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收盘丨创业板指涨近1%再创年内新高,PCB概念股掀涨停潮
第一财经· 2025-07-28 15:28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50亿元 [1][2] - 全市场超2700只个股上涨 [1][2] - 沪指涨0.12%至3597.94点,深证成指涨0.44%至11217.58点,创业板指涨0.96%至2362.60点,创年内新高 [1][2] 板块涨跌 - PCB概念股爆发,大族数控、方邦股份、芯碁微装等10股涨停 [4] - 影视院线板块强势,幸福蓝海、中国电影涨停,上海电影涨超9% [4] - 煤炭、钢铁等资源股调整,柳钢股份、西宁特钢跌超8%,山西焦煤、郑州煤电跌超5% [4][5]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子、通信设备、医药生物等板块 [5] - 恒瑞医药、胜宏科技、光迅科技分别获净流入11.72亿元、10.91亿元、10.01亿元 [6] - 西藏天路、拓维信息、立讯精密遭净流出13.24亿元、6.69亿元、6.33亿元 [7] 机构观点 - 博星证券认为大盘进入密集成交带,震荡整理或延续 [8] - 东方证券指出周期板块短期上涨后分化,需关注政策导向 [9] - 国泰海通提到科技与新兴产业交易热度高,政策预期稳定支撑市场表现 [9]
超1亿人申请退税1300亿元!税总披露最新个税大数据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52
超过1亿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还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跟老百姓"钱袋子"息息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下称"个税")总是备受关注,而税务总局披露一组最新数 据,揭示了个税新秘密。 去年10月税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 占申报人数的1%,但这部分人申报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五成以上,申报收入位居全国前10%的个 人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的九成以上。中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须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 成,在剩余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缴税金额较少。 蔡自力表示,中低收入群体少缴或不缴个税,主要与我国个税扣除制度有关。一方面,我国个税扣除项 目从国际上看是相对较多的,既有俗称"起征点"的基本减除费用,又有"三险一金"专项扣除,还有子女 教育、赡养老人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商业健康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民 生支出;另一方面,我国个税扣除标准也是相对较高的,比如,每年6万元的"起征点"基本扣除标准, 约占2024年我国人均GDP的62.7%。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 ...
报告:超九成新西兰在华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乐观,看好二三线城市新机遇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32
2024年6月,双方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 新西兰方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382.6亿新元,新西兰对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 20.6%,其中货物对华出口占其总货物出口的25%,带动新西兰10多万就业。就出口产品而言,去年新 西兰31%的乳制品、61%的木材和24%的肉类出口到中国。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新西兰最 大货物贸易出口目的地。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105.1亿新元,同比增长8.9%。其中,新西兰对华出口62.9亿新 元,同比增长12.5%,自华进口42.2亿新元,同比增长3.9%。 在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动荡、贸易摩擦频发的当下,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关系展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 势头。 根据近日发布的《2025年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NZBRiC)商业前景调研报告》,超九成在华经营的 受访新西兰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或"非常乐观"。报告用"乐观""机遇"与"增长"三个词来形容 当前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 2025年NZBRiC的调研涵盖60家活跃于中国市场的新西兰企业,包括食品饮料、教育、科技、服务业等 关键行业。 中国二三线城市潜力 如前所述,超过 ...
生态环境部:对示范区开展复核评估,完善“红黄牌”退出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13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 生态环境部将开展新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基地遴选工作 [1] - 2025年中央批复保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个创建示范项目 [1] - 修订了管理规程和建设指标 取消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 简化申报流程 采用公开数据确保指标易获得 [1] - 对已命名地区加强常态化监管 严格落实进出机制 发送暂停使用称号预警函 督促整改 [2] - 结合"两山"理念20周年契机 对示范区和基地建设成效进行评估 凝练典型案例模式 [2] 生态评估与保护工程 - 已完成黄河流域 秦岭地区 长江经济带等9个重点区域专题评估及"十三五"山水林田湖草沙工程试点评估 [2] - 正在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红线 "三北工程"及"十四五"山水工程成效评估 [1][2] - 提出"十五五"山水工程布局初步建议 开展光伏与治沙一体化专题研究 [6] - 推进《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 [6] - 截至2024年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矿采砂 工矿企业等重点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印发《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国家层面保护总体要求 重点任务 关键项目 [6] - 正在制定重大工程细化实施方案 谋划实施监管与预警 可持续利用工程等项目 [6] - 探索开发生态物质产品 调节产品 文化产品等多元生态产品 促进价值实现 [7] 生态监管与制度建设 - 联合多部门印发《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判定规程(试行)》明确定义 判定原则 调查评估流程 [3] - 建立判定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库 [3] - 开展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红线快速监测 央地协同双月监测和年度全覆盖监测 [6] - 开展"绿盾2024"专项行动 联合8部门巡查重要生态空间 [6]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谋划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点任务 编制国家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优化建议 [7] - 开展GEP-R评价试算及应用 对全国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情况摸底 分类开展试算 [7] - 研究提出GEP-R评价结果应用机制建议 [7]
脑机接口“接入”睡眠干预,加速打开万亿睡眠经济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46
脑机接口技术与睡眠科学交叉融合 睡眠障碍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走向消费级市场的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为睡眠亚健康人群的 日常干预提供可能,也推动健康管理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 7月27日,2025睡眠神经调控医学研讨会暨梦境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发布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 研讨会以脑机接口与睡眠科学的交叉研究为主题,探讨了从传统粗放的症状管理和经验性干预逐步转向 基于神经活动实时感知与精准调控的个性化主动化健康管理的可行路径,为脑机接口技术与睡眠科学的 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我们的目标是研发能融合睡眠脑电和近红外脑氧新陈代谢成像系统的可穿戴设备,构建MCI多模态睡 眠神经影像数据库,遴选特异的睡眠神经影像标志物,进行诊断和干预。"袁振表示,如果通过睡眠脑 电实现早期诊断,通过物理方法干预,就可以很好地干预睡眠,逆转或延缓AD发病率,提高老年人的 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推动睡眠神经调控从基础向临床过渡,向普惠型过渡,对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以及医学工 程跨学科发展具有很大意义,但该领域的转化仍然存在诸多瓶颈有待突破。 睡眠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开始被关注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单位发布的《2025年 ...
央企加快向“新”发力,努力开启增长“第二曲线”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46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 国资委将探索出资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有效方式,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中央企业增强"创新韧性" [1] - 国资委持续加大政策供给,引导央企培育新兴支柱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 -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调坚持战略导向、长期主义,正确处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关系,聚焦主责主业拓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1]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与发展 - 国资委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要求央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汗水型增长"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1] - 多家央企将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作为重点任务,明确具体工作安排 [1] - 央企高质量发展面临外部挑战,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阵地 [2] 央企在细分领域的创新实践 - 招商局集团、国药集团围绕生物制造、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细分赛道,探索研发培育、产业并购、专业运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 - 国资委支持央企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 [3] - 国资委强调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4] 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的投资与布局 - 2023年央企完成战新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 [6] - 2024年一季度央企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6%,累计成立未来产业相关企业79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国投系基金战新投资占比均超70% [7] 央企具体部署与案例 - 国机集团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推动数智化转型 [6] - 中国华能优化战略布局,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6] - 中国石油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布局未来产业 [6] - 国投集团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领域,以基金投资加快产业培育 [7] 未来投资方向与建议 - 央企未来投资将集中在工业母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 [8] - 需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分散重复投资,加强产业链核心环节布局,严控断链风险 [8]
老铺黄金上半年业绩大增,但股价却“熄火”了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42
营收净利大增,股价同样傲人。 过去一年,老铺黄金从2024年6月28日港股上市的40.5港元/股发行价,跃升至1100港元/股,成为港股年度涨幅最猛 的企业之一,涨幅超20倍和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并列,称为"港股三姐妹"。 年报显示,老铺黄金中国内地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业绩达3.28亿元。业绩说明会上,创始人徐高明甚至表示:"未 来平均店效要超过10亿元,店效低于5亿元的店面将被关掉。"还公开叫板爱马仕:"卖黄金的,如果比不过卖皮具 的,我们要回去反省一下。" 公告称,收入和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集团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形成的市场显著优势,带来线上线下店铺整体 营收的大幅增长;集团产品的持续优化、推新迭代,支持了线上、线下营收的持续增长。 这家被誉为黄金界的爱马仕的股票去年的业绩也同样强劲。2024年度实现销售业绩98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净 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54%。 今年上半年国内黄金饰品消费疲软,但老铺黄金却逆势增长,预计2025年上半年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40%至252%。 虽然今年上半年国内黄金饰品消费疲软,金饰公司日子难熬,但老铺黄金却是个例外。 7月27日晚,老铺黄金(06181.H ...
打工30年,他用相机拍下“中国制造”背后的故事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13
23年来他守着身边的工业区拍照,用坏了4台相机,拍下200多万张照片,记录下"中国制造"背后,默默无闻的打 工人的生活常态。 一位从湖北到广东打工的工厂保安,无意间喜欢上摄影。他没钱买好器材,也请不到假去旅行拍炫目的风景。从 2002年买下第一部二手相机起,23年来就守着身边的工业区拍照,用坏了4台相机,拍下200多万张照片,记录 下"中国制造"背后,默默无闻的打工人的生活常态,因此邀请去纽约大学做展览,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奖无 数。 如今,已成为摄影师的占有兵,光是与工厂相关的手工书,13年里就做了130多本。今年他有三本书正式出版,其 中一本是《如此打工30年》,讲述从1995年到东莞打工,30年来经历的个人、工厂生活与时代变迁。 做102个俯卧撑找到工作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个个都说广东好,个个都往广东跑"。1995年,驻守在康巴高原的武警战士占有 兵,从妹妹的信中得知一个叫深圳的地方,"这里到处是工厂,电线杆上都贴着招工广告,厂房一幢接一幢,每天 晚上12点工业区还灯火通明,工厂旁边什么都有,大排档、杂货店、书店随处可见"。 几个月后,占有兵跳槽去了另一家酒店,工资翻了将近一番。后来他又经历 ...
从麦克白到麦克卢汉:英语的霸权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塑造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13
相比较而言,弱者恰恰更能进入强者的语境、理解强者的所思所想,反过来却难得多。 今年是麦克白诞辰1020周年,对,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著名的麦克白;对,他不是莎士比亚虚构出来的悲剧 人物,而是苏格兰历史上真实的君王。有趣的是,去年刚好是《麦克白》的作者莎士比亚诞辰460周年,也是加拿 大传播技术和媒介理论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发表他影响巨大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60周年。 在这些或虚构或真实的人物、或文学或理论的写作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勾连?让我们从大卫·格里格(David Greig) 编剧、苏格兰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联手排演的《麦克白后传》(原名《邓斯纳恩》,即麦克白最后据守 的城堡Dunsinane,朱生豪译"邓西嫩")开始——它以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结束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线索, 从一个非常现代,甚至非常后现代的视角,描绘了11世纪中期英格兰以"恢复和平"的名义入侵苏格兰之后,两者 一同陷入的深深泥潭。 你会发现,整整十个世纪以前发生的事情,其"底层逻辑",竟然与麦克卢汉率先深入分析的当代媒介社会的运作 机制如此相似。对"人性"来说,或许真的从来没有"进步"可言。 政治 剧作家大卫·格里格 ...
开埠前的上海并非小渔村,唐宋已是贸易港口
第一财经· 2025-07-28 13:13
"上海史前文化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 1843年开埠前,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说法广为人知。20多位来自考古、历史、地理等 诸多领域的学者,根据最新考古实证和翻新档案完成的《上海六千年——海纳百川的文明之路》,系统梳理了上 海从史前马家浜文化到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还原了"最初的上海"的真实形象。 崧泽遗址、广富林遗址、马桥遗址、亭林遗址……自1935年以来,上海嘉定、青浦、松江、闵行、金山、奉贤等 区的系列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将上海文明之源回溯到6000年前。目前上海确认的考古遗址有约40处,大部分是 含有史前遗存的地点,且集中于上海西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房址、墓葬等,为我们了 解"最初的上海"的文化、社会、生态、体质特征、生业等提供了非常关键的实证。 "70多年的考古工作已经确认,上海史前文化从距今6000多年前开始,经历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 广富林文化和马桥文化,这一发展历程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区域基本同步。"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说,上海自新石 器时代起便是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