲、东南亚)以高端化为核心战略 注重市场结构调优 [10] - 大家电出海元年表现突出:2025年3月以来东南亚空冰洗新品总销量超1万台 空调销量超8500台 洗衣机在马来西亚Lazada上线两周成为品类销冠 [10] - 2025年下半年空调将进入欧洲市场 冰箱洗衣机扩展至更多国家 2026年目标海外家电销售百万台 [10] 管理体系升级 - 2022-2023年全球业务出现倒退 公司重点提升管理能力 构建适应多元文化的独特管理体系 [7] - 强化全球经营平台建设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以符合各市场安全与合规要求 [3]
青云租并购上市:国内手机租赁首入港股阵营,数字租赁开启全球化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08
公司里程碑事件 - 青云租通过并购交易正式并入港股上市公司体系 成为国内首家具备港股上市公司背景的手机租赁平台[1] - 公司从行业头部平台迈入资本化发展新阶段 标志着数字租赁行业正式打通产业运营与资本运作的双轨通道[1] 产品定价信息 - iPhone 16 Pro Max全新国行版日租金为21.62元 最低租期120天[4] - iPhone 16 Pro全新国行版日租金为18.70元 最低租期36天[7] 商业模式与竞争优势 - 业务覆盖自营与托管经营两大核心板块 服务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11] - 企业服务包括办公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的批量租赁 帮助降低固定资产投入[11] - 个人服务覆盖日常数码3C产品及二手商品租赁 满足灵活使用需求[11] - 构建全周期一站式租赁服务体系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11] 核心运营能力 - 供应链端与全球知名数码品牌深度合作 建立全流程供应链管理体系[11] - 技术端融合国家信用大数据与区块链技术 自主研发智能风控系统与租后管理平台[11] - AI风控模型应用使交易效率提升37% 有效降低坏账风险并缩短用户等待时间[11] 运营数据表现 - 平台全网月流量突破1000万[12]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GMV超20亿元[12] - 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超100万 企业租赁客户突破1000家[12] - 通过设备循环租赁累计减碳12万吨[12] - 联合1000余家渠道伙伴搭建租赁+服务联盟[12] 技术创新与发展规划 - 将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动租赁资产数字化升级 将租赁订单权益、应收账款及3C数码资产转化为RWA通证[13] - 通过IoT设备实时采集设备使用状态和租金支付进度数据 经AI算法处理后上链存证[13] - 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资产凭证 借助跨链技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产流通[13] - 打破传统租赁行业融资壁垒 让境内外投资者透明高效地参与数码租赁资产投资[13] 资本化后战略布局 - 借助港股上市公司资金优势与合规框架 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13] - 加速数字租赁业务的全国布局与国际化扩张[13] - 开辟资本赋能与技术创新双轮增长路径 引领行业走向规范化、数字化、全球化发展新阶段[13]
小米“伏击营销”翻车,三星和苹果罕见联手反击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09-02 09:38
事件背景 - 三星与苹果罕见联手就营销问题向小米发起法律行动 核心导火索是小米针对Xiaomi 15 Ultra的广告宣传[1] 争议营销行为 - 小米在印度市场推出Xiaomi 15系列时直接点名苹果设备进行对比 称iPhone 16 Pro Max相机"可爱"并凸显自身相机性能优势[2] - 小米在今年4月愚人节期间发布整版报纸广告调侃苹果iPhone 16 ProMax 宣称其相机系统远不及新产品[2] - 小米对三星电视产品也采取类似嘲讽方式[2] 法律行动与行业规范 - 三星和苹果联合发出禁止令要求小米立即停止相关活动 指控其"伏击营销"未经许可绑定竞品损害品牌形象[4] - 印度市场允许基于事实且公平的比较性广告 但带有嘲讽意味的点名行为可能越界 用"竞品"替代才合规[4] 印度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以14.5%市场份额领跑印度智能手机市场 小米以9.6%份额紧随其后 苹果以7.5%份额位列第三[4] - 苹果2025年上半年手机出货量达590万台同比增长21.1% iPhone 16是最受欢迎机型[4] 舆论反响 - 事件于8月30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 网友普遍认为点名对比行为不合理且缺乏自信[5]
2025年高校人群营销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1 20:08
人群特征 - 快手泛高校人群月均活跃人数稳定在1亿以上,为平台第二大细分用户群体,活跃度随学生作息波动,暑期和春节期间用户数量显著增多[2][23] - 地域分布呈现新线包围高线格局,新线城市用户规模更大,但二线及以上高线城市的活跃度TGI均超过110,显著高于平台整体用户水平[2][24] - 广东、河南、山东、河北四省用户占比超30%,地域集中度较高,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TGI相对更高[2][26][27] 行为习惯 - 泛高校人群在晚间(19:00-24:00)和凌晨(0:00-5:00)活跃人数最多,凌晨时段TGI超过220,成为品牌夜间营销黄金窗口[3] - 2024年8月搜索峰值时,超8000万泛高校用户在快手发起搜索,搜索渗透率达67.6%,高于平台整体用户的63.4%[3] - 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人均发布视频数量持续增长,暑期创作热情高涨,发布内容占比TGI始终高于100,专科和本科用户TGI分别超280和290[3] 消费行为 - 月均有1400万泛高校人群在快手下单,人均支付金额呈波动增长趋势,第四季度(尤其10-11月)因双11等节点影响成为消费人数高峰[4]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频次集中在2-5次,购买5次及以上用户同比增长13.3%,品牌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0%,人均品牌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7.4%[4] - 手机/数码/电脑办公为第一大消费品类,TGI超390,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3.4%,iPhone 16 Pro Max、华为Mate 60 Pro、联想拯救者系列等机型热门[5] 品类偏好 - 美妆/个护/美容护肤商品在10月消费金额达全年最高,PL/恋火粉底液、彩棠修容、柳丝木隔离等产品备受青睐[5] - 女装在Q4因双11推动消费金额显著高于其他季度,零食在春节所在月迎来消费峰值,螺蛳粉、重庆自热火锅、风干鸡胸肉等速食与特色零食成为囤货首选[5] - 不同节点热卖单品差异清晰,开学季、学期末、双11前后是核心消费节点,为品牌精准选品提供数据支撑[5] 内容生态 - 泛高校人群更关注影视综艺、生活、游戏、二次元等娱乐类内容,相关搜索量位居前列,直播观看中商品售卖及推荐类直播占比最高,TGI超210[6] - 游戏、美食、短剧类创作者关注人数最多,生活、二次元、时尚类创作者也拥有较高关注度,兴趣圈层特征鲜明[6] - 游戏、二次元、明星娱乐类视频发布量居前,TGI均超140,其中二次元内容TGI超过160,内容创作垂直度与专业性不断提升[6] 营销策略 - 快手提出CAMPUS校园营销策略,以内容共创为核心逻辑,通过发布创意任务、组建创作联盟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7] - 活动场景渗透强调线下+线上联动,沉入学生熟悉场景建立情感连接,如快手与霸王茶姬联名活动线下覆盖5所高校10万+人群,线上曝光2000万+[7] - 兴趣圈层运营聚焦游戏、二次元、美妆等核心兴趣打造垂直玩法,节点作战需把握黄金窗口期,根据不同节点消费偏好调整策略[8] 企业价值 - 校园群体可作为用户增长引擎、销售渠道或创新智库,其规模、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企业重要动力来源[13] - 企业社会形象成为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42%年轻人因企业对社会/环境积极影响而加深联系,37%因企业道德问题减少合作[14] - 提前锁定优质人才降低错配风险,如华硕硕市生计划输送25%基层、45%中层及33%高层员工,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15]
苹果三星联合发函要求小米停止调侃式营销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36
行业竞争动态 - 苹果与三星联合向小米发出法律通知 要求停止在印度市场针对iPhone 16 Pro Max及三星旗舰机型的争议性营销行为[1] - 小米在Xiaomi 15系列印度发布会广告中直接点名竞品 宣称Xiaomi 15 Ultra相机性能超越苹果与三星高端机型[1] 企业营销策略 - 小米采用对比营销手法凸显产品优势 通过调侃竞争对手旗舰机型相机功能进行市场推广[1] - 争议营销内容涉及直接比较相机拍摄能力 声称自家产品具备更强技术实力[1] 市场沟通现状 - 小米公司目前未对法律通知事件作出公开回应 媒体报道后仍保持沉默[1] - 事件发生于印度市场新品发布期间 涉及跨国品牌间的营销策略冲突[1]
传苹果三星联手发律师函,要求小米停止争议营销,小米暂无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8-29 16:56
核心事件 - 苹果与三星联合向小米发出律师函 指控小米在印度发布会上通过调侃iPhone 16 Pro Max和三星旗舰机型进行"偷袭营销" 损害其品牌形象 要求其停止相关行为 [1] - 小米在印度发布Xiaomi 15系列时 广告直接点名并调侃iPhone 16 Pro Max与三星高端机型的相机性能 声称自家Xiaomi 15 Ultra拥有更强的拍摄能力 [1] 公司回应 - 新浪科技就此事询问小米方面 对方暂无回应 [1]
苹果iPhone 17系列发布后:七款产品或将“退场”
环球网资讯· 2025-08-27 13:24
产品线调整 - 公司计划在发布会后停产七款产品 涉及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等多条产品线 [1][4] - 四款iPhone机型将停产 包括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6 Pro和iPhone 16 Pro Max [4] - 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将继续销售 预计降价100美元为新品腾出价格空间 [4] - Apple Watch Series 10和Apple Watch Ultra 2预计停产 符合系列产品常规更新节奏 [4] - AirPods Pro 2存在停产可能性 若AirPods Pro 3定价较高则可能保留销售 [4] 销售策略变化 - 公司改变传统旗舰机降价销售策略 直接停售iPhone 16 Pro系列显示对新品信心 [4] - 停产产品可能通过第三方零售商继续销售 但苹果官方商店将下架相关产品 [4]
iPhone Air 不会重演 mini 的命运
36氪· 2025-08-25 15:34
行业趋势:超轻薄手机市场复苏 - 超轻薄手机品类在参数大战时代重新迎来市场关注 包括三星S25 Edge iPhone 17 Air 传音SPARK Slim和努比亚Air等机型 [2][4][25] - 供应链技术进步为超轻薄直板机落地提供支持 包括折叠屏技术带动的刀片电池 超薄OLED屏幕和超薄镜头光路设计 [23][25] 产品特性:重量成为核心卖点 - 用户评价显示重量轻是超轻薄手机最具冲击感的因素 厚度反而次要 三星S25 Edge机主评分中频繁出现"轻"字 [9][11][12] - 三星S25 Edge重量显著低于主流机型 提供170g的独到手感 而iPhone 17 Air预计整机重量不到150g [11][14] 市场定位:中高端旗舰差异化竞争 - 新一代超轻薄机型定位旗舰级别 三星S25 Edge配备2K屏幕 iPhone 17 Air预计搭载ProMotion高刷 与减配中端机形成明显差距 [21] - iPhone 17 Air取代iPhone 16 Plus定位 瞄准大屏幕市场 与折叠屏技术共同推动屏幕尺寸增加趋势 [21][23] 用户需求:便携性优先于极端参数 - 用户需求从追求大电池/强相机硬件转向注重手持舒适度 评论显示重量上限不会随握持姿势改变 [12][14] - 超轻薄手机解决便携终极追求 避免陷入小屏机型误区 市场存在坚定客群但非走量产品 [19][28] 厂商动态:主流品牌全面布局 - 安卓厂商快速反应超轻薄趋势 传音SPARK Slim厚度仅5.75mm但电池容量大于三星S25 Ultra 努比亚Air厚度6.7mm配备三摄 [2][4] - 国产厂商在折叠屏市场开展超轻薄竞争 荣耀Magic V5展示超薄电池技术 战场从直板机延伸至折叠屏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