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环球时报研究院发布中国首次大范围“中拉互视”民调报告:友好关系对中拉未来发展很重要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拉互视民意调查核心发现 - 中国与拉美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新阶段 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五大工程共谋发展振兴[1] - 首次在中拉开展大范围互视民调 中国样本2099份 拉美样本3373份 覆盖6个国家[2] - 97%中国民众和96%拉美民众对彼此文化事物有高度兴趣[4] - 94%中国民众认可拉美发展潜力 84%拉美民众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5] - 2024年中拉贸易额达历史性5184亿美元 中国直接投资存量6008亿美元[6][12] 民众相互认知特征 - 中国民众对拉美首要印象:足球(最高频) 热情 桑巴 热带雨林 美食 文化 咖啡[2] - 拉美民众对中国突出印象:技术 经济 文化 食物 产品 中美博弈 人工智能[2] - 55%中国受访者认为拉美人"热情奔放" 拉美人眼中中国人最突出特点是"聪明有创造力"[3] - 拉美年轻群体关注中国电动汽车 机器人技术 游戏《黑神话:悟空》等科技文化产品[3] 双边合作领域与成果 - 拉美20多国加入一带一路 中国实施200多个基建项目 创造百万就业[11] - 93%拉美受访者认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 最认同中国是"关键贸易伙伴"和"主要出口市场"[11] - 近八成拉美民众受益于中国在5G 交通基建 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发展援助[11] - 89%拉美受访者愿考虑在中资企业工作 巴西古巴巴拿马意愿超60%[12] 未来合作方向 - 六成拉美受访者期待加强贸易投资合作 超四成关注人工智能 基建 环保领域[12] - 中国受访者最希望在绿色发展(首位) 贸易投资 基建等领域深化合作[12] - 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超70%民众认为金砖国家能代表全球南方发声[13] - 80%拉美民众认同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 巴西巴拿马认可度近90%[14] 外部影响因素 - 超四成中拉受访者认为"美国施压"是关系发展主要障碍 过半视美为"麻烦制造者"[10] - 35%中国受访者和40%拉美民众不认同拉美是美"后院" 完全肯定者仅13-19%[14] - 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行为被近半中国受访者认为破坏贸易秩序[15] - 在拉美国家发展作用排名中 中国平均1.9位(第一) 美国2.3位[15]
与德国战略对话,中方提了“三件事”:夯实关系根基、提升合作质量、践行多边主义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 中德双方在柏林举行第八轮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对话全面、务实、坦诚并富有建设性,增进了彼此理解,扩大了双方共识 [1] - 德国总理默茨表示德中关系发展良好,政治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持续发展,德方愿同中方坚持开放互利,促进公平贸易,携手应对危机挑战 [1] - 德国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1] 中德经贸合作 - 中德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同意为务实合作搭建更为稳定、可预期、可信赖的政策框架 [1] -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强调经济关系是德中关系的重要支柱,希望中国市场开放、竞争公平,并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表达关切 [2] - 中国外长王毅回应稀土出口问题,表示只要遵守出口管制规定并履行必要程序,欧洲企业的正常需求将得到保障,中方还为欧洲企业设立了"快速通道" [2] 中德多边主义合作 - 中方愿同德方共同做多边主义的倡导者、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开放发展的贡献者,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 - 中国明确提出了对德国的三个定位,表明在国际贸易、自由贸易、互利合作和国际秩序等关键问题上,中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并深化合作 [3] 稀土贸易问题 - 德国媒体高度关注稀土问题,中国外长在围绕稀土等关键原材料的贸易冲突中与德国和欧洲展现了和解姿态 [3] - 中国始终将欧洲视为战略伙伴,积极采取建设性方式加强沟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3]
部署两万军人,设定优先议题,巴西即将迎来金砖峰会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金砖国家峰会筹备与安全措施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将于7月6日至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部署约两万名军事人员保障安全 [1] - 主会场里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上空空域严格管控 武装战斗机巡逻并授权击落威胁飞行器 酒店附近部署狙击手 [1] - 参会方包括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等成员国 以及印尼、伊朗、埃塞俄比亚等新晋成员 墨西哥、土耳其、沙特等特邀代表出席 [1] 峰会主题与金融合作倡议 - 主题为"加强全球南方合作 实现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 首次包含新成员印尼和10个伙伴国 [2] - 计划设立由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支持的新担保基金 旨在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投资 技术筹备预计年底完成 2026年启动试点 [2] - 基金不要求成员国追加出资 利用新开发银行现有资源 每1美元担保可撬动5到10美元私人资本 [2] 金砖机制的战略定位与优先议题 - 巴西设定三大优先议题 深化卫生合作 统一气候变化立场 建立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机制 [3] - 金砖机制目标为建立独立的主权贸易和经济空间机制 而非取代现有国际机构 [3] - 强调维护成员国国家特征和文化身份 拒绝不公正和歧视 [3]
商务部公布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终裁,外媒关注
环球时报· 2025-07-05 06:39
反倾销调查结果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最终裁定存在倾销 倾销幅度为27 7%-34 9% [1] - 自2025年7月5日起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 实施期限5年 [1] - 对34家欧盟白兰地企业免征反倾销税 其他企业适用不同反倾销税税率 [1] 价格承诺协议 - 欧盟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初裁后提交价格承诺申请 经审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1] - 接受价格承诺的企业按照约定条件出口可不征收反倾销税 [1] - 人头马君度表示该协议比征收反倾销税更有利 对公司财务影响远低于预期 [2] 行业反应 - 法国干邑行业三大集团轩尼诗 保乐力加和人头马君度涉及此次决定 [2] - 法国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认为中方决定是相对"没那么不利"的解决方式 [2] - 欧盟对华白兰地出口自临时关税实施后大幅下滑 终裁缓解公司压力 [2] 中欧经贸关系 - 中国商务部表示接受价格承诺展现通过对话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 [3] - 希望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加强对话沟通化解经贸分歧 [3] - 法国外长称中方举措为"积极举措" 但仍有重要问题未解决 [2]
特朗普不满:几乎掏空美国!
环球时报· 2025-07-04 16:27
美国暂停对乌克兰部分军事援助 - 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公开回应,批评拜登政府"过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强调应优先保障美国自身需求 [1][3] - 特朗普指责拜登政府向乌克兰输送武器"几乎把美国掏空",美方需重新审视库存并确保自身拥有足够武器 [3] - 白宫和五角大楼证实暂停部分军援,理由是将美国利益放在首位及符合结束俄乌冲突的目标 [4] 被暂停的军事援助内容 - 被叫停的军援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155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以及"地狱火"导弹等 [4] - 该决定源于对美国军火库存过度下降的担忧 [4] 各方反应 - 特朗普强调美国不会完全切断对乌克兰援助,表示已提供大量武器并继续与乌克兰合作 [4]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可能在未来几天与特朗普就暂停援助一事进行沟通 [4] - 克里姆林宫对美方暂停武器运送表示欢迎,认为这将加速俄乌冲突结束 [4]
【史海回眸】1972年,“康康”“兰兰”掀起日本首次“熊猫热”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7
大熊猫赴日历史背景 - 1972年10月28日第一对大熊猫"康康""兰兰"作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赠予日本 [1][6] - 赠送决定由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前提出 [6] - 大熊猫选自北京动物园 经外观和年龄筛选后更名为"康康""兰兰" [6] 日本社会反响 - 首日参观人数达6万 排队队伍长达2公里 平均参观时间不足30秒 [3] - 1979年"兰兰"去世和1980年"康康"去世引发民众自发悼念 [4] - 日本音乐界发布纪念专辑收录熊猫叫声及相关歌曲 [4] 运输与饲养细节 - 日方专门定制遮光隔音笼子 借鉴英国伦敦动物园经验 [7] - 饲养员田边兴记为熊猫寻找合适食物 发现"康康"偏好栃木县竹叶 "兰兰"喜欢红富士苹果 [3] - 田边一家在动物园内居住7年以照顾熊猫 [3] 经济文化影响 - 和歌山县接收旅日熊猫30余年创造1250亿日元经济效益 [7] - 引发《熊猫家族》等电影创作 店铺出现熊猫主题商品热销 [7][9] - 1977年日本内阁调查显示民间对华亲近感持续上升十多年 [8] 外交互动 - 1973年4月上野动物园回赠日本羚羊和企鹅给北京动物园 [9] - 2022年举行赴日50周年纪念活动 上野车站布置熊猫塑像和海报 [9] - 熊猫热持续50多年 成为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9]
美国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7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文远】美国总统特朗普2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 他已与越南方面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任何被视为经越 南转运到美国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此外,特朗普还表示,越南已同意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所有关 税。西方媒体称,美越达成的税率低于特朗普4月宣布的计划对越南商品征收的46%关税,有助于缓和 美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紧张,但与5月美国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一样,美越协议更像是一个框架,而非最 终确定的贸易协议。与此同时,距7月9日"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结束越来越近之际,美国与日本、欧盟 等重要贸易伙伴的谈判仍在继续。荷兰国际集团认为,尽管可能会达成一些贸易协议,但贸易战和国际 贸易重新洗牌远未结束。 商家对 20% 关税仍不满 "我刚刚与越南达成一项贸易协议。"特朗普2日在"真实社交"网站上写道,"协议条款是,对运往美国境 内的所有货物,越南将向美国支付20%的关税,并对任何转运货物支付40%的关税。"特朗普还写道, 越南还将"向美国开放市场",允许美国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美国商品。他认为,在美国市场表现良好的 SUV,将"很好补充"越 ...
《环球时报》记者走进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0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特色 - 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国城位于贝尔格拉诺区阿里维尼奥街 距离机场38公里 拥有显著中式牌楼标识 [1] - 该中国城客群结构独特 周末高峰期本地居民占比显著超过华人 形成"老外比中国人多"的现象 [3] - 餐饮业态以地道粤菜为代表 如"御福"餐厅下午时段仍保持爆满状态 华人食客占比不足50% [6] 商业业态分析 - 缺少小肥羊、小龙坎等国际连锁品牌 但中式奶茶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热门选择 [3] - 零售店铺呈现"一店多品"特征 商品丰富度受到本地消费者认可 [7] - 餐饮价格定位高端 在本地餐饮市场中属昂贵序列 [6] 文化融合现象 - 除中国元素外 还融合韩国偶像海报、日本动漫涂鸦等东亚文化符号 [4] - 街头艺术表演与观音画像形成文化混搭场景 体现多元文化共生 [4] - 卡皮巴拉等潮玩元素与北京商业体出现同质化陈列 [3] 消费驱动因素 - 中国美食成为核心吸引力 在随机调研中提及率排名第一 [6] - 异国情调与友好服务构成次要吸引力 满足本地消费者猎奇心理 [7] - 区域定位为城市网红打卡点 被纳入"布市一日游"必到路线 [6] 中阿经贸背景 - 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多个国家保持首位贸易地位 [7] - 当地学者与企业界高度重视中阿关系 关注中国发展经验 [7][8] - 中国对阿根廷实行免签政策后 "China Travel"旅游概念热度上升 [9] 品牌认知现状 - 当地Z世代通过"DeepSeek"等科技产品形成对中国技术实力的认知 [7] - 信息获取渠道主要依赖西方媒体和社交媒体 存在认知偏差 [9] - 华裔群体认为中国城热度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存在正相关 [7]
欧盟公布气候目标被疑“外包减排”,多国认为不切实际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0
欧盟2040年气候目标提案 -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草案 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90%的目标 [1] - 提案正值欧洲遭受高温炙烤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公民期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1] - 提案引发欧洲内部争论 各国政策制定者 企业及环保人士对目标可行性 减排机制 经济影响等提出不同意见 [1] 减排机制争议 - 提案允许从2036年起有限度使用高质量国际碳信用 额度最高相当于1990年排放水平的3% [2][4] - 国际碳信用机制引发争议 环保人士认为这是将欧盟气候努力外包给发展中国家 [4] - 自由市场派和高碳排放制造业者认为这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唯一现实途径 [4] - 碳信用历来备受质疑 多国出现资助虚假项目或严重高估减排量的情况 [4] 经济影响分析 - 减排目标实施将带来成本上升压力 如机票涨价 住宅翻新和热泵替代燃气锅炉等前期成本 [5] - 可再生能源推动脱碳预计将逐步降低相关账单 减少进口依赖 释放数千亿欧元用于战略投资 [5] - 欧盟设立社会气候基金帮助弱势群体 但27个成员国中有26个未能如期提交激活该基金的国家计划 [5] 成员国立场分歧 - 德国和其他约十个国家支持新气候目标 德国环境部长称其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 [6] - 法国 意大利和波兰表示怀疑 担心给经济带来新负担 呼吁推迟提案 [6] - 欧盟气候理事会警告成员国不要通过花钱放弃自身努力 以免损害欧盟信誉和清洁技术领导地位 [6] 气候保护与经济竞争力平衡 - 提案引发关于气候保护与经济竞争力适当平衡的争论 [7] - 保守派政客和企业管理者认为欧盟气候保护法过于繁琐 警告欧洲正失去与美中的竞争力 [7]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重点放在削弱"绿色协议"并使其更有利于工业发展上 [7]
《印度快报》:“邻居的种姓”成印度住房门槛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0
房产中介行业 - 房产中介在印度甘地纳格尔地区要求潜在买家填写种姓/部落/阶层等详细信息,以迎合"邻居偏好" [1] - 中介将"邻居可能不喜欢有吃荤的家庭"作为拒绝交易的常见理由,实际是变相筛选租户或买家的种姓和宗教背景 [1][2] 印度住宅市场 - 印度部分地区的居住选址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更受种姓和宗教身份焦虑主导,导致租房或买房成为社会身份的选择 [2] - 印度东北部地区相比其他区域较少出现通过饮食偏好或种姓筛选住户的现象,显示地区差异明显 [2] 社区文化 - 部分印度社区存在通过"假想中的邻居"间接排斥特定种姓或宗教群体的现象,中介成为这种排斥的传达者 [1][2] - 理想社区的标准逐渐转向多元化和社会包容性,超越传统身份隔阂的需求正在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