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李在明上台后,韩企发力“投资韩国”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韩国制造业投资热潮 - LG Display宣布追加投资1 2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6亿元)用于京畿道坡州市OLED生产基地建设 其中7000亿韩元用于OLED新技术生产设施 [1] - SK集团计划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在蔚山尾浦国家产业园区建设100MW AI专用数据中心 部署6万块GPU 项目总规模103MW 将成为韩国最大规模AI基础设施 [2] - 现代汽车集团公布总额达24 3万亿韩元的韩国本土投资方案 涵盖研发 运营与战略性项目 年增幅达19% 创集团历年新高 [2] - 三星电子承诺持续扩大在AI 半导体 生物医药领域投资 推动传统产业与AI融合 去年已创下年度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新高 [3] 政府政策导向与企业响应 - 韩国新任总统李在明召集五大集团会长及经济团体负责人座谈 探讨国家未来增长战略 企业代表承诺在AI 半导体 新能源等核心技术领域加大本土投资 [1] - 李在明政府提出"尖端战略产业"振兴政策 承诺向AI等尖端产业投资100万亿韩元 目标跃升为三大AI强国之一 [2] - 企业投资被视为对政府"构筑战略产业生态系统"政策愿景的响应 但多数仍集中于既有核心园区的增量扩建 而非全新项目落地 [3]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LG Display的投资被视为"回流投资"举措 有助于稳固技术优势并带动本土材料 零部件和设备企业协同发展 强化韩国显示产业生态系统 [2] - 专家指出激活尖端制造业投资有望在创造就业 强化内需基础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但取决于政府税收支持 基础设施配套等后续政策执行力 [3] - 当前投资热潮被视为重塑韩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供应链核心地位的信号 但企业实质性响应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1][3]
泰柬边境再成焦点!柬埔寨首相警告泰国军方:不要进入争议地区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环球时报驻柬埔寨特约记者 董开映】泰国宪法法院7月1日宣布佩通坦暂停行使总理职权后,泰柬边 境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就谷歌地图将有争议的一座古寺标注为柬埔寨领土一事,泰国军方2日回应称, 谷歌地图显示的边界不具备法律效应,泰国对该地的主权主张一贯明确。据泰国《国家报》2日报道, 泰国皇家陆军发言人文泰·苏瓦里当天表示,谷歌地图依赖来自私人的"不准确"数据,他呼吁泰国公民 向谷歌地图提交请求,纠正这一边界标注。 据《国家报》报道,继5月28日泰柬边境冲突后,柬埔寨6月15日表示已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对3 处古寺以及"翡翠三角区"拥有主权。泰国对此回应称,不承认国际法院对该案的管辖权,因此诉讼不具 法律效力。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介绍称,泰柬边境争议可追溯至20世纪法国殖民柬埔寨期间。 1904年,时任柬埔寨政府与暹罗(泰国)同意把柏威夏寺划入暹罗境内。3年后,法国殖民者在完成边 界划分图时,将柏威夏寺划归法属柬埔寨一侧。国际法院1962年裁定柬埔寨对柏威夏寺享有主权,遭到 泰国坚决反对。此后,两国经历长期紧张局势,2008年至2011年间爆发多次边境武装冲突。国际法院在 2013 年再次确认此前裁决,但留下 ...
就遣返非法移民,波兰激烈指责德国,德总理回应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申根区边境管控 - 波兰宣布自7日起对德国和立陶宛边境实施临时管控,因非法移民遣返问题沟通未果[1] - 波兰政府称已投入大量资源确保其与白俄罗斯边境安全,现对西部边境采取类似措施[1] - 德国警察工会数据显示每周约1300人因文件不全被拒入境,5-6月间1087人被遣返波兰[3] 欧盟国家边境管控现状 - 申根区29国中已有11国(含德法意等)通知欧盟计划重启边境管控[3] - 比利时虽未列入名单,但已宣布夏季实施"入境管控"措施[3] - 德国总理提议与波兰开展联合边境管控以打击非法移民[3] 申根协议执行情况 - 申根区内部边界通常无固定检查,实施管控需向欧盟委员会报批[3] - 德国新政府在极右翼政党压力下已于5月加强边境检查[3] - 媒体评论称随着临时管控常态化,申根区已"名存实亡"[3]
欧洲议会下周拟启动“谴责”冯德莱恩程序,主要基于3项指控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上述"谴责动议"主要基于3项指控,首先是在欧盟新冠疫苗采购谈判期间,冯德莱恩与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频繁互发短信。其他指控包括涉嫌滥用 新冠疫情后资金以及欧盟委员会试图通过资助非政府组织来游说欧洲议会议员,推广其绿色政策,后两项指控均被欧盟委员会否认。 来自罗马尼亚极右翼政党"罗马尼亚人团结联盟党"的欧洲议会议员皮佩里亚称,他已为其提出的"谴责动议"收集到73个签名,比所需1/10的欧洲 议会议员门槛(72人)还多出一人。欧洲新闻网引述内部消息称,欧洲议会相关部门正在对这些欧洲议会议员的签名进行核实和验证。一旦验证 程序完成,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将正式通知启动"谴责动议"程序。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李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或将面临不信任投票。据欧洲新闻网2日报道,欧洲议会计划下周就一项针对欧盟委员会主 席冯德莱恩及其团队的"谴责动议",即不信任投票展开辩论和投票。提出该动议的欧洲议会议员称,他已经收集到足够开启该程序的签名数量。 这些签名若能得到正式确认,本月7日至10日举行的欧洲议会全体会议将对该动议进行辩论和投票。 议会消息人士告诉欧洲新闻网,如果梅措拉在本周末前宣布启动"谴责动议"相关程序,辩论可能会在 ...
美国正式关闭国际开发署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48
美国政府关闭USAID - 美国政府冻结并削减数十亿美元对外援助 强调"美国优先"战略 重创USAID运作 [1]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7月1日正式停止USAID运营 未来将优先考虑贸易和投资而非援助 [1] - USAID部分符合政策的项目将移交给国务院管理 [3] USAID历史与审查结果 - USAID成立于1961年 由肯尼迪总统设立 初衷是与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4] - 特朗普政府审查发现USAID数十年来执行数千个项目 支出超7150亿美元 [3] - 审查结果显示USAID工作"收效甚微" 受援地区发展目标很少实现 不稳定局势加剧 反美情绪增加 [3] 各方反应与专家分析 - 前总统奥巴马批评解散USAID是"巨大错误" 称"对许多人而言USAID就是美国" [3] - 专家指出美国关闭USAID是对"干涉性外交"的变形延续 从"用援助搞乱世界"转向"用贸易和投资搞乱世界" [1] - 专家认为此举间接承认美国衰落 战略重点转向投资和贸易依然围绕中国展开 [4] 新政策方向 - 新政策将支持有能力自助的国家 资源投入能产生乘数效应并催化私人企业和全球投资的领域 [3] - 鲁比奥声称新模式能让美国更好对抗中国"剥削性援助模式" 促进美国战略利益 [3] - 专家指出美国继续将贸易和投资武器化 服务于地缘政治竞争 [4]
国际机构联合发声,美国总统施压以哈,多方力量敦促加沙立即停火
环球时报· 2025-07-03 06:27
国际援助机制争议 - 171个国际慈善和人道主义组织签署联合声明,要求停止美以支持的"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运作,因其制造混乱和暴力 [1][3] - 以军被指控"几乎每天"向领取物资的平民开枪,使用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导致549人死亡、4000人受伤 [3] - 援助分发点主要设在加沙南部,被指是以色列"预谋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驱赶北部居民 [4] 停火协议动态 - 特朗普宣称以色列同意"60天停火协议必要条件",并威胁哈马斯接受否则情况恶化 [1][5][6] - 哈马斯坚持任何停火协议必须确保永久结束加沙战争,愿意讨论明确结束战争的倡议 [6] - 以色列财长斯莫特里赫反对任何停火协议,称"不需要调解人",必须继续战争直至"决定性胜利" [7] 地区冲突升级 - 以军袭击加沙难民营等地造成至少51名平民死亡,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和无人机导致机场中断 [7] - 美国驻以大使威胁用B-2轰炸机攻击胡塞武装,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7] 国际舆论与政治博弈 - 联合国官员批评美以援助项目将人道主义与政治军事目标挂钩,是"虚伪的表演" [4] - 特朗普频繁推动停火协议以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但实际解决方案未触及根本问题 [7] - 以色列与哈马斯自1月停火协议后谈判僵持,双方互指违约,3月以军恢复大规模军事行动 [6]
【解局】马斯克要建“美国党”,靠谱吗?
环球时报· 2025-07-02 19:15
马斯克提议成立"美国党"的背景 - 马斯克在X平台发起投票显示80%参与者支持建立代表中间80%民众的新政党[1] - 马斯克将新政党命名为"美国党"并称其目标是打破两党垄断让人民拥有发言权[1] - 直接导火索是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促使马斯克威胁建党[1] "美国党"的潜在政策主张 - 意识形态支柱为财政保守主义与未来产业积极投资结合[2] - 政策重点包括减少监管繁文缛节特别是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太空领域[2] - 主张最大化言论自由可能延续X平台管理风格[2] - 教育政策倾向去中心化、技能优先的学习模式[2] 潜在支持群体分析 - 科技领域独立人士及对两党僵化失望的中间派选民[3] - 重视言论自由的文化自由主义者及X平台活跃用户[3] - 关注科技创新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年轻选民[3] - 政党视觉设计可能采用特斯拉/SpaceX式极简未来主义风格[3] 美国第三党发展的历史障碍 - 选举制度存在系统性障碍包括选举人团制度和赢者通吃规则[4] - 历史上第三党最佳表现是1992年佩罗获得19%普选票但零选举人票[4][5] - 新兴政党常因政策模糊无法有效回应公众变革诉求[5] - 对现有政党不满的选民反而更不愿支持中间路线新党[5] 马斯克建党的政治影响预判 - 最可能效果是分裂共和党票源短期利好民主党[6] - 参考MAGA运动模式需激发公众对现状的愤怒情绪[6] - 即便不正式建党其政治行动委员会仍可影响选举[7] - 需等待特朗普淡出政坛才可能获得保守派支持空间[7]
印度向美国“划红线”
环球时报· 2025-07-02 08:54
美印贸易谈判进展 - 印度代表团决定延长在华盛顿的访问时间以解决双方在关税、市场准入等问题上的分歧 [1] - 谈判因汽车零部件、钢铁和农产品进口关税问题陷入僵局 [3] - 印度代表团原计划6月25日结束谈判但延长至7月1日晚必要时可能再停留一到两天 [3] 印度谈判立场 - 印度财政部长划出两条"红线":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必须高度谨慎处理 [3] - 印度希望达成"大而好、漂亮的协议"认为尽早达成更符合印度利益 [3] - 印度要求美国取消互惠关税及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等附加关税并保证未来不再加征 [4] - 印度寻求在纺织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获得与其他自贸伙伴类似的低关税待遇 [4] 美国谈判要求 - 美国要求印度放开农产品和乙醇的市场准入 [3] - 美国希望扩大乳制品、酒精饮料、汽车、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准入 [3] - 美国强烈要求印度向转基因产品开放市场取消对产奶动物所用饲料的严格规定 [3] - 美国寻求对印度各行业进行广泛开放包括汽车、威士忌到苹果、玉米、大豆等农产品 [3] 印度行业担忧 - 印度汽车、制药和小型企业担心来自美国企业的竞争呼吁政府保持渐进式开放 [4] - 印度教民族主义经济组织认为无法满足美国要求特别是转基因农产品和非素食饲料生产的奶制品 [4][5] - 印度行业担忧为满足美国要求会牺牲本国农业和小型工业 [5]
散播涉华负面言论,干扰破坏中菲关系,中国制裁菲律宾反华政客
环球时报· 2025-07-02 07:05
中国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 - 中方宣布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因其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包括推动"海洋区域法"和"群岛海道法"等立法,试图固化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严重侵犯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1] - 托伦蒂诺曾任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副主席,长期持反华立场,多次散播涉华负面言论,并宣称中国间谍"潜伏"在菲律宾官僚机构中 [1] - 制裁内容包括禁止托伦蒂诺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 [2] 托伦蒂诺的反华行为及影响 - 托伦蒂诺倚仗家族政治势力在菲律宾政坛取得影响力,长期推动以"坐实"非法南海仲裁裁决为目的的立法 [2] - 他善于给菲国内对华关系持公正立场的人士"扣帽子",攻击理性人士"出卖菲律宾利益",用政治攻击打击政坛对手 [2] - 托伦蒂诺在今年菲律宾中期选举中竞选连任失败,任期于6月30日结束 [2]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动向 - 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声称将东海和南海视为"整体的行动区域",呼应日本防卫大臣的提议,但称该区域不包括朝鲜半岛 [2] - 美澳日菲"小分队"将于12月建立协调中心,推动实施"一个战区"概念 [3] - 菲律宾与立陶宛签署建立安全联盟的协议,因两国担心中国等国家在其所在地区的"咄咄逼人行为" [3] 地区战略态势分析 - 美澳日菲"小多边"增加与美国"印太战略"对华遏制思路一致,近两年中国周边"海海联动"态势清晰,包括东海、南海到台海的"三海联动" [3] - 这种联动仰仗美国同盟体系,试图形成对华遏制阵营,但难以成型,因美国印太战略处于调整期,缺乏延续性 [3] - 日本、菲律宾等加强互动,试图让四边体系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形成联动 [3] 中方立场 - 中国外交部反对任何在本地区搞拉帮结派,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做法 [4]
西班牙度过“最热六月”,葡萄牙热浪“创下新高”,新一轮极端高温炙烤欧洲多国
环球时报· 2025-07-02 06:59
欧洲极端高温事件 - 西班牙近2/3城镇发布健康风险警告,其中804个城镇处于最高警戒级别 [1] - 法国近1350所学校在1日部分或全部关闭 [1][6] - 意大利医院急诊科报告称中暑病例增加10%,部分医院设立专门中暑通道 [1][6] 气温数据记录 - 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埃尔格拉纳多6月28日录得46摄氏度高温,创下西班牙6月最高气温纪录 [2] - 西班牙6月平均气温为23.6摄氏度,超过7月和8月的正常平均值 [2] - 葡萄牙埃武拉地区小城莫拉6月29日达到46.6摄氏度,接近该国47.3摄氏度最高气温纪录 [5] 高温应对措施 - 法国16个省处于最高级别红色预警状态,68个省为橙色警戒状态 [4] - 德国企业规定室温超过30摄氏度必须采取应对措施,超过35摄氏度员工可拒绝工作 [7] - 意大利罗马市政游泳池对70岁以上老人免费开放,威尼斯75岁以上老人可免费享受博物馆导览服务 [6] 高温影响统计 -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统计学家预测6月30日至7月3日期间可能造成4500多例超额死亡 [8] -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57个国家中只有21个报告制订了国家高温健康行动计划 [8] - 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打破了2023年创下的纪录 [8] 气候变化影响 -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加剧高温热浪现象,城市地区热岛效应使气温进一步升高 [9] - 地中海水温升高导致狮子鱼、有毒兔头鲀等物种出现在意大利南部海域 [9]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称气候危机是一场人权危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