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向“新”而行 科技创新活力足(走进服贸会)
人民日报· 2025-09-13 05:53
科技创新应用展示 - 美团推出室内外一体化具身智能配送机器人"美团小黄蜂" 具备多模态感知和定位导航能力 适用于综合商超、公寓、机场等场景[1] - 美团展示科技零售AI产品包括大模型"龙猫"、智能掌柜和AI数字员工 公司将持续拓展服务零售场景[1] - 中建八局展示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技术 幕墙清洗机器人和瓴眸无人驾驶塔吊降低施工安全风险并提升施工效率[2] 数字化平台与服务升级 - 阿里巴巴旗下1688平台展示选品中心最新进展 覆盖全国47个重点产业带并通过"前店后仓"模式聚合源头厂货[2] - 1688AI版APP通过分析热搜热采数据及市场趋势为买家推荐采购商机 AI工具降低工厂运营成本和难度[2] - 福佑卡车展示智能跟单机器人和智能调度助手 深度融合大模型技术促进公路货运数智化[3]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 - 猿力科技集团展出自研教育大模型及AI软硬件数字化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催生智能学伴和智能教师等新业态[3] - 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育教学环节 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教育公平[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服贸会重点展示新技术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科技化与智能化应用为服务业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3] - 福佑卡车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促进人工智能在物流供应链体系的应用[3]
甘肃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满一周年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54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介绍,目前,甘肃已构建起"集中式+全电量优化""日前+实时"双轮驱 动的完整市场框架,是全国唯一用户侧"报量报价"的双边现货市场,与中长期、辅助服务、省间现货实 现有序衔接,为新能源高占比场景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2021年5月,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开始执行长周期结算试运行。自2021年启动试点以来,已有325家新能源 发电企业(其中风电企业156家、光伏企业169家)完成"报量报价"功能改造,占全省新能源装机容量的 98.5%。2024年,甘肃新能源发电达821亿千瓦时,占全省总发电量的35.8%,新能源发电量占比仅次于 青海,位列全国第二。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廖睿灵)近日,甘肃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满一周年,这是继山西、广东、山 东之后全国第四个、西北地区第一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甘肃率先 实现新能源发电企业"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打破了新能源保障性收购的传统模式。 ...
谁为美国缩减公共卫生服务买单?(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9
连日来,美国公共卫生系统从业人员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简称"美国卫生部")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 批评持续不断。 "美国疾控中心和卫生部员工近期频繁表达对当前公共卫生政策的批评和异议,直接原因是本届美国政 府推翻上一届政府的多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对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造成较大冲击,引发业内人士普 遍不满。"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认为。 呈现政治化、资本主导"危险"趋势 自本届美国政府上任以来,美国公共卫生系统的大规模调整已持续多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签署20余 项医疗卫生行政命令,包括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冻结国家卫生研究院资金、任命反疫苗者执掌卫生部 门、授权马斯克无差别削减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叫停病毒研究联邦拨款,颁布可能难以落地的"'最惠国 待遇'处方药定价"行政令等。 今年4月,美国卫生部启动大规模裁员,预计裁员总数将达1万人,涉及其下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 心、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多个核心机构,涵盖公共卫生、药品审批、疫苗管理等诸多 关键领域。按照重组计划,卫生部原有的28个部门将被缩减为15个。美国卫生部此举引发众多公共卫生 领域专家和民众的强烈反对。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全国主席埃弗 ...
中国连续16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9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分别于9月17日至21日、9月17日至18日在广西 南宁举办。在国新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负责人就中国与东盟经贸 合作情况及本届东博会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今年1至7月,经中国贸促会审批,全国组展单位总共组织3500多家企业赴东盟参加99个展览项目,实 际展出面积近4.4万平方米。"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说,本届东博会和峰会广邀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领域国内国外企业参会洽谈。东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协会、企业将携带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 慧农业等领域项目来华洽谈;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也将携带最新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参会,与各方 一道携手共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海。 贸易规模实现新增长。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 伴。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 亿美元,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两千亿美元。今年1至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 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7%。 "中国和东盟在 ...
推动新能源实现更高水平就近消纳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根据通知,就近消纳项目公平承担稳定供应保障费用。按照"谁受益、谁负担"原则,对电力系统提供的 稳定供应服务,就近消纳项目公平承担输配电费、系统运行费等费用;未接入公共电网的项目,不缴纳 稳定供应保障费用。 通知明确,公共电网提供稳定供应保障服务。对电源、负荷、储能等作为整体与公共电网连接,形成清 晰物理界面和安全责任界面、以新能源发电为主要电源的就近消纳项目,公共电网按照接网容量提供可 靠供电等服务,保障其安全稳定用电。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 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 目不低于35%。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邱海峰)记者1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 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部署推动新能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就近消 纳。 ...
进口医疗器械需要注意什么?(海关答疑)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宁波海关: 我公司近期想要从国外采购一批医疗器械进境销售,因首次接触此类业务,想咨询有哪些注意事项。 浙江读者王女士 王女士: 目前国内进口医疗器械市场广阔,为保障进口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海关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检验检 疫。 一、进口企业资质要求 从事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应当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贮存条件,以及与经营的医 疗器械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二、医疗器械进口报关所需单证 海关对进口医疗器械备案/注册证(包括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电子数据与进口医疗 器械产品报关单电子数据实施联网核查。进口合同、发票、装箱单。海关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单证资料 等。 三、进口货物属性填报 申报注意事项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的,货物属性填报"34-Ⅰ类医疗器械",同时必须录入"629-第一类医 疗器械备案凭证"。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的,货物属性填报"35-Ⅱ类医疗器械",同时必须录入"612-医疗 器械注册证"。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的,货物属性填报"36-Ⅲ类医疗器械",同时必须录入"612-医疗器械 注册证"。 进口医疗器械零部件的,货物属性填报"37-医疗器械零部件",可视情 ...
共享服贸机遇 共促发展繁荣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金秋9月,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启幕。 8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带着特色展品设展办会,近500家世界500强与国际行业龙头企业线下"搭台", 170多场论坛、洽谈活动陆续掀起热潮,190多项新产品、新成果"首秀"……服贸会成功举办宣示着中国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从首届的5万平方米展区,到如今3平方公里的"城市秀场",走过13个年头的服贸会,早已不是简单的行 业展会,而是成了全球共享服务贸易机遇、共促发展繁荣的"大舞台"。 ...
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取得成功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刘诗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603698)办公室消息,9月12日,中国在文昌航 天发射场成功组织实施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系留点火试验,按计划完成了全部预定系留点火试 验。 当日15时00分,随着试验指挥中心下达点火指令,火箭一子级试验产品七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按预定程 序完成多项试验流程,试验总时长320秒,重点考核了火箭一子级七台并联发动机低工况工作和二次点 火启动工作能力,获取了完整的试验数据,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截至目前,计划进行的两次系留点火试验已全部完成,标志着长征十号系列运载火箭初样研制工作取得 阶段性突破。 ...
推动新型储能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围绕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行动方案明确五方面举措。一是促进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拓展。二是推动 新型储能利用水平提升。三是引领新型储能创新融合。四是加强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五是加快新型 储能市场机制完善。 拓展应用场景方面,行动方案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按照电源侧、电网侧和其他应用场景考虑。 考虑目前应用较多的工业园区、算力设施、分布式光伏、通信基站等场景,创新应用模式,促进用能效 率提升。 此外,行动方案进一步鼓励完善新型储能相关市场机制,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市场建 设,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推动合理形成新型储能充放电价格。 本报北京9月12日电(记者廖睿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 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 投资约2500亿元。 储能系统被形象称作"充电宝",可实现用电高峰时放电、低谷时充电。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7376万千瓦。在考虑 与"十五五"能源规划有效衔接的前提下,统筹新能源消纳、电力保 ...
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 2025-09-13 03:48
9月12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 成效。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持续增强,效能不断提升,财政作为国家 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财政宏观调控积极有为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国家财政实力大大增强,集中财力办成许多大事要事。 一方面,收入"蛋糕"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达106万亿元,比"十三 五"时期增加17万亿元,增长约19%。地方财政实力稳步壮大,从2024年数据看,16个省份财政收入比 2020年增长20%以上;7个省份超5000亿元,其中2个省份超1万亿元。 另一方面,支出强度前所未有。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五年预计超13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26 万亿元,增长24%。同时,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多"真金白银"投向了发展大事和民生实事。 "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 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