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搜索文档
毕业生离校,就业服务如何不断档?
人民日报· 2025-09-14 08:04
原标题:离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如何跟上(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读者关切 教育部门组织学校提供就业服务,在毕业生常住地组织"百城职达家门口"系列招聘会,在国家大学 生就业服务平台推出线上招聘会。上线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小程序,结合学生专业背景、求职意 向等推荐岗位。 人社部门启动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提供招聘对接、能力提升等服务。实施 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落实职业培训补贴。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资源,为异地求职毕业生等 提供一站式服务。 相关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共青团中央 组织高校团干部与困难群体毕业生结对帮扶。全国总工会在职工之家APP开设通道,方便毕业生提交就 业援助申请…… 若学生长期未就业,咋发现?怎么管?就业服务如何"持续做好"? "教育系统与人社系统协同配合,围绕促就业、稳就业目标,共同推进离校后就业服务工作。"教育 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高校毕业生离校以来,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人岗精准对接,举办"东中西部校企对接促就 业"等活动,为就业资源薄弱高校汇聚岗位超5.5万个;开展"千行万 ...
民族团结佳话代代传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56
如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华彩篇章,正由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们接续书写。 今年夏天,2025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喀什地区疏附县举行。赛事期间,来自广东和新 疆的300多名各族青少年,以足球为纽带,搭建起跨越山水的连心桥。"赛场上,我们为荣誉挥洒汗水; 赛场下,我们与其他民族小伙伴们结下深厚友谊。"疏附县第二中学的学生艾妮卡尔·库尔班说,"我会 用行动守护这份友情,欢迎更多各地的朋友来大美新疆。" 有来有往,双向奔赴。在各地援疆工作队等各方力量推动下,新疆中小学生与其他省份间的同龄人往来 更频繁、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厚。 今年暑假,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学生前往江苏宿迁,开展以"宿克手牵手 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 研学夏令营活动。"我们参观了历史古迹、博物馆等好多地方,不少课本里的内容'活'了起来,我为自 己是中国人而无比自豪。"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验小学就读的阿卜杜拉·帕依孜拉说,"我认识 了很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分享身边的故事、交换礼物,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感觉特别温 暖。这次研学的见闻和经历,将成为我成长路上闪闪发光的宝藏。" 为了传承一代代人的情谊,2012年,李红秀开办民俗陈 ...
内蒙古着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56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兴安岭樟子松树梢时,乌兰布和沙漠的梭梭还在沉睡;当呼伦贝尔草原夜色渐深、 牛羊归圈时,磴口县黄河岸边的苜蓿依然迎着晚霞、茁壮生长……内蒙古横跨西北、华北、东北,是我 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 省区之一。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 的'国之大者'。"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利用坡 地、荒地、废弃矿山等空间"见缝插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实干担 当、砥砺奋进,让祖国北疆再现"风吹绿草遍地花""一湾碧水映晚霞"的美景。 日均防沙治沙6万亩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磴嘎查,村民白七劳站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的一处坡地上,望着 郁郁葱葱的林带,曾经与黄沙战斗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数十年前,白七劳在这里种下第一棵杨树,"我们希望把沙子挡住,保护好耕地。"如今,由绿化带、淤 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组成的"四道防线"将黄沙牢牢锁住。 "我们全面打响'三北'工程攻坚战,以日 ...
以常态化沟通交流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42
以常态化沟通交流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 ——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本报记者 刘志强 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何要常态化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主要流程有哪些?下一步还将如何推进?就这些问 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为什么要常态化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 答: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在稳增长、稳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举办座谈会,主要流程是什么? 答:主要分四个环节。 一是确定会议主题。主要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社会热点等,比如经济形势、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以旧换新工作、外贸走势、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等内容,策划交流主题。18次座谈会中,8次听取企 业对经济形势真实感受,2次了解"两新"工作,3次听取对外贸形势意见建议,3次听取"十五五"规划意 见建议,1次结合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和"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工作听取意见建议,1次关 于解决具体问题诉求。 二是遴选参会企业。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兼顾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尽可 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18次座谈会共邀请80余家民营企业参加会议。其中,既有行业龙头企 业,也有小微企业,既涉 ...
冲在最前沿,守在最险处(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42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作为能源、通信、交通、粮食等保障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中央企业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中央企业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风雨来袭时冲在最前沿,在抢险救灾时 守在最险处,在大战大考中展现央企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 震 [ 责编:袁晴 ] 全身心参与救援受困群众、全时段投身保通保畅工作、全方位做好重大任务保障……在危急时刻,哪里 有需要,中央企业就出现在哪里。 ...
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国家之一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8
2021年至今年9月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新制定法律 36件,修改法律63件次,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35件,作出法律解释1件。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修改公司法、反垄断法等,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修改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方面的基本法律、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和有关议事规则等,为各项事业发展 创造良好环境;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 等,健全保障改善民生法律制度;制定黄河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修改海洋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 护法,作出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 做好立法工作,截至9月初,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6件 立法是实行法治的重要前提。 人民日报记者 亓玉昆 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坚 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有关情况。中央政法委秘书长訚柏表示,"十四五"时期,法治中国 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历史性成就,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 保障。 生态环境是法律最初授 ...
情系下一代 携手向未来——写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6
本报记者 李昌禹 杨 昊 重庆潼南区,96岁的肖定有握着泛黄的故事书,二十八年如一日为留守儿童讲述英烈事迹;江苏泰州, 73岁的骆宏才提着厚厚的材料袋往来奔波,里面装的是农村困境儿童的帮扶资料……一个个温暖的身 影,正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35年耕耘路上的生动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青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中国关工委成 立35周年。如今,全国关工委组织超过107万个,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 专家、老教师、老模范)超过1300万人,在传承红色基因、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家校社协同育 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红色铸魂:让信仰的种子在青少年心田扎根 红色基因的传承,不是枯燥的灌输,而是鲜活的浸润。近年来,中国关工委将传承红色基因工程作为铸 魂育人的重要工程,打造"五老"宣讲、"红色基因地图"、"云端红色课堂"等多元载体,用中国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教育青少年,引导孩子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推动"五老"宣讲团专业化、规范化,5年来,组 ...
风雨来袭时展现责任担当(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5
风雨来袭时展现责任担当(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今年汛期以来,我国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 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中央企业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入抢险救灾,让党旗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全力恢复电力通信基础设施 "早一分钟完工,老乡们就能早一刻用上电!"国网阜平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突击队队长赵亮抹了把额头 的汗水。 中央企业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 本报记者 李林蔚 今年汛期以来,中央企业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全力投身保通保畅工作,在抢险救灾一 线展现央企担当。 "必须抓紧时间把断点抢通!"7月30日,强降雨导致怀柔区多个村庄道路严重受阻,中国铁建中铁十六 局党委成立抢险救援现场指挥部,火速集结技术专家团队和在京项目管理人员,组建6支党员突击队, 分三路前往灾区。 在琉璃庙镇,乡村主干道近乎消失,河道杂物石块淤塞,党员突击队队长朱卫臣提出"水陆并进,双线 抢通"策略,全速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埋设跨河管涵,抢修沿河道路。8月2日17时,琉璃庙镇最后一段 进村道路成功疏通。 在北 ...
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5
内蒙古着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本报记者 潘旭涛 翟钦奇 赵景锋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大兴安岭樟子松树梢时,乌兰布和沙漠的梭梭还在沉睡;当呼伦贝尔草原夜色渐深、 牛羊归圈时,磴口县黄河岸边的苜蓿依然迎着晚霞、茁壮生长……内蒙古横跨西北、华北、东北,是我 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同时也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 省份之一。 建绿色长城 守绿水青山(活力中国调研行)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 的'国之大者'。"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利用坡 地、荒地、废弃矿山等空间"见缝插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内蒙古广大干部群众实干担 当、砥砺奋进,让祖国北疆再现"风吹绿草遍地花""一湾碧水映晚霞"的美景。 日均防沙治沙6万亩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磴嘎查,村民白七劳站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的一处坡地上,望着 郁郁葱葱的林带,曾经与黄沙战斗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数十年前,白七劳在这里种下第一棵杨树,"我们希望把沙子挡住,保护好耕地。"如 ...
忠魂不泯 浩气长存
人民日报· 2025-09-14 07:35
捍卫英雄,是对光辉胜利的坚定守护。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公布施行,《烈士 褒扬条例》修订,新版《烈士光荣证》启用……这些举措庄严宣示:"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 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以国之名礼赞英雄,是凝聚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仪式。不仅是对烈属的慰藉,也是对大家的精神 洗礼。在迎接英雄回家的过程中,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在英雄事迹的感染下,人民的理想信念愈发坚 定。 学习英雄,是对伟大精神力量的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 能英雄辈出。"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并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在今天,全社会尊崇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氛围愈发浓厚。英雄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持续落实、红 色教育基地不断完善、相关影视作品精品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伴随着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又一批志愿军英烈回到了这片他们用生命守护的故土。 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2014年以来,我国已成功 迎回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国家之名,迎接英雄回家。 过水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