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一甲子 雪域换新颜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经济发展成就 - 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第一个千亿用50年时间 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时间 2024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7] - 2024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5444元和21578元[6] -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1] 民生保障投入 - 财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 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5] - 2006-2024年累计下达保障性住房补助资金372.63亿元[6] - 2014-2024年累计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超3000亿元 率先实行15年公费教育[6] 基础设施建设 - 边境村庄基础设施显著改善[1] - 玉麦乡新居拔地而起 道路畅通 水电网络通达全乡[10] - 墨脱县2024年游客数量达60万人次 是全县人口40多倍[10] 产业协同发展 - 清洁能源 文化旅游 高原轻工业等现代产业蓬勃发展[6] - 江苏援藏引入优良牦牛品种 缩短出栏周期3年 带动养殖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3] - 福建援藏推动核桃油产业升级 90名农牧民实现家门口就业[3] 生态保护成效 - 50%以上国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1] - 2021-2024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48.02%提高至48.07%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12.31%[8] - 康马县人工种草技术带动合作社总产值近700万元 群众年分红60余万元[8] 民族团结成果 - 西藏各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以上[1] - 累计154个集体和204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2] - 通过284个县区结对帮扶关系 累计实施8204个援藏项目 投入643亿元[2] 文化教育进步 - 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超7200家 建成五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5岁[6] - 陕西百名名师到阿里送教 800余名师生赴陕研学[3] - 保障藏语言文字学习使用权利 文化建设实现前所未有的繁荣[6]
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举行捐赠入藏大会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本报广州8月21日电 (记者罗艾桦)日前,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以下简称"广州分馆")举行2025 年捐赠入藏大会。据统计,一年来,广州分馆按照"征集全渠道、内容全门类、数字全覆盖"的思路,新 入藏捐赠版本3万余册(件),寄存代管版本1.1万册(件),包括中外古籍、名人书画、红色版本、岭 南工艺美术品等。目前已累计入藏版本400多万册(件)、数字版本40TB。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2日 06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据了解,此次捐赠入藏的版本数量大、品类全、特色鲜明。未来,广州分馆将进一步聚焦收藏主业,加 快构建特色版本保藏传承体系;做强版本研究,为典籍版本收藏和服务提供有力支撑;注重活化利用, 打造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守好安全底线,着力建设保藏中华文化种子的"安全宝库"。 ...
干部“时时上心” 群众才能“事事放心”(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党员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展开,属于政治和社会治理领域,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内容。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黑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黑河水资源管理成效 - 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 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30平方千米至40平方千米 [1] - 2024-2025年度黑河水量统一调度应对来水转枯风险和水资源供需矛盾 [1] - 冬春季向东居延海输水0.52亿立方米 7月下旬起实施集中生态输水 [1] 流域管理措施 - 黑河流域管理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 科学制定水量分配方案 [1] - 通过密切跟踪雨水情确保输水到东居延海 [1] - 在春季融冰期和集中调度期间实施专项水量调度 [1]
精准对接需求 培养技能人才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技能培训成效 - 专业技能培训显著提升就业稳定性及收入水平 村民通过培训成为饰品打磨师 基础工资加计件工资使收入大幅增长[1] - 培训体系有效解决村民家庭照顾与就业增收的双重需求 实现就地就近就业[1] 培训规模与基础设施 - 柯桥区年度累计开展技能培训2.57万人次 其中重点领域及职工技能培训达1.1万人次[1] - 建成1家技能培训基地 1处培训站点 新增4个培训中心和10个培训驿站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培训网络[1] 政策导向与人才发展 - 地方政府持续优化技能培训体系 重点培育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1] - 技能人才培养被定位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人才支撑策略[1]
生态虾“游”出大产业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生态养殖模式转型 - 传统养殖模式因密度过大和过度投喂导致水环境恶化 亩产利润仅1000-2000元 [1] -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后 塘内种植水草并投放花白鲢、螺蛳等生物 形成自然净化系统 [1] - 新建"跑道式"循环水槽设施 实现水体循环利用 显著改善养殖环境 [1] 产量与品质提升 - 生态养殖使大虾规格达到1斤15头 品质获得大幅提升 [1] - 采用高位池轮捕轮放模式后 虾塘实现每年多收一季虾 [2] - 亩产量达到600-650斤 全年产量为普通养殖的1.5倍 [2] 科技创新应用 - 示范园区引入物联网和水源热泵新技术 实现养殖全过程精准化管理 [2] - 应用液氮瞬时锁鲜技术进行加工 通过冷链系统发往全国市场 [2] - 生态养殖模式实现错峰上市能力 增强市场竞争力 [2] 产业链建设 - 形成从育种保种、虾苗繁育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 [3] - 上游布局20家苗种企业和8家科研机构保障种源 [3] - 中游由8家合作社和38家饲料加工企业支撑标准化生产 [3] - 下游通过15家精深加工企业及6家直营店和电商平台打通销路 [3] 品牌价值与政策支持 - 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战略 [2] - "高邮大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已超过50亿元 [2] - 产业项目入选2025年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立项名单 [3] - 政府加快推进产业向生态化、园区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3]
在新赛道上自由奔跑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最近闭幕的成都世运会上,在跑酷女子自由式决赛中,29岁的中国队选手商春松把金牌收入囊中。登上 最高领奖台的她,脸上泪痕未干。 颁奖仪式前,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原本,商春松的决赛表现得到22.7分,以0.2分之差获得该项目银牌。 但裁判组经过赛后复核,认定存在误判,最终将商春松的得分提高到24.7分,反超日本队选手永井音 宁。 为何改判?在现场担任裁判的周俊解释:"运动员落地时,看台上的裁判有视觉盲区,起初他们认为商 春松在滚翻时撞到了头,所以扣了3分。"但比赛结束后,场地中的裁判提出异议,裁判组回看比赛录像 后,根据规则将扣3分改为扣1分。 这枚世运会金牌,让商春松实现了个人跑酷项目的大满贯。 商春松曾是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与队友一起夺得体操女子团体铜牌。在高低杠项 目中,动作"商春松腾跃"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遗憾的是,10余年的体操生涯中,商春松始终无缘世锦 赛和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 退役后的商春松也曾迷茫,后来受前辈启发,决定试试跑酷运动。做出这个决定时,她已经26岁。 "体操是在器械上做固定动作,而且有软垫保护,跑酷自由式则要根据不同赛场的道具即兴编排动 作。"商春松说,"跑酷是硬落 ...
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选择研学游 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5
研学游市场现状 - 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家长下单 [1] - 研学游机构泥沙俱下,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 [1] - 市场上很多普通旅游产品打着研学游旗号宣传包装,价格水涨船高 [3] - 研学游收费缺乏统一标准,同类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差距很大 [3] 行业乱象案例 - 内蒙古某机构无资质经营研学游业务,实际行程与宣传不符导致孩子受伤,被处罚款2万元 [2] - 浙江杭州五天四晚人工智能主题研学游实际仅为参观打卡,费用达6000多元 [2] - "清华北大深度研学"产品298元团费仅含校园预约,讲解服务需另加700元且讲解人员无专业资质 [3] - 部分产品住宿标准模糊,标注"学生公寓"实际接待标准远低于预期 [3] 政策与标准 -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已提及研学相关内容 [4] -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等多个行业标准 [4] - 2024年11月文旅部在6省份开展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工作 [7] - 研学旅行指导师被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但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 [5] 行业参与主体 - 除旅行社和教育培训机构外,博物馆、科技企业、亲子酒店等纷纷入局研学游市场 [4] - 开展研学游需具备旅行社资质,但大量无资质机构违规经营 [4] - 研学旅游指导师培训市场混乱,存在短期培训即可拿证现象 [5] 家长选择建议 - 应选择取得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正规机构 [6] - 可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查询机构资质 [6] - 建议选择国家认可的研学示范基地产品 [7] - 需签订合法合同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 [7] 安全保障措施 - 随团服务人员与参与者配比不低于1∶20 [6] - 住宿地30分钟车程内需有可提供救治的医疗机构 [6] - 需购买旅行社责任险并制定专项保险方案 [6] - 社区组织的研学活动实现"2名成人看护3-4名儿童"的高监护配比 [7]
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全国深入推广应用 农垦系统应用面积达2500万亩左右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5
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 - 水肥一体化技术从农垦系统发端并逐步推广至全国,目前已成为提升粮油作物单产的关键技术 [1] - 农垦系统应用面积达25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50万亩,并带动地方应用约700万亩 [1] - 已形成涵盖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等作物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1] 技术模式创新成果 - 活动期间发布26项集成创新技术模式,覆盖前期规划、工程建设、系统运维等全环节 [1] - 吉林农垦和大兴安岭农垦的大豆水肥一体化模式采用微灌施肥、无人机航拍建模等技术,实现亩均增产20%、增收150元以上 [1] 未来推广计划 - 农业农村部将聚焦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扩大技术应用范围,推动粮油单产提升 [2] - 农垦系统将优化工程设计、分作物选择施用方式,并加强垦区与科研院所合作 [2] - 通过"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以设施共建、技术输出等方式带动周边地区技术应用 [2]
茫茫戈壁、古老居延海边的策克口岸 成为五省区共用开放“通道”——大漠深处 远隔千里的人走到一起(边城见闻)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05
策克口岸的地理与历史背景 - 策克口岸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交通要冲,历史上商队往来频繁 [1] - 策克口岸东西两侧分布多条河流,包括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及其支流,最终汇入居延海 [1] - 策克口岸蒙古语意为"河湾",历史上是达库驼道的必经之地,连接蒙古草原腹地 [1] 策克口岸的经贸地位 - 策克口岸是阿拉善盟对外开放的重要国际通道,也是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五省区共用的陆路口岸 [2] - 2024年进出口货运总量突破2400万吨,同比增长24.8%,创历史新高 [4] - 2024年出入境人员达39.25万人次,同比增长23.36%,2025年过货量预计将达2600万吨 [4] 策克口岸的旅游与文化活动 - 策克口岸国际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驼队雕像等展示历史商道文化 [3] - 口岸常态化举办特色商品展会,如2024年首届阿拉善国际年货节展示30多个国家3000余种商品 [4] - 经常举行体育竞技、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带动边境旅游发展 [4] 策克口岸的跨境交通 - 国际班车每天往返于策克口岸与蒙古国西伯库伦口岸之间,方便两国边民往来 [5] - 班车路线从2009年的季节性运行发展为常年通关,2014年延伸至蒙古国南戈壁省古尔班特斯县 [6] - 班车曾承担蒙古国银行现金转运任务,成为两国边民沟通的"移动桥梁" [6] 策克口岸的技术创新 - 2022年开启全国首例自动引导运输车无人驾驶跨境运输模式,全程无须司机操控 [7] - 自动引导运输车通过地下磁钉引导,将通关查验时间从3分钟缩短至1分钟左右 [8] - 遥控驾驶技术投入使用,驾驶员可在工作室内完成集装箱装卸,提高安全性和效率 [8] 阿拉善盟的经贸发展 - 阿拉善盟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4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1% [10] - 与蒙古国南戈壁省、前杭爱省和巴彦洪戈尔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10] - 持续推进口岸智能化建设及跨境旅游合作,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