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下周关注丨7月宏观经济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第一财经· 2025-08-10 09:39
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 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5日公布7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零等经济数据 [2] - 7月金融数据包括M2、新增贷款、社融等指标或将同步公布 [3] - 华泰证券预测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约2200亿元,新增社融约1.3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从6月的8.9%回升至9%,M2同比增速从8.3%微升至8.4% [3] 恒生创新药指数修订 - 恒生创新药指数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方案将于8月11日实施,明确剔除CXO公司 [4] 行业盛会动态 - 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8月11-13日)、2025开放存储峰会(8月12-28日)、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8月13-15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8月14-17日)将密集举办 [5] 国内成品油调价 - 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8月12日24时开启,参考原油均价68.82美元/桶,变化率0.81%,预计汽柴油零售价上调30元/吨 [6] 限售股解禁情况 - 下周(8月11-15日)3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总量30.57亿股,总市值2325.1亿元 [7] - 解禁市值前三:海光信息(1957.11亿元)、智微智能(94.48亿元)、国信证券(64.5亿元) [7] - 解禁股数前三:海光信息(14.38亿股,占总股本61.86%)、国信证券(4.74亿股,4.93%)、亚信安全(1.91亿股,47.72%) [7][8][9] 新股发行信息 - 宏远股份将于8月11日发行,申购代码920018,发行价9.17元 [10][11]
00后暑期旅游样本调查:九成依赖社交平台,高性价比与“窝囊旅行”受青睐
第一财经· 2025-08-09 22:26
暑期旅游旺季00后消费行为分析 - 7月至8月是暑期旅游旺季,00后作为新生代消费力备受关注,一部分正值暑假,一部分刚踏上社会不久[1] 00后旅游行为特征 - 90.3%的00后出游参考甚至依赖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4] - 77.61%的00后出游者最看重性价比[4] - 结合演出、沉浸式体验感的情绪价值旅行受欢迎[4] - "窝囊旅行"正在兴起,以低风险享受"高刺激度"项目[4] - 51%选择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出游,8%选择独自出游,13%选择与家人出游[7] 信息获取渠道变化 - 90.3%的00后通过小红书、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获取旅行信息[9] - 60.45%从家人和朋友处获取推荐[9] - 36.57%从携程等专业旅游平台获取信息,明显低于社交平台[9] 旅行偏好 - 75.37%选择探索自然风光[11] - 68.66%选择美食体验[11] - 约50%选择放松度假和沉浸式文化体验[11] 消费特征 - 50.75%的00后可接受人均花费3000元以内[14] - 77.61%看重性价比,57%看重安全性和独特体验感[16] - 00后并非一味省钱,而是追求高性价比,该省则省,该花则花[16] - 飞猪数据显示00后大学生出游人次同比大增77%[17] - 暑期大学生人均旅游消费金额同比增长6%,平均单次出游时长约2.9天[17] 情绪价值消费 - 42.54%的00后出游是为了放松身心,获得正面情绪价值[22] - 00后更看重高性价比和高情绪价值旅游,包括具有仪式感的接机、二次元文化、演唱会和演出等[22] - "窝囊旅行"非常热门,如"窝囊版蹦极"和"无痛爬山"[22] - 00后比80后和90后更追求趣味性,对传统文化有更多具象化追求[23] - 旅游企业正在研发结合二次元、定制化和高情绪价值的体验式项目[23]
北京新政执行首日:购房者高温下看房,房企火速营销抢客
第一财经· 2025-08-09 21:04
北京楼市限购松绑政策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五环外商品住房取消限购套数限制 京籍家庭和非京籍家庭(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2年)可无限购买 五环内限购政策保持不变[4] - 新政同步优化公积金政策 为改善型需求释放提供空间 成为自2023年"五环外多买一套"政策后力度最大的松绑[4][11] - 政策调整后 成年单身人士与居民家庭执行相同限购标准 部分购房者因此获得新增购买资格[11] 市场即时反应 - 政策发布当晚即有房企推出特价房促销 某五环外楼盘原价639万元房源直降95万元至544万元 但要求一周内付清首付[1] - 新政首日五环周边多个新盘看房量显著增加 部分售楼处正午时段洽谈区满座 样板间出现排队取号现象[4][5][6] - 东五环外某均价7万元/㎡楼盘单日接待量激增 置业顾问需连续工作至下午四点无暇用餐[5][7] 项目销售特征 - 五环外热销项目主要面向产业人群 总价区间集中在600-1300万元 典型项目包括高得房率(75%)、全明户型等改善型产品[5] - 四环附近改善楼盘因户型覆盖50-150㎡多样化选择 吸引三代同堂家庭看房 单日人流量导致沙盘区域拥挤[5][6] 历史数据参考 - 2023年9月政策松绑后 北京四季度二手房成交量同比激增60% 月均网签量突破1.7万套[11] - 2024年1-7月北京新建住宅成交中五环外占比超80% 二手房五环外成交占比超50%[11] 行业影响评估 - 克而瑞测算新政将直接惠及80%五环外新房项目 尤其缓解高库存板块压力 改善型项目受益显著[11] - 政策有助于打通"卖旧买新"置换链条 促进五环外二手房业主释放改善需求[11][12] - 中指研究院指出差异化限购策略符合"核心区严控、郊区松绑"的调控趋势 未来仍有优化空间[12][13]
下周财经日历:8月11日-8月17日
第一财经· 2025-08-09 20:17
恒生创新药指数调整 - 恒生创新药指数及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明确剔除CXO公司 [1] 行业会议与展会 - 2025中国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召开 [1] - 2025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将于8月在湖州举办 [1]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日在北京举行 [2]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将于8月15日举办 [2] 科技公司动态 - HTC VIVE预计在8月14日发布会推出新品 [2] - Supermicro将于8月12日举办2025开放存储峰会 [1] 能源市场事件 - 国内成品油将于8月12日开启新一轮调价 [1] - 欧佩克将于8月12日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1] - EIA将于8月13日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 [2] - IEA将于8月13日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2] 宏观经济数据 - 美国7月CPI数据将于8月12日公布 [1] - 美国7月PPI数据将于8月14日公布 [2] - 国家统计局将于8月15日发布7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 [2] 金融与政策 - 澳洲联储将于8月12日公布利率决议 [1] - 俄美首脑会晤将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举行 [2] 新股与财报 - 宏远股份将于8月11日开启新股申购 [1] - 腾讯将于8月13日发布财报 [2] - 京东、网易将于8月14日发布财报 [2]
AI进化速递丨宇树王兴兴: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AI不够用
第一财经· 2025-08-09 19:37
行业动态 - 全球机器人行业出货量预计每年翻一番 [1][2] - 目前行业最大挑战是AI不够用 [1][2] - 全球首家机器人4S店和机器人主题餐厅开业 [1][2] 公司动态 - 优必选发布全尺寸通用轮式人形机器人Cruzr S2 [1][2] - 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合作再升级,深耕具身智能应用场景 [1][2] 政策支持 - 宁夏启动"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深度赋能工程 [1][2]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一公司财务造假被重罚1.6亿,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9:06
财务造假案件 - 公司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 [1] - 证监会拟对相关责任主体罚款1.6亿元,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 - 由于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 [1] - 证监会表示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移送公安机关 [1] 监管态度 - 这是继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之后又一例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的案例 [1] - 显示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零容忍"的态度 [1] 股东情况 - 截至7月31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5.2万户 [2] - 前十大股东中还有一家私募基金 [2]
聚焦英国最传奇的六姐妹,这部英剧揭开顶级贵族往事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28
影视行业 - 六集年代剧《蛮横六姐妹》成为近期全球最火的英剧 在英国U&DRAMA和美国BritBox平台播出 [1] - 剧集改编自2001年出版的传记《米特福德姐妹》 以英国贵族米特福德家族六姐妹的真实故事为蓝本 [3] - 制作团队包括导演乔斯·阿格纽和埃莉·海登 编剧萨拉·威廉姆斯曾创作《血肉之躯》《漫长的告别》 [12] 内容制作 - 剧集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细腻的细节还原上世纪30年代英国上流社会风貌 [5] - 开场镜头展现豪华场景:格调客厅、户外泳池、侍者服务等 视觉呈现制作精良 [10] - 采用成年六姐妹戏水、野餐等场景 生动刻画人物关系 [10] 市场反响 - 剧集因展现贵族隐秘往事引发公众好奇 被认为与当代Z世代年轻人的反叛特质产生共鸣 [5] - 六姐妹的独立女性形象被类比为"她们那一代的卡戴珊姐妹" 具有现代感 [6] - 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前夕的政治动荡期 其意识形态冲突主题被认为具有现实意义 [12] 人物塑造 - 长女南希作为旁白贯穿全剧 其自传体小说《追爱》曾改编成同名英剧 [8] - 六姐妹分别被塑造为作家、法西斯支持者、共产主义追随者等截然不同的形象 [8][9] - 剧中呈现姐妹间因政治立场对立导致的家庭分裂 如戴安娜支持纳粹被捕入狱的情节 [9][12] 历史背景 - 故事时间跨度从1931年末至二战结束 反映英国上流社会在战前的奢靡与颠沛 [3][6] - 真实历史中六姐妹与丘吉尔家族联姻 老四尤妮媞与希特勒有密切往来 [3][9] - 剧集通过家庭合影等手法 展现旧社会秩序崩塌时期贵族女性的生存状态 [10][13]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重罚1.6亿元,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28
公司财务造假情况 - *ST高鸿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幅虚增收入和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 [1] - 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98.76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合计7622.59万元 [3] - 2019年虚增的营业收入占当期披露数值的49.38%,虚增的利润总额占当期利润总额绝对值的64.88% [4] 监管处罚措施 - 证监会对高鸿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35亿元罚款,其中虚假记载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欺诈发行被处以1.25亿元罚款 [4] - 对包括高鸿股份董事长付景林在内的9位董高监以及1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罚款金额合计3375万元 [4] - 对付景林、江庆各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丁明锋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公司经营状况 - *ST高鸿2021年至2023年度连续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2023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5] - 2024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至1.8亿元 [5] - 公司及下属部分子企业的银行主要账户被冻结,诉讼案件较多,债务违约,部分业务发展受到较大影响,收入规模下降 [5] 第三方追责情况 - 江庆作为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和管理者,与*ST高鸿构成共同违法,违法情节特别严重 [4] - 证监会首次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对配合造假的第三方罚款700万元 [1][6] - 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追责体系 [6] 行业监管趋势 - 证监会严肃查处越博动力财务造假案,对配合造假方同步追责,罚款合计3080万元 [7]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串通上市公司实施造假,形成利益链、"生态圈",是近年来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的新特点 [7] - 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从诚信、透明、法治和责任四个方面深入推进 [8]
直击WRC|宇树王兴兴:正“中规中矩”推进上市,中小团队仍有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09 18:01
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接受媒体采访,现场关注度极高[1] - 公司正在推进上市流程,创始人将上市比作"高考",视为企业成熟化的重要标志[4] - 7月下旬发布售价3.99万元起的Unitree R1机器人,起售价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6] - R1机器人尺寸更小更轻巧,提供外观定制化设计,强调娱乐功能属性[6] - R1尚未开始正式交付,发货时间可能延迟[6] 技术发展 - 具身智能AI模型被认定为当前最大技术难点,全球范围内仍不够成熟[5] - 公司在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投入相对谨慎,认为资源投入与成果非正比关系[5] - 创始人认为中小团队在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仍有机会突破[5] - 机器人硬件水平全球范围内仅达到"够用但不够好"的标准[5] - 行业需要更多出货量、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来推动发展[5] 商业化策略 - "先运动再干活"是公司核心发展理念,现阶段不期待机器人产生重大商业价值[5] - 过去一年租赁市场和二次开发者规模扩大验证了出货量的重要性[5] - 今年以来公司持续丰富产品价格带,推动商业化进程[5] - 硬件能力已获得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arc Raibert等业内权威认可[5]
高校密集调整院系专业设置 近五年撤销本科专业TOP5都有谁
第一财经· 2025-08-09 17:27
高校专业调整动态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5年度申报4个新专业包括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飞行器技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 同时撤销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等6个已停招专业 [1] - 湘潭大学2024年申报运动训练专业 撤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 预备案电子信息材料专业 [1] - 东北师范大学2025年度拟撤销财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 同时新申报数据科学等4个专业 [2] 新兴产业驱动专业设置 - 麦可思研究院统计显示 2025年高校拟增设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机器人工程等热门专业数量居前 单专业申报量均超10个 [2] - 多所"双一流"高校近期密集成立新学院 聚焦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量子科技、AI+等前沿领域 [2] - 教育部要求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低空经济、自动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3] 传统专业裁撤趋势 - 2020-2024年高校撤销专业数量前五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60个)、公共事业管理(138个)、信息与计算科学(123个)、市场营销(104个)、产品设计(93个) [4]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因大数据技术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 部分高校转向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兴专业 [4] - 专家指出高校需收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的专业 将资源集中投入高精尖领域 [4][5] 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 - 福耀科技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大学首年招生分数线比肩985高校 [5] - 传统高校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 聚焦特色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5] 教师分流机制 - 专业撤销后教师可分流至相近专业、公共基础课或转岗行政/教辅岗位 [5] - 部分高校建立保障措施 如安徽工业大学明确要求做好教师分流与转岗安排 [6] - 专家补充部分教师可转向研究生培养或调动至其他高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