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前8月中亚班列发送货物增长超三成 运输能力和效率持续提升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9
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前8月,中亚班列开行9626列,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发送货物75.1万标箱,同 比分别增长22.7%、31.1%。截至8月31日,中亚班列历年累计开行超6.9万列,发送货物超519万标箱。 中老铁路、跨里海运输走廊等通道的开通,促使中亚班列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通达亚洲11个国家超过 100个城市、覆盖国内28个省级行政区128个地级市。 随着中亚班列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中亚班列运输货物已由开通初期的过境二手车等拓展至 新能源汽车、光伏、机械设备等22个大类。产自中亚的棉纱、锑精矿、麦麸颗粒、大麦以及东南亚的热 带水果、化肥、铁矿石等货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生活用品 等"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广大亚洲国家和地区。 运输效率持续提升。中国连云港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中亚班列运输时间已从2014年的10天以上压缩 至目前的6天。随着2024年"跨境电商专列"的开通,从中国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到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 场,全程仅需10天,比空运成本低80%。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
中部六省省会协同监管网络交易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9
9月11日,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网络交易监管跨区域合作交流活动在湖南长沙举行。会上,长沙、湖北武 汉、河南郑州、安徽合肥、山西太原、江西南昌六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网络交易监管跨区域合作协 议书》,深化中部地区市场监管部门及平台企业间的协作,共同构建规范、健康、有序的网络交易环 境。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根据协议,六市将针对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跨区域业态,厘清部门与区域权责边界,在政策解读、规 则制定、风险研判上保持同步;建立"轮值年度会议+常态化联动"机制,由六市市场监管局轮流牵头, 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形势研判和联合演练,实现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监管互动;此外,还将共推数据 共享,共促标准互认,形成发展合力。 ...
“碳捕手”帮二氧化碳悄悄搬家(唠“科”)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9
第三步,封存。可以理解成给二氧化碳在地下安排一个长期"安全屋"。科研人员将它压缩成高密度流 体,注入地下上千米的咸水层或废弃油气藏中。这些地质构造稳定、隔绝性强,像一个个天然的密封 罐,能够将二氧化碳封存百年甚至千年不泄漏。 累计封存量突破1亿立方米!日前,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项目传来新进展,也意味着我国海 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装备和工程能力日臻成熟。 火力发电、工厂烟囱、汽车尾气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逐渐融化,也 让极端天气变得更加频繁。人类为此烦恼已久,但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新办法,既不粗暴"剿灭",也不简 单"驱赶",而是用科技的方式,让它悄悄"搬家"。这项技术名叫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 存),从理论上说,有了CCUS,化石能源也能成为"零碳"能源。 CCUS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的关键环节包括三步:先把排出的二氧化碳"捕集",然后"利用",最 后"封存"。就像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中,有人建堤坝,有人疏水渠,CCUS的角色,是把多余的水引 入安全的地下水库。这种二氧化碳的"隐身术",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减排"工具箱"。 第一步,捕集。在火电厂、化工厂、水 ...
自主研发的“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让“呆矿”变“宝藏” 助力核电“粮仓”持续充盈(瞰前沿)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7
核心观点 - 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重大铀矿找矿突破 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并夯实五个大型铀矿基地资源基础[1] - 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成功生产第一桶铀 标志着中国铀资源开发进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新阶段[1][2] - 自主研发的"国铀一号"成套采铀技术盘活国内数十万吨铀资源 使国内铀矿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2] 铀矿资源重要性 - 天然铀是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 被誉为核电"粮仓"[2] - 铀矿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前端 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 - 掌握先进铀矿采冶技术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创新二氧化碳和氧气地浸采铀理论与方法 使用近中性水溶液解决堵塞问题并提高本质安全度[5][6] - 研发"数字建井"工艺 将井网建造精度由米级提升至厘米级 矿山建设周期由4年缩短至1年[6] - 采用高压水力定向切割技术精准控制化学试剂流向 显著提高资源回收率[6] - 研发U型饱和再吸附铀富集工艺 将铀溶液浓度从每升几毫克富集至每升近百克[6] - 自主研制高吸附量国产化铀提取材料 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重要指标超越[6] - 提出"先铀后煤 时空错开"科学开发方法 研发水力帷幕地浸流场再造与核素迁移控制技术[6] 产能提升与工程进展 - 铀矿山生产能力由单体百吨级提升到单体千吨级[6] -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2022年7月开工 仅一年时间成功生产第一桶铀[7] - 该工程产能规模大、建设标准高、技术先进 提升中国天然铀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7] 资源开发现状 - 铀资源勘查重心由南方硬岩转向北方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中国铀资源最丰富基地[2] - 北方盆地发现和落实一批超大型、特大型和大型铀矿床[2] - 鄂尔多斯盆地矿体地质条件复杂 存在矿体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差、矿层与煤层叠置等特点[2]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15年国内天然铀需求量将增长3倍 达到目前全球天然铀总产量的一半以上[7] - "国铀一号"技术正推广至内蒙古二连盆地、东北松辽盆地和新疆伊犁盆地等铀矿资源开发[7] - 技术将支撑建成新一批天然铀生产基地 实现中国天然铀产能大幅增长[7] - 未来技术将走出国门 推广到中亚、非洲等地[7] 核电发展背景 - 中国核电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一[7] -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8] - 为实现"双碳"目标 未来中国需要4亿至5亿千瓦发电装机规模作为能源补充[8] - 核电在全生命周期单位碳排放量中极低 具有高效、稳定特征[8] - "华龙一号"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 相当于每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800多万吨[8]
“十四五”时期 财政支出强度前所未有 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全国财政科技支出增长34%(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5
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扩容下沉。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获得免费教科书;约2000 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约1300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累计安 排资金超800亿元,支持临床重点专科和区域医疗能力建设,强化多层次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各级各类 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 革发展成效。"十四五"以来,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顶住风险挑战,拓展发展空间,国家 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 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 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2024年,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 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年预计超过136万亿元, 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万亿元,增长24%。 "十四五"以来,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 平惠及全体人 ...
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国家之一(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5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坚定不 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表示,"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建设 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 障。 做好立法工作,截至9月初,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 立法是实行法治的重要前提。 2021年至今年9月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新制定法律36 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修改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修改 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方面的基本法律、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和有关议事规则等,为各项事业发展创造 良好环境;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健全保障改善民生法律制度;制定黄河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 法,作出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 截至9月初,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 (2025年9月12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5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作如下修 改: 一、第四十一条增加四款,作为第二款至第五款:国家对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实行许可制度。道 路运输经营者从事重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应当有符合保障食品安全要求的专用运输容器、作业人员和 管理制度等,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准运证。 道路散装运输重点液态食品,发货方应当查验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准运证,核验运输容器是否符合 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收货方应当查验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的准运证、运输记录,核验运输容器铅封 是否完整;承运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在运输容器显著位置喷涂食品专用标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 运输容器并及时清洗,严禁装运食品以外的其他物质。 三、第一百三十二条增加三款,作为第二款至第四款:违反本法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者未按要求进行重 点液态食品散装运输的,依照前款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除吊销许可证外,还应当处五万元以上 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准运证从事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责令停止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经营,没 ...
“十四五”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5
为把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脱贫成果夯得更实,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 156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亿元,5年总量达到8505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3200亿元,增幅达 60%。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0.5万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6万亿元,卫生健 康支出10.6万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万亿元,加上其他领域支出,财政民生投入近100万亿元。今年,国 家财政安排1000亿元发放育儿补贴、200亿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为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十四五"时期,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由2021年的1.9万亿元增 长到2025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9.6%,推动城乡、区域之间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记者9月12日从财政部获悉:"十四五"以来,国家财政的民生导向更加鲜明,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占全国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 ...
光子计数能谱CT更早、更清楚发现微小病灶 一张CT片子的进化(趣科普)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4
我是一张CT片子。以前的我,其实也挺厉害,但有时候医生想要"8K超清",我只能交个"720P"的版 本。面对更小、更复杂的病灶,我常常力不从心。 不过现在,我进化了,变成光子计数能谱CT拍出来的片子。我的像素只有0.2毫米,是传统CT像素面积 的1/9。医生可以看见耳蜗里细微的结构,捕捉心脏跳动时的血管纹路,让微小的病灶无处可藏。我还 能分辨出组织里碘、钙、水的成分,让医生像看"彩色地图"一样看身体,提供更直观精准的诊断信息。 同时,我的辐射剂量比过去降低了60%—70%,有些检查甚至能降到90%。病人可以少受一点辐射,医 生却能得到更多、更清晰的信息。 以前,只有两家外资企业实现了光子计数能谱CT的商业化,如今,国产企业联影医疗成功自主研发, 并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不久前,国产光子计数能谱CT来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我进入临床测试和医学研究。 医生说,他们等我很久了。瑞金医院放射科主任严福华感叹,我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业内领先,能更早、 更清楚地发现微小病灶。尤其是心脏,心脏是CT最难拍的器官,它不停跳动,拍出来的图像很容易模 糊。过去,医生看心脏片子就像为小 ...
数智赋能卫生健康服务(走进服贸会)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3
天津鹏瑞利医院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三级综合医院。该医院展台重点展示了医院板块、养老院、酒店及 商业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服贸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希望借此让各方了解我们的产 品,与更多伙伴达成合作意向。"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医院采用了很多智能设备,例如丹麦天轨悬吊系 统可以帮助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训练;从意大利进口的平衡功能评定和训练系统可精准评估患者平衡能 力,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个性化康复治疗方案。 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中国银发经济 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8.3万亿元,到2035年预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中国养老和医疗市场巨大,我 们希望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服务。"天津鹏瑞利医院院长刘丹表示,未来医院还将拓展医疗旅 游业务,吸引来自俄罗斯、蒙古国以及东南亚等地的患者来华就诊,提供中西医结合医疗方案。期待在 服贸会上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顶尖医疗机构的合作,链接更广泛的国际医疗服务,探讨在特色专科建设、 医疗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可能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走进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智能光子CT、精准至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